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地圖總要畫海怪?海洋異獸傳說的真相揭秘

2021-01-09 鳳凰網

在10世紀至16世紀末的歐洲地圖上,常會出現一些奇異的海怪。鯨魚、鯊魚、海象、烏賊以及各種拍腦瓜想出來的莫須有動物,張牙舞爪,在海洋裡興風作浪,佔據了海洋的版圖。

這些海怪真的存在過嗎?為什麼製圖師一定要將它們繪製在地圖上?這些海怪到底意味什麼?

塞壬的歌聲:性誘與變形

在西方,有史以來最著名的海怪,不外乎這兩位:一塞壬,二利維坦。

塞壬用她美妙的歌喉令過往的水手神魂顛倒,迷失方向或者跳海溺亡,失去掌舵者的船隻最後觸礁沉沒。海怪塞壬的威名令海上的過客聞風喪膽。在希臘神話中,塞壬人首鳥身或者鳥首人身,而在希臘之後的神話故事中,塞壬又和美人魚類似,這是個人形變異系統的海怪。

人首鳥身的塞壬

你聽,塞壬在《荷馬史詩》中這樣歌詠著:

「過來吧,尊貴的俄底修斯,阿開亞人的光榮和驕傲!

停住你的海船,聆聽我們的唱段。」

荷馬根本沒有描述塞壬長什麼樣,無論她們美或醜,她們的歌聲都是致命的。幸好,俄底修斯遵循女神基耳凱的忠告,船隻還沒駛到能聽到歌聲的地方,俄底修斯就命人把他拴在桅杆上,並吩咐手下用蠟把他們的耳朵塞住。他還告誡他們,通過這片死亡之海時不要理會他的命令和手勢。而他本人之所以沒有用蠟封死耳朵,主要是他想聽一聽,塞壬的歌聲到底有多麼美妙。

當船駛過塞壬的海域時,他終於聽到了這讓他心亂神迷的蜜一般的歌聲。他示意夥伴為他鬆綁,但他的夥伴們完全聽不到他說什麼,這才躲過一劫。

無數人為這段故事著迷。格非的第一本文學隨筆集就叫《塞壬的歌聲》,而莫裡斯·布朗肖在《未來之書》中問:「塞壬的歌聲的本質是什麼?它的缺陷何在?為什麼這個缺陷讓它如此強大?」

布朗肖認為,塞壬的歌聲「喚醒了那種人在生命的正常狀況下無法滿足的墜落的極端快樂」,才使得人們走向毀滅。

這種極端快樂是什麼?難道不是性嗎?

毫無疑問,塞壬的誘惑有明顯的性暗示,就像女兒國,符合男性的性幻想。

張伯倫(B.H.Chamberlain)說北海道的女人,如果遇上有男人漂流至此,先強與其交合,然後將其吃掉,簡直就是螳螂。而此地的女人,沐浴後面向東風而孕。這種迎風而孕的方式,與元代周致中所記相合,他寫的《異域志》「女人國」條:「其國乃純陰之地,在東南海上,水流數年一泛。蓮開長丈許,桃核長二尺。皆(若)有舶舟飄落其國,群女攜以歸,無不死者。有一智者,夜盜船得去,遂傳其事。女人遇南風裸形,感風而生。」

周致中《異域志》

另一方面,塞壬和所有怪物一樣,是一種異化和變形。中國的典籍中,這種變形隨處可見,《西遊記》、《封神演義》這樣的神魔小說自不消說,正史當中,二十四史之一的《南史》記梁天監六年,有福建晉中人渡海,被風吹到一個海島上,發現這個島上生活著非常奇怪的土著。女的和中國人差不多,而男的,人身狗頭,說話也像犬吠一樣。什麼動物在海邊生活,長著一隻狗頭?這像不像海獅?而海牛(儒艮),則被認為實際上就是美人魚,那個誘惑著海上行人的塞壬的原型。

