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易經》最吉祥「謙卦」中,領悟「滿招損、謙受益」的人生智慧

2020-12-23 據事說理

01.「滿招損,謙受益」蘊含的人生智慧

先秦《尚書大禹謨》中說:「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只有修德能感動上天,那是沒有遠而不至的。盈滿招損,謙虛受益,這是自然規律。故此以「滿招損,謙受益」來說明驕傲自滿招致損害,謙遜虛心得到益處。

《尚書大禹謨》金句

「滿」就是驕傲,不謙虛。當一個人志得意滿,一切順利的時候,耳朵就聽不進勸勉的話語,容易自我膨脹,唯我獨尊,隨心所欲,得意忘形,造成樂極生悲。

「滿」的端倪比比皆是,盈滿之咎、月滿則虧、水滿自溢、塵滿自落、情滿自洩、物極必反、人滿必驕……這種規律,隨處可見。「滿招損,謙受益」這個普遍真理,適合任何時代,任何領域。 所以,生活中要切記「每處滿而防溢」,要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人生才能成功闖過津關險塞。

月亮盈虧示意圖

謙虛永遠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德。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作為一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

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心理需求。謙讓是禮貌的重要內涵。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本特徵之一。

水滿則溢

02.領悟《易經》中最吉祥的「謙卦」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

易經的六十四卦中,其中六十三卦有吉有不利,唯有一卦全好,那就是「謙卦」,堪稱是最完美、最吉祥的卦。

很多人對《易經》中的「謙謙君子」並不陌生,其實這句話是來自《易經》中的第十五卦「謙卦」,是初六爻的爻辭,原文是:「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易經》六十四卦

從卦象上看,初六以陰爻居於剛位,剛柔相濟。其能認識到自己的卑下地位,克服自己的盲動和冒進,能以謙卑的態度自我約束,結果是吉利的。謙謙:是指謙虛而又謙虛,特別的謙虛。謙虛而又謹慎的君子,才可以克服重重困難,排除一切障礙,最終必然安全吉祥。

地山謙卦從卦象上分析,上卦為坤為地,下卦為艮為山,按現在的話來說,便是「不顯山,不露水」。山本來是高於大地的,但由于謙遜,它甘於埋入地中,再高的山,其實它的大部分也是埋入地中的。所以,做人就要像山一樣,因為謙遜,把很大一部分埋入地中,隱藏起來。而不能像山中竹筍那樣,「嘴尖皮厚腹中空」。

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謙卦位於大有卦之後,《序卦》之中這樣解釋道:「大有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謙就是韜光養晦,收斂鋒芒,這就是《易經》謙卦思想的精髓。做到了謙遜退讓,何處不能通達?謙卦揭示的處世法則如下:

A、一個人只要能夠保持美好的謙德,做人謙虛,對人謙讓,不與人斤斤計較,對自己是很有利的。

豐收的稻子謙遜彎腰

B、不管遇到什麼問題,什麼阻礙,只要謙虛禮讓,放低姿態,凡事都可以化解。

C、謙卦告訴我們,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在任何場景做任何事,都要顧慮別人的感受,約束好自己。

D、謙卦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謙虛,待人接物不狂傲,平易近人。另外一層是謙讓,不與別人針鋒相對,謙讓容人。居功而不自誇,先人後己。

指路明燈

03.劉邦、諸葛亮、曾國藩等著名歷史人物的事實佐證

《易經》中說:「謙,亨,君子有終」,就是說謙虛的美德可以使人百事順利、暢通。所謂「貪滿者多損,謙卑者多福」,「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項羽很有雄才大略,但為人剛愎自用,瞧不起韓信,又不聽謀士範增之言,鴻門宴上放虎歸山,最終導致自己四面楚歌,自刎烏江。相比之下的劉邦,雖然才略不及項羽,但為人謙遜,虛心納諫,贏得了張良、韓信這樣的曠世奇才,最終打敗楚霸王,建立了大漢王朝。

漢高祖劉邦

人不可驕傲,一旦驕傲,若不收拾,將會禍端驟起,不利於己。三國時期,周瑜一直把諸葛亮當成自己的死對頭,產生了「既生亮,何生瑜」的念頭,多次想陷害諸葛亮。這是由於周瑜的驕傲情緒在作怪,他認為自己絕頂聰明,由於諸葛亮的出現,自己被「比下去」了,於是心裡越發仇恨諸葛亮。而諸葛亮則心胸寬闊,認為自己有許多不足,總是虛心地向他人請教,終於成為一代軍師。 諸葛亮的謙虛幫了自己,而周瑜的驕傲則害了自己。

