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男童吞下32顆磁力珠,在體內串成串!腸道多處穿孔,捲成麻花

2020-12-23 河北青年報

顏色鮮豔造型各異的磁力珠,被標榜為「益智類」玩具,受到家長和孩子的推崇。

可是今年以來,溫州僅一家醫院就收治了17個誤食磁力珠的孩子。他們大多腹痛難忍,出現胃腸道穿孔的嚴重情況。

醫生痛心呼籲,這些危險玩具,家長們不要再亂買了。

從3歲福建男童體內取出的磁力珠,整整32顆。

3歲孩子半個月來老喊「肚子疼」,醫生一查大吃一驚

浩浩(化名)今年3歲多,家住在福建省福鼎市。

半個多月來,浩浩老是喊「肚子疼」,經常玩著玩著,就捂著肚子叫「痛」,爸媽以為孩子只是尋常的肚子疼,沒有太在意。

就在一周前,一家人在家看電視,新聞裡講到了磁力珠的危害,浩浩的爸爸心裡一驚:之前給浩浩過一盒磁力珠,還是作為禮物送給孩子的。

浩浩爸爸馬上打開遊戲盒子一看,磁力珠的數量少了很多,孩子太小也說不清扔哪裡去了。他趕忙帶兒子去當地的醫院拍了X光,發現浩浩肚子裡有一串亮閃閃的磁力珠。

這可嚇壞了浩浩爸媽,趕忙開車把孩子送到了離家比較近的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溫醫大附二院)。

4天前,浩浩被送來的時候,腸道已被磁力珠扭成了麻花狀,腹部有大量膿苔,還有不少糞水,腹部有四處大的穿孔,分別在胃、大腸、小腸的位置。

7月6日下午,小兒外科的主治醫生秦樂給浩浩做了腸胃修補術。

「磁力珠在腸道裡黏粘成團,光是小心分離磁力珠就花了半個小時,然後整個腸修補手術用了一個半小時。」秦樂醫生介紹,因為磁力珠的磁性很強,如果太用力分離磁力珠會導致腸壁破損更嚴重,所以整個手術只能小心翼翼進行。

「從手術的情況來看,孩子是分次吞下的這些磁力珠,一共取出32顆。」秦樂介紹,目前好好還在兒科住院病房,還需要幾天的觀察和恢復。

X光片拍到浩浩體內的磁力珠。

醫生:市場上磁力珠磁力甚至超標80倍

磁力珠作為一種兒童益智玩具,因可玩性高、可變換各種造型,越來越受到孩子們的喜歡。殊不知,好玩的磁力珠一旦被兒童誤食,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危害。

秦樂醫生介紹,國際上常用「高斯」作為磁力的單位,根據國際標準,兒童玩具的磁力不能超過50高斯,而市場上一般賣的磁力珠磁力高達4000高斯,比國際標準高出80倍。兒童誤食磁力珠後,它會穿過人體組織互相吸在一起,導致胃腸道穿孔或阻塞,需要通過多次手術才可清除,一旦治療不及時,會造成感染性休克,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

去年的時候,醫院也來了位兩三歲的小患者飛飛(化名),孩子送來時神志淡漠,腹部輕微觸碰就有哭吵,腹腔感染嚴重,開腹後腹腔內滲液很多,腹壁、腸管上到處都是膿苔。

送到醫院一查,孩子是因為吞下了許多磁力珠。

原來,飛飛家有兩個孩子,哥哥大概六七歲,磁力珠是家長買來送給大兒子玩的,當時爸媽還專門告誡哥哥,「磁力珠不能吃下去」。

哪知道哥哥沒有吃,反而把磁力珠當作「彩虹糖」餵給了2歲的弟弟吃,導致弟弟出現了很嚴重的胃腸穿孔。

雖然經過手術飛飛轉危為安,但是看到這些小患者的痛苦,醫生們連連慨嘆,心疼不已。

淘寶上有很多的磁力珠店鋪。

半年多17個孩子吞下磁力珠到醫院就醫

根據溫醫大二院的統計,半年以來,醫院兒童外科已經有15例因吞食磁力珠住院的孩子,基本上都造成了消化道穿孔,進而引起瀰漫性腹膜炎等危重症。相比於去年一整年醫院收治14例,今年暴增的數據著實讓人擔憂。

「暑假已經開始,我們希望家長們能夠意識到磁力珠的危害,從根源上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秦樂醫生介紹,除了上半年的15例,今天又有兩個孩子因為誤食磁力珠被送到醫院救治。

