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爸爸富爸爸,用1張圖告訴你如何實現財富自由,告別職場死工資

2020-12-23 小小靜的理財小課堂

最近很火的一個話題:你有養老焦慮嗎?

我想我有,畢竟30歲的年紀,好像人生已過半,皮膚狀態,身體狀態都大不如前,各種養老保險好像都應該給自己準備起來,不過我想我差的不是一個養老保險,而是買養老保險的錢

之前在論壇上看到一個測試,特扎心:以下三種情況,哪個讓你最絕望?

是月薪4500,花唄欠了10000;還是被領導罵到哭,因為沒錢不敢裸辭;又或者是租房子的中介公司突然倒閉,房東逼你搬出去,你卻拿不出押一付三的費用。

說實話,我真的選不出,每一個都讓我崩潰。

你有富人的差距有多大?

《窮爸爸富爸爸》裡面講過一個理論叫:ESBI四象限,這個理論當時啟蒙了很多人,用一張圖來看一下ESBI都代表什麼含義?

一、E象限:僱員型

僱員通過為別人或為一家公司工作而賺錢,有一份工作,付出回報的比例是1:0.25-0.5,工作付出遠大於所得,不論你在哪上班,你也許是一家普通公司的職員,也許是一個項目負責人,或者你可能是這家公司的ceo,但只要你是打工一族,都是用時間換取金錢的,每天工作八小時甚至遠超於八小時賺錢的都是僱員型。

二、S象限:自由職業者型

這份工作屬於你,你付出的回報比例是1:1,但你不工作就什麼都沒有,自己做老闆的,用自己的錢投資,再加上自己的時間,然後賺錢,這相當於自己給自己找份工作,自己給自己打工。

三、B象限:企業家型

企業家擁有一個系統來為他工作,付出回報比例可能是1:5,也可能是1:25,也可能是1:125,甚至更多,企業家只要僱傭合適的人去操作這個系統就可以了,當然一個企業家不是憑空出現的,作為公司創立初期,你還是要工作的,但是慢慢地你可以將作業系統化,然後有時間有錢。

四、I象限:投資者型

投資者用錢賺錢,付出回報比例可能是1:10,也可能是1:100,或者是1:1000,甚至更多,他們不必工作,因為錢為他們工作,就是投資錢,投資資金,以錢賺錢,在這個象限,基本指專業投資人,主要方式就是錢生錢。

從四象限理論可以看出如下:

處於ES象限的人,都是工作才有收入,但BI象限的人,不工作也有錢,只要你在右側象限,你就還在窮人象限裡,而富人總是出現在右象限裡,所以要想實現財富自由,首先你要學會B和I的思維模式,懂得主動去改變自己所處的象限。

如何去改變自己的象限?實現財富自由?

這四個象限並不代表固定不變的角色,想實現財務自由的路徑有很多

這種路徑稱為企業家之路,完整的走完所有的象限,最後實現財務自由。最開始是公司僱員,後來從原企業跳出,自己單槍匹馬的幹,再後來逐漸做大,有了自己的公司,企業越做越大,最後上市,然後轉向投資領域,稱為專業的投資人。

聯想的柳傳志、新東方的俞敏洪、徐小平、馬雲、馬化騰等知名人物,不僅僅是企業家,也是知名投資人。

這種路徑稱為大眾之路,從職員做起,不斷進行職場技能和經驗的積累,也許到了某一天職業生涯遇到了瓶頸,從原企業跳出,成為自由職業者,隨著自己的經營事業越來越好,收入越來越多,可以進行投資,擴大自己的被動收入。

這裡要注意一下,並不是非要離職,也可以同時擁有兩份職業身份,也就是之前跟大家說的斜槓青年,講的是有多重身份,既可以在一家公司工作,也有另一個領域有第二份收入,這是知識發展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在這份時代下享受紅利。

