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圖秘密:中土世界存在?美洲出現中文地圖時,有侵華打算嗎?

2021-01-07 仲尼之丘

古地圖裡有很多秘密,繪製方法東西也有差異,。中國古代繪製地圖的的方法獨樹一幟,與西方繪製地圖的方法還不一樣。

但地圖其實都是遵從數學法則的。出現在圖上的,是自然現象或社會現象的概括和符號,而且被縮小了很多。

據歷史考證,石器時代的人類就開始製作地圖。古埃及人用蘆葦繪製地圖,但蘆葦易損,所以古埃及的地圖留下來的並不多。1895年在俄羅斯邁科普古墓出土的銀壺上的線刻地圖,繪製時間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

託勒密的世界地圖 (公元2世紀),此為15世紀重繪。

中國的地圖,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是 2400 年前的戰國時期,都是實物考古的發現。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發現了三幅繪在帛上的地圖,繪製年代約在西漢時期公元前168年。

古希臘的人為地圖做了很多貢獻,埃拉託斯特尼首先推算出了地球的大小以及子午圈的長度,繪製出默認地球為球體的地圖。喜帕恰斯創立投影法,提出將地球圓周劃分360°。到公元 2 世紀,更有很多新投影法被創立出來。

古埃及地圖(局部),德國地理學家Georg Braun於 15-16 世紀根據文字記載繪製,圖中還有人像,埃及人的樣子很像現在電影中看到的埃及人。

古代巴黎地圖(局部),繪製於 1575 年,可以看到河流中很多的船隻,以及人,倒像是《清明上河圖》。

海圖的繪製法則也是投影法,但出現比較晚。現代海圖繪製也用到的投影法則創立於1568年,由荷蘭製圖學者墨卡託創立,叫正軸等角圓柱投影,這個投影主要是將等角航線繪製為直線。

耶路撒冷古地圖,繪製於 1673 年。

01 獨樹一幟的中國製圖法則

中國的古地圖並非用投影法。

中國最早期的地圖製作,理論性並不是很強,但肯定不是用投影法。在西晉時,有一個叫裴秀的人,做的官兒是司空。他總結了中國古地圖的製作經驗,加強了中國古地圖繪製的理論。

裴秀提出來的方法叫作「製圖六體」,這是通過仔細編繪「禹貢地域圖」、「地形方丈圖」等地圖時,總結出來的。《禹貢地域圖》其實是個地圖集,其中有很多文字解釋,共 18 篇,另外還有一篇序文。

《禹貢》是《尚書》中的一篇文字,共一千多個字,主要敘述中國中國地理方物兼均稅。據說是大禹所作,當然這是假託,大禹時期文字絕無如此發達,所以一般研究認為這是戰國時代的作品。王國維認為是西周初所作。

我們平常所說的「大禹分九州」,實際上就是出自於這篇文字,裡面以山脈、河流為標誌,將全國劃分為九州,對九州疆域、山脈、河流、植被、土壤、物產、貢賦、少數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都做了簡述。

這應該是個開端,因為中國後來的《漢書·地理志》、《水經注》及很多歷史地理著作都受《禹貢》影響。

《禹貢地域圖》

裴秀據此文字繪製《禹貢地域圖》,提出了六條製圖原則,即「製圖六體」。大概如下:

1.分率。其實就是比例尺,原文是「所以辨廣輪之度」。

(「所以」,就是憑此的意思。下同)

2.準望。其實就是方位,這叫「所以正彼此之體」。

3.道裡。道,是路;裡,是裡程。道理就是道路裡程,「所以定所由之數」。

4.高下。指的是地勢起伏。

5.方邪。指的是傾斜角度。

6.迂直。指的是河流、道路的曲直。

這其實是 6 個製圖規則,依六體製圖,可審曲直遠近,避免得之一隅而失之他方的偏差。

其中,分率,也就是比例尺、方向、距離非常重要。

這是有區別於西方人所用的「投影法」的,世界地圖史上比較重要的或者獨樹一幟的方法,直到明末,中國古代地圖一直都遵循「製圖六體」。

02 西方人的繪製地圖有點意思

「中土世界」在哪裡?

