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造極的明朝四大特務組織

2021-02-28 心底無私天地寬

明朝為了強化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從明太祖朱元璋起開始設立特務組織,並逐漸形成廠衛制度。

廠衛指的是錦衣衛、東廠、西廠的簡稱,均為明朝特務組織,所執行的職務不盡相同。

朱元璋設置錦衣衛以消滅功臣為目的,羅織罪狀,置無罪者於死地。

朱元璋擔心自己死後,下一代皇帝駕馭不了文武功臣,所以他幾興大獄,假借若干由頭,把輔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屠戮殆盡。

《明史·刑法志》記載:「胡惟庸、藍玉兩案,株連且四萬。」足見其酷烈程度。

作俑之始,就是皇帝心術不正的產物,所以其後遺症也特別嚴重。

錦衣衛作為明朝特務機構,相信多數國人都知道,但在錦衣衛之外,明王朝曾有一段時間錦衣衛、東西廠、內行廠四大特務機構並存,緹騎四處,天下騷動。

錦衣衛、東廠、西廠的簡稱,均為明朝特務組織,所執行的職務不盡相同。


一、錦衣衛

錦衣衛原先是軍事建制。

明初的軍制比較簡單,其基層單位是「衛」和「所」,京城的禁衛軍所轄衛所為48處。

朱元璋改革禁衛軍,建立了12個親軍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錦衣衛」。

錦衣衛的首領稱為指揮使,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很少由太監擔任。

其職能是:「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即一部分是負責執掌侍衛、展列儀仗和隨同皇帝出巡的錦衣衛,基本上與傳統的禁衛軍沒什麼兩樣。

這些人雖名為「將軍」,其實只負責在殿中侍立,傳遞皇帝的命令,兼做保衛工作。

這些人都不是等閒之輩,一個個長得牛高馬大,虎背熊腰,而且中氣十足,聲音洪亮,從外表上看頗有威嚴,對人有一定震懾作用。

錦衣衛中負責「巡查緝捕」,則是錦衣衛區別於其他各朝禁衛軍的特殊之處。朱元璋建立錦衣衛的初衷是用來做儀仗禮儀,後來由於他大肆屠戮功臣,認為司法機構如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不好用,於是將錦衣衛的保衛功能提升起來,使其成為皇帝的私人警察。

負責偵緝刑事的錦衣衛機構是南北鎮撫司,其中北鎮撫司專理皇帝欽定的案件,擁有自己的監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不必經過一般司法機構。

南北鎮撫司下設五個衛所,其統領官稱為千戶、百戶、總旗、小旗,普通軍士稱為校尉、力士。

校尉和力士在執行緝盜拿奸任務時,被稱為「緹騎」。

緹騎的數量,最少時為1000,最多時多達60000之眾。

錦衣衛官校一般從民間選拔孔武有力、無不良記錄的良民入充,之後憑能力和資歷逐級升遷。

同時,錦衣衛的官職也允許世襲。

明朝的前兩代皇帝朱元璋是貧寒子弟出身,朱元璋起兵奪取天下,朱棣是靠武力奪取了侄兒的江山,由於這種出身的特殊性,明朝對皇權的維護有其他朝代所沒有的強烈欲望。

這就使得錦衣衛「巡查緝捕」的職能無限度地擴大了。

錦衣衛的指揮使利用職務之便,不遺餘力地製造事端,既打擊異己,又作為自己升遷的資本。

如明成祖時的紀綱、明武宗時的錢寧等,在他們掌權時,緹騎四出,上至宰相藩王,下至平民百姓,都處於他們的監視之下,對他們的命令只要稍有拂逆,就會家破人亡,全國上下籠罩在一片恐怖氣氛中。