這個路徑常見於富二代家庭。富人培養孩子的方式一般是先讓孩子成為職員,不斷鍛鍊經驗和技能,等成熟之後再成為企業家,靠爹媽上位的年代不是我們平凡孩子的生活哦。

這種路徑少之又少,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努力,並且要選對公司才行,同時你還不能是普通職員,ceo或者是創始團隊的才行,有著企業的股份,這樣企業上市之後,躺贏財富自由。小概率事件,不具備參考價值。

這種路徑可以說是反面教材了,但大多數我們都是這種人,職員之後從公司出來單幹,沒有成績之後又去找工作,從職員到自由職業者如此的循環,最終也解救不了自己。

通過學習EBSI象限有給你啟發嗎?

我們的生活這一生,每個人的發展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結局,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企業家,但是在這個知識的時代裡,至少我們可以發展很多項專長,成為斜槓青年,不斷地打造你的多元化收入,最終實現財富自由哦。

一個理科方法論創作者,希望可以成為你的人生發電站,我們一起向外探尋,向內思考,向下紮根,向陽生長。向錢看,向厚看。

相關焦點

  • 富爸爸窮爸爸:讓錢為你工作
    世界上真的會有人慷慨分享他已實踐成功可實現財務自由的方法嗎?本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在出版這本書之前就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和退休了。書中,他用親身經歷的財富故事,告訴了我們如何看待和獲取財富。他的兩個爸爸:「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個高學歷的教育官員;「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親,一個高中沒畢業卻善於投資理財。兩位爸爸有著截然不同的金錢觀和財富觀。讀完這本書雖然並不能保證你實現財富自由,畢竟環境不同,成功也難複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給你帶來新的關於金錢、理財、投資的觀念,從而做出不一樣的抉擇。
  • 讀《窮爸爸富爸爸》告訴你有錢人的思維
    在讀羅伯特清崎的《窮爸爸富爸爸》和本篇之前,請大家問下自己:"如果你知道了一個可以快速賺錢的方法,你樂意分享給別人嗎?"我想,不管你多麼有愛心,你都不願意無償地分享給別人,你寧可用這個可以快速致富的方法成為一個富豪,再像比爾蓋茨一樣去做慈善,也不願意將這個方法無償的分享給別人。這就是《窮爸爸富爸爸》要告訴你的第一件事:學校裡的廉價教育,批發得來的知識,只會將你教育成一個窮人,或者只是出售體力和腦力的工作者。
  • ...但《富爸爸窮爸爸(精裝典藏版)》能讓你走上財務自由之路
    它指導人們創造和守住財富,最終走上財務自由之路,換回真正最寶貴財富——時間。「富爸爸」書系是一套關於財商教育、投資理財知識的經典之作,暢銷全球,為全球千萬讀者刷新理財認知甚至改變命運。目前該書系中文版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近四十個品種,成為「振興四川出版」暢銷書銷量前三甲,也是文軒旗下首個非少兒類億元級暢銷書,成為川版暢銷品牌之一。
  • 《窮爸爸富爸爸》解讀|普通人要成為梁正賢有多難?
    劇中並未交代他如何發家致富,只知道他財務自由了。拋開劇中他的海王人設,梁正賢在37歲就實現財務自由這點,足以令很多人羨慕。另一頭,28歲的字節跳動程式設計師郭宇宣布退休的消息引起「震蕩」,他在微博寫道:「我選擇在28歲的末尾退休,擁抱山間清泉與峽谷的風,去感受春秋冬夏。有緣人自會再相逢,朋友,願我們在更廣闊的世界再會!」
  • 「讓他們窮下去!」,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這樣說到
    Robert Toru Kiyosaki (羅伯特清崎)是美國著名的財商教育專家,如果你沒聽過他的名字,那麼他作為主要作者所著的《富爸爸,窮爸爸》的名字應該是比較熟悉的。他在2019年接受的採訪中,提到了「讓他們窮下去」(keep them poor)的觀念,再採訪中他提出了「如果現行教育體制的最終目的是賺錢的話,為什麼不直接在學校教授如何賺錢?」的觀點。
