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校長!

2020-12-09 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劍 袁汝晶 張瑩

  六月,雨後的傍晚,羅霄山脈北支,江西省萍鄉市武功山雲深不知處,山風吹散時,露出壯麗的高山草甸。

  山腳下,麻田中心學校。42歲皮膚黝亮身材矮小壯實的朱志輝,正帶著他的「摔跤少年」們穿過操場,前往校園另一端的摔跤教室,準備訓練。

  走在校園裡,不斷有放學的孩子主動上前,敬禮問好。

  「你看,我們『麻小』的孩子有個特點,臉上帶著自信,這不像很多山區孩子靦腆害羞。」朱志輝眼神裡滿是寵溺。

「摔跤校長」朱志輝。

  「你們都不怕朱校長?」

  「不怕,朱校長對我們可好了。也不是,訓練的時候嚴格。」

  傳遞夢想,山村暑期小小集訓隊

  12歲走入體校,成為一名專業運動員,朱志輝最大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在賽場上看到國旗升起,大聲唱國歌,十年如一日,用汗水澆灌夢想。

  18歲時,這個夢戛然而止。

  1996年,朱志輝走出萍鄉市體校,應聘到當時蘆溪區業餘體校當教練,並成為了武功山山腳下新泉小學唯一的專職體育教師。

  「當自己不能實現這個夢想時,我就想著如何把夢想傳遞下去。」

  朱志輝每天早晚及雙休日帶著孩子們進行課餘訓練。白天上課訓練,晚上復盤研究教學方法,一有空就騎著自行車,到蘆溪各個鄉鎮學校去選「苗子」。

2020年6月,山腳下,江西省武功山腳下的麻田中心學校摔跤隊在熱身。

中新社

記者王劍 攝

  那年夏天,酷暑難當。

  年輕的朱志輝頂著巨大的壓力第一次組織暑期集訓,和來自7個鄉鎮學校的19個孩子,一人一張蓆子睡在教室裡,夜裡把山區裡的蚊子餵得飽飽的。

  訓練是快樂的,天氣可以克服,山裡娃也早就習慣了「與蚊共生」,但吃飯卻成了他們最大的難題!

  自幼在體校吃食堂的朱志輝毫無下廚經驗,只能帶著隊裡年齡稍大點的孩子,邊學邊做,經常手忙腳亂,做出來的菜餚味道好壞也全憑運氣,但歡樂的笑聲始終在小小校園裡飄蕩。

  摔跤對於小小集訓隊的孩子們來說,就像一顆種子,不知不覺在心裡紮下了根。

  第二年,這群孩子參加第七屆江西省萍鄉市運動會,6金12銀!居然囊括了該項目一半的獎牌。

  轉職校長,以體樹人錘鍊意志

  2006年,不過28歲但已培養出不少專業摔跤運動員的朱志輝被任命為武功山管委會麻田中心學校校長。

麻田中心學校

  「身份的轉變,隨之帶來思想的巨大轉變。每個人運動天賦不同,不可能每個孩子都去省隊、國家隊,但有一樣——每個孩子都可以通過體育增強身體素質,錘鍊意志品格。」

  經過幾年的系統研究,朱志輝和「麻小」的同事們一起,構建了一套校內摔跤運動普及計劃和方案,全校學生不論年齡大小、性別,共同參與其中:

  一、二年級開展摔跤專項柔韌練習與遊戲;

  三、四年級學習摔跤基本動作;

  五六年級進行摔跤實戰與比賽的進階式課程模式;

  每天大課間進行1000米跑操、摔跤課間操、葫蘆絲三個活動項目;

  編寫了摔跤校本課程,完成多項省市級校園摔跤課程的課題研究。

  2011年,「麻小」被評為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2014年,「麻小」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

