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誤吞異物後果很嚴重!不能一「等」了之

2020-12-1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如意 通訊員 陶倩

「醫生,我孩子兩天前吃進去一枚一元的硬幣,沒拉出來。」 「兒子不小心咽進去一個杏核,奶奶說等等看,要等幾天?」

「孩子吞進去個巴克球,不吐也不難受,沒事兒吧?」

在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的熱線電話和諮詢平臺上不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孩子吞進異物沒事吧?會有危險嗎?能等等嗎?

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魏緒霞表示,其實,兒童消化道異物是消化科常見的急診,多發生在6月齡至6歲。上消化道異物是指在上消化道內不能被消化,且未及時排出而滯留的各種物體,常見的消化道異物主要為無意吞服,故意吞服,以及植物性、動物性及藥物性結塊,其中以無意吞服最常見。硬幣、玩具零件、飾品是常見的誤吞物件。然而紐扣電池,兩頭尖尖的棗核,不同規格的釘子,都是在腹中比較危險的東西。而磁性異物因為他們並不銳利,也可能並不是太大往往並不容易引起家長的警惕,從而忽視了它的危害,包括非消化科和外科的醫生。

如果異物處理不及時,常導致上消化道出血、梗阻、穿孔等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就拿磁性異物來說,如果在不同時間吞入多個磁鐵,或者多個磁鐵同時吞入體內,磁體之間的吸力足夠大會導致磁體隔著胃、腸壁吸在一起,持續壓迫腔壁導致壓迫壞死,引發穿孔、腹膜炎、腸瘻、感染、腸梗阻等,嚴重的也會因感染性休克等致命。

您可能會說了,我們大人也吞進過異物,沒有太大的不適啊?那孩子誤吞了異物會有哪些表現呢?

大部分誤吞異物的孩子多有明確的吞服病史,大孩子還可以知道吞服的時間、種類及數量,部分患兒有腹痛或嘔吐等表現,確實有一部分孩子無任何不舒服。

孩子吞食了異物有沒有不適或異常表現取決於異物對人體的影響。小而光滑的異物可無任何症狀;較大的銳利異物可引起梗阻、胃腸黏膜損傷,甚至胃腸出血、穿孔及急性腹膜炎。食管內異物多嵌頓在頸部食管狹窄處,出現疼痛、不適、持續異物感、進食哽噎;胃內異物則上腹部隱痛,刺入胃壁內則疼痛劇烈,大異物會引起幽門梗阻。而磁性異物對於消化道影響則取決於異物數量、磁性大小、存留時間等。

魏緒霞表示,家長發現「熊孩子」吞食了異物後,不要想方設法在家「瞎折騰」。

孩子尚未發生嗆咳、呼吸困難、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現,應第一時間到醫院就診。可怕的是有些孩子吞食異物病史隱匿,如出現這些體徵和症狀需要警惕:吞咽困難、嘔吐、流口水、嘔吐、 咳嗽、呼吸困難和拒食,其他症狀包括哭鬧或煩躁、痰中帶血、異物感、或咽喉、頸部、胸部或腹部疼痛。如果患兒出現發熱、發育停滯、反覆的呼吸道感染或肺炎,說明異物出現穿孔或病情進一步進展。

在醫院可以藉助不同的檢查手段來確診:磁珠異物為金屬類,可通過X線光片明確有無異物及大體位置,但是如誤服時間較長X線光片無法區分異物位於胃內還是小腸內,對是否決定胃鏡檢查具有挑戰,此時可應用腹部B超進一步確定異物位置及有無穿孔表現,指導下一步診療。

除了去醫院之外,還應該注意什麼?