  • 誰還記得《窮爸爸與富爸爸》這本書
    最近看百度直播節目「超級對線」,有一個經常到場的嘉賓叫周文強,他屢次提到《窮爸爸與富爸》一書對他的影響,他說,我家是窮五代,我15歲輟學,後來我學過廚師,還有洗床,直到遇到一本書《窮爸爸富爸爸》,當時我瞬間感覺如同行走在漆黑夜裡看不到希望,突然一束光照進了你的生命當中。
  • 談談《富爸爸窮爸爸》
    近段時間看富爸爸窮爸爸2,有種時代錯位的感慨。一本幾十年前的書,居然能把我們當前的現狀與困境描寫的如此深刻,更重要的是還給出了理論上的指導建議。如果財富足夠,那你就可以買到時間和自由,上述壓力和不確定性也就消失,可以去實現自己的目標。但如何做到這一點?不知道,大部分時間只是想一想,喊喊口號振奮幾句,然後又回到原點。 要做任何事,最好的方式是參考那些已經做成這件事的人,他的思維方式和你有什麼不同?他的習慣和你有什麼不同?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是這樣的一類人,難得的是他能夠把他的經驗與想法清晰的分享出來。
  • 《富爸爸窮爸爸》:缺乏對金錢的正確認知,再辛苦也只能是窮爸爸
    但《富爸爸窮爸爸》告訴你,不一定。《富爸爸窮爸爸》是日裔美籍作者羅伯特·清崎寫的一本理財入門書,書中關於財富的觀點令人耳目一新。本書在刷新許多人的金錢觀的同時,也給大家帶來了更多理財啟發。窮爸爸羅伯特的親爸爸,富爸爸是羅伯特朋友的爸爸,他們是兩個相反類型的人。窮爸爸高學歷高地位是個大學教授,也當過教育局局長,聰明勤奮且收入不菲的他卻一生陷在財務的泥沼中掙扎。富爸爸初中沒畢業,剛開始沒有窮爸爸有錢,最後卻成為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
  • 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有什麼區別——解讀《富爸爸窮爸爸》
    窮爸爸花錢會思前想後,而富爸爸會告訴清崎要學會風險控制,一旦錢在風險控制之內,就大膽去投資。人永遠掙不到認知以外的錢,即使暴富,社會也會有一百種方法收割你的財富。所以通過學習,提高財商,擁有富人的思維,才能讓自己的財務狀況越來越好。那怎麼提高財商呢?書中富爸爸給出了兩條建議。
  • 讀《富爸爸窮爸爸》如何賺到我的第一桶金?
    通過讀《富爸爸窮爸爸》能幫我賺到第一桶金嗎?《富爸爸窮爸爸》是一本提倡財商教育的暢銷書,它的作者是羅伯特清崎。這本書最有用的部分就是打破傳統教育思維,告訴大家靠打工無法成功致富。必須要有富人思維,讓金錢為你工作。
  •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有何價值?
    看了一些其他的理財書籍,到頭來還是覺得《富爸爸窮爸爸》是最經典的,也許是我有先入為主的印象,畢竟是我的啟蒙理財書籍。這本書是透過故事的方式向你傳達理財和投資的觀念,更加讓人深入人心,故事還是真實的,就是作者親生父親是窮爸爸,而朋友的爸爸是富爸爸,因此他有機會得到對於財富截然不同的觀念。我用了不到一小時快速地把這本書又翻閱了一遍,常看常新,依然經典。
  • 一夜暴富不可能 但《富爸爸窮爸爸(精裝典藏版)》能讓你走上財務...
    它指導人們創造和守住財富,最終走上財務自由之路,換回真正最寶貴財富——時間。《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來自美國,被譽為「百萬富翁的教父」「金錢教練」。在本次活動開場,他為讀者們遠程帶來的一段小視頻。讓大家了解了羅伯特·清崎是如何建立財商意識和寫作初心的。他在全球第一次提出「財商」的觀念,指出貧富的根源在於富人教孩子理財,窮人為錢工作,而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
  • 《富爸爸,窮爸爸》:對金錢的看法不同,擁有的人生就不同