1375年的《卡塔蘭地圖集》和1460年的《卡塔蘭-埃斯特世界地圖》證明,塞壬並非愛琴海的專利,在印度洋也有塞壬。

《卡塔蘭地圖集》

現藏法國國家博物館的《卡塔蘭地圖集》畫著被印度洋重重包圍的雙尾塞壬。這個雙尾塞壬也就是星巴克LOGO上的形象。塞壬之所以會出現在星巴克的LOGO上,是因為星巴克(Starbucks)是麥爾維爾的《白鯨》中大副的名字,現在中文版小說中翻譯成斯塔布。塞壬對於水手意味著誘惑、迷戀、成癮,而星巴克對於顧客漩渦般的吸引力剛好與之類似。

雙尾塞壬

《卡塔蘭-埃斯特世界地圖》中有三隻塞壬,上半身都為女性,下半身分別為魚、鳥和馬。有人認為,單尾的美人魚就是從雙尾塞壬發展變化而來的。在這張地圖中,塞壬可以是人和魚及其它動物的混雜,但代表女性性徵的乳房則表明了堅定的女性身份,以及她的性暗示。

利維坦:海蛇還是槳魚?

利維坦(Leviathan)的字面意思為裂縫,在《聖經》中是象徵邪惡的一種海怪,《舊約·以諾書》:「在那天,兩個獸將要被分開,女的獸叫利維坦,她住在海的深處,水的裡面;男的名叫貝西貘斯,他住在伊甸園東面的一個曠野裡,曠野的名字叫登達煙,是人不能看的。」

利維坦通常被描述為鯨魚、海豚或鱷魚的形狀。《以賽亞書》中描述利維坦為「曲行的蛇」,這很明顯是受希伯來神話的影響,在希伯來神話中有一種叫蒂雅瑪特(Tiamat)的蛇怪,名字的意思是「盤繞起來的東西」,所以與其說利維坦是鯨魚或鱷魚,還不如說是大海蛇的形狀。

1875年11月30日,《倫敦新聞畫報》曾經報導,皇家海軍運煤船"保琳號"行駛至巴西海岸時,遇到了大海蛇和抹香鯨的搏鬥。據船長德雷瓦說:"蛇身纏繞抹香鯨約兩周……不計纏著鯨的部分,單蛇頭蛇尾就有三十來英尺長,八九英尺粗。蛇纏著鯨急轉了約十五分鐘,然後突然用力把鯨拖入水底。」

一般生物學上的海蛇身長1—1.5米,「三十來英尺長」差不多有9米多長,這麼長的海蛇還是海蛇嗎?

星巴克的雙尾塞壬形象是女妖舉著她的兩隻尾巴,這種動作在人魚來講其實不太容易完成,而她如果是一隻烏賊的話就不同了。大王烏賊露出強有力的腕足,在海面上搖擺,常被誤認作是大海蛇。

科幻短片《利維坦》中的利維坦形象

此外,在Discovery節目《河中巨怪》中,追蹤水怪的英國生物學家傑裡米·維德提出了一種新的觀點:大海蛇會不會是槳魚?

槳魚(Oarfish)又稱皇帶魚,長得就像巨大的帶魚,可以長至10-50英尺(即3-15.2米),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東部和地中海,深及近萬米的深海海洋。皇帶魚屬於月魚目、皇帶魚科,主要有勒氏皇帶魚和鯡王皇帶魚兩種。它是海洋中最長的硬骨魚。

槳魚

槳魚腹鰭紅色,槳狀,所以稱之為「槳魚」,它的背鰭呈紅色,很長,最大可以長到兩層樓那麼高!傑裡米·維德認為,古代航海者傳說中的大海蛇其實就是皇帶魚。

製圖與上帝

關於海怪到底是什麼的爭論從古至今就沒有停止過,傑裡米·維德的槳魚說也聊備一說。那麼,在地圖上表現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海怪又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呢?

