王羲之這50餘字,被宋徽宗畢生珍藏,乃是書法界的「至寶」!

2020-12-14 書法網

真正的書法藝術其實距離普通人還是比較遠的,沒有過一定書法經驗地人,往往能夠欣賞的是一些規整而端莊近似於「美術字」的範式,而對於真正的優秀作品,往往看不懂。

這是因為書法的審美技巧不是人天生的,而是經過一定階段的培養所獲得的,對於書法而言,在印刷體課本教學時代品培養出來的人,往往只能看懂近似於「印刷體」的書法。

而對於草書,很多人則嗤之以鼻。草書其實曾經是魏晉時期日常交流的主要書體,作為士大夫階層的讀書人,在寫書信的時候,往往以草書寫就,我們如今看到了許多晉人的信札,多數是以草書或者行草寫成的。

王羲之行書《遠宦帖》

而以草書為主要交流手段的方式到了唐代中晚期,已經被楷書所取代,自此之後,楷書便成為了通行書體,草書往往只出現在了書法家的群體當中,時至今日也是如此。

但是對於書法家來講,精擅五體是其基本功,草書自然也是必修課之一。

在書法界流傳著這樣的一件法帖,通篇僅有50餘字,此作曾經被宋徽宗畢生珍藏,也被金朝的皇帝所收藏過,到了宋、元、明、清,同樣被歷代名家珍藏,如今此作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為其鎮館之寶。

公元332年,這個時候王羲之在武漢做官,他的好朋友恰巧剛從此地調往四川任職,於是他就給朋友寫了一封信,這封信的內容是:

王羲之行書《遠宦帖》

省別具,足下大小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子亦多遠宦。足下兼懷,並數問不?老婦頃疾篤,救命,恆憂慮。餘生平安。知足下情至。

信中說明的自己的境況和對宦遊各地的朋友的思念之情。

這封信就是著名的《遠宦帖》,也稱之為《省別帖》。

這是王羲之為數不多存世的草書作品,如果說《蘭亭集序》乃是王羲之行書筆法的重要載體的話,那麼這本《遠宦帖》則是學習王羲之草書的《開山之作》。

王羲之行書《遠宦帖》

《遠宦帖》在用筆上是典型的南朝「一搨直下」的用筆範式,字與字之間時而牽絲相連,時而筆斷而意連,字字縈繞,行行貫氣,字與字之間的間隔略小,但從用筆的態勢和字形的走向來看,此作的行筆的速度有急有徐,有跳動激蕩,有停筆留駐,顯得和諧而自然。

此作為草書作品,普通人很難看懂,但卻是書法界的「至寶」!

宋徽宗的《宣和書譜》當中形容王羲之的書法是「龍躍天門,虎臥鳳闕」,意思就是這種和諧自然之態,動靜結合之妙,是一種中和之美。

對於書法學習者來講,後世學習王羲之書法的人,總能夠別出機杼,最終形成的面目乃是千人千面,這便是高明的藝術品。

王羲之行書《遠宦帖》

而對於某些當代人的書法來講,學之者形成的面目則是千人一面,這便是天差地別!

《遠宦帖》乃是《十七帖》當中的一件,但《十七帖》為刻本,我們今天談的乃是墨跡本。

有人說,學好《十七帖》就是學好《遠宦帖》,這是因為《遠宦帖》用筆之豐富,結字之多變,氣格之高古,是幾乎囊括了王羲之小草的精華,將這本帖融會貫通,在草書中,你就能遊刃有餘了!

王羲之行書《遠宦帖》

如今,我們將藏於臺北故宮的這件《遠宦帖》全卷,進行超高清掃描複製,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字字與真跡無二。

欲購王羲之此《遠宦帖》,請點擊下面:

