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血壓的發病呈年輕化趨勢,它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兒童和青少年受到了高血壓的威脅。近日,《特殊類型高血壓臨床診治要點專家建議》發布,現將兒童青少年高血壓部分摘錄如下,以饗讀者。
01
流行病學特點
兒童青少年高血壓與肥胖、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習慣、代謝症候群、吸菸、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OSAS)、慢性腎功能不全、早產和低出生體質量等多種因素及慢性病密切相關。美國全國健康和營養檢查的研究數據顯示,男童高血壓患病率為 15%~19%,女童為7%~12%。西班牙裔及非裔兒童高血壓患病率高於白裔兒童。兒童青少年高血壓患病率高於幼兒。在我國,超重、肥胖在兒童青少年中越來越普遍,兒童青少年高血壓患病率也逐漸升高。根據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調研報告,我國中小學生的高血壓患病率為14.5%,男生高於女生(16.1% vs. 12.9%)。
02
兒童青少年高血壓定義
美國兒科學會(AAP)發布《兒童青少年高血壓篩查和管理的臨床實踐指南》,定義兒童青少年的年齡範圍是1~18歲。高血壓的定義仍是基於健康兒童青少年血壓的參考範圍。對於≥13歲的青少年,分級標準與2017年美國心臟協會(AHA)和美國心臟病學學會(ACC)成人高血壓指南一致。兒童根據年齡不同,血壓亦不同。需要進一步評估血壓的兒童青少年簡化表格見表3。該表格基於不同年齡、性別、身高第5百分位兒童青少年的第90百分位血壓,使表格中數據的陰性預測值>99%。對於≥13歲的青少年(無論性別)簡化表格中使用120/80 mmHg。這個表格是一種篩查工具,僅用於識別需要重複測量血壓以進一步評估其血壓情況的兒童青少年,不能單獨用來診斷高血壓。
表3 需進一步評估血壓的兒童青少年簡化表格(mmHg)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也是應用百分位法「表格標準」診斷兒童高血壓。並且在2010年中國兒童血壓參照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了身高對血壓的影響。制定出中國3~17歲男、女年齡別和身高別的血壓參照標準:收縮壓和/或舒張壓≥第95百分位診斷為高血壓,第90~95百分位或≥120/80 mmHg為「正常高值血壓」。然後進行高血壓程度分級:(1)1級高血壓:第95~99百分位+5 mmHg;(2)2級高血壓:≥第99百分位+5 mmHg。
為方便臨床醫生的快速診斷,建議首先採用簡化公式標準進行初步判斷,其判定的結果與百分位法「表格標準」診斷兒童高血壓的一致率接近95%。簡化公式標準為:男童,收縮壓=100+2×年齡(歲),舒張壓=65+年齡(歲);女童,收縮壓=100+1.5×年齡(歲),舒張壓=65+ 年齡(歲)。對簡化公式標準篩查出的可疑高血壓患兒,再進一步採用「表格標準」確定診斷。
03
兒童青少年血壓測量
(1)血壓計的選擇
常用血壓測量方法有聽診法和示波法。兒童青少年標準血壓數據均是基於聽診法測量得出的結果,示波計式血壓儀可用於兒童青少年的血壓篩查。
(2)袖帶的要求
準確的血壓測量需要使用合適尺寸的袖帶,兒科診室應該配備各種尺寸的袖帶,包括用於嚴重肥胖兒童青少年和青少年大腿的袖帶。袖帶長度應為上臂周長的80%~100%,寬度至少為其40%。
(3)血壓測量頻率
≥3歲兒童青少年每年體檢時要進行血壓監測。有高血壓高危因素的兒童青少年(如腎臟疾病、糖尿病、主動脈弓梗阻或縮窄,或正在服用已知會升高血壓的藥物),應該在每次就診時測量血壓;其他健康的兒童青少年,只需要每年測量1次血壓;如果<3歲的兒童,存在患高血壓的風險:比如早產、低出生體質量兒、需重症監護的其他新生兒併發症、先天性心臟病(已修復或未修復)、反覆泌尿系統感染、血尿或蛋白尿、泌尿系畸形、先天性腎臟疾病家族史、實體器官移植、惡性腫瘤、使用已知可升高血壓的藥物、伴隨高血壓的全身性疾病、顱內壓升高等。每次健康體檢時均需測量血壓。
04
原發和繼發病因
既往國內外研究均顯示兒童青少年高血壓以繼發性高血壓為主,但美國轉診中心發現兒童青少年和青少年的主要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病。原發性高血壓病患兒的一般特徵包括:年齡較大(≥6歲)、父母和/或祖父母有高血壓家族史、超重和/或肥胖。繼發性病因主要包括:(1)腎實質性和腎血管性疾病,是最常見的繼發原因;(2)心血管系統疾病,包括主動脈縮窄等;(3)內分泌性高血壓,如庫欣症候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等;(4)環境因素與藥物。
05
兒童青少年高血壓的診斷性評估
兒童青少年高血壓的診斷性評估主要包括4個方面:(1)評估血壓水平的真實性,進行高血壓分級;(2)明確高血壓原發與繼發病因;(3)檢測與評估靶器官損害及其程度;(4)評估有無糖尿病等其他合併症。
06
兒童青少年血壓管理
管理目的:控制血壓水平、降低靶器官損害、降低成年後高血壓及其相關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管理目標(最佳治療水平):為血壓
管理方式:生活方式改變和藥物治療。應鼓勵高血壓患兒參加體育鍛鍊和加強體育活動,但對於有左心室肥厚和/或2級高血壓的運動員,應限制其參加競技體育和/或高強度訓練。
兒童青少年高血壓的首選藥物:ACEI、ARBs、CCB或噻嗪類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不良反應相對較多,且缺乏改善預後的證據,因此不推薦作為兒童高血壓的初始治療藥物。對於合併慢性腎臟病、蛋白尿或糖尿病的兒童青少年,除非有絕對禁忌證,否則建議首先使用ACEI或ARBs。對於2種或更多推薦藥物無效的高血壓患兒,可以考慮其他降壓藥(如α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α、β受體阻滯劑複方藥物,中樞性作用藥物,保鉀利尿劑和直接血管舒張藥物)。
07
總結
隨著不良生活方式及肥胖等在兒童青少年中的流行,兒童青少年高血壓患病率逐漸增加。2017年,美國兒科學會頒布了新一版的《兒童青少年高血壓診斷、評估和治療的第四次報告》,基於正常體質量兒童青少年,制定了新的兒童青少年血壓數據表格,建議兒童青少年從3歲開始規律測量血壓,有高危因素的兒童青少年每次就診時均應測量血壓,其他健康兒童青少年每年需測量1次血壓;3歲以下兒童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時,每次健康體檢時均應測量血壓。早期篩查,對於明確診斷的高血壓患兒,要做到早期、有效、長期管理。
來源: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高血壓專家委員會, 北京高血壓防治協會, 中國高血壓聯盟, 北京大學醫學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 特殊類型高血壓臨床診治要點專家建議. 中國全科醫學. 2020; 23(10): 120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