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家人文學基金會梅隆研究員切特·凡·杜澤認為,地圖中的海怪有兩種作用:「其一,海怪形象地傳遞出了文獻中有關海怪的記載,標記出了海怪出沒的位置,對水手起到警示作用;其二,海怪可以作為裝飾元素,使世界的形象栩栩如生。」

切特·凡·杜澤的《海怪: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地圖中的海洋異獸》,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未讀2018年2月

聖奧古斯丁和塞爾維亞的依西多祿就說「怪物」是上帝有意為之的,乃宇宙之點綴,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可防範犯罪。海怪,從對海洋行者實際的威脅,轉變為道德上的規訓。

15世紀的神秘主義神學家庫薩的尼古拉斯把製圖比作上帝:上帝創世,製圖師創造世界之圖景。製圖師似乎也在提醒人們:大海,就像塞壬女妖一樣,慾壑難填而又冷酷無情,你們需要時刻提防大海的誘惑。

地圖上的大海意味著未知,那是神秘的蠻荒之地。

16世紀在地圖上表現海怪的奧勞斯·馬格努斯就是一位神甫。1539年,馬格努斯的《海圖》正式刊行。這幅地圖的寬度近1.5米,由九個版畫模塊拼接而成,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細節都表現了出來。

在馬格努斯的《海圖》中,我們看到眾多海怪,還有一條利維坦正在纏繞住一艘海船,並用它的血盆大口捕捉著落水的水手,那正是最令水手們魂飛魄散的場景。

《海圖》

四十多年後,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到達了廣州,那一年是明神宗萬曆十二年(1584年)。他自製一幅《坤輿萬國全圖》進獻,令萬曆皇帝大開眼界。可是明明麥哲倫已經完成了環球航行,哥倫布也已經發現了美洲新大陸,而利瑪竇的《坤輿萬國全圖》,上面竟然全是異獸!在這張地圖是上繪製了鯨魚、鯊魚、海獅以及其它似是而非你叫不出名字的海生動物共15頭,與陸地上的犀牛、大象、龍等動物相映成趣。所以也有人據此認為,《坤輿萬國全圖》不可能是利瑪竇或當時的歐洲人繪製,因為地圖上的義大利沒有教皇領地,義大利的地形也不對。實際上《坤輿萬國全圖》上的歐洲是文藝復興以前的歐洲。這是不是事實呢?那為什麼利瑪竇這個以西方科學精神照耀著徐光啟的義大利人,會用一張過時的地圖來進獻給皇帝呢?他就不怕因此惹上麻煩?

《坤輿萬國全圖》

這是一個學術界爭論不休的話題,尚無定論。只是,從基督教的角度來看,利瑪竇之所以執意要將這些海怪明示在地圖上,和庫薩的尼古拉斯的教誨應該是一樣的,都是在提醒使用地圖的人:大海有危險,入海需謹慎!