王羲之行書《遠宦帖》

相關焦點

  • 古代最偉大的一幅草書,書法界無人不學,值得你畢生珍藏!
    朱大有草書《臨十七帖》長卷草書無疑是每一個書法人對於書法的最高追求,如果你僅僅想寫一筆規範字,這僅僅屬於書法最為初級的階段,甚至說還是書法的門外,而門內則是一個無比艱深、複雜、美妙且引人入聖的境界,這便是以中華文化為依託的書法哲學之美。
  • 王羲之留給後人的「草書寶典」,學會這1000個字,書法不用愁
    但王羲之本來對於書法的傳承並沒有明顯的芥蒂,他在自己晚年的時候,寫了一幅字,此作乃是他留給後人的一部「草書寶典」,這幅字總計1000餘字,普通人學成之後可成大器!這件作品就是著名的《草書百韻歌》。這件作品總計1000個字,是以歌訣的形式書寫而成的版主記憶草書的作品,王羲之真跡自然已經失傳,如今所存於世的乃是元朝刻本《草書百韻歌》,此刻本不倫不類,對於學習草書幫助不大。
  • 王羲之這10幅字,代表了中國書法的最高水平,這字太養眼了!
    眾所周知,中國書法的巔峰是在魏晉時期,而王羲之在梁武帝之後,一直被世人推崇,再加上唐太宗李世民的加持,成就了王羲之的「書聖」地位!王羲之的書法是承前啟後的集大成者,後世名家無不是從王羲之的書法當中攫取一點加以闡發而卓然成家的!
  • 王羲之唯一傳世書法,雖62字卻寫出藝術美,珍藏在日本博物館!
    他的名氣在中國的書法界最大,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寫出了書法藝術美,那麼王羲之的代表作有哪些呢?還真有一幅,這幅書法作品叫《喪亂帖》,被珍藏在日本的博物館。看到這裡以後大家可能會有疑惑,為何我國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會到了日本呢?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欣賞,雖只有62個字,卻在日本珍藏1300年!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不僅在我國非常的受歡迎,在日本同樣得到了重視,要說中國最有名的書法家很多人都會想到王羲之,王羲之的書法那真的在書法界可以說是神話,沒有人能超越,而說到書法界最遺憾的一件事就是在我國沒有保存王羲之的書法真跡
  • 王羲之的一部「草書秘笈」,短短1000餘字,卻蘊含書法大智慧!
    而這五種書體,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秦漢時期,篆書乃是官方的主流書體,魏晉時期,主流的書體乃是籀書和草書,到了唐代主流的書體乃是楷書,宋代以後,楷書的應用更為廣泛,草書已經漸漸失去了使用性,一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 書聖王羲之書法真跡,珍藏在日本博物館,藝術美不輸《蘭亭序》!
    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書法名家的喜歡,但是讓很多網友遺憾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已經不知下落,這也是書法界的一大遺憾,雖然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不知下落,但是王羲之的另外一幅書法真跡卻尚存,看到這裡以後各位書法愛好者是不是也非常的高興呢?那麼王羲之的這幅書法作品是哪一幅書法作品呢?
  • 古代很多皇帝喜歡書法,最痴迷的當屬宋徽宗,他獨創了瘦金體
    在歷代眾多的帝王之中,有一位皇帝對書法是酷愛痴迷,他愛書法,不愛江山,成為中國歷代皇帝書法之冠,書法影響力也最大,他的名字叫宋徽宗,他刻苦練習和鑽研書法,創造出了一種瘦金體字體,這是書法史上的一項獨創。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雖28字卻珍藏在臺北博物院,不輸《蘭亭序》
    特別是他的行書作品更是無人能超越,《蘭亭序》千年無人超越,所以贏得了很多後世書法愛好者的喜歡,而王羲之的《蘭亭序》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說到王羲之的書法真跡,我想每一位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吧?特別想欣賞一下王羲之的書法真跡到底寫得有多美吧?今天我也為大家找到了一幅王羲之的書法真跡,這幅書法作品不輸《蘭亭序》。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欣賞,雖62字卻價值連城!日本人視為國寶!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而在我國古代書法家中最有名的那就是書聖王羲之,他的書法作品《蘭亭序》更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所以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是無人能超越的,但是說到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的書法界是一大遺憾