臭名昭著的北鎮撫司大牢中更是關滿了各種各樣無辜的人們,死於錦衣衛酷刑之下的正直人士更是不計其數。

更為可怕的是,這種恐怖的氛圍,與唐武則天時期的短期出現不同,明朝幾乎是綿綿不絕,這種無節制的濫捕極大地影響了皇帝與官僚機構之間的關係,使百官、民眾、軍隊與皇帝離心離德,有人甚至評價道,明朝不是亡於流寇,而是亡於廠衛。

錦衣衛另一項著名的職能就是「執掌廷杖」。廷杖是皇帝用來教訓違紀的士大夫的一項酷刑。

一旦哪位官員觸怒了皇帝,被宣布加以廷杖,他就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綁雙手,押至午門行刑。

在那裡,司禮監掌印太監和錦衣衛指揮使一左一右,受刑者裹在一個大布裡,隨著一聲「打」字,棍棒就如雨點般落在他的屁股上。

行刑者為錦衣衛校尉,他們都受過嚴格訓練,技藝純熟,能夠根據司禮太監和錦衣衛指揮使的暗示準確地掌握受刑人的生死。

如果這兩人兩腳像八字形張開,表示可留杖下人一條活命;反之,如果腳尖向內靠攏,則杖下人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杖完之後,還要提起裹著受刑人布的四角,抬起後再重重摔下,此時布中人就算不死,也去了半條命。

廷杖之刑對士大夫的肉體和心靈都是極大的損害,但皇帝對此樂此不疲,錦衣衛也就對它情有獨鍾了。

二、東廠

除了錦衣衛之外,明朝還有另外兩個特務機構,那就是東廠和西廠。

東廠的建立者是明成祖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侄子的皇位後,朱棣一直擔心帝位不穩。

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時出現;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對他並不十分支持。

為了鞏固政權,朱棣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專制機構,但他覺得設在宮外的錦衣衛使用起來還不夠用,於是決定建立一個新的機構。

在朱棣起兵的過程中,一些宦官出過很大的力,如著名的鄭和、道衍等人,所以在他心目中,還是覺得宦官比較可靠,而且他們身處皇宮,聯繫起來也比較方便。

就這樣,在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建立了一個由宦官掌領的偵緝機構,由於其地址位於東安門北側,因此被命名為東廠。

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起初,東廠只負責偵緝、抓人,並沒有審訊犯人的權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審理,但到了明末,東廠也有了自己的監獄。

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也稱廠主和廠督,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

除此以外,東廠中設千戶一名,百戶一名,掌班、領班、司房若干,具體負責偵緝工作的是役長和番役,役長相當於小隊長,也稱檔頭,番役就是我們俗稱的番子。

東廠的偵緝範圍非常廣,朝廷會審大案、錦衣衛北鎮撫司拷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聽審;

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

一些重要衙門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種邊報、塘報,東廠都要派人查看;

甚至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鹽的價格,也在東廠的偵察範圍之內。

東廠獲得的情報,可以直接向皇帝報告,相比錦衣衛必須採用奏章的形式進行匯報,要方便得多。

東廠府衙,大廳左側供奉著嶽飛的雕像,右側刻著胰式芏案的故事。

歷屆東廠廠主的牌位,供奉在大廳西側的祠堂裡,堂前還有一座「百世流芳」的牌坊。

可惜東廠人員的所作所為與這些擺設實在相差太遠。

東廠番子每天在京城大街小巷裡面活動,並非完全為朝廷辦事,更多的是為自己牟私利

。他們常常羅織罪名,誣賴良民,之後就屈打成招,趁機敲詐勒索。

到了明中後期,東廠的偵緝範圍甚至擴大到了全國,連遠州僻壤,也出現了「鮮衣怒馬作京師語者」,搞得舉國上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

在與錦衣衛的關係上,東廠則是後來居上。

由於東廠廠主與皇帝的關係密切,又身處皇宮大內,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東廠和錦衣衛的關係,逐漸由平級變成了上下級關係,在宦官權傾朝野的年代,錦衣衛指揮使見了東廠廠主甚至要下跪叩頭。