兒童發生消化道異物,應立即停止進飲食,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在醫生評估後,儘可能早期給予合適的幹預治療方案。發生磁珠異物後應立即停止進食,因為在前期檢查中如胃腔中含有較多量食糜腹部B超不易發現異物位置,且胃腔內食糜較多在行胃鏡檢查中易造成反流誤吸、窒息的風險,並且為胃鏡下發現並取出異物增加困難,而且進食後胃蠕動在排出胃腔排空過程中可能叫磁珠異物一起排入小腸,造成磁珠分離在吸引增加穿孔風險,且異物進入小腸後無法經胃鏡及時取出,造成小腸穿孔風險增加。

防患於未然,預防終於泰山!魏緒霞提醒,在生活中我們要儘量將有可能誤服的異物單獨存放在孩子不易接觸的位置,儘量避免讓孩子玩耍磁珠玩具,對於年長兒多給孩子普及異物知識,不將玩具等不易食用物體放入口腔中玩耍。

相關焦點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說起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情時,王玉梅的臉上和語氣中透露著焦急,但同時,河南商報家有小寶的寶姨也能感受到她多多少少的無奈。對於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寶姨真的說過無數回了,可為何還是不斷有孩子因為誤吞異物而就醫,甚至險些喪命呢?歸根到底,寶姨覺得還是家長的注意力沒集中,又或者說預防工作沒做到位。
  • 驚險,患兒誤吞下四把牙刷!孩子萬一誤吞了異物怎麼辦?
    再次到醫院做了CT檢查後,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孩子消化道內竟然有4把牙刷!其中2把卡在食道,還有2把留在胃中。5月9日,經過手術,當地醫院取出了食道中的2把,剩下2把仍在胃中「安家」。11日上午,歡歡緊急轉入上海市兒童醫院,儘管孩子精神狀態似乎不錯,但滯留在體內的2把成人牙刷已經滯留體內十多天,已經成為不可預計的「腹中利劍」。如果再拖延手術,可能有嚴重後果。
  • 五歲孩子誤吞鑽戒!盤點寶寶易吞入的十大異物,家長一定要小心
    2010年1月31日下午兩點多,家住嶗山區的王女士帶著年僅五歲的孩子,匆匆來到青島市立醫院兒科門診,據王女士講述,孩子誤吞了一枚「鑽戒」。兒科主治醫生趙一明接診後,經腹部X線片檢查發現孩子胃中有一枚爪鑲的戒指,從戒面到指環直徑達2.5釐米,與一元硬幣大小相似。
  • 警惕「禍從口入」,不小心吞入食管異物該怎麼辦?
    、蟹殼等較銳利異物而引發嚴重後果的報導,食管柔軟,若異物刺破食管,不及時取出則會釀成嚴重後果。那麼我們如果不小心誤吞了異物,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今天就由東方醫院內鏡中心的練晶晶醫生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食管異物吧!
  • 3歲幼兒誤吞硬幣,醫生驚險取出
    熊孩子讓父母操碎了心,不僅要防著各種意外傷害,也要時刻要警惕孩子誤食、誤吞異物。4月21日,莞城醫院耳鼻喉科急診收治一名只有3歲的幼兒,因為誤吞了一枚硬幣梗阻食道,不能進食。穿防護服取異物難度加大據了解,孩子送入莞城醫院後,醫生馬上給他進行了胸片檢查。胸部DR顯示,異物為一枚直徑2.5cm的一元硬幣,硬幣梗阻在孩子食道口附近,臨近喉部,若不及時處理,長期局部壓迫會導致喉頭水腫,從而影響呼吸,隨時有生命危險。
  • 六旬老人喝湯吞下鋼針分兩次才取出 專家提醒:誤吞異物應馬上就醫
    六旬老人喝湯吞下鋼針分兩次才取出 專家提醒:誤吞異物應馬上到醫院就診華聲在線5月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梁輝 蔣芳義魚刺、雞骨頭、假牙……這些都是常見的老年人食道異物。專家提醒:一旦懷疑吞入異物,應馬上到醫院就診,儘早取出。湯裡怎麼會有鋼針?張奶奶事後推測,家裡平常喜歡用鋼絲球刷鍋,曾出現過鋼絲球扎手的情況,鋼針應該就是隱藏在鋼絲球內混入食物中的。
