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孩子誤吞鑽戒!盤點寶寶易吞入的十大異物,家長一定要小心

2020-12-16 母嬰放大鏡

2010年1月31日下午兩點多,家住嶗山區的王女士帶著年僅五歲的孩子,匆匆來到青島市立醫院兒科門診,據王女士講述,孩子誤吞了一枚「鑽戒」。

兒科主治醫生趙一明接診後,經腹部X線片檢查發現孩子胃中有一枚爪鑲的戒指,從戒面到指環直徑達2.5釐米,與一元硬幣大小相似。由於孩子剛吃完午飯,胃內存有大量的食物,因此不能馬上進行胃鏡下異物取出手術。趙醫生一面觀察孩子情況,研究取戒指的方案,一面等待孩子胃排空。直到晚上六點多,孩子在全麻下,趙醫生為其取出了「鑽戒」。

據趙醫生介紹,當時胃鏡下見戒指包裹在食物殘渣裡,若隱若現,於是利用戒面反光,快速用圈套器套住戒指。考慮到該戒指為金屬爪鑲,戒面又是多楞面的玻璃製品,直徑較大,患兒食管較窄,因此在取出時,把戒面朝下,以免造成對孩子食道的二次損傷。

由於戒指稍大,經過食道和咽部交界處的狹窄部位,特別容易脫落,一旦脫落,可能會誤吸入氣道,因此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幸趙醫生是這方面的行家裡手,僅用5分鐘就取出了戒指,家長終於鬆了一口氣。

目前,經過一晚的留院觀察,孩子已無大礙,於昨日上午出院。

「其實,這是已經是我們正月裡第二次胃鏡下取患兒誤吞的戒指了。」趙一明醫生說:「今年正月初三,一名兩歲的患兒也是誤吞了媽媽的戒指,在全麻下胃鏡取出。

所以特別想提醒一下家長們,由於疫情的影響,孩子們只能在家玩耍,出於好奇的天性,會隨意尋找『玩具』,請家長務必看管好孩子,把有潛在危險性的物品存放好,一些小的物件儘量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專家提醒

這些物品孩子易誤吞硬幣、紐扣電池、各類飾品、鑰匙、手機掛鏈、棗核等所有小物件。

兒童誤吞異物後會出現以下症狀表現

對誤食異物的初步判斷很多時候需要家長的觀察和發現,部分年齡稍大的孩子會主動描述,但3歲以內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成熟,需要觀察是否出現以下表現:

孩子突然出現哭鬧不安腹痛咽痛吞咽困難、流口水、嘔吐容易煩燥

誤吞異物後的危害

異物對身體的損傷主要與異物的種類有很大關係。

誤吞硬幣會卡壓在食道引起食道黏膜的糜爛,嚴重的會引起穿孔。誤吞鈕扣電池,電池裡的電池液具有腐蝕性和毒性,一旦外漏對身體損害非常大。誤吞多塊磁性物質比如磁鐵,可能會引起腸壞死或梗阻。誤吞直徑超過2.5釐米的球狀物體,可能會引起小嬰兒的腸道梗阻。誤吞尖銳的物品可能會劃傷黏膜,甚至刺穿到氣管血管中去。誤吞異物後怎麼樣處理?

家長需要判斷孩子是否誤吞,以及誤吞了什麼異物。家長不要自己擅自採用吞咽饅頭或粗纖維食物等不科學的方法。及時到醫院就診。不要亂拍背切勿盲從網上方法

一件件看似離奇的事情,的確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血淋淋的事實。

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長或許並不了解異物急救方法,看到孩子吞入異物後,病急亂醫或存僥倖心理,想當然地採取一些方法,或者盲從網上的一些方法。韓富根提醒,如果處理方法不當,往往會使異物更深或造成併發症使病情惡化。

「異物的種類、性質和大小不一樣,處理的方法也不一樣。尤其不要根據網上方法,抓住孩子的腳,讓孩子頭朝下」韓富根說,這類方法非常容易造成孩子窒息。

此外,也不能用手摳異物或實施催吐。發現小孩吞入異物後,最好的辦法應該是第一時間到醫院進行檢查,確定有沒有異物或異物的位置,送往醫院途中最好不好喝水吃東西,為手術麻醉贏得時間。