相關焦點

  • 研究者證實挪威海怪的存在,在海洋中它幾乎是無敵的存在
    大海廣袤無垠、深不可測,時至今日海洋中仍又許多未知生物存在,這也使得海洋頗具神秘感。在地球上,深山、老林還是海洋都有人類的足跡,但無論是老林還是深山都能被人類所徵服,只有海洋雖然有人類的足跡,但人類還無法探索其更深處的秘密。因此,人類對神秘的海洋充滿了嚮往與遐想。
  • 地圖如畫,畫如地圖——「古地圖:中國的印記」
    地圖如畫、畫如地圖2008 年 4 月號「古地圖:中國的印記」幾年前,結識了一位研究古地圖的朋友,她但凡給我介紹古地圖時,先要強調一句:「古地圖很美觀,但不精確言下之意大概是:你就把它們當畫來看,不要太當真。 確實,人們對地圖最普遍的要求就是客觀真實,地圖的精確度越高,對地物的反應就越接近客觀真實,也就越便於人們按圖索驥。而古地圖在表現地物之間的距離、高差以及方位時,有時不甚講究。
  • 日本漁船撈起「海怪」,船長嫌髒將其丟棄,專家痛呼:那是國寶!
    海洋佔據了地球表面的絕大部分,裡面生存著的生物種類更是數不勝數,其中沒有被人類發現的或許還有很多。從很早的時候開始,人們就對海洋有著無窮的好奇心,從未停下過探索的腳步。對於廣闊無垠的海洋,人們有著各種傳說和幻想,其中很多都是關於生存在海洋中的各種神奇生物,我們俗稱為海怪。
  • 志怪:來自歐洲的海怪傳統 馬格努斯《海圖》創立海怪譜系
    瑞典地理學家奧拉斯·馬格努斯(1490-1557)繪製的《海圖》初看《海圖》,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陸地狀貌似乎總被一瞥帶過,最為引人注目的深淵,無疑是西側的海域,這裡亂成了一鍋粥,各類海怪在波浪裡出沒,它們的體量驚人,遠航的大船還不及它們胸口高
  • 文藝復興時期,14種出現於大海中的海怪,被水手們真實記錄
    在16世紀,每個人都說著文藝復興時期的海怪故事,一種攻擊水手的可怕生物。1539年,一位名叫奧勞斯·馬格努斯(Olaus Magnus)的瑞典人,試圖在一張名為Carta Marina的詳細地圖上,向一群義大利人解釋北海的神秘生物。馬格努斯在地圖的海洋上,放滿了人們在文藝復興時期相信的奇怪而富有想像力的生物。
  • 大鬧龍宮:古代棋牌遊戲中的海怪
    八仙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清代無垢道人的《八仙全傳》集民間傳說之大成,其中提到八仙過海之時與龍王發生爭執,兩下裡大打出手,展開混戰。《八仙鬥海怪》即是龍宮混戰場景的再現,八仙與海怪的名號各用小字標出,雖簡潔卻形態各異,抓住了角色的特徵。
  • 北海巨妖真實影像被曝光,恐怖傳說中的海怪真面目竟然是……
    今天咱們來討論水怪,在北歐神話中有一支著名的海怪克拉肯,在傳說中它體型巨大,而且經常出沒在挪威海域,所以又叫北海巨妖,或者是挪威海怪。如果看過迪士尼電影,加勒比海盜二聚魂棺,應該記得有這樣一個情節,戴維瓊斯召喚了一隻大型的海怪,將黑珍珠號傑克船長的船拖入海裡,這隻海怪用洪荒之力攻擊船隻,就像擺弄玩具一樣。那所描述的海怪跟大王烏賊有什麼聯繫呢?
  • 科學解密:挪威海怪是否存在?
    它們常出沒於挪威和格陵蘭島的海岸附近,所以又被稱為挪威一般認為挪威海怪是一種還未被發現的章魚或者烏賊,它們往往體型巨大、形狀怪異,甚至還有著多達幾十條的畜生,而體長更是達到了一百五十米。據說當它浮出水面時,足足有一座橋道那麼大。
  • 《深海異獸》克蘇魯大海怪造型曝光,原來不是蜈蚣怪
    這段時間關於《深海異獸》曝光了一些新圖,使得我們對於這部暫時看不到的海洋怪物片有了一定的了解,雖然這部電影本身評價一般,但是其中兩個最新的怪物設計倒是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前幾天導演在外網上公布了一張怪物體型對比圖,我們得以見到影片中兩種怪物的基本輪廓和大概體型,而近日在外網終於曝光了兩種怪物的整體概念模型圖
  • 揭秘:傳說還是幻想 隱藏在「死亡蠕蟲」的真相
    本期揭秘,館長將帶各位看官追尋一種長相怪異,堪稱外星物種的「蒙古死亡蠕蟲」雖然關於「死亡蠕蟲」的傳說,在蒙古的戈壁地域已經流傳了數百年之久,但真正引起世人矚目的則是由美國探險家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在1922年所出版的《追尋古人的足跡 On The Trail of Ancient Man》一書中,對這種古怪生物的描述。
  • 古地圖中那些讓人心血澎湃的中國元素,你還曉得多少?