  十幾年來,「麻小」累計為省市級體校輸送優秀摔跤運動員144人,其中進入國家隊1人,成了小有名氣的「摔跤學校」。

2020年6月,麻田中心學校摔跤隊的孩子在實戰訓練。

中新社

記者王劍 攝

  朱志輝說,「體育治校」是他的最終目的,希望通過比賽和訓練,讓農村的孩子也能有健康昂揚的姿態。

  朱志輝的「徒弟」韓堅與曾漢金,都是從「暑期小小集訓隊」走出來的孩子,先後獲得全國錦標賽銀牌、銅牌,曾漢金還曾入選國家隊。

  多年後,朱志輝體育治校、以體樹人的理念,結出了果實,兩名「得意門生」主動回校當體育教師,傳承摔跤精神,反哺學校。

  曾經,他們也懷揣著夢想,一路「摔」出大山。

  如今,他們帶著熱愛,又重歸桑梓。

  曾漢金如今是「麻小」摔跤隊的主力教練,兩個孩子也在「麻小」就讀。

  「小時候,怎麼說呢,屬於那種鄰居都嫌的調皮孩子,如果不是我師父,把我帶進摔跤這條路上,現在我可能會是社會上的『小混混』。」

  「你知道怎麼一眼看出,一個人是不是摔跤運動員?」

  曾漢金指了指自己的耳朵。湊近仔細端詳,他的耳廓果然與常人不同,上半個耳廓是耷拉下來的。

  「摔跤的時候,一般都會緊緊抱住對方的頭,而被抱者又會盡力掙脫,這樣耳廓就很容易骨折變形。」

  「回到山裡,也不後悔。跟著我師父幹,我師父開心,孩子們開心,我就開心。」

  走出大山,摔跤少年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想快點長大,可以保護奶奶和姐姐。」

  「想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知道自己不會成為專業摔跤運動員了,但我依舊熱愛摔跤。」

  六年級的彭梓鑫,是「麻小」摔跤隊裡「知名度」最大的隊員。

  在練摔跤之前,彭梓鑫特別叛逆,奶奶交待什麼事情都反著做。

  二年級時,彭梓鑫被教練選中。「調皮搗蛋、成績不好,學校想通過練習摔跤來改變他。」

  朱志輝關注隊裡的每一個孩子。

  「彭梓鑫這個孩子是我們摔跤隊年齡最小也極具個性的一個孩子。當時我們教練員在操場上無意之間發現這個孩子非常靈活。我們摔跤說的有那麼一點跤感的味道。教練員就一直帶著他,現在他已經能夠把動作做得非常好,又能夠代表我們摔跤舞蹈隊去參加市裡的省裡的各種比賽。他是非常有天分。」

麻田中心學校摔跤隊,彭梓鑫訓練特別努力。

中新社

記者王劍 攝

  加入摔跤隊之後,彭梓鑫漸漸地變得懂事了許多。

  四年前,國內一個知名視頻團隊拍攝了一個以他為主人公的短片,全網瀏覽量高達數千萬。

  朱志輝告訴記者,「短片播出後,我接到了無數愛心人士的電話,要資助這個孩子,都被我拒絕了。」

  「政府、學校、老師都給了孩子幫助,我不希望孩子因為過度的關注,產生不好的作用,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了。」

  「體育是最好的教育,給孩子強健的體魄,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樹立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健康成長更為重要。」

  「摔跤,給了孩子或者說家長另一個機會和出路。但能走多遠,沒人能夠保證。」

  訓練時,彭梓鑫特別刻苦,常常大汗淋漓。「有的時候感覺摔跤很難、很累,但更多的時候還是覺得開心。我想去南昌、去北京。」彭梓鑫說。

訓練時,彭梓鑫特別刻苦,常常大汗淋漓。

中新社

記者 王劍攝

  相比已經懂得外界許多事情的彭梓鑫,參加摔跤隊才半年的劉智對賽場充滿了期待。「我想去市裡比賽,去省裡比賽,去打國際賽。」

  劉智以外,摔跤隊大大小小的孩子,各自有自己的願望:

  「我想進省隊,像教練一樣爭金奪銀!」

  「我想快點長大,可以保護奶奶和姐姐。」

  「想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從新開始,校長期待專家的引領

  24年來始終堅守農村學校一線崗位,剛過不惑之年的朱志輝始終聚焦摔跤運動。多年來,朱志輝帶領「麻小」的教學團隊,把摔跤運動放在校園體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利用匱乏有限的資源,突破重重阻礙,逐漸將摔跤運動發展成為該校的一張響亮名片。

  目前,「麻小」在摔跤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摔跤課題研究、摔跤課間操活動、摔跤競技運動隊伍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不俗成績。

  建立了「1+N」的校園體育活動課程體系,以摔跤運動為重點和核心,拓展和開發適合不同學生的體育類課程,主要有體操、花式籃球、圍棋、足球、桌球等項目。

2020年6月,麻田中心學校摔跤隊的孩子在體能訓練。

中新社

記者王劍 攝

  已經被評為中小學體育教師正高級職稱,培養出不少專業摔跤運動員,各種榮譽紛至沓來。

  但在朱志輝內心,還是充滿了「危機感」。

  「我現在有很多困惑,感覺還是缺少專家的引領,感覺在學校辦學文化理念的頂層設計上有缺失,有本領恐慌。」

  值得慶幸的是,不久前有好消息傳來——朱志輝報名參加了蔡崇信公益基金會的首屆「以體樹人」傑出校長評選,併入選了前30強名單。該項目希望發掘那些長期在一線教學崗位工作、在創新體育教育方面有突出貢獻的校長。

