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多·雨果:一位實打實的斜槓青年

2020-12-10 五好導學

法蘭西的莎士比亞是誰?

維克多·雨果

維克多·雨果是法國傑出的詩人/小說家/戲劇家/畫家/社會活動家……

你不知道的是,雨果還是個不折不扣的斜槓青年!

無論是詩歌、戲劇還是小說,無論是繪畫、裝飾還是社會活動,他在涉及的每個領域,都取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

01詩人

拿詩歌來說,雨果一生創作了26卷詩歌,包括眾多詩集:

擁有地中海東部色彩的《東方集》,寫給溺亡女兒,回憶哀思詩集《沉思集》

反對拿破崙三世的政治諷刺詩集《懲罰集》;抒情詩集《靜觀集》等等。

雨果10歲就寫了成千上萬的詩行;

15歲憑藉《亨利四世銅像光復頌》《凡爾賽的童貞女》 《摩西在尼羅河上》在土魯斯學院的詩歌比賽中連中三元,獲得了「巴黎的少年詩人」稱號;

20歲首部詩集《頌歌》一經出版,就被譽為「法國的桂冠詩人」。

02劇作家

劇本作品上,1827年雨果第一部歷史劇《克倫威爾》的序言,標誌雨果轉變為浪漫派文學領袖,一開始就是開山祖師。

此後《歐那尼》《呂布拉斯》等經典作品,更奠定了他在戲劇史上的地位,放到現代那就是票房和口碑的保障。

03小說家

小說就更出名了,《笑面人》《海上勞工》《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九三年》《「諾曼第」號遇難記》都是我們熟知的經典作品。

以《巴黎聖母院》為例,1829年,七月革命前夕,封建統治的黑暗與殘忍,促使雨果動筆寫下《巴黎聖母院》。從此一座偉大的建築和15世紀的故事聯繫到一起。

而「愛情」故事的背後,是光明與黑暗抗爭的社會,切實折射出一個暗潮洶湧的時代。

雨果通過美與醜、善與惡的強烈對比,塑造了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04畫家

雨果還是一位高產的畫家,他用繪畫來調劑寫作。

墨水在他手中不僅創作出了文學巨著,也忠實的記錄下了3000多幅畫作。

他的畫,充滿了隨性的灑脫和爛漫的想像,雨果有段時間痴迷氤氳山水畫的感覺,於是在畫作完成後,便拿清咖啡潑到畫上。

這種潑清咖啡的創作方式,像極了中國傳統寫意畫的潑墨。

當時的畫家德拉克洛瓦在寫給雨果的信中寫道:

如果您決心當畫家而非作家,成就會高過這個世紀全部藝術家。

05旅行家

雨果的足跡遍布整個法國,每年他都抽出一個多月外出度假。

比如卡昂、迪耶普、聖米歇爾山、加爾瓦尼冰鬥等地,早在19世紀就被雨果探索完了。

哦,對了,這位文學大師、畫作奇才。

還調皮的在羅亞爾河畔的香波堡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並且這個名字還被後人找到了~

作為一位博學的旅行者,雨果在旅行中觸發寫作靈感,他那上千張記錄下美景的畫作,無數隨筆性的文字可以說不輸現在的任何旅行手帳。

06裝飾大師

作為一位愛好「中國風」的老外,雨果不僅知道自己的中文名字,在家居上也是中國風的追求者。

他收藏中國瓷器和藝術品,從中式竹質屏風、瓷器到木刻彩繪漆板,並用來這些裝飾自己的住所。但是他並沒有機會真正的來到中國

所以他理解的中國風是這樣的

↓ ↓ ↓ ↓

澤西島上還保留著雨果的故居——高城居,這座建築內的裝飾幾乎都是雨果設計搭配的,在自己的房子裡盡情造作,可以說是很多年輕人羨慕的對象了!

07社會活動家

連社會活動,雨果也做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為現實主義文學領袖巴爾扎克寫葬詞;

為伏爾泰舉辦悼念會;主持世界文學代表大會;

為反抗封建帝制流放19年,寫下政治批判的文章詩集;

為普法戰爭捐獻稿費購買大炮;為巴黎工會革命者提供容身之所……

羅曼·羅蘭評價他:「在文學界和藝術界的所有偉人中,雨果是惟一活在法蘭西人民心中的偉人。」

在數不清的藝術領域裡,電影、音樂、文學、美術……我們看到、聽到、欣賞到太多衝擊人心和人性的故事情感。

藝術高於生活,藝術也來源於生活,只有生活給予我們的經歷才是最刻骨銘心,雨果之所以獲得這麼多成就,天賦只是啟迪他的基礎,更重要的是用心的體會生活,從中汲取成長的每絲力量,

