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6日下午15:30,2020賽季中超聯賽第一階段第一輪的比賽繼續進行,對陣雙方分別是「主場」作戰的大連人和山東魯能泰山。最終經過90分鐘的精彩角逐,憑藉著費萊尼的帽子戲法,山東魯能泰山隊以3-2的比分逆轉戰勝了大連人隊,取得了聯賽的開門紅。
大連2-3魯能
對於兩支球隊來說,這場比賽都是新賽季的第一場正式比賽,在經歷了200多天的休賽期後,球隊均發生了不少變化,不論是人員的變化還是目前特殊賽制的變化都為球隊帶來了一些變化。
對於大連人隊來說,球隊在休賽期裡人員配置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外援方面,球隊「大腿」卡拉斯科的離隊對於球隊實力來說打擊不小,但是好在他們也引進了2名新外援以補充球隊,分別是從費耶諾德隊引入的前鋒薩姆·拉爾森和從尤爾加登隊引入的中後衛馬庫斯·丹尼爾森,這2名外援的名氣與身價雖然與卡拉斯科無法比擬,但是他們應該都會是性價比較高類型的外援。內援方面,球隊的變化可以用天翻地覆來形容,上賽季的主力球員趙明劍和秦升已轉會至上海申花,周挺,朱挺,楊善平等年紀較大的球員也已經被主帥貝尼特斯放棄。
大連2名新援
大連隊主帥貝尼特斯本賽季主打青春風暴,球隊在轉會期買進了多名U23球員,例如,林良銘,陶強龍,童磊,吳偉等。他們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將會是貝尼特斯最器重的一批球員,更是大連隊未來發展的基礎。可以說在這個漫長的休賽期裡,大連隊完成了新老交替,在接下來這個高強度,高密度的賽季裡,或許這支平均年齡只有25歲的球隊將會佔有一定的體能優勢。
大連新援林良銘
再反觀山東魯能泰山隊,他們在這個休賽期裡的人員變動也不少,外援方面他們補強了後防線,引入了匈牙利中後衛卡達爾,此外,巴西外援萊昂納多的「壓哨」加盟也給球隊實力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內援方面,姚均晟,郭田雨的租借回歸也為主教練李霄鵬在前場球員安排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魯能新援卡達爾
毫無疑問,新賽季的第一場比賽對於這兩支球隊來說都會有一定的考驗,人員的更迭安排需要實戰去檢驗,大連一方的人員還算比較齊整,除了博阿滕的缺席,其餘球員均有上場機會。而魯能方面佩萊和卡達爾由於剛剛歸隊,因此不具備主力水準,他們只能更多的依靠費萊尼和莫伊塞斯二人。因此在互相均不了解的情況下,比賽應該會進行的比較穩定,雙方應該都是以適應為主,通過這場球去適應特殊的賽制和全新的人員配置。
在一方人員配置幾乎完整,另一方人員尚有缺漏的情況下,本場比賽的首發名單也十分引人關注。
大連方面,主教練貝尼特斯在首發陣容中安排了3名U23球員登場,足以說明他對於年輕人的重視程度。貝尼特斯此役排出的陣型為4-4-2,一個攻守平衡的陣容,後防線以瑞典外援丹尼爾森為核心,中場以哈姆西克為主要組織者,兩個邊路分別安排了拉爾森和林良銘,希望藉助這2名球員的速度和個人能力衝擊對手後防線。鋒線上安排的2名球員是龍東和鄭龍,他們二人的特點大不相同,龍東主要負責作為支點和把握機會,鄭龍可以回撤充當一個組織者。
大連4-4-2陣型
看得出來,本場比賽貝尼特斯的安排是比較保守的,大致思路應該是先以一個攻守均衡的陣容先保證防守,在穩固防守的同時尋求機會。
大連主帥貝尼特斯