中土世界,或者叫中土大陸,有一種翻譯也叫「中洲」或「中原大陸」,以前中國的中原也叫中州,但州字不一樣。西方人這個虛擬的東西就不存在。

因為中土世界本來就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即便古英語中很早就有了這個詞,「middangeard」,其字面意思應該是「中間的土地」,總之指的是人類居住的魯地。

但魔幻小說卻把這個作為一個架空世界,其所指的地方,也不是其他星球,就是指的地球,因為以前的世界,西方人將其構想成一片被海洋環繞的大陸。

但就是有人很閒,繪製了「中土世界」的地圖。

《指環王》作者J.R.R.託爾金親筆標註的中土世界地圖,由英國插畫師Pauline Baynes繪製

這個地圖中有不同的人或非人的居住地,比如精靈的領地、矮人的領地、人類的領地等,《指環王》作者還親筆標註了一個中土世界地圖,其實就是小說地域的架構,後來由一個英國插畫師繪製成地圖。

《指環王》中土世界地圖終稿

古羅馬的地圖,完成時間比較遲

「古羅馬地圖」完成於 1575 年,其中描繪了羅馬七丘。

但古羅馬的歷史可長遠了。甚至,古羅馬人早期的地圖中,甚至標註了中國,約在公元120年時,標註中國位置的古羅馬地圖繪製者馬裡諾·推羅寫道,世界上可居住的地方在西方。他認為可以居住的世界由緯度可延伸至設得蘭群島,經度可延伸至中國。

馬裡諾·推羅還由北極的存在提出了南極的概念。

但這地圖目前已經找不到了。

古羅馬地圖:描繪了羅馬七丘,羅馬七丘指的是古羅馬的七座山丘,位於羅馬心臟地帶臺伯河東側。

根據羅馬神話,羅馬七丘為羅馬建城之初的重要宗教與政治中心,所以羅馬被稱為「七丘之城」,當時的七座山分別為凱馬路斯(Cermalus)、契斯庇烏斯(Cispius)、法古塔爾(Fagutal)、奧庇烏斯(Oppius)、帕拉蒂尼(Palatium)、蘇古沙(Sucusa)與威利亞(Velia)。

羅馬七丘

在古希臘時期,有一個叫Posidonius (前150年-前130年)的人,他是多葛學派的哲學家,遊歷過羅馬世界或者更遠的地方,他通過老人星精準的測量出了地球的周長。並且通過觀察繪製過一份大陸的地圖。

所以,西方人很有趣,他們的歷史記載沒有中國翔實,很多時候,都靠神話傳說來作為依據。所謂西方的史詩,其實很多是在寫傳說的。

埃布斯託夫地圖(局部),繪製於 13 世紀,但卻是一幅世界地圖,以耶路撒冷為中心。樣子很像在畫畫。

古巴比倫的世界地圖

巴比倫世界地圖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地圖,出現時間約在公元前 600 年以前。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北方朝上。

公元前6世紀(或更早)的古巴比倫地圖,世界已知最古老的地圖

但很明顯,繪圖者把巴比倫放在了地圖的中心。這倒有點中國古代的思想意識。但這個地圖不過很簡單地展現了幾座城鎮和一些河流。在巴比倫的周圍有7個島嶼,形成一個七角星,現在看起來像是4個呈放射狀的三角形。

這個地圖主要由兩個同心圓構成,其中的內圓代表世界的中心區域,最上方是今天土耳其南部的山地,四周環繞著「鹽海」。附文提到外圍七個地區中,有五個地區有人居住。此外,地圖上還標明了「巴比倫」、「德爾」、「蘇薩」、「亞述」、「烏拉爾圖」等地名。

世界上第一幅繪有北歐五國的彩色地圖,完成與 1539 年,是一個瑞典神學家繪製的。

不過,這是一幅海圖,可見那時期,航海很重要。見下圖(局部精拍):

第二張為局部放大精拍,可以看到圖文並茂,裡面有蛇等各種動物,還有人、船隻等

世界上最早的印刷版太平洋海圖,是由弗拉芒地圖學家Abraham Ortelius 在 1589 年完成的。其名稱為《馬裡斯太平洋海圖》,圖上有非常大的一艘船,那時期,正值西方探險家在海上到處開拓領域的時期,如下圖(局部精拍):

文言文的世界地圖

這是中國明代的一幅世界地圖,確切日期說不清,但 1389 年的年代應該錯不了,因為據考證地圖上反映的正是洪武二十二年的政區。

這是現存的最古老的東亞世界地圖之一。

不錯,它用的是「製圖六體」法則。中國在中央,北至蒙古高原、南至爪哇島、東至日本、西至歐洲和非洲。不過,這張地圖沒有明顯的疆域界限,僅以地名條塊的不同顏色,來區別內外所屬。