三、西廠

與東廠相對的是西廠,西廠在歷史上只短期存在過,明憲宗成化年間,先是京城內出現了「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接著又有一個妖道李子龍用旁門左道蠱惑人心,甚至網羅了很多太監,意圖不軌。

雖然李子龍和他的黨徒最終被錦衣衛一網打盡,但明憲宗由此深感偵刺力量的不足。

於是他身邊的小太監汪直被選中,派往宮外打探消息。汪直抓住了這個機會,到處捕風捉影,搜羅了不少所謂的「秘密消息」報告給了憲宗。

憲宗認為這些消息很有價值,對汪直的表現也十分滿意,要他繼續做下去。

幾個月後,憲宗成立了一個新的內廷機構——西廠,首領便是汪直。

西廠的軍官主要從禁衛軍中選拔,這些人再自行選置部下,短短幾個月內,西廠人員極度擴充,其勢力甚至超過了老前輩東廠。

西廠的成立,本來只是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為了升官發財,拼命地構置大案、要案,其辦案數量之多、速度之快、牽扯人員之眾都遠遠超過了東廠和錦衣衛。

西廠在全國布下偵緝網,主要打擊對象是京內外官員,一旦懷疑某人,就立刻加以逮捕,事先不必經由皇帝同意,之後當然就是嚴刑逼供,爭取把案件弄得越大越好。

對一般百姓,其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甚,就會被西廠以妖言罪從重處置。

在這種情況下,西廠僅僅成立5個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以大學士商輅為首的輔臣集體上書,向憲宗痛陳西廠之危害,並將汪直辦下的不法之事一一舉報。

憲宗收到奏章後為之震驚,於是撤銷西廠,遣散了西廠的人員。

但沒有西廠的日子總讓憲宗覺得沒有安全感,奸臣戴縉在得知皇帝的心思後,主動上書,大肆吹捧汪直。

憲宗大喜,立刻恢復西廠,廢與舉之間,只相隔一個月。

汪直復出後,更加嚴酷地辦案,戴縉也得以升職。

在此後的5年裡,汪直領導西廠又辦下了無數「大案」,將反對自己的朝臣如商輅、項忠等一一剪除,他的權勢也達到了極點。

後來,汪直極度膨脹的權力引起皇帝的警覺,汪直最終被調出京城,西廠也隨之解散。


四、內行廠

明武宗繼位後,大太監劉瑾掌權,宦官勢力再度興起,西廠復開,由太監谷大用領導。

這時西廠和東廠都受劉瑾的指揮,但兩者之間不是互相合作,而是爭權奪利,互相拆臺。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劉瑾又自建了一個內行廠,由本人直接統領,其職能與東西廠一樣,但偵緝範圍更大,甚至包括東西廠和錦衣衛。

一時間,錦衣衛、東西廠、內行廠四大特務機構並存,緹騎四處,天下騷動。

直到劉瑾倒臺,武宗才下令撤銷西廠和內行廠。

廠衛特務制度是皇帝個人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實行的個人政治措施,它最大的功效就是你無法知道自己是否正在被特務監視,從而產生一種自己隨時處在監視之中的感覺。