    今日份推薦,《富爸爸,窮爸爸》描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作者羅伯特清崎的親生父親和朋友的父親對金錢的看法截然不同,這使他對認識金錢產生了興趣,最終他接受了朋友的父親的建議,也就是書中所說的。「富爸爸」的觀念,即不要做金錢的奴隸,要讓金錢為我們工作,並由此成為一名極富傳奇色彩的成功的投資家。羅伯特這樣說過,「人們在財務困境中掙扎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在學校裡學習多年,卻沒有學到任何關於金錢方面的知識。其結果是,人們只知道為金錢而工作……但從來不學著讓金錢為自己工作。」
  •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破產!又交了智商稅?問題的本質是思維
    大概還是在上中學的時候,父親從朋友那帶給我一本書《富爸爸窮爸爸》,或許是想啟發一下我的財商,但他忽略了一點:永遠別指望周末只有一塊錢而且天天腦子裡都尋思著和誰打架的毛孩子去思考與財富有關的事。但我還是把那本書當故事會看完了,匆匆翻完好像也就記住了財務自由這個詞。
  • 育兒視角分析《窮爸爸,富爸爸》:「窮人思維」比貧窮更加可怕
    最近看的一本書名叫《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主要通過對比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及其最後的結果來向人們解釋了跳出"打工者"的思維,懂得用金錢為工作,懂得理財投資的重要性,讓人們意識到一個道理:窮人思維比貧窮更加可怕。
  • 《富爸爸窮爸爸》:2種截然不同的家庭,歸根結底是2種思維的區別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能給不少人啟發的書——《富爸爸窮爸爸》,我看完這本書後就像打開了一個新世界,因為裡面涉及到了一般人們不會想到的兩種思維模式。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羅伯特清崎,他講述了在兩個爸爸的影響下成長的故事,特別是在富爸爸的影響下,成長的經歷更為突出。
  • 為什麼讀完《窮爸爸富爸爸》有人年入百萬,你卻月薪3000?
    《窮爸爸富爸爸》在書中對這個問題做了詳細的描述,並追根溯源的進行了分析,很多人看完此書後,被書中的眾多概念打動,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尤其是工薪族,看到書中描述的情景就是自己日常生活的重現的時候,非常激動的大呼相見恨晚,仿佛找到了自己財務自由的機會!
  • 程式設計師如何實現財務自由?
    第二次看,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收穫,畢竟經歷了這麼多年社會毒打,早已不再談賺錢色變,早已不再篤信單憑工資就能贏得完美人生。《窮爸爸富爸爸》裡提到人生要儘快實現財務自由,讓錢生錢,一下擊中了我。在讀者群裡分享感悟,聊的特別火熱。程式設計師群體普遍比較焦慮,大家聊到如何規避中年危機,如何慢慢接近財務自由,如何獲得「睡後收入」。
  • 《富爸爸,窮爸爸》:要想成為富人,必須擺脫窮人思維
    《富爸爸,窮爸爸》是羅伯特·清崎的一本暢銷書,他在書中講述了富爸爸和窮爸爸對於金錢的不同觀念。按照富爸爸的理念,清崎逐步擺脫窮人思維,實現財務自由,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家。這本20年前的出版的書,雖然其中有些內容已稍顯陳舊,但主要的思想觀點依然振聾發聵。
  • 富爸爸窮爸爸:看完這本書,讓你真正讀懂理財和投資!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富爸爸窮爸爸》,本書的作者是羅伯特·清崎和萊希特,這本書講的是清琦和他兩個爸爸的故事,「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個高學歷的教育官員,而「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的爸爸,一個連高中都沒有畢業卻善於理財投資的人,作者用自身的經歷,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向讀者傳達理財和投資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