磁力珠又被稱為巴克球,由幾百甚至上千顆球狀強磁石組成。這些彩磁球顏色各異,有亮銀、亮金、赤紅、寶藍等顏色,看起來很像糖豆,體積比巧克力糖還要小,直徑只有3到5毫米,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來說,很容易把它們當成糖果吞下去。

小時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磁力珠十分暢銷。在網上購物平臺搜索磁力珠,不少店鋪中,磁力珠打著「狂暑季」的標籤,月銷量都在幾百至上萬不等。有些網店裡,會在商品詳情的不顯眼位置註明「禁止兒童使用玩耍」。

不過記者注意到,所謂的禁玩年齡並不一致,從「8歲以下」至「14歲以下」不等,需要在成人監護下使用。註明「巴克球屬於強磁物品,誤吞食,如不慎吞食請立即就醫。」

醫生建議,家裡買過磁力珠玩具的最好帶孩子去做個檢查

「有些孩子可能從小到大都會玩,家長以為磁力珠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卻不知道吞食之後的危害性。」秦樂醫生介紹,孩子常常把磁力球當作彩虹糖吃下去,「不是一整串吃下去的,而是一顆一顆分批吃進去,最後導致腸胃穿孔。」

磁力珠最大的危害就是,孩子分批將磁力珠吃進去後,由於先後吞服的磁力珠處於消化道的不同位置,彼此吸附。消化道由於被磁力珠壓迫缺血,最終導致壞死和穿孔。一旦穿孔發生,大量的消化道內的食糜和糞便就會流入原本潔淨的腹腔,引起嚴重的感染,甚至導致死亡。

在特殊情況下,磁力珠導致的穿孔會被周圍組織緊密包裹,可能短時間內不會出現腹痛、發熱、嘔吐等家長能察覺到的症狀,但這個並不意味著沒有關係,因為腸管損傷也有可能在孩子日常活動中因為磁力珠摩擦、振動等情況突然加重,引起更為嚴重的症狀和後果。另外,醫患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一些特殊醫學檢查(如核磁共振)時,也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風險。

根據溫醫大二院的統計,上半年15個誤食磁力珠的患兒,最小的不到3歲,最大的11歲,最集中的年齡段是在2-5歲,其中男孩9例,女孩6例。

「這類玩具應該像暴力玩具一樣,禁止生產和銷售,家長們根本意識不到誤食之後帶來的危害。」秦樂醫生說,儘管磁力珠的玩具使用說明裡有標註年齡限制,但仍然阻擋不了很多家長和孩子去購買。

秦樂醫生建議,如果家裡已經購買了此類玩具的,家長們最好帶孩子去附近醫院拍個X片,以避免小朋友誤吞磁力珠卻一直未發覺。

近年來,兒童外科處置的異物,除了磁力珠之外,還有水寶寶、大頭針、紐扣、棗核等。一旦發現孩子誤食異物後,要儘早去醫院處理,不要超過24小時。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相關焦點