任何一點不夠「老實」的動作,都可能造成無法預估的可怕後果,從而不敢有任何輕舉妄動,只能乖乖地做個順民。

但特務們權力傾軋,殘害忠良,最終倒黴的,還是整個國家。




相關焦點

  • 2021廣西事業單位考試公基備考:明朝四大神秘組織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廣西事業單位招聘網發布:2021廣西事業單位考試公基備考:明朝四大神秘組織,更多關於廣西事業單位招聘,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明朝的四大特務機構,誰最厲害?都以為是東、西兩廠,其實並不是
    明朝的錦衣衛作為特務機構,想必很多人已經了解。但鮮有人知的是,除了錦衣衛之外,明朝還曾出現過三大特務機構。每當緹騎出動時,天下必會因此騷動。四大特務機構掌權時期,上至藩王宰相,下至普通百姓,幾乎都處於其監視之下。若是有人稍稍拂逆了他們的命令,就會面臨家破人亡的悲慘下場。
  • 山東有位「皇親國戚」,明朝擔任錦衣衛指揮,神秘的特務組織
    明朝,山東泰安出了位「皇親國戚」,擔任神秘的特務組織錦衣衛指揮一職。至今,省莊鎮的指揮莊以他官職為村名。大家知道,明朝中山王、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的女兒嫁給明成祖朱棣。徐達玄孫徐俌,字公輔,明代第六任魏國公。據徐俌墓誌記載,有六女,其中,四女嫁南京錦衣衛指揮王漢,而王漢是指揮莊人,正牌的「皇親國戚」。
  • 明朝四大組織: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哪個更厲害?
    明朝四大組織: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它們哪個更厲害?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封建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由於明朝的開國者朱元璋出身寒微,從小經受了很多苦難。所以登上皇位之後,對貪官汙吏十分痛恨,不僅廢除了實行了兩千多年的丞相制度,還設立了很多神秘組織,強化中央集團,監管審判官員。如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的建立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些組織既神秘又獨特,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他們的存在,那麼他們到底是幹什麼的呢?
  • 明朝設立多個特務機構鞏固皇權,為何清朝不需要?
    可以說明朝在特務機構方面走得很遠,而且越來越可怕。似乎這是一種皇帝加強權力的手段。但怪異的是,明朝特務遍地都是,清朝卻很少有特務機構,這是為什麼呢? 一、特務機構的作用 要想搞清楚為什麼明清兩朝的狀態不一樣,就要搞清楚特務制度到底是做什麼的。
  • 東廠 | 明朝最惡名昭彰的宦官特務機關
    明朝最惡名昭彰的宦官特務機關明朝皇帝之所以倚賴宦官,主要理由和中世紀歐洲國王、王后倚賴獨身的神職人員管理檔案府
  • 封建王朝巔峰的清朝,為什麼沒有明朝錦衣衛那樣的特務機構?
    明朝的特務機構總稱為「三廠一衛」,即東廠、西廠、內行廠和錦衣衛。這是中國古代特務組織的巔峰,赫赫有名。其實,清朝皇帝當然需要特務機構,也設立有特務機構。只是它比較隱蔽,沒有象明朝錦衣衛那樣的特務機構的名聲響亮。
  • 【粘杆處】——清朝的神秘特務組織
  • 明朝四大組織: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它們哪個更厲害?
    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封建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由於明朝的開國者朱元璋出身寒微,從小禁受了很多苦難。
  • 明朝為加強皇權設立多個特務機構,為什麼清朝不需要
    成祖朱老四棣篡權之後,於永樂十八年,悍然違反老爹制定「宦官不得幹政」的祖訓,創立歷史上最牛的宦官特務機構「東緝事廠」,簡稱「東廠」。所以,明朝宦官亂政的始作俑者是朱棣,不是朱元璋。 後憲宗於成化十三年,又增設一宦官特務機構「西緝事廠」,簡稱「西廠」。憲宗時期,西廠權力凌駕於東廠與錦衣衛之上。
  • 同是特務組織,中統和軍統誰的權力更大呢?
