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告訴你:相由心生,心術不正之人,往往有3個特性,不能深交

2021-01-14 小莫漫

我們在人生中,要經歷各種各樣的人,這些人對於我們來說,有的很重要,有的只是泛泛之交。

不過既然要和別人打交道,那麼就免不了苦惱,因此人有賢愚忠奸,但是人心卻是不能夠清晰明白。

因此想要在生活中找到一個可以信賴的人,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人心難測,並不是沒有說法的,這個世界上,最難測的就是人心了,王陽明的人性學說中的一個觀點,不要去猜測人心。

俗話說:」大道至簡「,真正的大智慧往往蘊含在最簡單的話語中,古人深知這個道理,於是創作出《易經》,用最簡明易懂的語言,闡述世上最深刻的道理。

雖然人心是隱藏著的,但是也並非是沒有任何痕跡可尋,佛家常常說一句話,那就是「相由心生」,也就是一個人的外表和他的內心是緊密相連的

想要對一個人有實質的認識,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如何從一個人的外在來解析這個人的內心。因此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生活中那些「心術不正」的人,究竟會有什麼樣的特徵。

第一個特徵:獐頭鼠目。

佛家認為,世事原本沒有特殊含義,而對這些事的解讀,卻是從人心生長而出的。如果你的本身是美的,那麼你看到的萬物也會是美的,但是,如果你的內心是醜陋的,那麼,醜陋的內心,就很有可能會通過人的形貌得以呈現。

這類人在聊天交談時喜歡左右亂竄,目光總是在躲避,閃爍不定,總是不與對方對視,神情看上去就很狡猾,給人的感覺非常不老實。

我們通常還會用「賊眉鼠眼」這個詞去形容這樣的人。這類人的心眼也比較小,腦子裡憋著壞水,遇到這類人,還是要警惕起來,小心為甚!

第二個特徵:兇神惡煞。

相由心生,一個內心兇惡的人,他們的面部表情往往藏不住。

內心兇惡的人,即使面部表情隱藏得很好,也會被人從眼神中看出一二,更讓人不寒而慄。

古人云:強梁者不得其死,好戰者必遇其敵。一個兇神惡煞的人,很多人見到他們,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因為他們兇惡的表情,就是他們內心的想法。但是,這樣的人,也往往會遭遇更加強硬的對手,遇到更強對手的時候,他們就是一個「剛者易折」之人了,遇到禍端,只是時間問題。

這樣的人多半都比較蠻橫不講理,佔有欲較強,喜歡用蠻力解決問題,遇到這樣的人一定要遠離,避免遭致不必要的麻煩。

第三個特徵:皮笑肉不笑。

一個心機深重的人,往往也會「相由心生」的。這樣的人,和人交往,往往會說一套做一套。比如,當他們看見比自己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出現時,就會遠遠地跑過去,然後一臉笑意,問長問短。

對於沒啥身份地位的我們,他們也會裝著很熱情的樣子,但是,這些人和我們握手的時候,卻只是做做樣子,和我們握手的時候,手掌「綿而無力」,面部表情也是「皮笑肉不笑」的。

一個心機深重的人,和他們交往,我們往往會成為他們利用的對象

所以,皮笑肉不笑的人,往往是心術不正的人,我們還是要懂得審慎來往,避免我們吃了啞巴虧,卻只能「有苦說不出」了。

以上三種人,便是《易經》中闡述的三種「相由心生」之人,裡面蘊含的都是古人的大智慧,即使過了千百年,這些道理仍然適用。

縱觀古今,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李政道、楊振寧等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自己的科學思想受易經的影響很大。

《易經》雖然只有不到20頁的篇幅,但是每一頁都能通過六十四個卦象無限延展,將萬物容納。裡面蘊含的大智慧,可謂讓人受益一生。

這樣一本「答案之書」,值得每一個人去鑽研,學習後你會發現,以前自己困惑的地方,都能夠解開了。

身邊的朋友經常會跟我抱怨,說《易經》全篇都是古文,艱深晦澀,感覺像是在看天書一樣。

因此,遇到這種問題我總是向他們推薦讓自己受益匪淺的這個全注全譯版本的《圖解易經》,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

讀它,不是乾巴巴的註解、說教,而是會聯繫生活,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按圖索驥,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易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

《周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你不必花費力氣啃文言文,也不用具備易學專業知識,僅僅閱讀它就能輕鬆入門讀懂《易經》,掌握精髓。

如果需要,可以點擊下方連結選擇!