  • 貴陽一幼童誤吞電池,交警開道及時送醫,孩子誤食怎麼辦?這份...
    驚險,幼童誤吞電池12 月 12 日 14 時許,正在太慈橋執勤的貴陽市交管局南明區分局民警王穎接到指揮中心通報,一輛灰色麵包車報警求助,車上有位幼兒誤吞電池急需送往貴陽市婦幼保健院進行醫治。接警後,王穎駕駛警車僅 5 分鐘到達貴陽市婦幼保健院。
  • 孩子吞了橡皮筋?面對兒童突如其來的消化道異物,父母應該怎麼做
    到了醫院,醫生表示並沒有什麼大礙,因為橡皮筋屬於惰性,物質並不會在胃中被溶解,更不會被消化,而且也不存在什麼有毒物質,所以即便是孩子吞入不會對身體產生二次傷害,只不過是不衛生而已。雖然孩子誤吞了橡皮筋,但是好在不會出什麼大事,這也讓夫妻兩人心中的石頭落了地。
  • 誤吞異物怎麼辦?
    下列因素影響處理方法:患者年齡及臨床狀況,攝入異物的大小、形狀分類,異物存留部位,內鏡醫師的技術水平。 內鏡介入的時機:取決於發生誤吸或穿孔危險的可能性。鋒利物體或紐扣電池停留在食管內,異物或食團嵌塞造成高度梗阻,需緊急進行內鏡治療。如果患者症狀並不嚴重,也沒有高度梗阻的證據,則很少需要緊急處理,因為異物可能自發地通過。
  • 吃飯誤吞一顆假牙,七旬老人險些食管穿孔
    星辰在線2月24日訊(長沙晚報記者 唐江澎 通訊員 張維夏 陳雪春)「吃飯的時候一沒注意,假牙就吞下去了,沒想到差點造成大出血,真是害苦了我啊!」  家住汽車東站的潘月明老人兩天前吃東西時不慎勿吞了口中的一顆假牙,但因並未見異常,沒有很重視。昨日,潘老先生感覺進食時總有異物梗阻感,且越來越不舒服,便在家人的陪同下到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就診。經檢查發現,潘先生食道上段有一明顯異物,從形狀可以判斷出,這個異物就是潘老先生的假牙。假牙體積約長3.5釐米,形狀不規則,四周又有金屬鉤,如果處理不好,容易劃破食道,導致大出血。
  • 浙江女子喝魚頭豆腐湯誤吞魚鰓骨,差點戳破主動脈
    寧波鄞州的字女士前幾天就因為誤吞一塊魚鰓骨而陷入險境,這塊卡在食管中的魚骨離她的胸主動脈不到2毫米,差點就要了她的命!幸虧鄞州二院消化內科專家及時在內鏡下取出,這才化險為夷。1月3日晚上,37歲的字女士和朋友聚餐期間,喝了一大碗魚頭豆腐湯,一個不小心將一塊魚骨頭也喝了進去,她頓時就覺得胸骨後隱隱作痛,尤其吞咽口水時,不適感更加明顯。
  • 孩子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 是否需要做胃鏡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
  • 濟南一5歲女孩,誤吞190顆巴克球,胃內留置倆月……
    後來,女孩的媽媽在查看了關於誤吞巴克球的很多報導後,開始感覺到害怕,隨後,便急匆匆地帶著孩子來到了醫院。在醫院拍了腹部立位片,結果觸目驚心:孩子的上腹部竟顯示大片狀緻密影!答案是肯定的,誤吞磁珠非常危險。多枚磁珠異物進入消化道後經胃腸蠕動作用分離,又因互相間的磁性而相互吸引,重新吸引過程中可能異物之間夾帶食管壁、胃壁或腸管壁,如不能及時分離取出異物將導致消化道穿孔。如磁珠異物分次進入消化道,為磁珠異物分離提供時間及空間縫隙,導致消化道管壁被磁珠異物夾帶並壓迫、摩擦,則消化道穿孔風險增加。
  • 又有人誤吞雞骨頭後 用飯糰、韭菜硬吞險喪命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羅凱燕又有人誤吞雞骨頭後,一頓土法操作差點送了性命!讀創君又又又來提醒大家了:異物卡喉後不要亂吞飯、喝醋、吃韭菜。年關將近,聚餐增多,重要提醒,建議周知。2020年11月24日,讀創/深圳商報《雞骨頭卡喉後 男子連吞三饅頭險喪命》一文,報導了深圳一男子誤吞雞骨頭後,因處理不當差點送命一事。時隔半月,讀創/深圳商報熱線再次接到市民報料,又一男子因雞骨頭卡喉處理問題致食破裂,差點送命。12月6號晚,龍華觀瀾的謝先生吃晚飯時,不小心吞下了一截雞骨頭。