蜀國軍師諸葛亮

清代「半個聖人」曾國藩說過:「謙卑含容是貴相,心存濟物是富相。」意思是一個人是不是富貴的相,不是你長得好不好看,而是看你有沒有謙卑的態度、微笑的表情。一個人富不富並不是你擁有多少財富,而是你能不能時常想到別人、幫助別人,心裡和行動時常濟困。有了這樣的情懷和行動,才是富貴的相。

「半個聖人」曾國藩

04.結語: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在遠古時代,先賢們就知道了人最容易犯「滿足於現狀,故步自封,不思進取」這個通病。於是有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總結出了許多提醒人不要自滿的法子,比如公道杯和竹流水擺件,就是提醒人們要懂得「滿招損」的道理。驕傲是成功路上的攔路虎,正如兵家所言:「驕兵必敗」,就是這個道理。

竹流水擺件

成功來自謙虛。毛澤東主席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就是謙卦的精神,鼓舞著我們要一直保持謙卦的謙虛精神。謙虛就是有自知之明,是一種有修養的表現。格言曰:「虛心的人十有九成,自滿的人十有九空」,取得好成績時不自滿,才能更上一層樓。

相關焦點

  • 《易經》——滿招損,謙受益
    很多沿用至今的成語都出自《易經》,比如「謙謙君子」,很多人都不陌生,其實這句話是來自易經中的第十五卦「謙卦」,是初六爻的爻辭,原文是: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從卦象上看,初六以陰爻居於剛位,剛柔相濟。
  • 謙卦:為何是64卦中最吉的一卦?流傳2000年的易經不是沒有道理
    有人認為,讀了《易經》第一卦的乾卦,就能看透整個人生。實際上,《周易》中有一個卦,比乾卦更值得學習,可以終身使用。它便是謙虛的謙卦,可以稱為《周易》中唯一完美的卦。只有讀了這個卦,一個人才能謹慎地開始和結束,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謙」卦,無往不利。
  • 「謙受益,滿招損」這句話的出處是哪裡?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話,出自儒家經典「四書五經」裡的五經之「書經」,即《尚書》。在《尚書·大禹謨》裡有兩句話,是教人修身養性的,原文是: 「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謙卦是上地下山。每個卦是六個爻,但是只有謙卦的六爻,爻辭全部是吉祥的。周易這個歷經三聖而出的智慧之書,無一例外,對謙的評價超過了一切。對天地不敢不敬畏。因為天太高了,地太遠了,個人顯得太渺小了。
  •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015:謙卦,謙受益,滿招損
    關注一下,開心永久謙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最好的一卦,沒有之一,當夜這一卦也很有意思,我記得曾仕強教授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日本有個學者隱居在深山裡,有天傍晚,他發現很多青蛙都從池塘裡蹦出來,還有很多其它動物,也像大遷移一樣,從山裡往外走。
  • 謙卦,謙恭禮讓,滿招損,謙受益
    謙卦主要帶給我們的就是亨通的氣氛。天道下濟而光明,我們只有一個爻是陽爻,他是九三爻。這個陽爻本來是在上面,現在下降到三個陰爻的下面,就是說天氣會下降,才會使得萬物生長。如果天始終認為他是高高在上,捨不得下來,那地就得不到好處,萬物就不能生長。所以天氣下降,萬物生長就叫天道下濟。陽光是往下走的,陽光普照,不但萬物都受到好處,而且一片光明。
  • 《易經》謙卦:如何成為溫潤如玉的人,又怎樣才能做到君子有終?
    《易經》序卦傳說到,有大者不可盈,故受之以謙,意思是說有偉大事業的人不可驕傲自滿,所以要謙虛謹慎,這也是謙卦的由來。謙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第十五卦。卦體中上卦為坤()為地,下卦為艮()為山。謙卦艮下坤上,為地下有山之象。本來是山高地低,可現在卻是地在山上,這讓人有些不可思議。
  • 《易經》中最特殊的一卦:謙卦
    說謙卦是《易經》中最特殊的一卦是因為兩點。首先,謙卦,是《易經》中唯一一個六爻非吉則利的卦象。這在其它卦象中是沒有的現象。其次,謙卦,也是《易經》唯一一個同時談及天道、地道、鬼道、人道的卦象。在《彖傳》中是這樣說的: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意思是:天的法則是減損滿盈者,而增益謙卑者,地的法則是改變滿盈者而流注謙卑者。鬼神的法則是加害滿盈者而福佑謙卑者,人的法則是厭惡滿盈者而喜愛謙卑者。總體來說,謙卦就是告訴世人行事立身要有謙卑之心,懂得謙卑的道理,自然可無往而不利。
  • 《易經》中最吉的一卦,按此卦行事,終身受益