比較有趣的是,此圖對於歐洲和非洲地區描繪得都很詳細,繪製得也很規整。

但,此圖上面,沒有繪製長城。其原因學界說法不一。

但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一幅世界地圖了。

此圖名為《大明混一圖》。如下圖:

大明混一圖,原件現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

世界上第一幅出現在美洲的中文地圖

此圖鼎鼎有名,名為《坤輿萬國全圖》,是由一個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於 1602 年繪製的,最特殊的是其上全是中文標註。因為那時候,利瑪竇在中國的廣東。而後,他繪製地圖,進京獻圖,明神宗大喜。

最初的名字並不是這個,而是叫《山海輿地全圖》,後來萬曆皇帝時期,太僕寺少卿李之藻刻印時,改名《坤輿萬國全圖》,這名字一看就很大中國。高5英尺(1.52米),寬12英尺(3.66米)。

《坤輿萬國全圖》,局部。

比較有趣的是,這個外國人繪製的地圖並非以中國為中心,中國位於地圖中間線偏左的地方。

其中還有些更有趣的東西,比如繪有風俗禽獸,四方各置「九重天圖」、「天地儀圖」、「日月食圖」、「中氣圖」。

這個地圖中,包括了6大洲,比如亞細亞(亞洲)、歐邏巴(歐羅巴洲/歐洲)、利未亞(阿非利加洲/非洲)、北亞墨利加(北亞美利加洲/北美洲)、南亞墨利加(南亞美利加洲/南美洲)。

這是5 個洲。

最後一個叫「墨瓦蠟泥加」,就是後來的麥哲倫洲,當時歐洲人假想中有一個未知的南方大陸,即指此。

傳入日本並經抄繪、上色的坤輿萬國全圖

後來,這幅地圖就出現在了美洲。也許,那時候西方人對於中國有了一些想像,不知道是不是那時候他們就有了侵華之念?反正沒過多少年,西方列強就闖入了中國。以 1840 年為標誌的話,也就隔了二百多年。

左 1-3 幅

「坤輿萬國全圖」現存明尼蘇達大學圖書館版本,由美國國會圖書館掃描

右 4-6 幅

比較可惜的是,目前中國沒有《坤輿萬國全圖》的原刻本。中國國內現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據刻本摹繪的彩色《坤輿萬國全圖》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但這個原刻本並不少,目前已發現的原刻本有六幅,其中保存狀況較好的有2幅,現藏於梵蒂岡宗座圖書館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詹姆斯·福特·貝爾圖書館。剩餘4幅現藏於日本京都大學、日本宮城縣圖書館、日本內閣圖書館和法國巴黎的私人收藏中。

