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多.雨果:人不應該為了行善而做惡,不該為了做好事而做壞事

2020-12-14 沙漠王妃的情感故事

今日立春,萬物生發,到處一片生機盎然,好的壞的都在蓄勢待發,罪惡在欲望和貪婪的催生之下更是迫不及待。然而,我們依舊相信世間的美好會環環相扣,我們期待的幸福會如期而至。

關於精緻生活,關於自律的獨立優質生活,關於完美的人生,究其原因,我們追求的自律和完美到底是為了一己之私過上自己覺得更加優質舒適的生活還是想要讓自己和身邊周圍的人都過上舒適的生活?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站在一個俗人的世俗角度來看,我們所要追求的品質生活自我認為應該是生活在一個大環境都相對安全健康沒有致命風險的環境中,人與人之間不必太過親密但也無須拋棄基本的良知和道德倫理底線,一種能心安不愧對自己和社會的狀態。而事實上,我們生在俗世裡都是世俗之人,沒有什麼資格鄙視自己之外的一切。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如今我們看到的很多自律的高知精英所追求的高品質精緻生活竟是為一己之私的所謂自律性,這種精緻自律所有的高階之見只服務於個人的貪婪和欲望,甚至不惜犧牲大環境的一切安好,仿佛造物主就造就了其一個高智商的可以凌駕於一切生命至上、仿佛其高智商可以釀壓一切平凡的世界。

如是,關於做人的良知和道德原則在人的貪婪和欲望面前從來都微不足道甚至相形見絀,以至於在某些罪惡出現的時候,人性總會泯滅,無知的淳樸的人都無法判斷出孰真孰假,只能做烏合之眾,因為局限於自身的各種原因而無法成為那個鶴立雞群的獨特。

維克多.雨果曾說:人不應該為了行善而做惡,不該為了做好事而做壞事。如是,人也應該不要為了一己之私而傷害太多無辜。因為無辜的終究都是無辜的,且無辜到從未曾碰面,不知是否存在。

我們努力奮鬥,拼命工作,不停歇地奔波,追根揭底只是為了生活得舒服,過上自己心安的幸福生活,而作為生在俗世裡的世俗之人,我們追求的幸福生活其實無比簡單,那便是健康自在的、心安理得的活著終老,自己健康,家人平安,世間和平,自然和諧。

如是,想起了那些純真美好的嬰孩面容,以及那悅耳動聽宛如天籟之音的幼稚歡笑聲,所有的一切初始,都是那麼純粹乾淨明亮,讓人覺得輕鬆快樂溫暖。然而,時光總會改變這一切,不過幸運地是,時光在改變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美好。

維克多.雨果在《九三年》中有過這樣充滿思想的一段描述:搖籃有昨天,正如墳墓有明天一樣。這個昨天和這個明天,它們雙重的不可知,全混合在這含糊不清的咿呀學語聲中;世間沒有任何東西能像這玫瑰色心靈中的巨大陰影一樣,證明上帝、永恆、天職和命運的二重性。