相關焦點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說起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情時,王玉梅的臉上和語氣中透露著焦急,但同時,河南商報家有小寶的寶姨也能感受到她多多少少的無奈。對於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寶姨真的說過無數回了,可為何還是不斷有孩子因為誤吞異物而就醫,甚至險些喪命呢?歸根到底,寶姨覺得還是家長的注意力沒集中,又或者說預防工作沒做到位。
  • 孩子誤吞異物後果很嚴重!不能一「等」了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如意 通訊員 陶倩「醫生,我孩子兩天前吃進去一枚一元的硬幣,沒拉出來。」 「兒子不小心咽進去一個杏核,奶奶說等等看,要等幾天?」「孩子吞進去個巴克球,不吐也不難受,沒事兒吧?」
  • 警惕「禍從口入」,不小心吞入食管異物該怎麼辦?
    警惕「禍從口入」,不小心吞入食管異物該怎麼辦?那麼我們如果不小心誤吞了異物,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今天就由東方醫院內鏡中心的練晶晶醫生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食管異物吧!
  • 貴陽一幼童誤吞電池,交警開道及時送醫,孩子誤食怎麼辦?這份...
    通過幼兒父親洪先生了解到,幼兒今年 3 歲,當天在家裡和母親玩耍,一不留神就拿起了一塊 " 黃豆大小 " 的紐扣電池,突然將電池吞進了肚子裡。通過醫院胃鏡檢查,電池完好無損,已經進入小孩的大腸,之後將通過排便排出體外。多彩妹再次提醒各位:在孩子接觸物品的時候務必小心看護,謹防誤食,造成意外。
  • 2歲寶寶誤吞硬幣險傷食管,照顧孩子要細心,有些東西X光也照不出
    本月25日,家住瀋陽的2歲寶寶晨晨(化名)在鄰居家玩耍時不慎將一枚硬幣吞下。隨即就出現了不適症狀,哭鬧不止。家人立刻給孩子拍背催吐,但由於孩子太小,未能將硬幣取出。
  • 江西一男童誤吞別針食道內9小時,這些東西家長千萬重視!
    那麼如果遇到誤吞異物的情況 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醫生提醒家長 小孩一旦誤吞了異物要及時就醫 切勿採用大口吞飯、吃饅頭、喝水等方式 以免異物穿破腸胃 加重病情
  • 3歲幼兒誤吞硬幣,醫生驚險取出
    熊孩子讓父母操碎了心,不僅要防著各種意外傷害,也要時刻要警惕孩子誤食、誤吞異物。4月21日,莞城醫院耳鼻喉科急診收治一名只有3歲的幼兒,因為誤吞了一枚硬幣梗阻食道,不能進食。穿防護服取異物難度加大據了解,孩子送入莞城醫院後,醫生馬上給他進行了胸片檢查。胸部DR顯示,異物為一枚直徑2.5cm的一元硬幣,硬幣梗阻在孩子食道口附近,臨近喉部,若不及時處理,長期局部壓迫會導致喉頭水腫,從而影響呼吸,隨時有生命危險。
  • 10個月寶寶誤吞別針,針尖扎到食管險些出大錯,媽媽的做法比較贊
    分析:手術結束後醫生在跟寶媽聊,說道:寶寶在三歲之前是誤吞異物的高發期,在這個期間,我們做家長的要格外的注意。1)家長一定要分清楚寶寶吞食的物品是什麼類別的寶寶正在三歲之前對危險的事物是沒有辨別能力的,因為剛接觸這個世界,對整個世界都充滿了好奇,就會用嘴去探索這個世界,就是容易造成這種誤吞現象,所以在發現孩子誤吞東西之後,第一時間是要弄清楚孩子吞下的到底是什麼類型的東西,是軟的還是硬的
  • 4歲小女孩誤吞硬幣 醫生巧手胃裡「套」幣
    近日,一名4歲的小女孩誤吞一枚1角硬幣被緊急送到成都三六三醫院。據家長描述,孩子在玩耍時把一枚硬幣含在嘴裡,一不留神就吞了下去。X光檢查發現小女孩胃裡有一個圓形異物「在胃底,和食物混在一起了。」梁主任用胃鏡再次把食道、胃和十二指腸仔細看了一遍,確認沒有黏膜損傷後,放心地結束了這次異物取出治療。如何預防孩子誤吞或誤吸異物?梁紅亮表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對周圍的一切事物產生好奇,願意用手和嘴去探索世界,就有可能誤吞異物。
  • 三歲寶寶吞球針 山東一醫生連夜趕回醫院救治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0月25日訊(記者 陳洋洋 通訊員 胡雋楠)近日,濟南一三歲寶寶玩耍時誤吞了一枚球針,十分危險,家人趕緊送醫院救治,為了幫寶寶取針,剛回家休息的醫生又連夜趕回了醫院救治。