    而且以老蔣猜忌的性格,也不可能讓其中一家能夠一直獨領風騷,兩家特務組織內鬥更容易讓其平衡各派系勢力和掌控大局。 中統的實質頭目是CC系大佬陳立夫,而陳氏兄弟是老蔣結拜兄弟陳其美的侄子。而陳其美早年對老蔣有恩,在他的舉薦下,老蔣開始平步青雲。在陳其美被刺殺後,老蔣為了報恩,提拔重用陳果夫和陳立夫。
  • 解密現代中國最早的「特務」組織
    按目前「分類」,美國的CIA、蘇聯的克格勃、英國的軍情五處、以色列的摩薩德,都屬於特務機構或特務組織。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現代中國第一個特務機構,不是國民黨組織,而是由共產黨創建。號稱以弱勝強的中共,其實在秘密工作上始終領先國民黨。新近出版的《中國秘密戰》,就是一部中共情報、保衛工作的紀實作品。
  • 明朝四大組織:東西廠、錦衣衛、六扇門,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明朝朱元璋因為自己的出生原因,所以對朝中大臣有著很大的不信任,為了讓自己可以掌握第一手朝中百臣的資料,於是錦衣衛就出現了,隨著明朝的一步步發展,之後東廠、西廠和六扇門相繼出現在其中。那麼這幾大組織當,誰才是最厲害的那一個呢?
  • 錦衣衛:曾讓人談虎色變的特務機構,昭獄臭名昭著,明朝一大弊政
    提及明朝,大家在想到天子守國門的同時,往往還有讓人談虎色變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其黑暗程度甚至有人超過清朝,比起清朝來如何如何暫且不論。明朝有好的可以值得稱讚的一面。不過也有非常糟糕的一面,錦衣衛便是讓後代歷史愛好者無數詬病的一個吐槽點。獨立於三法司,直接歸皇帝掌控。
  • 特務一詞是如何成為貶義的
    多少個寒冷的夜晚,大批民兵和群眾舉著火把「抓空投特務」成了很多共和國同齡人難以磨滅的回憶。「特務」也最終定格為電影中狡詐、兇殘,通常被打上慘白的底光示人的反面角色。廠衛——大明朝的紀委朝廷設有特務機關,猶如微博設有「悄悄關注」的功能、單位總少不了包打聽和長舌婦,滿足的不只是皇上的偷窺欲,還有面對大小臣工時坐擁壓倒性信息的優越感。
  • 古代的特務機構最早產生於何時?歷史上有哪些特務機關?
    古代的特務機構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在歷代都有大量的特務機構花樣翻新一般湧現出來,那麼他們都是如何選拔?他們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一、 歷史悠久的帝國暗衛 古代的特務機構,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當然不是今天的著名動漫《秦時明月》裡面的「羅網」那種虛構的機構。
  • 登峰造極!泰拳「四大天王」傳奇繼續上演
    登峰造極!泰拳「四大天王」傳奇繼續上演泰拳,在世界拳壇一向是以威猛凌厲,兇悍殘忍著稱,而這項為世人所稱道的運動,其中更是湧現出不少佼佼者,在中國拳迷的認知中,一向有泰拳「四大天王」的印象,他們分別是「狼王」殺玉狼,「泰拳王子」播求,「電腦鬥士」雅桑克萊以及「獵手」瀟殺狂。
  • 四大特務後人現狀:毛人鳳的兒子最有出息,長子是富士康董事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蔣為了日後全面抗戰做準備,效仿墨索裡尼「黑衫黨」在「十三太保」的策劃下,組織了一個以軍人為主的「藍衣社」,1932年又在社團內設立了核心組織力行社,專門進行諜報活動,戴笠為處長。
  • 汪偽政府七十六號特務機構四大幹將都是誰,結局如何?
    透過歷史的瞳孔可以看到歷史長河波瀾壯闊,同時也蘊含著哲理,讓我們一起推開歷史的大門,感受古人的智慧吧 76號是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為了搜集中國抗日分子和民間反日信息所設立的一個特務機構,原機構在上海大西路(今延安西路)67號,後來因為機構的迅速擴張,於1939年春遷至極司菲爾路(今萬航渡路)
  • 日本四大特務機關:特高課、梅機關、竹機關、菊機關,有何區別?
    日本四大特務機關:特高課、梅機關、竹機關、菊機關,到底何區別?在二戰的時候,日本的特務機關可是為了日本做了不小的貢獻,比如說在珍珠港的偵查,還有破獲佐爾格的情報網,甚至還有在中國戰場策反了一大批的高級軍官,這些都是那些特務機關做出來的。那麼,你們知道日本四大特務機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