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滿招損,謙受益」蘊含的人生智慧
先秦《尚書大禹謨》中說:「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只有修德能感動上天,那是沒有遠而不至的。盈滿招損,謙虛受益,這是自然規律。故此以「滿招損,謙受益」來說明驕傲自滿招致損害,謙遜虛心得到益處。
「滿」就是驕傲,不謙虛。當一個人志得意滿,一切順利的時候,耳朵就聽不進勸勉的話語,容易自我膨脹,唯我獨尊,隨心所欲,得意忘形,造成樂極生悲。
「滿」的端倪比比皆是,盈滿之咎、月滿則虧、水滿自溢、塵滿自落、情滿自洩、物極必反、人滿必驕……這種規律,隨處可見。「滿招損,謙受益」這個普遍真理,適合任何時代,任何領域。 所以,生活中要切記「每處滿而防溢」,要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人生才能成功闖過津關險塞。
謙虛永遠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德。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作為一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
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心理需求。謙讓是禮貌的重要內涵。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本特徵之一。
02.領悟《易經》中最吉祥的「謙卦」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
易經的六十四卦中,其中六十三卦有吉有不利,唯有一卦全好,那就是「謙卦」,堪稱是最完美、最吉祥的卦。
很多人對《易經》中的「謙謙君子」並不陌生,其實這句話是來自《易經》中的第十五卦「謙卦」,是初六爻的爻辭,原文是:「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從卦象上看,初六以陰爻居於剛位,剛柔相濟。其能認識到自己的卑下地位,克服自己的盲動和冒進,能以謙卑的態度自我約束,結果是吉利的。謙謙:是指謙虛而又謙虛,特別的謙虛。謙虛而又謹慎的君子,才可以克服重重困難,排除一切障礙,最終必然安全吉祥。
地山謙卦從卦象上分析,上卦為坤為地,下卦為艮為山,按現在的話來說,便是「不顯山,不露水」。山本來是高於大地的,但由于謙遜,它甘於埋入地中,再高的山,其實它的大部分也是埋入地中的。所以,做人就要像山一樣,因為謙遜,把很大一部分埋入地中,隱藏起來。而不能像山中竹筍那樣,「嘴尖皮厚腹中空」。
謙卦位於大有卦之後,《序卦》之中這樣解釋道:「大有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謙就是韜光養晦,收斂鋒芒,這就是《易經》謙卦思想的精髓。做到了謙遜退讓,何處不能通達?謙卦揭示的處世法則如下:
A、一個人只要能夠保持美好的謙德,做人謙虛,對人謙讓,不與人斤斤計較,對自己是很有利的。
B、不管遇到什麼問題,什麼阻礙,只要謙虛禮讓,放低姿態,凡事都可以化解。
C、謙卦告訴我們,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在任何場景做任何事,都要顧慮別人的感受,約束好自己。
D、謙卦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謙虛,待人接物不狂傲,平易近人。另外一層是謙讓,不與別人針鋒相對,謙讓容人。居功而不自誇,先人後己。
03.劉邦、諸葛亮、曾國藩等著名歷史人物的事實佐證
《易經》中說:「謙,亨,君子有終」,就是說謙虛的美德可以使人百事順利、暢通。所謂「貪滿者多損,謙卑者多福」,「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項羽很有雄才大略,但為人剛愎自用,瞧不起韓信,又不聽謀士範增之言,鴻門宴上放虎歸山,最終導致自己四面楚歌,自刎烏江。相比之下的劉邦,雖然才略不及項羽,但為人謙遜,虛心納諫,贏得了張良、韓信這樣的曠世奇才,最終打敗楚霸王,建立了大漢王朝。
人不可驕傲,一旦驕傲,若不收拾,將會禍端驟起,不利於己。三國時期,周瑜一直把諸葛亮當成自己的死對頭,產生了「既生亮,何生瑜」的念頭,多次想陷害諸葛亮。這是由於周瑜的驕傲情緒在作怪,他認為自己絕頂聰明,由於諸葛亮的出現,自己被「比下去」了,於是心裡越發仇恨諸葛亮。而諸葛亮則心胸寬闊,認為自己有許多不足,總是虛心地向他人請教,終於成為一代軍師。 諸葛亮的謙虛幫了自己,而周瑜的驕傲則害了自己。
清代「半個聖人」曾國藩說過:「謙卑含容是貴相,心存濟物是富相。」意思是一個人是不是富貴的相,不是你長得好不好看,而是看你有沒有謙卑的態度、微笑的表情。一個人富不富並不是你擁有多少財富,而是你能不能時常想到別人、幫助別人,心裡和行動時常濟困。有了這樣的情懷和行動,才是富貴的相。
04.結語: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在遠古時代,先賢們就知道了人最容易犯「滿足於現狀,故步自封,不思進取」這個通病。於是有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總結出了許多提醒人不要自滿的法子,比如公道杯和竹流水擺件,就是提醒人們要懂得「滿招損」的道理。驕傲是成功路上的攔路虎,正如兵家所言:「驕兵必敗」,就是這個道理。
成功來自謙虛。毛澤東主席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就是謙卦的精神,鼓舞著我們要一直保持謙卦的謙虛精神。謙虛就是有自知之明,是一種有修養的表現。格言曰:「虛心的人十有九成,自滿的人十有九空」,取得好成績時不自滿,才能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