相關焦點

  • 《指環王》作者託爾金先生親自注釋中土世界地圖曝光_遊俠網 Ali...
    這絕對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一張《指環王》作者託爾金先生親筆注釋的中土世界地圖。託爾金先生一筆一筆寫出了《指環王》。他從1937年開始筆耕十幾年,創造出了這部奇幻文學裡程碑式的作品,向世人呈現了一個龐大夢幻的中土世界。
  • 中土世界 魔幻地圖輕鬆做「Inkarnate Worlds」體驗
    中土世界 魔幻地圖輕鬆做「Inkarnate Worlds」體驗 時間:2017-02-05 11:21:15 來源:3DM新聞組-時之笛
  • 戰前秘密測繪中國地圖的日軍,和用光緒年間地圖打仗的國軍
    在1936年2月10日至3月12日,侵華日軍東北軍軍部南滿鐵路建設局,還派出了工程師趙七兆、趙寧,會同當時的哈爾濱鐵道學院教員松山信輔,對德州至石家莊路線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秘密實地勘測。所以如果有誰要說「七七事變」是意外,日軍沒有全面開戰的打算,讀者大大們就可以直接把這些鐵證拍到它的臉上,問它一句:不想全面侵華,你幹嘛跑到河北省測繪鐵路?
  • 地圖如畫,畫如地圖——「古地圖:中國的印記」
    地圖如畫、畫如地圖2008 年 4 月號「古地圖:中國的印記」幾年前,結識了一位研究古地圖的朋友,她但凡給我介紹古地圖時,先要強調一句:「古地圖很美觀,但不精確 確實,人們對地圖最普遍的要求就是客觀真實,地圖的精確度越高,對地物的反應就越接近客觀真實,也就越便於人們按圖索驥。而古地圖在表現地物之間的距離、高差以及方位時,有時不甚講究。大多數繪圖者採用的是平面與立面相結合的形象表示法,而非現代的地圖投影和經緯度法,其結果是中國傳統地圖就像是圖畫地圖,地圖如畫,畫如地圖。
  • 古地圖中那些讓人心血澎湃的中國元素,你還曉得多少?
    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二層走廊,有一幅用工筆重彩繪製的古典地圖長卷格外醒目。此圖長915釐米,寬62釐米,採用中國獨有的長畫幅構圖,精細地描繪了西自黃河發源之地,東至大海的黃河及其兩岸形勢。若你不去留意上面纖細的字跡,只會覺得那是一幅由藝術家揮筆寫就的氣勢磅礴的傳統山水畫卷。但細細分辨,圖中自西迤東的巨龍上下,城池均布、名勝古蹟雲集,各自均有名稱註記。
  • 二戰時,日本敢對華發起侵華戰爭並不稀奇,看過這張地圖就懂了
    當時日本非常的膨脹,從整個侵華戰爭當中,日軍侵佔我國的時候非常的利索,僅僅只用了9個月就佔領了我國150座城市,足以可以看出日本的實力是多麼的強悍,而二戰時日本敢對我國發起侵華戰爭並不稀奇,看過這張地圖就懂了其實日本在發動侵華戰爭之前,就早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日本對我國進行了深入的理解,就比如說在漢唐的時期,日本就和我國有著密切的聯繫
  • 日本敢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看過它畫的中國地圖,你就知道了!
    其實很久以前,日本就開始了侵華的謀劃和打算,也將這些想法付諸了實際,除了眾所周知的近代史侵華外,日本在我國古代就有了侵華行為。那麼,日本敢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是什麼?看過它畫的中國地圖,你就知道了!
  • 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的十幾張中國地圖,為日軍侵華史提供了鐵證
    從古到今,從中國到外國,軍用地圖都是軍隊作戰的重要依據。如果一個國家對外國地圖感興趣,運用多種手段繪製外國地圖,其意圖往往使人生疑。日照市抗戰紀念館存有十幾幅日軍侵華前及侵華後的中國地圖,從中可以看出,日本覬覦我國富饒的資源,憑藉手中盜、搶、測的中國各地地形圖,為發動侵華戰爭作準備。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地圖,為日軍侵華史提供了鐵證。
  • 侵華日軍盜測中國地圖,結果畫成這樣讓人震驚
    歷史上日本出於侵略的目的對中國進行過秘密軍事測繪,這個秘密一直深藏於日軍參謀本部和北支那方面軍當年編印的《外邦測量沿革史》和《外邦兵要地圖整備志》等史料之中。特別是1911年日本參謀本部陸地測量局的村上千代吉「手帳」(筆記)記錄了他自北而起薩哈林、貝加爾湖,向南到廣東香港的秘密測繪的經歷。而侵華日軍對中國地圖的盜測,也是非常精準的,簡直讓人吃驚!日本對中國軍事偵察的派遣,始於明治5年(1872年),池上四郎秘密潛入中國東北進行秘密偵察。
  • 古地圖上的方向
    上述3種古地圖中,有兩種的方向是上南下北的,而後世製作的古地圖的方向大多也是上南下北的,如南宋程大昌《雍錄十卷》有地圖32幅,其中29幅的方向為上南下北。元代李好文繪製的《長安志圖》有地圖22幅,其中上南下北的僅佔27%,上北下南的卻佔73%。但也有許多古地圖的方向上西下東的。可見,古地圖方向上南下北也不一定是固定的模式。    為什麼多數古地圖的方向採用上南下北呢?