  • 江西一男童誤吞別針食道內9小時,這些東西家長千萬重視!
    那麼如果遇到誤吞異物的情況 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醫生提醒家長 小孩一旦誤吞了異物要及時就醫 切勿採用大口吞飯、吃饅頭、喝水等方式 以免異物穿破腸胃 加重病情
  • 南寧一七旬老人誤吞3釐米長魚刺,差點戳破大動脈!
    近日,74歲的南寧市民張女士吃魚時,不慎誤吞一根3釐米長的魚刺!這根像針一樣的「兇器」停留在距離頸部大動脈僅數毫米的地方,異常兇險,醫護團隊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才成功「拆彈」。▲醫護團隊為老人進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院方供圖南國早報記者從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了解到,12月6日晚,該院接診了一名74歲的老年患者,她吃魚時不慎吞了一根魚刺,自覺咽部異物感,吞咽時疼痛,立即到醫院求助。經過CT檢查,老人的食管內有一根長度約3釐米的針狀異物。
  • 江門一近兩歲寶寶誤吞4釐米螺絲釘!不幸中的萬幸是……
    醫生說:這小孩有兩個不幸中的萬幸,第一個萬幸的是釘子是直落的,第二個萬幸的是釘子沒有進入空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1歲多寶寶誤吞釘子被緊急送醫11月21日下午6時許,江門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接到一個1歲10個月的小男孩茂茂(化名),茂茂媽告訴醫生說:「我家寶寶好像吞了螺絲釘。」
  • 百歲老人吃粽子誤吞棗核!專家提醒:異物一旦刺入管壁損傷大血管...
    鍾情甜口味的或許會來上幾隻蜜棗粽,這讓吃粽子時候誤吞棗核的患者也多了起來。昨天,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內鏡中心服務臺收到了一個來自急診的緊急電話,一位103歲的老先生早上吃粽子時誤吞了棗核,家人帶著老人輾轉多家醫院,都因為年紀大未能處理。急診與內鏡中心溝通後,立即為老人安排了CT、抽血和心電圖檢查。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患兒
    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這樣幼稚想法的趨使下,她經口吞進近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的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家長就抱著「等等就能排出來」的想法居家等待了20多天卻遲遲未見排出,這才連夜租車風風火火地跨省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
  • 5歲兒童誤吞硬幣,濰坊市中醫院醫生「取錢有術」
    兒童天性好奇活潑,喜歡把一些小東西放到嘴裡含著,一不小心誤吞入體內,異物多嵌於食管狹窄處,造成食管異物,延誤治療會引起食管周圍炎及膿腫、食管穿孔及縱隔炎縱隔氣腫膿腫、食管氣管瘻等併發症,若尖銳異物刺破鄰近大血管,可能引起致命性出血,十分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