  • 5歲寶寶誤吞磁力球入院,醫生提醒:這些東西很危險趁早全部扔掉
    5歲寶寶誤吞磁力球入院 說起孩子誤吞東西,我就想起之前看到過的一則報導,青島一名5歲大的孩子誤吞了磁力球引發腸穿孔的案例,父母將其送到醫院時
  • 孩子吞了橡皮筋?面對兒童突如其來的消化道異物,父母應該怎麼做
    鄰居住著的是一家三口,而在這一天,夫妻兩人抱著孩子,急急忙忙開車出去,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孩子在家玩的時候不小心吞了橡皮筋,兩人也急得不行,害怕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傷害,於是就帶著孩子跑到了醫院。到了醫院,醫生表示並沒有什麼大礙,因為橡皮筋屬於惰性,物質並不會在胃中被溶解,更不會被消化,而且也不存在什麼有毒物質,所以即便是孩子吞入不會對身體產生二次傷害,只不過是不衛生而已。雖然孩子誤吞了橡皮筋,但是好在不會出什麼大事,這也讓夫妻兩人心中的石頭落了地。
  • 濟南一5歲女孩,誤吞190顆巴克球,胃內留置倆月……
    原來,5歲女孩欣欣兩個月前吃過「巴克球」,儘管之後隔幾天就會少幾粒,家長沒在意,以為巴克球這麼個小玩具又圓又滑個頭也不大早應該隨著大便排出來了。後來,女孩的媽媽在查看了關於誤吞巴克球的很多報導後,開始感覺到害怕,隨後,便急匆匆地帶著孩子來到了醫院。在醫院拍了腹部立位片,結果觸目驚心:孩子的上腹部竟顯示大片狀緻密影!
  • 江門一近兩歲寶寶誤吞4釐米螺絲釘!不幸中的萬幸是……
    1歲多寶寶誤吞釘子被緊急送醫11月21日下午6時許,江門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接到一個1歲10個月的小男孩茂茂(化名),茂茂媽告訴醫生說:「我家寶寶好像吞了螺絲釘。」一聽茂茂媽這麼說,該科副主任醫師鍾碧瑩立即給茂茂照了X光片,發現果真有一枚約4釐米的釘子橫躺在茂茂的身體裡。△茂茂被家人送到醫院就醫。
  • 青島一名5歲男童誤吞49枚磁力球 導致5處腸穿孔
    半島記者 王鑫鑫 報導本報3月19日訊 五顏六色的磁力球本是小孩子愛不釋手的玩具,然而,誤吞進肚釀險禍的新聞頻頻見諸媒體。這不,就在前不久,青島市婦兒醫院普外科接連接診兩例小病號,其中一個5歲的男娃誤吞了49枚導致5處腸穿孔,另一個寶寶誤吞了9枚。
  • 5歲兒童誤吞硬幣,濰坊市中醫院醫生「取錢有術」
    兒童天性好奇活潑,喜歡把一些小東西放到嘴裡含著,一不小心誤吞入體內,異物多嵌於食管狹窄處,造成食管異物,延誤治療會引起食管周圍炎及膿腫、食管穿孔及縱隔炎縱隔氣腫膿腫、食管氣管瘻等併發症,若尖銳異物刺破鄰近大血管,可能引起致命性出血,十分危險。
  • 磁力珠當「彩色糖果」 好奇寶寶誤吞致胃腸穿孔
    而它五彩斑斕的小小身形,狀似「彩色糖果」,對於懵懂無知的幼兒可能成為「奪命珠」,常州市兒童醫院今年已陸續接診多例誤吞磁力珠就醫的孩子。近日,又有一名2歲幼兒誤把磁力珠當糖果吞入腹中,磁力珠將小患者的胃和腸道吸附在一起,造成嚴重的穿孔,經市兒童醫院緊急救治,闖禍的磁力珠被成功取出。患兒有驚無險,經過觀察目前病情平穩,日前好轉出院。腹痛5天,竟然身體藏「珠」?
  • 寶寶誤吞紐扣電池,媽媽「小題大做」專業處置,醫生豎大拇指誇讚
    快拿來……」 拿到蜂蜜,玲玲立馬讓孩子多喝幾口,趕忙起身往醫院趕去。 孩子誤吞紐扣電池,媽媽的一系列專業的處置操作,醫生豎起了大拇指 等到抱著孩子來了醫院,玲玲和醫生說出了自己懷疑寶寶可能誤吞了紐扣電池,也告知了自己的緊急處置,醫生連忙給孩子安排了CT。
  • 驚險,患兒誤吞下四把牙刷!孩子萬一誤吞了異物怎麼辦?
    孩子在家中接連吞下了四把近20釐米長的牙刷,家長直到一周後在醫院檢查時才發現。拖延就醫導致急性食管和胃黏膜損傷,被緊急轉送到上海市兒童醫院後,消化內科通過胃鏡手術成功取出全部殘留牙刷,目前正在康復治療中。
  • 河南1歲寶寶誤吞硬幣嘔吐不止 醫生:這些「土辦法」不可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春 通訊員 王國鋒,王婉璐,潘世珍9月11日上午,1歲6個月的寶寶小韓(化名)被急忙送到汝州市人民醫院。當天早上,小韓在家誤吞一枚硬幣卡在食道,在該院緊急施救後,順利將硬幣從食道裡取出。9月11日早上7時許,吃過早飯後,小韓開始出現嘔吐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