人活一世,最終都應該要清醒地認識到,心安理得才是最大的安好,問心問愧才是最終的人生真諦。人終究活得是一種安心。#立春#

相關焦點

  • 耿向順:做好事、做善事之後,該不該留名、該不該求回報?
    這是「耿向順」開通以來的第254篇原創文章,關於【做好事該不該留名 】。目前「順其自然」捐款共計達1258萬元,Ta曾留言:壞事不做,好事不說。他的行為被網友大力稱讚:「這才是真正的做好事!」、「做好事不留名,真偉大!」」.......然而,做好事要不留名、不求回報才是真正地做好事嗎?
  • 想要幹一件壞事之前,讀下雨果的語錄,你就放棄幹壞事了!
    那麼如果制止一些人去幹壞事呢?相信很多人會說多給他講一些做壞事的後果,只要他意識到了,就不會去做了。現實中很多人都是這樣,滿嘴的仁義道德,但在背後做出來的事,卻都是違背道德。說白了這種人,就是披著狼皮的羊,處處看似在做好事,其實只是為了掩蓋他背後做的醜事,這樣的人,是最虛偽的。這樣的人,就好比說自己代言遊戲,只是為了擁有更多錢去做慈善。卻不知他代言的有些,早已坑害了很多心智不全的人,沒有成年的學生。
  • 雨果的妻子兒女 世人都如何評價維克多·雨果?
    維克多·雨果是世界知名的大文豪,人稱「法蘭西的莎士比亞」,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在法國甚至全世界都有很強的影響力。雨果被譽為「超越國境的天才」,「唯一真正受到民眾歡迎的作家」。
  • 葉璇諷刺「為了做好人而做好事」,先學會如何做個好人,再做好事
    有人說葉璇算是娛樂圈中一位比較敢言的人,也因為敢言很多人還說她情商低,經常被黑。今日葉璇在微博上發出一篇長文,大概內容是回憶起小時候老師教她們的一些好人好事。為了做好事所以要去公交車給乘客送茶水,一個杯子半車人喝過,衛生可想而知了。
  • 行善未必都能積陰德,這麼做只是在積陽善
    積善和積不善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指積累善行和惡行,說白了就是指做好事和做壞事。但對於什麼是餘慶和餘殃,許多人卻不大理解。餘慶,指福澤後世子孫;餘殃,指殃及後世子孫。《易經》中這段話反映出來我國古人推崇積德行善的樸素思想。
  • 維克多·雨果的文論
    維克多·雨果(Victor Marie Hugo,1802―1885),法國積極浪漫主義運動的領袖、著名詩人、小說家、戲劇家、文藝理論家。「和滑稽醜怪的接觸已經給予近代的崇高以一些比古代的美更純淨、更偉大、更高尚的東西;而且,也應該是這樣。」「在新的詩歌中,崇高優美將表現靈魂經過基督教道德淨化後的真實狀態,而滑稽醜怪則表現人類的獸性。」
  • 為什麼人應行善,不能作惡?老祖宗這句話說得涇渭分明,要牢記
    簡單來講,做對別人有益的事情,就是善;做對別人有害的事情,就是惡。人生在世,為什麼應該多行善事,不做惡事?老祖宗這句話說得清楚明白,可謂淺顯易懂,涇渭分明,讓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不妨牢記於心,付諸行動。為一善而此心快愜,不必自言,而鄉黨稱譽之,君子敬禮之,鬼神福祚之,身後傳誦之。為一惡而此心愧怍,雖欲掩護,而鄉黨傳笑之,王法刑辱之,鬼神災禍之,身後指說之。
  • 法國華人藏家吳秦收藏娜塞拉·凱奴原作《維克多·雨果》
    在世界大文豪中,中國人為什麼對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情有獨鍾?是因為他大名鼎鼎的傑作《悲慘世界》和《巴黎聖母院》嗎?不完全是!中國人特殊的民族情感使得我們偏愛的外國人肯定和我們的感情有瓜葛,維克多·雨果便是如此。
  • 吳亦凡做公益耍大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啊
    吳亦凡的路透生圖曬出後,立即引起了網友和粉絲瘋狂圍觀,點讚吳亦凡「人帥心善」的聲音也此起彼伏。明眼人都看得到,做公益,捐贈,建籃球場,就連這一次的心連心扶貧活動也就第一個到場的吧,因為一件事情就去抹黑不合適吧,真的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啊。
  • 佛教:「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行善積德,我們該如何積陰德?
    有人經常埋怨自己出生不幸運,想要改變自己不堪的命運,這就要相信只要自己多行善積德,助人利他就會有福報降臨,何愁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而行善積德的方式有千千萬萬,許多學佛的人,都明白善惡之報,懂得多做好事,廣結善緣,去積累和完善自己的福報,同時佛陀也會因為你表現良好,對你喜愛有加,保佑你消除生活中遇到的業障。
  • 善良之人必有福報,看懂這三句話,福報不請自來