魯能方面,主教練李霄鵬的人員安排與他在賽前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的內容一樣,外援方面只有莫伊塞斯和費萊尼首發,佩萊替補待命。此外,像戴琳,劉洋等上賽季後防多名主力也均被安排在了替補席上,宋龍和劉軍帥成為了首發。
魯能4-2-3-1陣型
通過這樣的首發陣容可以感覺到球隊的一些關鍵球員身體狀態應該是還沒有達到最佳比賽狀態,這套陣容應該是李指導能夠派出的狀態最好的11個人。4-2-3-1的陣型同樣也是以穩為主,這是上賽季球隊運用的比較多的陣型,球員們也比較熟悉,能夠明確各自位置的職責。
魯能主帥李霄鵬
其實本場比賽山東魯能隊的陣型更加準確的形容應該是4-1-4-1,因為在球隊進攻的時候,雙後腰之一的巴西外援莫伊塞斯的位置會頂的非常靠前,從而在中前場形成4路同時出擊的局面,而中場的保護工作完全就交給了蒿俊閔,這樣的打法是略有些激進的,因為莫伊塞斯的前插勢必會增加蒿俊閔在中場的壓力,所以當比賽進行到第63分鐘蒿俊閔被換下時可以感覺到他已經非常疲憊了,這也是為什麼在下半場開始時大連隊能夠快速通過中場對魯能形成威脅的原因。
莫伊塞斯位置靈活
大連人(4-4-2):1-張翀/11-孫國文、22-董巖峰、30-丹尼爾森、16-童磊(U23)/28-林良銘(U23)、5-吳偉(U23)、17-哈姆西克、10-拉爾森/9-龍東、31-鄭龍
大連魯能雙方首發
山東魯能泰山(4-2-3-1):18-韓鎔澤/6-王彤、3-劉軍帥、5-鄭錚、39-宋龍/22-蒿俊閔、10-莫伊塞斯/33-金敬道、36-段劉愚、17-吳興涵/25-費萊尼
其實本場比賽對於山東隊主帥李霄鵬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球隊的主力中鋒佩萊和外援中衛卡達爾均不具備出場的水準,而本場比賽李霄鵬派上了身高194cm的比利時外援費萊尼出任中鋒,熟悉費萊尼的球迷應該知道這個位置對於費萊尼來說是比較陌生的,費萊尼最合適的位置是中場。通過上半場45分鐘的比賽過程來看,費萊尼確實在中鋒的位置上沒有太多的亮點,傳中球也很少能夠直接到他的頭頂,因此整個上半場對於費萊尼來說應該是比較彆扭的。
魯能首發中鋒費萊尼
下半場開場後不久,李霄鵬指導果斷做出了換人調整,用劉彬彬和郭田雨換下了段劉愚和吳興涵,這2次的調整可以說是慢慢的將球隊在上半場比較游離的狀態拉回來了。而郭田雨的上場使得費萊尼的位置有所回撤,處於一個前腰的位置,但是僅僅4分鐘以後大連隊就利用了一次偶然的機會取得了進球,此後,李霄鵬指導再次做出換人調整,用張弛換下了蒿俊閔,而自從這個換人發生以後,場上的局面真正的逆轉了。當然也不得不承認,費萊尼的這3粒頭球各個精彩。
魯能第一粒進球
魯能第二粒進球
魯能第三粒進球
首先,張弛換下蒿俊閔帶動了多個位置上人員的變動,張弛在上場後打到了右邊前衛的位置上,而這個位置上原來的球員金敬道被「趕」到了中路,這個變化也使得費萊尼的位置再次後撤,與莫伊塞斯幾乎形成了一個雙後腰的位置。這一系列的變化不僅讓原先表現平平的球員重新投入了精氣神,例如,費萊尼和金敬道,也使得球員們對於各自的位置更加的熟悉。
費萊尼位置回撤
其實在魯能丟掉第一個球以前就可以發現,魯能的中場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下半場開場後大連隊屢次衝擊球隊後防都是因為中場過於薄弱,對手通過自己的中場非常輕鬆。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也是因為莫伊塞斯的活動範圍確實太大了,莫伊塞斯的跑動幾乎遍布全場,而中場只剩下蒿俊閔負責攔截和調度顯得過於吃力,因此費萊尼的不斷回撤逐漸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說張弛換下蒿俊閔的這次換人是點睛之筆。