  • 2歲男童吞下13顆磁性巴克球 致腸道四處穿孔
    2歲男童趁家長不注意,將手邊帶有磁性的13顆巴克球吞下肚,磁球在腸道內互相吸引成串。13天後手術取出,腸道已有4處穿孔,經過術後兩日的監測,患兒轉出重症監護室。2歲的君君(化名)家住江西,4月1日,他跟媽媽說肚子疼,媽媽無意中看到沙發上他跟爸爸一起玩過的巴克球缺了一塊,她懷疑孩子可能誤吞了這些小磁石,趕緊將其送到九江一家醫院就診,當地醫院行腹部平片後診斷為消化道異物,給予抗炎、補液等治療後,孩子腹痛緩解,之後孩子精神、食慾都沒受什麼影響,醫院和家長都期待孩子能自行將磁石排出,哪知11天過去了,依然沒能排出,孩子反而再次出現腹痛、嘔吐、高熱等症狀
  • 15顆磁力珠、2顆鋼珠、1枚螺釘!2歲女孩腹中像五金店,腸胃穿孔險致命
    醫生在欣欣的腹腔內發現了一串珠狀的異物,而這串異物則造成了欣欣部分腸梗阻以及胃穿孔現象。如果不及時取出異物,容易使腹腔內漏,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死亡。 欣欣腹中取出的異物居然是15顆直徑約3毫米的磁力珠、還有2顆鋼珠以及1枚螺釘,宛若一個小型五金店。
  • 貴州5歲男孩吞下123顆磁力珠被緊急送醫!這種玩具很危險
    (原標題:貴州5歲男孩吞下123顆磁力珠被緊急送醫!這種玩具很危險)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李曜)近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就收治了一名誤食磁力珠的5歲患兒,經過4個半小時的手術,醫生最終從孩子體內取出了123顆磁力珠。
  • 15顆磁力珠、2顆鋼珠、1枚螺釘!2歲女孩的肚子裡宛如五金店
    醫生分析,欣欣極有可能誤吞磁力珠,由於磁力珠相互吸引,形成串珠,把小腸壁壓住,導致小腸壁缺血壞死,腸梗阻直到穿孔。 經過醫護人員3個小時的努力,欣欣體內的異物被取出。異物果然是15顆直徑約3毫米的磁力珠、還有2顆鋼珠以及1枚螺釘。
  • 又來了,男孩誤食磁力珠險致胃穿孔,這種玩具不要再給孩子玩了
    2020年6月18日,淮安市一個11歲的男孩誤食了8顆磁力珠,隨後孩子出現腹痛,去醫院檢查後發現,食入的磁力珠將孩子的胃壁和橫結腸緊緊吸附在一起,胃壁差點穿孔。然而這並不是第一例吞食磁力珠導致危險發生的案例。
  • 3歲娃誤食22顆巴克球造成小腸8處...
    3歲男童小紅(化名)的父母買來巴克球本想讓娃娃「益智」,沒想到兒子卻誤將其吞食,造成小腸出現8處穿孔……日前,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為小紅進行了手術,取出了22顆巴克球。   腹痛哭鬧 原是玩具吞下肚   幾天前,3歲的小紅突然肚子痛,哭鬧不止。不明原因的小紅媽媽便帶他去了一家醫院看病,醫生懷疑長了蛔蟲,按照常規腹痛處理並開了藥。   回家觀察期間,小紅的腹痛依然沒有緩解。小紅媽媽為了轉移兒子的注意力,打開抖音讓他看小視頻,卻無意中刷到一個小孩誤食玩具巴克球的小視頻,小紅媽媽猛然反應過來,會不會兒子也吞食了自家的玩具?
  • 磁力珠是「定時炸彈」 誤吞可致腸穿孔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 記者 黃伊娜 通訊員 張連治磁力珠又稱百克球,色彩斑斕,能夠組合成各種造型,深受小朋友們喜愛。但是,在外科醫生眼中,磁力珠卻是一顆顆 " 定時炸彈 ",一旦孩子誤服,很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近日,廈門市兒童醫院接診了一名誤服磁力珠的患兒。
  • 青島一名5歲男童誤吞49枚磁力球 導致5處腸穿孔
    半島記者 王鑫鑫 報導本報3月19日訊 五顏六色的磁力球本是小孩子愛不釋手的玩具,然而,誤吞進肚釀險禍的新聞頻頻見諸媒體。這不,就在前不久,青島市婦兒醫院普外科接連接診兩例小病號,其中一個5歲的男娃誤吞了49枚導致5處腸穿孔,另一個寶寶誤吞了9枚。
  • 磁力珠當「彩色糖果」 好奇寶寶誤吞致胃腸穿孔
    磁力珠因為可以隨意造型,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而它五彩斑斕的小小身形,狀似「彩色糖果」,對於懵懂無知的幼兒可能成為「奪命珠」,常州市兒童醫院今年已陸續接診多例誤吞磁力珠就醫的孩子。近日,又有一名2歲幼兒誤把磁力珠當糖果吞入腹中,磁力珠將小患者的胃和腸道吸附在一起,造成嚴重的穿孔,經市兒童醫院緊急救治,闖禍的磁力珠被成功取出。患兒有驚無險,經過觀察目前病情平穩,日前好轉出院。腹痛5天,竟然身體藏「珠」?最近這些日子,蘭蘭爸爸為了孩子肚子疼的事到處奔波。原來從11月8日開始,女兒蘭蘭就開始腹痛不止。