    未知的事情我們無法掌握,我們能做的,就是多行善事,努力做好我們自己,剩下的順其自然即可。佛陀說,善良之人必有福報。老祖宗對於福報的見解,充滿人生的大智慧,值得我們細細感悟。看懂這三句話,並且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後半生福報會不請自來。一、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太上感應篇》釋義:福氣和災禍不是上天賜予的,而是自己招來的。
  • 為什麼做好事的人不見有好報,幹壞事的人卻又沒見被懲罰?
    可能有人會質疑:如果真有因果,為什麼做好事的人不見有好報,幹壞事的人卻又沒見被懲罰?其實因果是很複雜的。一般來講,從因到果需要一定的時間,比如,春天播下種子,秋天才可以收穫,而有些是三年以後才能結果,這是常識。同樣,因果也是自然規律,只要你遵循它斷惡行善,到時一定會看到果報。否則,只是因為不懂就輕視或踐踏它,對自己是非常不好的。
  • 維克多·雨果:一位實打實的斜槓青年
    維克多·雨果維克多·雨果是法國傑出的詩人/小說家/戲劇家/畫家/社會活動家……你不知道的是,雨果還是個不折不扣的斜槓青年雨果通過美與醜、善與惡的強烈對比,塑造了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但是他並沒有機會真正的來到中國所以他理解的中國風是這樣的↓ ↓ ↓ ↓澤西島上還保留著雨果的故居——高城居,這座建築內的裝飾幾乎都是雨果設計搭配的,在自己的房子裡盡情造作,可以說是很多年輕人羨慕的對象了!
  • 做好人,行善事,老天會保佑
    做好人,自己活的身正心安;行善事,別人心暖留有餘香。 做惡人,心難安,覺難睡;做惡事,人不知天知,人不罰天罰,因果報應一直在循環。 做人,要把善良置於金錢中,才不會做虧心事,賺虧心錢;不要把金錢置於善良中,要知道,金山銀山都不如心底善良。
  • 做好事到底該不該高調宣傳?孔子其實早已經給出過答案
    但是同時也有一小部分人予以懷疑甚至舉報——說他們譁眾取寵是為了博得關注,甚至還有損公肥私的嫌疑,要知道我們國家人口基數這麼大,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黑粉」也有幾萬人之多,絕對數量可是很可怕的。那麼問題來了,做好事(包括慈善)是否應該高調呢?
  • 酷說國學(10):做好人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做好事!
    他的所作所為還能算是好事嗎? 嚴格來說,恐怕也只能讓人搖頭。 因為求回報的行善就像是在人性的賭場裡賭博,賭對了一身福貴,賭錯了則一無所有,甚至四處欠債。 我想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局外人的角度,客觀地去看待一切好人與好事,並總結其中的成敗得失。 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從中受到一些啟發,每一個善良者都不僅僅只會做一個好人,還能學會如何去做好事。 那麼根據我的總結,行善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六種。
  •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雖然是異於常態的事,但一般來說,好事會多於壞事,好事更近於常態,不太引人注意,而壞事更超越常態,哪怕是稍微壞一點的事,人人也都不願發生,更具有刺激性。是妒忌與樂禍。由於人們處於不同的社會階層,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素養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便導致對人與事的看法都有很大不同。再加上妒忌,當聽到別人好事的時候,心中產生妒忌。就會想為什麼這種好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呢。因此當然就不會大肆幫忙「宣傳」了。
  • ...致富村的十年:黨員「好事壞事」登記入冊 做的好不好群眾說了算
    gt; 新聞中心 【民族團結黨旗紅】一個脫貧致富村的十年:黨員「好事壞事
  • 做好事能有好報嗎?
    」答:首先在命理中「偏財星」為用的人,一般財運都不差,畢竟偏財代表的是意外收穫,隱性收入,灰色金錢。「偏印星」能起到生扶日元的作用,同時能耗損偏財星,意味著偏印大運能得到名譽和部分金錢收穫,但需要付出心力和技能才能享擁財富好運。
  • 想通過做好事來改善自己的運氣,裡面有兩個訣竅
    周秋鵬民間有一句老話,叫「善有善報」,就是說,一個人如果經常做好事,積德行善,積累不少善的因,那麼就會得到善的果。那麼有的人比較性急,一方面希望自己不斷做好事,做好人,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不斷得到善報,或者改善自己的運氣,這裡面有沒有什麼訣竅呢。筆者嘗試分享一下自己了解到的方法。首先所謂人的好運氣,實際是人的內在世界所吸引、感召和呈現出來的。相當於一個內心黑暗的人,容易遇到黑暗的人和事,而一個內心光明的人,則容易遇到光明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