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珠當「彩色糖果」 好奇寶寶誤吞致胃腸穿孔

2021-01-07 中國江蘇網

磁力珠因為可以隨意造型,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而它五彩斑斕的小小身形,狀似「彩色糖果」,對於懵懂無知的幼兒可能成為「奪命珠」,常州市兒童醫院今年已陸續接診多例誤吞磁力珠就醫的孩子。近日,又有一名2歲幼兒誤把磁力珠當糖果吞入腹中,磁力珠將小患者的胃和腸道吸附在一起,造成嚴重的穿孔,經市兒童醫院緊急救治,闖禍的磁力珠被成功取出。患兒有驚無險,經過觀察目前病情平穩,日前好轉出院。

腹痛5天,竟然身體藏「珠」?

最近這些日子,蘭蘭爸爸為了孩子肚子疼的事到處奔波。原來從11月8日開始,女兒蘭蘭就開始腹痛不止。

「11月8日晚上吃晚飯的時候,孩子說不想吃飯,肚子疼,我們以為是吃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導致胃腸不好,於是我們就帶著孩子去了附近的醫院。」蘭蘭爸爸回憶道:「到附近醫院拍片以後,醫生說是消化道異物,建議我們回家試試自己排出來,可是眼看都第五天了,也沒看見孩子拉出來什麼,這幾天她吃也吃不進去,還是整天喊著肚子疼。」

看著孩子一天比一天難受,11月13日,爸爸媽媽趕緊帶她趕到常州市兒童醫院就診。醫生安排蘭蘭做了腹部立位X片檢查,結果提示她的腹腔內確實存在小球型的異物數枚,狀似今年常發生的誤吞異物——磁力珠。

4顆磁力珠致胃腸穿孔 緊急救治

蘭蘭被收住入小兒普外科,小兒普外科及內鏡中心的醫生對蘭蘭病情進行會診討論,發現蘭蘭的情況比較特殊,已經好幾天過去了,而且異物位置沒有變化,有穿孔可能。如若穿孔,則需轉外科手術,否則孩子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當晚,內鏡中心主任徐嶽為蘭蘭做內鏡下檢查,發現胃內只能看到兩顆半磁力珠,考慮已經穿孔,立即轉為外科手術。主刀醫生包景峰在手術過程中發現,蘭蘭的胃體大彎前壁與近端空腸相互吸附,「我們小心分離出一枚磁力珠後發現已經形成了胃穿孔及腸穿孔,於是趕緊進行胃腸修補術。手術很順利,術中共取出磁力珠4枚。」術後蘭蘭被送入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觀察治療數天後,才轉入小兒普外科普通病房。

醫生提醒:加強幼兒看護 警惕意外傷害

經過及時治療,蘭蘭生命體徵平穩。看著女兒轉危為安,蘭蘭爸爸也總算鬆了一口氣:「磁力珠是女兒哥哥以前玩的,放在抽屜裡面,可能被她找到了,以為是糖就吃到了肚子裡。」說到這裡,蘭蘭爸感到懊悔不已。

磁力珠具有磁性,可以相互吸引。外表與糖果相似,極易造成誤吞。誤吞磁力珠後,僅極少數病例可以不通過手術治療,自行排出體外或經胃鏡取出。如僅誤食一枚,一般可以等待觀察,多數可以自行排出。但如果是多枚,還是應該早發現、早就醫、早診斷,通過醫療手段及早取出為好,以免出現磁力珠相互吸引,造成胃腸穿孔、壞死,引起瀰漫性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侯正萍通訊員/錢群華)

