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體校摔跤訓練場,兩名自由式摔跤運動員正在訓練。
在「五四」青年節當天,《人民日報》公布了110名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優秀代表名錄和110名中職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優秀代表名錄。市體校摔跤隊自由式摔跤運動員周蕾名列榜中,為我市爭得了榮譽,為隊員樹立了榜樣。
風靡全球的電影《摔跤吧,爸爸》相信好多人耳熟能詳。電影中除了親情教育之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精彩的摔跤比賽場景,電影中展現的正是摔跤比賽項目中的自由式摔跤。
自由式摔跤可以採取腰部以下的部位,可以使用腿,被人們稱為「隨便摔」,具有很高的觀賞性。自由式摔跤是不藉助任何工具的摔跤比賽,是真正意義上人與人的徒手較量,既需要力氣也需要勇氣和膽量。
5月26日下午3點半,在市體育館摔跤訓練場,市體校摔跤隊50餘名自由式摔跤運動員正在進行力量訓練,他們有的在室內舉槓鈴,有的在室外操場上跑步,現場一派火熱的場景。
在摔跤訓練室,幾名運動員正在進行腿部肌肉的練習,只見大家一會兒做伏地挺身和深蹲,一會兒抓著槓鈴練習平舉和臥推。「注意力量!保持協調性!」一旁的教練馮彥飛耐心地指導著每個動作。
17歲的杜偉峰老家在四川,在市體校學習摔跤已經5年。5年前,我市摔跤隊教練從當地一所學校相中了他。從那時起,這位少年的生活就在我市和摔跤這項運動聯繫在了一起。
「摔跤運動能提高靈活性,能開拓思路。」訓練間隙,記者與杜偉峰聊了起來。光著膀子的他肌肉結實,身上汗珠不停地往下淌。
由於愛鑽研,肯吃苦,杜偉峰的摔跤技術進步得很快,在第十五屆省運會自由式摔跤比賽中,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18歲的範天譜,也是四川人。出於興趣和愛好,4年前,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報了摔跤興趣班,沒想到後來被市體校的教練員選中,2016年正式進入市體校,成為一名摔跤運動員。
「每天摔與被摔的次數我都記不清了。剛開始被摔很疼,習慣了就好了。」範天譜練習完抓舉之後,邊用毛巾擦拭身上的汗水,邊對記者說。說完,他又去準備下一輪訓練。記者問範天譜為什麼喜歡摔跤,他靦腆地說:「可以強身健體,保護自己。」
「孩子們上午要上文化課,下午要進行技術訓練和力量訓練,雖然辛苦但大家沒有退縮,沒有掉隊。」馮彥飛介紹說,自由式摔跤一直是我市的傳統優勢項目之一。它是一項綜合性運動,需要用到全身各個肌肉,不僅要有力量訓練,還要有身體柔韌性、耐力等方面的訓練。
在馮彥飛看來,一個好的摔跤運動員,要兼具舉重運動員的力量,短跑運動員的速度,長跑運動員的耐力以及體操運動員的柔韌性和協調性。而說到自由式摔跤不得不說體重控制。據馮彥飛講,體重控制是摔跤比賽到來而進行的一項細緻而複雜的工作,每當賽季來臨前半年或者前幾個月,教練員就為運動員制定合理而有效的降低體重和控制體重的訓練方法和計劃。
「就拿第十五屆省運會來說,賽前既要減體重,又要堅持訓練,隊員們都很辛苦。一個隊員1個月就減掉了10多斤。」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馮彥飛依然記憶猶新。
市體校摔跤隊組建於1989年,目前有120名隊員,自由式摔跤運動員70名,男運動員50名,女運動員20名。自建隊以來,湧現了一批優秀的運動員,在國內外大賽中屢屢斬獲佳績。2018年省動會獲兩金、7銀、9銅;全國U17摔跤俱樂部賽獲兩金;全國青少年自由式摔跤比賽隊員阿如罕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績;2019年山西省自由式摔跤錦標賽獲4枚金牌。
疫情防控期間,我市暫停了體育訓練活動。市體校摔跤隊按照學校訓練工作,堅持「停訓不停練」的原則,採取有效措施,制定訓練計劃,保持隊員體能和技術不減退,利用網絡,在線指導、監督訓練。
馮彥飛笑著向記者介紹了視頻訓練的情景:「平時在訓練館老師做示範,學員跟著練習就行了,但居家訓練就不一樣,互不見面,老師、教練需要通過自拍視頻進行指導,難度加大,更費精力。我把客廳當成訓練場地,對著視頻,一招一式自拍示範視頻,一節課下來,衣服都溼透了。」
「希望每一名隊員能夠努力拼搏,爭取在今後的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像周蕾一樣學有所成,成就夢想,為我市體育事業的發展增光添彩。」談到將來,馮彥飛這樣說。(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