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其實就是人體組織表面上所長出來的贅生物。
主要原因是人體細胞過度增殖,人的體內或多或少的都會有肌肉,其實鼻腔上的膽囊,子宮,膀胱等位置,都是極易生長息肉的地方。
不過,長出了息肉不用過於擔心,因為有些息肉並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
可倘若檢查身體時查出了以下這5種息肉,最好趕緊做手術切除,否則可能會成為惡性腫瘤。
一.直徑過大
如果直徑比較大的話,惡變的風險也會比較多,並且還可能誘發其他的症狀,例如梗阻等其他不好的疾病,再想治療就有難度了。
特別是膽囊息肉,本來就不容易做活檢,另外當直徑超過一點五釐米的話,可能產生出血等併發症,所以最好及時切除,才能防患於未然。
二.腺瘤型息肉
正常情況下,若是身體內有息肉,去醫院做病理檢查時,醫生會給出息肉的性質,倘若病檢提示為腺瘤性息肉。
無論息肉的體積大小都要及時切除,因為臨床上顯示腺瘤性息肉是最容易惡變的一種息肉。
三.多發性息肉
所謂的多發性其實就是在一個部位上長出了2個或以上的息肉。
這種情況下,息肉會不斷的吸收器官的營養,隨著息肉不斷的生長,還會給器官造成壓迫,這時一定要重視起來,應該儘快去醫院做切除手術。
四.遺傳性息肉
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遺傳性息肉包括結腸息肉,這種已經屬於腺瘤性息肉症候群的範圍了,很容易出現癌變,所以也要趕緊切除。
五.出現不適的息肉
雖說有一些息肉的體積比較小,屬於良性的,可是長在不好的位置總讓人覺得不舒服,例如鼻息肉。
這種息肉長在鼻腔中,很可能會堵塞鼻腔,從而引起呼吸困難以及鼻竇炎等症狀。
若是長時間沒有治療的話,甚至還會使患者出現聽力減退,耳鳴以及慢性咽炎等症狀,更致命的就是引發癌變,因此當發現鼻腔裡長出了息肉後,一定要早日切除,避免出現其他的不適症狀。
當然,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這幾種息肉需要引起重視之外。
以下2種息肉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必須及時切除。
1.腸息肉
腸息肉多發於結直腸的部位,青壯年多見,雖然腸息肉病生長的速度不是很快,但是生長的部位不好容易被大便擦破,出現潰爛和出血的情況。
隨著息肉慢慢的增加,還有可能增加癌變的風險,因此為了避免疾病惡化,一旦發現腸息肉,也要通過內鏡切除。
2.胃息肉
胃息肉早期症狀不明顯,隨著息肉不斷的生長,患者可能有腹脹,噁心,上腹隱痛等表現。
胃息肉有兩種,一種為增生性息肉,另一種為腺瘤性息肉,相比較而言,後者的體積更大,更容易癌變,因此必須得及時切除。
總而言之,若是生活中檢查出了以上的這幾種息肉,最好去醫院做切除手術,否則時間久了也許會惡變成腫瘤。
除此之外,想要預防息肉的出現,首先得多運動,增強體質,其次是注意飲食安全,最後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情,有效減少疾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