相關焦點

  • 磁力珠是「定時炸彈」 誤吞可致腸穿孔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 記者 黃伊娜 通訊員 張連治磁力珠又稱百克球,色彩斑斕,能夠組合成各種造型,深受小朋友們喜愛。但是,在外科醫生眼中,磁力珠卻是一顆顆 " 定時炸彈 ",一旦孩子誤服,很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近日,廈門市兒童醫院接診了一名誤服磁力珠的患兒。
  • 3歲男童吞下32顆磁力珠,在體內串成串!腸道多處穿孔,捲成麻花
    原來,飛飛家有兩個孩子,哥哥大概六七歲,磁力珠是家長買來送給大兒子玩的,當時爸媽還專門告誡哥哥,「磁力珠不能吃下去」。哪知道哥哥沒有吃,反而把磁力珠當作「彩虹糖」餵給了2歲的弟弟吃,導致弟弟出現了很嚴重的胃腸穿孔。
  • 15顆磁力珠、2顆鋼珠、1枚螺釘!2歲女孩腹中像五金店,腸胃穿孔險致命
    在手術過程中,醫生發現由於磁力珠的互相吸引,對腸壁產生了壓力,而這也導致欣欣腸道內多達6處穿孔,胃部有2處穿孔,還有1處腸壞死。 在醫生檢查後發現,孩子的消化道內有約20-30枚磁力珠,由於珠子之間因磁力合併,導致腸梗阻、腸穿孔、腹腔積液。好在後續手術成功,孩子已經脫離危險。
  • 青島一名5歲男童誤吞49枚磁力球 導致5處腸穿孔
    半島記者 王鑫鑫 報導本報3月19日訊 五顏六色的磁力球本是小孩子愛不釋手的玩具,然而,誤吞進肚釀險禍的新聞頻頻見諸媒體。這不,就在前不久,青島市婦兒醫院普外科接連接診兩例小病號,其中一個5歲的男娃誤吞了49枚導致5處腸穿孔,另一個寶寶誤吞了9枚。
  • 誤吞勺子致腸子穿孔 8000毫升消化液外漏
    誤吞勺子致腸子穿孔 8000毫升消化液外漏 2020-10-21 0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徐州中年女子誤吞棗核不自知,竟致小腸穿孔……
    答:當然不是,食用紅棗的時候需細嚼慢咽,一定勿把棗核吞下,以免造成腸梗阻,甚至腸穿孔等嚴重後果。近日,徐州市礦山醫院接診了一位特別的患者。家人急帶其到礦山醫院就診,急診查腹CT提示氣腹,考慮上消化道穿孔而已腸梗阻可能性大。由於患者腹痛明顯,經普外科谷振光副主任醫師診斷後需要儘快手術。術中運用微創腹腔鏡進行手術探查,當高清攝像頭進入腹腔後,發現腹腔內有大量的消化液,小腸見一長約3cm左右異物兩端穿出腸壁,腹腔中大量消化液。
  • 濟南一5歲女孩,誤吞190顆巴克球,胃內留置倆月……
    消化科魏緒霞副主任的一篇手記,記錄了為小患者取出胃中190顆巴克球的過程,↓↓↓電話被告知有5歲小女生吞入50餘枚磁力珠,並且已經2個月,趕去超聲科,查看異物位置,祈禱不會穿孔。答案是肯定的,誤吞磁珠非常危險。多枚磁珠異物進入消化道後經胃腸蠕動作用分離,又因互相間的磁性而相互吸引,重新吸引過程中可能異物之間夾帶食管壁、胃壁或腸管壁,如不能及時分離取出異物將導致消化道穿孔。如磁珠異物分次進入消化道,為磁珠異物分離提供時間及空間縫隙,導致消化道管壁被磁珠異物夾帶並壓迫、摩擦,則消化道穿孔風險增加。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巴克球玩具患兒
    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這樣幼稚想法的趨使下,她經口吞進近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的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家長就抱著「等等就能排出來」的想法居家等待了20多天卻遲遲未見排出,這才連夜租車風風火火地跨省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患兒
    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這樣幼稚想法的趨使下,她經口吞進近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的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家長就抱著「等等就能排出來」的想法居家等待了20多天卻遲遲未見排出,這才連夜租車風風火火地跨省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患兒
    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這樣幼稚想法的趨使下,她經口吞進近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的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家長就抱著「等等就能排出來」的想法居家等待了20多天卻遲遲未見排出,這才連夜租車風風火火地跨省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