  獲獎校長將獲得蔡崇信公益基金會提供的50萬元人民幣獎金,10萬元資助個人、10萬元用於交流培訓、30萬元作為體育教育基金用於所在學校。

  「對我們大山深處的學校來說,教師能力提升了,才能教好孩子。教好孩子,是我最大的願望。」

相關焦點

  • 摔跤吧,校長!小學校長14年帶出上百名摔跤運動員
    摔跤吧,校長!小學校長14年帶出上百名摔跤運動員 2020-11-19 15:13:44  來源:荔枝新聞      朱志輝是江西萍鄉麻田中心學校的校長,同時也曾是摔跤運動員。
  • 摔跤吧 校長!
    2006年,從江西省摔跤隊退役的朱志輝擔任校長,開啟了這所學校的「體育治校」之路。經過14年的努力,朱志輝讓麻田中心學校掛起了兩個體育類「國字號」招牌: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學校已累計為省市級體校輸送優秀摔跤運動員144人,向國家隊輸送1人,成了小有名氣的「摔跤學校」。
  • 全民健身·悅動人生——摔跤吧!校長(33)
    新華社照片,萍鄉(江西),2020年11月17日(體育·專題)(33)全民健身·悅動人生——摔跤吧!校長在江西省萍鄉市武功山風景名勝區麻田中心學校的摔跤館,兩名學生進行摔跤對抗訓練(11月11日攝)。江西省萍鄉市武功山風景名勝區麻田中心學校是一所以摔跤運動為特色的鄉村學校。學校摔跤館的「榮譽櫃」裡,孩子們參加各類摔跤比賽贏得的獎牌塞滿了整整兩扇玻璃櫥窗。麻田中心學校的校長名叫朱志輝,今年42歲,曾經是一名舉重運動員。在自己六年專業運動員生涯中,朱志輝拿過省裡的一些名次,可是沒有一次和摔跤有關。
  • 全民健身·悅動人生——摔跤吧!校長(36)
    新華社照片,南昌,2020年11月17日(體育·專題)(36)全民健身·悅動人生——摔跤吧!校長在江西省萍鄉市武功山風景名勝區麻田中心學校摔跤館,學生創作的關於摔跤運動的手繪海報掛在走廊牆上(11月10日攝)。江西省萍鄉市武功山風景名勝區麻田中心學校是一所以摔跤運動為特色的鄉村學校。學校摔跤館的「榮譽櫃」裡,孩子們參加各類摔跤比賽贏得的獎牌塞滿了整整兩扇玻璃櫥窗。
  • 全民健身·悅動人生——摔跤吧!校長(27)
    新華社照片,萍鄉(江西),2020年11月17日(體育·專題)(27)全民健身·悅動人生——摔跤吧!校長在江西省萍鄉市武功山風景名勝區麻田中心學校的摔跤館,朱志輝(中)給學生示範摔跤動作要領(11月11日攝)。江西省萍鄉市武功山風景名勝區麻田中心學校是一所以摔跤運動為特色的鄉村學校。學校摔跤館的「榮譽櫃」裡,孩子們參加各類摔跤比賽贏得的獎牌塞滿了整整兩扇玻璃櫥窗。
  • 摔跤吧,校長!一堂堅持14年的體育課,一段暖心的摔跤故事
    校長朱志輝和他的麻小摔跤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卓瓊/攝「體育」成了照進江西省萍鄉市武功山風景名勝區麻田中心學校(以下簡稱「麻小」)的那道光,不少人提起這裡都說,「那是一所摔跤學校。」孩子們參加各類摔跤比賽贏來的獎牌塞滿了兩扇玻璃櫥窗,每斬獲一枚獎牌,麻小的孩子都會先帶回家「炫耀」幾天,再將它送到校長朱志輝手裡,把「高光時刻」擺進摔跤訓練館。
  • 「讀圖」摔跤吧,少年!
    6月10日,記者獲悉,萍鄉麻田中心學校校長朱志輝報名參加了蔡崇信公益基金會的首屆「以體樹人」傑出校長評選,併入選了前30強名單。麻田中心學校曾是一所破舊的農村學校,學生近70%為留守兒童,由於常年與父母聚少離多,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問題。該校校長朱志輝認為:「通過摔跤運動,孩子們能夠變得更積極、更陽光。
  • 《摔跤吧!爸爸》:摔跤吧!女孩兒們
    從《三傻大鬧寶萊塢》到《我的個神啊》,再到《摔跤吧!爸爸》,阿米爾·汗從未停止對世事的批判。如果《三傻大鬧寶萊塢》表達了對填鴨式教育的不滿,那麼《我的個神啊》就是對印度各式宗教辛辣的嘲諷和拷問。在豆瓣上,《三傻》的評分為9.1,《我的個神啊》評分為8.3,以卓越的姿態大大領先於國內絕大多數電影。
  • 嚴厲的愛,《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法緹瑪·薩那·紗卡等主演的傳記電影,影片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魔鬼訓練馬哈維亞要求女兒們每天早晨五點起床訓練跑步,為了提高她們的摔跤水平,讓侄子做她們的陪練,他還自己修剪草地變成摔跤場。
  •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一、摔跤吧爸爸,真心是一部很不錯電影,我好久沒有從頭堅持到尾看完並且沒有快進了。二、《摔跤吧,爸爸》之後引進的印度片開始多了起來,《起跑線》是部值得住票價,看完也會有思考,畢竟社會階級問題,家長的教育焦慮,教育資源的不公,貧富差距等等問題,我國人民也會非常有共鳴,但是在會心一笑,吃一記例行雞湯之後覺得就是這麼回事了。