    如今這些註記在畫卷上密密麻麻的字句已不再實用,甚至連真實的地貌也隨歲月變遷了很多,然而古地圖中記錄的先民政治、經濟、社會以及那些讓人心潮澎湃的中國元素依舊讓我們迷戀;多少相關的傳說故事,就埋在這史家的簡冊和歷史的塵埃裡。圖騰是一種圖畫,它象徵著較複雜的繪畫和抽象能力。當我們尋繹古地圖的歷史時,無需懷疑,當有圖騰的時候一定就有原始的地圖了。
  • 日本漁船捕獲一隻海怪,卻被船長扔回大海,專家:我們丟掉了國寶
    也就是說,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之上,大部分都被海洋充斥著。相傳,遠古生物大多來源於海洋之中,經過長期的發展,得以形成後來各種各樣的生物。因為生物起源於海洋,也讓遼闊的海洋充滿神秘色彩。古往今來,一直流傳著關於海洋的故事,從中國的龍到世界各國的水怪,與海洋有關的生物可謂是層出不窮。
  • 我的世界冰火傳說:奇珍異獸生物!超級可愛的小精靈,隨意捕捉
    我的世界冰火傳說是一個帶有魔法色彩的冒險向的模組,當中有著不少具有特色的生物群系,在著些生物群系當中也是生活這不同於原版的生物,設計師們還將這些生物都分成了各種種類,有智慧生物,怪力亂神,奇珍異獸等,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在冰火傳說模組當中的奇珍異獸都有哪些。
  • 山海經異獸與上古傳說中的神獸圖
    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祖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佔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
  • 【海怪新聞兩則】你認識圖片中的生物嗎?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5日報導,2016年4月9日,陰謀論者斯科特C.華林(Scott C Waring)使用谷歌地球軟體在南緯63° 2'56.73",西經60°57'32.38"的地方發現了一隻長達30米的奇怪生物,並聲稱它是只挪威海怪
  • 我的世界:1.7.10版本的MC,釣魚真的能遇到「挪威海怪」麼?
    那麼「挪威海怪事件」究竟是人為杜撰出來的,還是確實在早期的原版MC確實有這樣的怪物呢?1.7海怪事件起源詳解:事件起源於Minecraft的貼吧,有人發帖稱遇到了我們開頭介紹的,在《我的世界》1.7版本不停的右鍵釣魚,結果釣到了海怪的事件。由於發生的突然,並沒有留下什麼圖片證據,只有一個死亡後的提示:「魷魚 殺死了你 1次」。
  • 《山海經》被誤讀的3個原因,專家:異獸與龍的起源過程相似
    因為,屈原的《天問》提及了許多《山海經》裡的異獸和神話故事。如果假定《山海經》的作者是個楚國文人,他編著《山海經》的資料來源主要有3種:一是晦澀難懂的上古文字,可能是夏朝和商朝留下的甲骨文資料。二是華夏各地流傳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大多數是遠古時期口口相傳的版本。三是大禹和伯益治理大洪水時,刻在九鼎上的華夏九州地圖,也就是《山海圖》。
  • 中國海怪 海中的俗世、浪漫與恐懼
    面對海怪,需要有趣的頭腦。1 博物學的盲區「海怪」一詞出現較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海怪魚鱉,黿鼉鮮鱷,珍怪異物,千種萬類,不可勝記。」此處的海怪,詞義偏重於「海中怪異難辨之動物」,在當時,多數海洋動物還是博物學上的盲區,不知者為怪。古人對海洋動物較為陌生,致使偶爾一見的海中動物也成為海怪。
  • 大人國傳說是真的?揭秘巨人真相
    大人國、小人國傳說是真的?文章即將揭秘巨人真相英國街頭的巨型行為藝術歷史的不斷重複,那真相所指的方向就要一定程度接納未知了——這個世界上是否真的有巨人存在?根據史料記載與考古發掘,科學界更偏向於巨人存在於遠古時期,巨人為什麼存在更偏向於存在遠古時期?
  • 漁民捕獲一隻海怪,船長嫌髒被丟棄,日本專家大呼:那是國寶
    其實「水怪」、「海怪」的傳說在歷年來層出不窮,畢竟海洋之中未被探索的區域實在太多,誰也不能斷定其中沒有人們未知的生物存在。1977年4月25日在日本發生的「海怪屍體事件」,大概是人們距離未知生物最近的一次,卻因為船長的疏忽而最終成為了一個永遠難解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