  • 1歲女童吞下12顆磁力球 險!
    日前,家住河北省的1歲女童萌萌(化名)莫名發燒引起家長的注意,他們連夜帶孩子來到我市兒童醫院,該院急創外科、消化科、過渡病房、影像科等多科室聯合終於「挖」出「罪魁禍首」,成功從孩子體內取出了12顆直徑5毫米的磁力球。
  • 29顆磁力珠塞入尿道,男子強忍十幾天求醫:表面已經鈣化
    隨後男子才坦白,自己把一些小珠子(磁力珠)一顆一顆塞到尿道裡,已經十多天了。因為磁力珠會互相吸引,便連到了一起,從尿道一直滑,滑到膀胱裡,男子自己取不出來了。圖源:江蘇新聞男子也跑了好幾家醫院,但一聽要開刀,他都因為害怕都拒絕了手術,但自己越來越難受,最後只能硬著頭皮再次就醫。
  • 台州5歲男孩吞下數顆磁力球
    近日,台州一5歲男孩吞下數顆磁力球,其中2顆在孩子肚子裡吸到一起,造成男孩嚴重的腸堵塞和腸穿孔。幸好及時送到醫院,醫生們搶救及時,否則孩子腸道出現壞死,整段腸道就只能被切除。一個月前孩子吞下磁力球一個月前,5歲的椒江男孩小宇(化名)在家中一邊看電視,一邊把手邊的磁力球玩具放到嘴裡。
  • 2歲男孩吞19顆磁力球,導致腸道穿孔,這些毒玩具可別給孩子買了
    在小林的肚子裡,竟然串珠般分布著19顆珠子。陳女士覺醒,是自己給孩子買的手工玩具裡的鐵磁珠導致。應該是孩子貪玩把這些珠子當成食物吞下去了吧。別看這小小磁珠卻是威力巨大,具有很強的吸力,導致胃部和腸道緊緊吸在一起,造成兩個器官穿孔,因為孩子太小,醫生和賀女士都想著先保守治療,看看能不能讓孩子自行排出這串異物。經過灌腸處理,珠子沒有明顯的變動。醫生趕緊為孩子安排了手術。
  • 6歲男童講話頻頻出現「哨音」,去醫院檢查竟在體內發現了這個
    文丨四月懷化一名剛上一年級的6歲男童,說話和呼吸伴有哨子的聲音。一時間急壞了他的父母。於是父母帶他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是之前誤吞異物導致的。事情一出,醫院果斷做出處理,對男童進行了取出異物手術。取出後發現,是一個長度為一釐米的鉛筆頭。要知道小小的一釐米在平常看來似乎不是什麼要緊事兒,但是在小小的身體中,卻有著致命的危害。不過好在,因男童及時的接受了治療,事後恢復的也很好並無大礙。因為孩子的童心,諸如此類的案例小編也聽過不少。
  • 1歲幼兒誤服尖頭螺絲釘,醫師妙手取出未傷分毫
    2020-03-10 10:07:21 /a/20200310/c3c33e1f05394206b6da04425fc7c2bc.shtml   「孩子在大約一個小時前吞下了一枚螺絲釘
  • 7歲女孩陰道分泌物增多,竟是因這東西在體內藏了近一年
    也就是說,異物已經在楚楚體內待了將近一年。無出血、無傷口,成功取出異物入院完成相關檢查後,泌尿外科郭雲飛主任醫師親自操刀,在全麻下給楚楚施行了膀胱鏡取異物手術。術中,郭主任發現楚楚的整個陰道都存在紅腫,還有炎性肉芽腫,異物大約位於陰道1/3-1/2處。
  • 孩子誤吞磁力珠被截腸:5類玩具很危險,娃再怎麼鬧,家長也別買
    全國各地都有多起孩子誤食磁力珠事件導致腸穿孔,告誡各位家長購買玩具需慎重。結果就在評論區看到一位媽媽網友評論,她看完視頻後,隨口問了一下兒子,結果兩個兒子都說吃過。馬上醫院做完CT,發現大寶吞食3顆,小寶吞食8顆。
  • 9月大「吞金獸」吞下個「金寶寶」 吞下黃金真會有生命危險嗎...
    嘟嘟吞下的「金寶寶」。從女孩體內取出的金屬「雙喜」。養娃要花錢,孩子因此被暱稱為「吞金獸」。近日,9月大男嬰嘟嘟(化名)就演了一出現實版「吞金獸」:他吞下了金項鍊上的吊墜金寶寶。該科上周還遇到一名10歲女孩,因為太喜歡禮品包裝上的金屬「雙喜」字,就含在嘴裡睡覺,結果不慎吞下,也是做手術才取出。另一種名為「巴克球」的磁力金屬球,是兒童醫院非常常見的食道異物。去年9月,一名3歲男孩因為好奇,把23顆「巴克球」連起來,做成一根「麵條」放進嘴裡,一不小心咽了下去。此後幾天裡,孩子一直肚子疼,才被家長發現此事,送到醫院手術取出。
  • 女子美容院做水療,清洗腸道致直腸穿孔
    99 元 3 次腸道水療排腸道垃圾和毒素近日,記者見到了剛從文山州人民醫院回家的胡女士,她說這次入院源於一次腸道水療,就是這次腸道水療讓自己險些喪命。今年 1 月 21 日,胡女士通過"微信轉帳"的方式支付了 99 元,在文山某美容體驗店辦理了 3 次腸道水療,主要功效是排出腸道垃圾和毒素,並於先後分 3 次在體驗店裡做了 3 次腸道水療,沒有發生異樣。1 月 25 日,胡女士又支付了 32.5 元辦理了 1 次腸道水療和 1 次清體房體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