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請您留意文章後「推薦」)
從禹鑄九鼎開始,上古先民就對廣域地理表示出巨大的熱情。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二層走廊,有一幅用工筆重彩繪製的古典地圖長卷格外醒目。此圖長915釐米,寬62釐米,採用中國獨有的長畫幅構圖,精細地描繪了西自黃河發源之地,東至大海的黃河及其兩岸形勢。若你不去留意上面纖細的字跡,只會覺得那是一幅由藝術家揮筆寫就的氣勢磅礴的傳統山水畫卷。但細細分辨,圖中自西迤東的巨龍上下,城池均布、名勝古蹟雲集,各自均有名稱註記。
《黃河古地圖》根據收藏於地理所圖書館古籍方志館的原圖等比例複製而成,是一幅氣韻流暢的清代繪本黃河形勢圖。
如今這些註記在畫卷上密密麻麻的字句已不再實用,甚至連真實的地貌也隨歲月變遷了很多,然而古地圖中記錄的先民政治、經濟、社會以及那些讓人心潮澎湃的中國元素依舊讓我們迷戀;多少相關的傳說故事,就埋在這史家的簡冊和歷史的塵埃裡。
圖騰是一種圖畫,它象徵著較複雜的繪畫和抽象能力。當我們尋繹古地圖的歷史時,無需懷疑,當有圖騰的時候一定就有原始的地圖了。
遠在距今3500多年前,我們的先人在甲骨上刻下了一幅圖,記述了他們打獵時經過的路線,路上的山川和沼澤歷歷在目。這個河南安陽花園村出土的商代刻於卜卦用的龜板上的《田獵圖》,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全世界已知最早的地圖,現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關於地圖的用途,很多人第一個會想到軍事。天子萬乘,諸侯千乘,成百上千輛駿馬拉動的戰車在大地上馳騁、會戰,這樣的軍事單位對道路條件有著很高的要求;如果不熟知哪裡戰車能夠通行、哪裡不能通行,後果絕對非常嚴重。「輿」者,車也,是用來承載物體的。古人注意到地圖上載有山川、城鎮、四方地物,就把地圖叫做輿圖。
宋度宗初年所制《輿地圖》
以航海、山川、城池、軍事等各為側重的中國古地圖其風格也不盡相同,時而氣韻洋溢地借圖抒懷、時而有板有眼地服務於實用。
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時期是中國軍事藝術的一大高峰。據《拾遺記》記載,東吳孫權在戎馬倥傯之際,不忘派擅長繪畫者圖寫山川、地形,以備作戰之用。術士趙達的妹妹把山嶽、河流、城邑、軍陣用五彩絲線繡在方帛之上獻給孫權,孫權大悅。拋開美人香澤的旖旎不說,這種豔麗無比的刺繡軍陣圖對行軍作戰來講也極為實用!它圖案醒目、便於攜帶,而且防水。時至今日,有些軍事和戶外運動的地圖仍採用類似的形制。
這位傳奇女子的作品會有多美並不可知,但我們可以通過這幅清代絹本彩繪《普陀檀林圖》來想像刺繡軍陣圖的面目
中國自宋代開始重文偃武,畫山水畫成為整個社會傾慕的風雅,無數「胸中有丘壑」的知識分子在地圖上「直抒胸臆」,將山水畫法和地圖繪製牢牢地捆綁在一起,並且興高採烈地將他們的作品刻石留念。
這幅《泰山寺廟圖》繪製於清代,充分展現了中國古地圖的豐富與精美
「物色盡而情有餘者,曉會通也」。劉勰在《文心雕龍》裡一語道破了中國古代文人的審美觀,這恰恰也是中國古地圖的心聲。
明萬曆十二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中國首次公開了帶經緯網的漢字世界地圖《山海輿地全圖》,18年後他又繪製了《坤輿萬國全圖》。利瑪竇創造了許多全新的中文地理術語:地球、赤道、尼羅河、大西洋、亞細亞……
摹繪本大體上用了3種色彩:南北美洲及南極洲為粉紅色;亞洲為土黃色;歐洲和非洲近於白色。少數幾個島嶼的邊緣暈以朱紅色,山脈用淡綠色勾勒,深綠色繪出的密密水波紋使海洋顯得汪洋浩淼。
上圖為《坤輿萬國全圖》中南極大陸上那隻很像中國麒麟的有翅怪獸
《坤輿萬國全圖》上,最吸引人眼球的恐怕不是南北兩極和南北美洲,而是那些活潑的動物。海裡有鯨、鯊、海獅等15種海洋動物,南極大陸上繪有8種陸上動物,其中有犀牛、大象、獅子、鴕鳥,以及一隻很像中國麒麟的有翅怪獸。
地圖究竟該哪面朝上,或許反映了中國式圓熟智慧:中國地圖法無定法,哪面都可以朝上。一個城市的地圖哪面在上,可能全憑你要從哪個城門進去……要從此岸看彼岸,那彼岸就在地圖上方;而要從船上看兩岸,那麼你面對哪岸,哪岸景物就是正的,這就是「對景法」。
《九江府圖》出自清同治年間所制《長江圖冊》,它採用傳統的「對景法」
當你看北岸景物時是正的,很舒服、很直觀,但此時南岸的景物全部底朝天,是倒的;如果你要再看南岸景色,那麼請把長卷掉個個兒,或者自己走到桌子的另一邊。這幅清雅秀麗的山水地圖可以讓你變成一個小人作「畫中遊」,所謂移步換景、因事賦形。
任何文明裡最脆弱、最易毀和最容易消逝的東西都不是文物本身,而是文物背後的傳統精神;文明的成果也不僅僅是那些倖存下來的「傳家寶」,還有值得我們繼承的「世界觀」。
在凡事力求科學的當今社會,我們早已有了更多細緻、精確表達地形、堪稱巨細無遺的現代地圖,但古地圖中那些讓人心血澎湃的中國元素,你還曉得多少呢?
來源:中華遺產2008年4月刊
編輯:張道衢
審核:朱林燁
指導:萬劍華教授(微信號wjh18266613129)
推薦
(限於篇幅 更多精彩不再全部列出 請在相關系列中查看)
《九丘》:楚靈王妄圖索鼎留一笑
用地圖講故事|明代戰備圖
讀史|沒地理就沒歷史:中國古代軍事地理縱覽
一代名賢:七品縣令葉春及對我國古代地圖的重要貢獻!
中國:歷朝歷代都重視地圖測繪,從古到今都關係國家主權!
有興趣加入【慧天地】交流群的朋友,請加趙楠@Zn(微信號zn846546896)為好友。歡迎大家推薦精品稿件,投稿郵箱:geomaticsht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