致敬曾給予我們力量和信仰的前輩和偉人

巴黎聖母院當然是法國著名的地標之一,這很大程度要得益於雨果在1831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巴黎聖母院》

跟雨果有淵源的世界地標建築,還有一座跟巴黎聖母院遙相對望的東方建築——圓明園。

1860年雨果曾寫下一封《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譴責了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強盜行徑,圓明園在這場劫掠中毀於一旦。

而在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塔樓不慎起火,聖母院的塔尖坍塌,三分之二的屋頂被毀。

無數人惋惜這座百年名跡被毀,至此跟雨果相關的兩座世界地標建築——圓明園和巴黎聖母院,都在大火中不復當年面目。

資料來源:

《雨果傳》——安德烈·莫洛

《名人真實故事系列——雨果》——尹秉禮 陸三強 賈文泓

藝術畫展《天才的內心》

策劃 | 五分鐘工作室

編輯 | 張十五

插畫 | 二魚

相關焦點

  • 雨果的妻子兒女 世人都如何評價維克多·雨果?
    維克多·雨果是世界知名的大文豪,人稱「法蘭西的莎士比亞」,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在法國甚至全世界都有很強的影響力。雨果被譽為「超越國境的天才」,「唯一真正受到民眾歡迎的作家」。
  • 法國華人藏家吳秦收藏娜塞拉·凱奴原作《維克多·雨果》
    在世界大文豪中,中國人為什麼對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情有獨鍾?是因為他大名鼎鼎的傑作《悲慘世界》和《巴黎聖母院》嗎?不完全是!中國人特殊的民族情感使得我們偏愛的外國人肯定和我們的感情有瓜葛,維克多·雨果便是如此。
  • 維克多·雨果的文論
    維克多·雨果(Victor Marie Hugo,1802―1885),法國積極浪漫主義運動的領袖、著名詩人、小說家、戲劇家、文藝理論家。1.詩發展的三個歷史階段雨果在《〈克倫威爾〉序言》中,首先論述了人類詩歌發展的三個歷史階段及其在各個階段的不同特點。
  • 什麼是斜槓青年?如何做一個斜槓青年?
    身份之間用斜槓進行區分,這就是「斜槓青年」。現在,斜槓青年指的是在除了幹好本職工作獲取正常的收入之外,另外拓展出收入渠道的年輕人。譬如,現在很多人在工作之餘,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和人脈圈做微商,賣產品換取差價收入,他們就是典型的斜槓青年!前一段時間,一個收費站的中年婦女下崗言論的新聞被炒得沸沸揚揚。
  • 「斜槓青年」,真的是「斜槓」?
    首先,讓我們重新普及科學,什麼是刀鋒青年?單詞「斜槓青年」來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所寫的書《雙重職業》,這意味著不再滿足例如:阿珍,行業銷售美食家/editing;阿強:Programmer/物流管理/遊泳者。
  • 斜槓工作能為斜槓青年帶來什麼?
    斜槓青年是如何通過斜槓工作獲得自我實現?這是本文嘗試回答的問題。具體而言,本文依據將斜槓青年的自我實現進程劃分為三個維度,即嵌入、表達和認同,關注斜槓青年如何通過斜槓工作嵌入新的情境、完成真實表達,以及他們在流動的現代社會中,如何規劃反思實現目標獲得自我認同,最終獲得自我實現。
  • 論斜槓青年斜槓一詞
    「斜槓青年」是近幾年產生的新生產物,何為「斜槓青年」?斜槓一詞,來源於美國,用以指代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人。而現在指的是現在身兼數職的青年能者,白天西裝革履,晚上熱情奔放,化身寫手,在自己的專欄更新文字。
  • 錯過了靳東的「斜槓青年」,就過好「斜槓餘生」吧
    程皓不服氣地頂嘴:「斜槓」你懂嗎?我這是「斜槓青年」。在此之前,對「斜槓」的理解一直停留在兼職一層。直到翻開《麥肯錫結構化戰略思維》,才了解這一新潮詞彙的產生及發展。這一條斜槓前後,並不是簡單的「同時」擁有的並列關係,還蘊涵著順應時代需求追求改變的勇氣。打開搜尋引擎,才知自己的孤陋寡聞,原來世間從不缺乏「斜槓」精英。
  • 進擊的「斜槓青年」
    「不『斜槓』一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90後。」當下,身兼數職的「斜槓青年」正成為一種「潮」標籤。今年疫情以來,「斜槓青年」的隊伍更加龐大。「斜槓青年」一詞來源於英文「Slash」,它指不滿足於專一職業生活方式、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青年人群,最早由美國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在《一個人/多重職業》一書中提出。
  • 你要做的不是斜槓青年,而是斜槓中年
    斜槓職場人在不斷增加。在斜槓的同時,不少職場人也有隱憂:領導是不是不喜歡員工分心其他事情?HR招聘時會不會歧視有斜槓職場人。 其實你想多了。 我隨機採訪了朋友圈各類企業的HR觀點,包括:玩具公司Mattel(芭比娃娃的公司)招聘經理,一家國企的招聘負責人,兩位不願意具名的分別來自外資醫藥公司和外資銀行的HR經理和一位民營地產公司的招聘經理。