  • 《堡壘之夜》國服第四賽季地圖資源點大全 中文地圖資源解析
    由於堡壘之夜手遊目前只有英文,但考慮到觀賞和閱讀上中文會更適合,所以小編會先放出中英文地圖的對比,然後主在中文地圖上做標註和介紹。 中文地圖: 整體地圖地形為開闊,以木資源為主,所以確定四周含有敵人,手頭有武器時,可以先採集一些木頭,搭板清人。 如果發現混沌大地人太多,可以轉移往西北方向的旅館,資源同樣豐富。 小心危險捲軸(混沌大地東側也就是右邊地區)的敵人來偷人。
  • 日本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原因竟在地圖上
    那麼在近代時,日本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呢?首先是日本國力的提升,了解世界近代史的都知道,在早期,日本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現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常來侵略日本,雖然西方國家看不上日本不會佔領日本,但是沿海居民還是不堪其擾。
  • 一學者發明新版中文地圖:中國不再是世界中心
    一學者發明新版中文地圖:中國不再是世界中心    以零經度為中央經線新版中文世界地圖一鳴驚人    有著400多年應用歷史、將中國擺在中間位置的傳統中文世界地圖,遭到了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郝曉光博士的質疑和挑戰。
  • 地圖上的絲綢之路︱歐洲古地圖上的「中國」與「絲綢之路」
    這樣,海上絲綢之路就將古羅馬文明與漢文明連接起來了。在羅馬人的認知裡,從印度繼續向東,「在大海盡頭的最北端,有個很大的內陸城市,名叫『秦尼』(Thina,又寫作Sinae),那裡盛產各類絲織品。」那麼,「賽裡斯」與「秦尼」之間是什麼關係呢?公元2世紀,一個名叫「託勒密」的希臘人不僅試圖回答這個問題,而且力圖在地圖上將其準確地表現出來。
  • 日本古地圖密碼:東京在哪裡?
    不過可能更讓你意外的是,雖然東京成為日本首都才不過100多年,但日本的古代世界地圖中,其實早就有了東京,而且東京並不在日本。那麼日本古地圖中的東京,到底在什麼地方呢?比如會不會在中國?喜愛中國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國洛陽、開封等城市,在古代都曾經被稱為「東京」。
  • 十年一覺地圖夢:郝曉光讓地圖豎起來
    1584年利瑪竇在廣東應肇慶應知府王泮的請求,以他帶到中國的一張西方流行的世界地圖為藍本,畫出了第一張中文的框架基本正確的世界地圖《山海輿地全圖》。在此之前,中國還沒有一張標註世界各國及各大洲位置、海陸輪廓基本正確的世界地圖。世界地圖在中國的首次出現,引起了許多中國官員的重視,卻也招致了一些不滿情緒。
  • 教授還原三國300餘幅古地圖 發現關羽是「路痴」?
    看看關羽繞了多大一個圈  草船借箭、火燒赤壁、賺荊州、取成都、奪漢中……《三國演義》中經典橋段可能是虛構的。三江學院歷史與文化地圖研究會近日成立,研究會主任許盤清教授痴迷於繪製歷史地圖。他翻遍古書,還原了三國時期古地圖300多幅。經過對比,許盤清教授發現,《三國演義》中的部分經典橋段地理方位混亂,應是虛構情節。
  • 地圖的歷史①︱壁畫、繩結、泥板:古文明的空間感知
    加泰土丘出土的這幅壁畫(也包括一些其它的「古地圖」)並沒有起到傳遞任何空間信息的作用。雖然它包含了村莊中的街道和院落以及遠處的山峰,但這些內容僅僅是作為普通的繪製對象出現的,和其它壁畫中的物件、風景乃至花鳥魚蟲並無本質上的差別。因此,這一部分地圖學家認為加泰土丘的這幅圖畫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風景畫,卻並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圖。
  • CS經典地圖「吊橋」的前世今生,現實原型竟是古文明遺蹟
    等走出去後你才會發現,還是宅在家裡最舒服……CS:GO的老玩家一定很熟悉一張名為「雨林遺蹟」的地圖,他的英文名是de_aztec(中文為阿茲特克),這是一張以熱帶雨林、金字塔遺蹟為主題的爆破地圖。實際上,這張地圖是CS系列最古老最經典的地圖之一,在CS 0.6測試版中就已存在。
  • 《山海經》中描繪了一幅地圖,復原後發現:與世界地圖高度相似
    女媧造人、開天闢地都是以前人們捏造出來的神話故事,現在的我們是依照歷史上留下的參考資料來考究以前的事情,但是我們的地球母親它已經在宇宙中存在了46億年,而我們人類歷史上留下來的資料卻是很少的。《山海經》中描繪了一幅地圖,復原後發現:與世界地圖高度相似《山海經》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它記述了許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也是現在被很多專家拿來研究歷史的一本重要資料,要知道在那個沒有網絡的時代,這本書確實是一本超前的神話故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