  • 看過《摔跤吧!爸爸》,你知道真實的印度式摔跤嗎?
    前幾年風靡一時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讓很多人對摔跤運動產生了興趣,在影片中父女在奧運會中參加的是自由式摔跤比賽,而在故事中她們從小訓練的,則是典型的印度式摔跤,那麼這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如此相似?在印度這個神秘的國家,吵架都不多見,摔跤這種強對抗的格鬥項目是什麼狀況?
  • 摔跤吧,少年!——南昌市青少年摔跤岡上訓練基地
    摔跤吧,少年!一方面,孫子今年尚不足10歲,讓他隻身去3公裡外的地方練習摔跤,不放心;另一方面,站在窗外,看著孩子在摔摔打打中,身子骨一天天壯實起來,當奶奶的心裡別提有多高興。  馮君逸去年9月開始的摔跤練習,在設立於岡上中學的南昌市青少年摔跤岡上訓練基地內進行。
  • 經典影片分享——《摔跤吧爸爸》
    他的確是寶萊塢中裡程碑般的存在,而今天影投天地小編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他的代表作——摔跤吧爸爸。經典影片分享——《摔跤吧爸爸》故事的主人公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飾)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
  • 《摔跤吧!爸爸》電影很火,但摔跤運動在全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本周,一部印度摔跤電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國大賣,累計票房超過5億,並且成為票房貢獻最大的區域市場(超過電影最大市場美國和本土市場印度)。該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以印度女孩從事摔跤運動,走向榮譽巔峰為主線,融合體育、勵志、奮鬥、親情、女性等各種元素於一身,以滾雪球般的口碑傳播方式,打動了中國觀眾。
  • 《摔跤吧!爸爸》:領悟到摔跤的真諦,是反擊坎坷命運的唯一出路
    《摔跤吧!爸爸》是印度導演尼特什·提瓦瑞2017年執導的一部電影,記得這部電影剛剛上映時,我還在讀大學,這部電影我看完之後真的久久不能忘懷啊,因為它的整個劇情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特別是裡面的爸爸帶領著兩個女兒摔跤訓練過程的那種震撼感,非常的勵志。
  • 印度拿下女子摔跤首金, 冠軍是《摔跤吧爸爸》主人公侄女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曾讓許多觀眾感動落淚,如今真實的一幕發生在了亞運賽場。
  • 武功山下的摔跤學校
    他們更想不到,三年後,摔跤成為了朱志輝發展的主要領域。24年後的今天,朱志輝任校長的麻田中心學校,已是遠近聞名的摔跤學校。2020年,武功山管委會招聘了15名老師,有11人被分到了麻田小學任教。學校還掛起了3個「國字號」招牌: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
  • 優秀作文《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人生摔跤自我 ——觀《摔跤吧,爸爸》「在所有閃光燈的追隨下,吉塔和巴此塔幸福地與她們的爸爸擁抱在一起……」這是電影《摔跤吧,爸爸》中一個最普通卻又最讓人感動的鏡頭。《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電影,講述了一位前途無量的摔跤運動員為生活所迫不得已放棄摔跤。但他並未放棄自己的夢想,他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女兒身上,希望由女兒來替他完成他未完成的夢想。在他的指導下,他的女兒吉塔和巴此塔進步神速。為了獲得更多的機會,吉塔進入了國家體育學院學習,但在那裡,面對著重重的誘惑,吉塔開始放縱自己,麻木自己,最終失去了原本最純真的那個自我。
  • 印度拿下女子摔跤首金,冠軍是《摔跤吧爸爸》主人公侄女
    《摔跤吧爸爸》電影。
  • 現實版《摔跤吧爸爸》!葛海偉:摔跤是項「很男人」的運動
    人物名片:葛海偉,中級教練,舟山市青少年體校摔跤教練2017年一部根據真人故事改編的勵志電影——《摔跤吧!爸爸》在國內上映,一時間摔跤運動變成了時下熱點。在舟山,就有這麼一支能在省裡都叫得出名號的強勁隊伍,至今他們已經拿下了大大小小40多塊省級比賽金牌,培養出了3名國家隊隊員,而這支摔跤隊的「爸爸」就是葛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