  • 又來了,男孩誤食磁力珠險致胃穿孔,這種玩具不要再給孩子玩了
    2020年6月18日,淮安市一個11歲的男孩誤食了8顆磁力珠,隨後孩子出現腹痛,去醫院檢查後發現,食入的磁力珠將孩子的胃壁和橫結腸緊緊吸附在一起,胃壁差點穿孔。然而這並不是第一例吞食磁力珠導致危險發生的案例。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患兒 玩「馬克球」玩具要當心
    巴克球,又名磁力珠,其有著多彩的皮膚、千變萬化的造型,宛如葫蘆娃裡的蛇精,打開某寶app搜索巴克球,無不是都打著「能夠開發大腦、提高創造力、提高發散思維能力」旗號進行宣傳,提高銷量。  這些花裡胡哨的小球,好看、好玩、好功能,正迎合了時下越來越多爸爸媽媽對於孩子智力開發的需求。可是,巴克球再怎麼好,它可不好吃!
  • 孩子誤吞異物後果很嚴重!不能一「等」了之
    「孩子吞進去個巴克球,不吐也不難受,沒事兒吧?」在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的熱線電話和諮詢平臺上不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吞進異物沒事吧?會有危險嗎?能等等嗎?硬幣、玩具零件、飾品是常見的誤吞物件。然而紐扣電池,兩頭尖尖的棗核,不同規格的釘子,都是在腹中比較危險的東西。而磁性異物因為他們並不銳利,也可能並不是太大往往並不容易引起家長的警惕,從而忽視了它的危害,包括非消化科和外科的醫生。如果異物處理不及時,常導致上消化道出血、梗阻、穿孔等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 3歲小孩好奇吞硬幣 綿陽醫生精準取出 家長們長點心!
    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袁國鈞醫生提醒:食管被卡後果很嚴重,遇到了要這樣處理……兒童誤吞異物導致食道或氣管被卡的報導屢見不鮮,特別是最近,許多小孩因疫情被關在家裡,好奇寶寶們玩著玩著就喜歡把手裡的東西往嘴裡塞,最近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就接收了一名被硬幣卡住的小女孩,幸虧醫院消化內科醫生精準操作,成功取出硬幣。
  • 15顆磁力珠、2顆鋼珠、1枚螺釘!2歲女孩的肚子裡宛如五金店
    醫生分析,欣欣極有可能誤吞磁力珠,由於磁力珠相互吸引,形成串珠,把小腸壁壓住,導致小腸壁缺血壞死,腸梗阻直到穿孔。異物果然是15顆直徑約3毫米的磁力珠、還有2顆鋼珠以及1枚螺釘。
  • 寶寶誤吞紐扣電池,媽媽「小題大做」專業處置,醫生豎大拇指誇讚
    年幼的寶寶對家裡的任何物件都透露著「好奇」,他們剛剛開始認識世界,想要全方位的探索,而探索的方式往往都是看、摸、吃…… 正是這種探索方式,讓很多寶媽覺得不放心,畢竟小寶寶沒有安全意識,無知的探索可能會危及孩子的安全。
  • 吃飯誤吞一顆假牙,七旬老人險些食管穿孔
    星辰在線2月24日訊(長沙晚報記者 唐江澎 通訊員 張維夏 陳雪春)「吃飯的時候一沒注意,假牙就吞下去了,沒想到差點造成大出血,真是害苦了我啊!」  家住汽車東站的潘月明老人兩天前吃東西時不慎勿吞了口中的一顆假牙,但因並未見異常,沒有很重視。昨日,潘老先生感覺進食時總有異物梗阻感,且越來越不舒服,便在家人的陪同下到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就診。經檢查發現,潘先生食道上段有一明顯異物,從形狀可以判斷出,這個異物就是潘老先生的假牙。假牙體積約長3.5釐米,形狀不規則,四周又有金屬鉤,如果處理不好,容易劃破食道,導致大出血。
  • 5歲寶寶誤吞磁力球入院,醫生提醒:這些東西很危險趁早全部扔掉
    5歲寶寶誤吞磁力球入院 說起孩子誤吞東西,我就想起之前看到過的一則報導,青島一名5歲大的孩子誤吞了磁力球引發腸穿孔的案例,父母將其送到醫院時
  • 誤吞棗核卡在食道裡有危險嗎?
    老人因牙齒脫落或使用義齒,阻功能差,口內感覺欠靈敏,食管口較松拋,易誤吞異物;兒童多因口含玩物誤吞引起。 食管異物種類眾多,棗核,食慾骨頭,假牙等常見,兒童以硬幣多見。
  • 5歲女孩吞進190粒「巴克球」,醫生都驚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如意 通訊員 宋風玲「門診結束,為病房的多次治療的寶貝做了一個擴張;電話被告知有5歲小女生吞入50餘枚磁力珠,並且已經2個月,又是這個害人的東西,趕去超聲科,查看異物位置,看到神情淡定的小美女,不覺一陣心疼,祈禱不會穿孔;超聲確定位置後,住院、採血、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