    《易經》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六爻預示吉兇,大部分卦象有吉有兇,難有完美之卦。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謙卦」,六爻皆吉,堪稱六十四卦中最吉的一卦。從字面上我們就能看出這一卦的含義,那就是謙虛的意思,一個人謙虛了,自然會一順百順,當然是吉卦了。
  • 《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領悟這5個道理,讓人生越來越順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
  • 易說節氣|滿招損,謙受益,小滿未滿,恰是人生最好的狀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記載:「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也。」小滿時節,萬物勃發,欣欣向榮,正是一年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我們知道,在二十四節氣裡,只有小滿,沒有大滿,這正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小滿對應的是六十四卦中的乾卦。乾卦上九有云:亢龍,有悔。意思說的是,潛龍飛得太高,必然會遭到困厄。說明事物的轉換,滿招損。
  • 「滿招損,謙受益」,今日小滿!
    「滿招損,謙受益」,今日小滿! 今日21點49分我們將迎來夏天的第二個節氣小滿小滿過後就是仲夏的道路二十四節氣中
  • 走近國學--品讀【易經】第十五卦 謙卦
    易經中『變易』的思想,就是說世間萬物剎那間都在變化,也就是佛家說的『無常』。那麼【易經】中有沒有絕對完美的『常』呢?「謙卦」是《易經》中最獨特完美,沒有瑕疵的卦,不但可以趨吉避兇,還可以超越吉兇。易經六十四卦裡,六十三個卦的爻辭都是有吉有兇。唯獨謙卦,爻辭全是吉沒有兇。謙卦是完美卦。
  • 中國人的人生信仰六:謙受益,滿招損
    摘要:在中國人的精神生命中,謙受益而滿招損是一重要的人生信仰和信念。謙受益、滿招損的人生信仰和信念,現今仍為激勵和勸誡人們的座右銘。在先哲的早期思想中,謙受益、滿招損信仰的確立,乃基於上天主宰者的福善而懲惡意志。謙德受上天之祐而受益,自滿受上天之罰而招損。後來這一信仰的維護,從上天的意志轉變為道德倫理和社會運行機制的的保證。
  • 《易經》中最吉利的一卦,讀懂的就是高人,可惜至今也寥寥無幾
    研究易經的人一般都喜歡乾卦、坤卦,緊接著被研究最多的應該是謙卦。關于謙卦的卦象,邵雍在《河洛理數》中描述:地下有山,山上有地,培植高厚之勢,資養萬物,震動雷行,坎滿而溢,發生茂盛,皆自此始。愈高愈卑,君子得之,則有謙光之象。
  • 易經:滿招損,謙受益
    易經(十五)謙卦:謙:亨,君子有終。《彖》曰:謙,「享」。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六二:鳴謙,貞,吉。《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 謙受益,滿招損,時乃天道
    滿招損謙受益的出處《尚書·大禹謨》:「惟德動天,無遠勿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故此以「滿招損,謙受益」來說明驕傲自滿招致損害,謙遜虛心得到益處。謙受益,「謙」就是留餘地,讓好的東西有機會進來,滿了就進不來,哪還有更好了。一個驕傲自滿的人,只感覺自己是最好的,怎麼還會去學習。也就不能再進步了,也可能會退步。這不是最大的損壞嗎?
  • 《易經》:人的命運在自己手中,領悟這5個道理,命運大反轉
    在《易經》的智慧中,有這樣5個道理,如果能領悟,最容易掌握自己的命運,也會最好命。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把"自"放在"天"的前面,就在告訴我們:「自己先努力,上天就會依照自然規律保護我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天助自助者"。
  • 滿招損,謙受益的古代智慧
    《尚書》中講:「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所謂「天道」,指的實際上是天地之間,世間萬物的自然規律。那麼這些規律是什麼呢?處柔守慈月滿則虧,月虧則滿,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古人由此悟出:過分的要受到制裁,而不足的要受到補益,這就是老子所說的「損有餘而補不足」的規律。
  • 《尚書》:上古之書,深奧難懂,有大智慧,如「滿招損,謙受益」
    我們熟知的「滿招損,謙受益」,原句是「滿招損,謙得益」,就岀自《尚書》。《尚書·大禹謨》:「惟德動天,無遠勿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故此以「滿招損,謙受益」來說明驕傲自滿招致損害,謙遜虛心得到益處。《尚書》據載原有100篇,相傳為孔子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