相關焦點

  • 《易經》:心術不正之人,多半有這3種怪相,儘快發現,儘快遠離
    「相由心生」,好多時候,你的內心是怎樣的,臉相上便會有一定的體現,儘管不可完全以貌取人,但小心些留意他人總歸是好的。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中就曾記載: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會出現這「3種怪相」,儘快察覺,儘快遠離。
  • 王陽明心學:相由心生,臉上出現這3種怪相,多半是心術不正之人
    據說在日本有很多他的忠實粉絲。王陽明提出的「相由心生」,不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都很認同這個觀點。因為人的內心有什麼想法,常常不經意間表現在細微的面部上,時間長了就容易形成「記憶」神態,從而會影響人的面貌。王陽明有一套心學的「識人術」,能通過相貌來判斷出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特別是臉上出現3個怪相的人,多數是心術不正之人,王陽明告誡人們要小心為妙。
  • 佛說:相由心生,心術不正之人,往往有3個特性,不能深交
    心術不正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一個人居心叵測,總是想著法子去算計別人,而且用的手段還比較隱蔽,但是功利性很強。那這種人,一般都有什麼特徵呢?我總結了三點,一起來看一下。第一點:背後說人,笑裡藏刀。老話說,「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不被說」,仔細想想,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有3種怪相,別等跌倒後才頓悟!
    一個人的內心經常是什麼狀態,就會通過微表情顯露出來,時間一長,自然會形成一定的固定神態或影響一個人的面貌,可謂是「相由心生」。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無。王陽明在心學體系中提及:「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會出現3種怪相」。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有3種怪相,別等被坑了才知道!
    我們知道「相由心生」這個詞得到過許多人的認可、論證和實踐,在現代的微表情也一種相由心生。在王陽明的心學中也提到了相由心生,他認為一個人的品格修養是能夠通過一個人的外表能夠看出來的。王陽明在心學中說過:「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會出現3種怪相」。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有3種怪相,別等摔倒了才知道!
    在他的心學當中就有提到「相由心生」,其實這個觀點在古代就頗為出名。畢竟一個人的內心是什麼狀態都會通過面部表情表現出來,長久下去,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神態。王陽明在心學體系中就提到了:「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會出現3種怪相」。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身上往往會有三個特徵,一眼便能識破
    他們往往隱蔽性高,常人往往難以識別區分。王陽明在《知行合一》中寫道:「心術不正之人,往往相由心生,一眼就能識破。」他的心學中就提到過「相由心生」,其實這個觀點很多古代名人都很認同。如果,你身邊出現了有這3個特徵中的人,那你就要小心一點了,他們往往都是心術不正之人,遇到了就請遠離他們吧!第一個特徵:賊眉鼠眼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往往賊眉鼠眼,一眼便能識破,皆因相由心生。」
  • 易經提醒你:「相由心生」,心術不正的人,臉上會有這些「怪相」
    易經提醒你:「相由心生」,心術不正的人,臉上會有這些「怪相」塵事無相,相由心生。佛家指出,塵事本來並沒有特殊含義,而對這類事的講解,確是從內心深處成長而出的。假如你的自身是美麗的,那樣你見到的天地萬物也會是美麗的,但,假如你的內心深處是醜惡的,那樣,醜惡的內心深處,就很有可能會根據人的外貌得到展現啊。
  • 易經提醒你:「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你的外貌,洩露了你的靈魂
    如果你的本身是美的,那麼你看到的萬物也會是美的,但是,如果你的內心是醜陋的,那麼,醜陋的內心,就很有可能會通過人的形貌得以呈現啊。我並不迷信,但我始終相信:心慈則貌美。「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有容乃大。」
  • 鬼谷子識人術:這3種人看著善良,很多都人品不好,不能深交
    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重要的不是圈子,也不是圈子裡面的人,而是這個圈子能給你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你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再回過頭來去看看你的交際圈子,然後再考慮一下,自己的身邊是否有心術不正的人。如果說沒有的話,那應該就是你識人能力不夠好,因為君子難求,小人常在。所以,我們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對身邊的做到心裡有數,防止有圖謀不軌的人。