  •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斜槓青年具體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斜槓青年?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斜槓青年,可是究竟什麼是斜槓青年呢?比如說你正職是一個銷售,然後還在額外時間寫自己公眾號的文章,那你就可以說你的職業是:銷售/自媒體編輯,中間那條斜槓就是這個詞彙的來源。
  • 透析斜槓青年現象:加這道斜槓,是對人生的鄭重選擇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198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3%的受訪青年確認身邊有「斜槓青年」。清研智庫等機構發布的《2019年兩棲青年金融需求調查研究》中顯示,全國年輕群體中有主業的兼職者、創業者這類「兩棲」「斜槓」青年已超8000萬人,以80後至95前人群為主,高學歷人群佔據「兩棲」青年的主流。  「斜槓青年」怎麼一下子多了起來?
  • 正確看待「斜槓青年」時代意義
    正確看待「斜槓青年」時代意義前些日子和一位從事青少年研究的學者交談,他說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一類很有特點的年輕人,和老一代通常一輩子只從事一個職業不同,他們經常擁有多個職業身份,或者多次跳槽,願意進入更多類型的行業。他們通常用「/」來介紹自己,比如:作家/插畫師/攝影師。
  • 青年,你準備好「斜槓」了嗎?
    「不『斜槓』一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90後。」……當下,身兼數職的「斜槓青年」正成為一種「潮」標籤。今年疫情以來,「斜槓青年」的隊伍亦是更加龐大。作為一個新興詞彙和現象,風靡網絡的「斜槓青年」,意味著新生一代青年越來越多元化的選擇,代表著一種流行風尚與生活態度,也是關照社會開放、進步、變革步伐的一面鏡子。
  • 關於「斜槓青年」的真相……
    你聽過「斜槓青年」嗎?近幾年好像被玩壞了——似乎工作之餘能做飯、會拍照,就是擁有廚師/攝影師等多重身份的斜槓青年。於是人人努力學習新技能,只需入門即可自稱擁有了斜槓身份。如此看來,只要花費時間精力去學習新東西,即使沒啥成效,也算擁有了斜槓身份?嗯... 這應該是對斜槓青年有點誤解...
  • 如何做好一名「斜槓青年」?
    你了解「斜槓青年」嗎?這一群體有何特徵?需要正視哪些問題?今天,傳播君帶你了解一下。「斜槓青年」指的是這樣一個人群,他們不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多元生活。「斜槓青年」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不同職業或身份,例如:張三,記者/演員/攝影師。再比如,李四在工作時間是一名程式設計師,工作之餘是一名業餘作家,那麼「程式設計師/作家」便可出現在他的自我介紹文字中。「斜槓(/)」便是對「斜槓青年」職業或身份的詮釋。如今,「斜槓青年」現象越來越流行。
  • 奮鬥在路上的「斜槓青年」
    隨著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人民的幸福指數也在不斷提升,在奮鬥這條路上,有一類青年脫穎而出,成為這個時代鮮明的標識,就是「斜槓青年」:他們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他們往往會用斜槓來區分出自己的各類身份。 做新時代「斜槓青年」,要以奮鬥為底色。疾風知勁草,就是要將努力變成態度,將熱愛化為實幹,不被外界的紛擾影響到自己。
  • 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啥梗?怎麼才算是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都非常好奇這個詞有什麼含義,什麼樣的人才能算是斜槓青年?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斜槓青年是什麼梗?  晚上大家在思考人生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要多做些事情?感覺人能做的事情很多,可以一邊寫文章一邊去當歌手,可能還可以兼職做一名調酒師,在工作不忙的時候做一名旅行者到世界各地旅遊。
  • 讓「斜槓青年」激發更多潛能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198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3%的受訪青年確認身邊有「斜槓青年」。清研智庫等機構發布的《2019年兩棲青年金融需求調查研究》中顯示,全國年輕群體中有主業的兼職者、創業者這類「兩棲」「斜槓」青年已超8000萬人,以80後至95前人群為主,高學歷人群佔據「兩棲」青年的主流。「斜槓青年」一下子多了起來。
  • 雙重職業下的斜槓青年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斜槓青年? 200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Marci Alboher)在其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中正式提出了「斜槓一代」(Slash Generation)的概念,也就是指通過多種職業、身份生活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