  • 書法史被「封神」的一幅字,一般人即便學點皮毛,也能成為大師!
    我曾與當代書法界的一位耆宿交談,先生說民國有許多大家,他們學書的路徑基本一致,因為那個時代字帖並不易尋到,所以往往得到了一本帖,不論是原拓還是翻刻本,能夠數十年如一日的臨摹,這樣也能成名成家。在書法史上,有一件被「封神」的一幅字,誰能臨100遍,誰就能成為書法宗師!你就能超越9成的書法家!這本帖就是懷仁和尚的《集王聖教序》!
  • 學生練書法,為什麼不要多練王羲之的字?
    王羲之是書聖,他的書法享譽中外。如果我們以王羲之比較經典的字帖,比如《蘭亭序》和《聖教序》為例來進行觀察的話,就會發現王羲之被稱為書聖,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字「千字千面」,各個不同!最為人稱道的就是王羲之在《蘭亭序》中寫的21個「之」字各各不同,引起後人極大的興趣和讚譽。
  • 顏真卿憑這幅字,完全超越了王羲之,是書法史上另一位「書聖」!
    縱觀整個書法史,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王羲之,但是若是找出第二個人來比肩王羲之的話,這個人一定是顏真卿莫屬!意思是說《爭座位帖》的筆法比王羲之的《蘭亭序》還要好!這字連王羲之也寫不出來《爭座位帖》在筆法上來看,承襲的不是「二王」一脈,而是更往上追,深入了漢魏門徑,以篆籀筆法為基準,所以我們看顏真卿的字,每一個字不管你放到多大,都絲毫不失勢,「二王」的字就做不到這一點,這就是筆法之別!
  • 王羲之失傳1000多年的小楷,據說已陪葬唐太宗,成為書法界的傳說
    小楷乃是一個書法家的必備功夫,作為一個書法家,你的草書境界不一定會很高,這是天分所限,但你的小楷若是寫得不好,那一定是功夫不夠了。褚遂良曾經編修一本目錄記載了皇宮內藏的王羲之法帖,這本書便是著名的《晉右軍王羲之書目》,在這本書法目錄當猴子那個,將王羲之的一部小楷法帖列為「正書第一」,也就是「楷書第一」!
  • 懷素45歲真跡問世,此作存世只有一件,堪稱書法界的無價之寶!
    在普通人眼中,書法就是如何把漢字寫好看的一種方法,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其實不然,好的書法並不是將字寫好看這麼簡單,這句話的反面也不是說「醜書」就是好書法,而是在一定的規則當中,如何將漢字之美發揮到更高的意境!
  • 一件藏於臺北故宮的「書法至寶」,曾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
    此外,第四是王羲之侄兒王珣的《伯遠帖》,第五乃是楊凝式的《韭花帖》,第六是柳公權的《蒙詔帖》,第七是歐陽詢的《張翰思鱸帖》,第八是米芾的《蜀素帖》,第九是黃庭堅的《松風閣帖》,第十是李建中的《土母帖》。
  • 中國書法界的「泰山北鬥」,在日本被封神,專家:這字算三流水平
    比如在漢魏時期到梁武帝時代,這個時代的書風以妍美秀逸為主導審美取向,所以王獻之的書法被抬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這種審美取向同時也跟道家文化的發展有關。到了梁武帝時期,他喜歡樸拙一類書風,並且推崇鍾繇與王羲之的書法,自此王羲之一類的書法特點便成為了主流!
  • 書法界的「一代宗師」,他的字冠絕古今,被譽為「神仙中人」!
    書法界能夠構成「一代宗師」的人並不多,這些人首先在書法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書法自成一派,同時期名人弟子眾多,聲明在其生前或者身後極為顯赫。我們今天介紹一個人,他書法界的「一代宗師」,他的字冠絕古今,忽必烈見到它,直接稱其為為「神仙中人」!
  • 王羲之這幅字流落日本1300多年,字字精彩,將情感與書法完美融合
    王羲之的地位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無可撼動的,這當然不僅是因為歷代帝王和書法家的推崇,更多的是因為其書法的藝術價值之高。王羲之的書法就好比是汪洋大海,後世的書法家就好比是從這汪洋大海當中流淌出來的涓涓細流,無不以其為宗。
  • 一位「富二代」寫得楷書,一個字值50萬,當代書法界幾乎無人能比
    比如王羲之家族書法家輩出,劉禹錫有一句詩說「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面的「王謝」就是書法家輩出的「王謝」家族。唐代武則天時期,有一件《萬歲通天帖》記載了王羲之家族8位成員的書法,皆極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