  • 相由心生,心術不正的人,臉上往往會出現3種「怪相」,要注意了
    易經是大家常常提及的道家經典,那樣的一本智慧神書裡邊包括的智慧有的大到時天規,而有的卻也能夠同時運用到大家日常生活中,更改我們的生活軌跡。塵世無相,面由心生。佛門指出,世事最初並沒有特殊含義,而對這一些事的解析,則是從人心生長而出的。
  • 《易經》提醒你:用餐時有這3種行為的人,沒啥真本事,不能深交
    《易經》提醒你:用餐時有這3種行為的人,沒啥真本事,不能深交在我們國家,有種特有的文化藝術,那便是酒局文化藝術,無論是紅白事還是工作中工作都是會碰到,簡易用餐身後反映的是一類人情往來,磨練的是咱們的交際能力。在飯桌,也是咱們結交朋友和擴展新項目的好機會。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有3種怪相,別等跌倒了才知道!
    人生在世有很多事是人要經歷的,遇到的人很多,好人心地善良,壞人心術不正,但知人不知面難辨,我們該如何辨別心術不正的人呢?作為著名的「明代一哥」,王陽明對「心學」有著深厚的研究,他一生致力於儒學研究,講求「修身於心」,他的心學廣受歡迎,在海外也有很多弟子。
  • 易經:飯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沒必要深交
    《易經》告誡我們:飯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沒必要深交1、酒後多言的人《醒世恆言·卷九》云:「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舌為利害本2、挑肥揀瘦的人在飯桌上挑肥揀瘦的行為,不僅很不為衛生,而且還會讓人你覺得很沒有道德修養。曾國藩發達富貴之後,一個老鄉來投靠他,想來謀個官職。但是在吃飯的時候那個老鄉挑挑揀揀,把碗裡所有的秕谷都他一粒粒的挑出來,只吃好吃的飯菜。
  • 易經說:運氣好的人,往往有這3個貌相特徵,有一個就要恭喜你
    易經說:運氣好的人,往往有這3個貌相特徵,有一個就要恭喜你第一種貌相特徵:慈眉善目。一個人經常做善事,運氣差不到哪裡去。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一個經常做善事的人,說明這樣的人沒有多少心機,他們內心深處總是泛濫著善良。
  • 成語「相由心生」是何意?難道一個人的好壞,就看他是否美醜?
    一、相由心生大家應該聽說過「相由心生」這個詞,很多人覺得它指的是一個人的性格或者心境與他的相貌是統一的。我們通過觀察一個人的外貌,就可以得知此人心裡到底在想什麼,進而推測出這個人到底是好是壞。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而且特別不靠譜,接下來通過幾個例子簡單分析一下這個說法有何漏洞。
  • 易經提醒:相由心生,心術不正的人,臉上往往會出現3種「怪相」
    我們知道,《易經》是可以預言一切的大智慧理論。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對《易經》的佔卜充滿好奇,並希望掌握《易經》的神秘預言。對於普通人來說,學者和少數人相信《易經》可以為學者和少數人所理解,但這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不可能的。 《易經》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 易經提醒你:有這3種「心窮」表現的人,最好別深交,建議遠離
    有人說,讀懂了《易經》就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易經提醒你:有這3種"心窮"表現的人,最好別深交,建議遠離很多時候,交友怕的不是你物質上的窮,最怕的是"心窮"1.見不得別人好的人現在很多人看見別人過得比她好,人家發個朋友圈什麼的就去評論底下酸幾句,有的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背地裡使勁說別人壞話,就是見不得別人好。我有個同班同學,談不上多漂亮,但是人淡如菊,一手好字,一喉好嗓,還有那溫柔嫻雅的性格。
  • 「心術不正」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遇到了要敬而遠之
    文|凌小麥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人心隔肚皮,交友要交真,否則,遇到心術不正的人,會讓你受到意想不到的傷害。到了中年才會明白,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最難忖測的就是人心。記得老僧曾對我說過:心術不正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敬而遠之是上策。心胸狹隘,見不得別人好。一個人品好的人,應該能肯定別人的好,也懂得不斷去讓自己變得更好,而不是只是狹隘地去嫉妒他人。
  • 易經忠告:人品不好的人,一開口就說這3種話,遇到別深交
    《易經》自誕生之日起,就有很多人質疑它的真假,難道這易經真的能預測未來?現在很多證據表明,易經不僅不是迷信,還是超科學!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有智慧的人,為人處世,都是從學會說話開始的,而《周易》也是一本可以教人如何說話的書籍。俗話說,說話見人品。真正靠譜的人,少說多做,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實力,關心別人。不靠譜的人,說得多,做得少,喜歡用言語傷害別人,打擊別人。「境由心生」,一個人說了什麼話,暴露了他的「心」。能夠看透一個人的,往往是一些隨口而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