本場比賽大連隊的自我定位還是比較準確的,沒有因為對手只能上場2名外援而重裝出擊,反而是以防守為主,尋求定位球和反擊的機會,包括箭頭人物龍東都會回撤的比較深以協助隊友防守。相信這也是主教練貝尼特斯在賽前重點強調的內容。事實也如此,大連隊在上半場的表現非常的平穩,絲毫不著急進球,甚至還多次威脅到了魯能的球門。
龍東回撤位置很深
在下半場的前20分鐘裡,大連隊依然做的非常好,他們抓住了魯能在防守上的漏洞率先取得了進球,甚至一度控制了場面,對魯能形成了圍攻之勢。
大連第一粒進球
大連第二粒進球
從比賽第79分鐘開始,讓費萊尼在7分鐘內連續3次頭球破門可以說是完完全全暴露了球隊的防守問題,首先是防反擊時的攔截不果斷,讓郭田雨在中場能夠多次完成過人,最終導致丟球。再者就是2個角球的防守,同樣的球員,同樣的丟球方式足以說明在比賽開始前球隊並沒有對費萊尼的角球進攻進行針對性的布置,其實費萊尼的空中威脅根本不是秘密,作為對手,針對這一個魯能的大殺器如果不進行賽前的針對性防守部署,那麼丟分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大連隊表現不俗
因此,本場比賽貝尼特斯在球隊的整體戰術部署和定位上是比較成功的,他們一度也踢出了自己預想的比賽。但是很可惜在防守的細節方面出現了大漏洞,吃了大虧。因此,在後面的比賽中貝尼特斯在細節方面還需要多做功課以應付對手的「絕活」。
通過全場的比賽技術統計可以發現,不論是控球率還是射門數,射正數魯能都佔優。事實上這幾項數據除了控球率以外,大連隊在上半場是佔有優勢的一方,這也足以說明山東魯能隊在下半場具有針對性的改變,大連僅僅只是在一段時間內佔據優勢,但是如何能夠在未來的比賽中增加他們控制局勢的時間更加重要。不僅要得勢,更需要得分。
大連vs魯能技術統計
下面再來看球員評分數據。毫無疑問本場比賽完成帽子戲法的費萊尼獲得了全場最高分(9.9),除此以外,莫伊塞斯(8.2)和劉彬彬的(7.0)也算是魯能隊評分較高的球員;而大連人隊方面評分最高的球員是貢獻了一次助攻的右邊後衛童磊(7.1),此外各打進一球的龍東和丹尼爾森也獲得了7分以上的評分。
大連vs山東球員評分
整個球員評分比較合理,雖然大連隊的評分差距相對於魯能來說較小,但是他們在本場比賽中並沒有高光的球員,也就是說本場比賽他們並沒有真正的核心球員站出來,或許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本場比賽沒有取勝原因。
整場比賽非常精彩
比賽總結:本場比賽的上半場場面略顯平淡,雙方都是追求穩固防守,保證不丟球。下半場,大連隊率先發力,掌控了一段時間的場上局面,但是魯能主帥李霄鵬的臨場換人調度體現了實力,用3個關鍵的換人將比賽牢牢控制,最終實現了逆風翻盤。本場比賽對於魯能隊來說應該是一場漲士氣的球,球隊在多名主力缺席的情況下實現精彩的逆襲確實對於球員們的信心提高會有所幫助。而對於大連人隊來說,雖然比賽輸了,但是他們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他們是有能力在面對強敵時做出反抗的,當然還需要總結提高的地方很多,相信對於這支年輕的隊伍來說進步的速度應該是會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