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出爐!獲獎項目(人)有何特點?

2020-12-27 廣東科技發布

3月25日,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其中突出貢獻獎2人、自然科學獎24項、技術發明獎14項、科技進步獎135項、科技合作獎4人,合計179項(人)。

獲獎項目(人)特點

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的總體獲獎率為28.1%,與2018年度相比,獲獎項目數量增加3項(人)。

更多的優秀成果湧現,充分展示了我省大力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科技創新強省取得的突出成效。

(一)傑出科學家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樹立光輝榜樣

這兩位傑出科學家目前仍活躍在科研一線,他們對科學的執著和追求、科學高峰的精神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樹立了光輝榜樣。

此外,青年科學家獲獎群體同樣引人注目、可圈可點,青年科技人才正逐步成長為我省科技創新中堅力量。

(二)前瞻性引領性原始創新成果取得持續突破

近年來我省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主力軍和企業生力軍作用,瞄準國際科學前沿和戰略必爭領域,對接國家基礎研究重大布局,著眼我省優勢特色產業及未來發展關鍵領域,著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始創新成果重大突破。

自然科學獎獲獎項目充分展現了我省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取得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2019年是開放外籍科研人員提名我省自然科學獎的首年由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西班牙籍研究員米格爾埃斯特班(MIGUEL ANGEL ESTEBAN BARRAGAN)牽頭完成的"尿液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及體細胞重編程機制"獲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該項目從攻克再生醫學技術核心問題出發,利用人體尿液成功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為進一步改進iPS細胞技術、認識幹細胞以及發育、分化、衰老和疾病等諸多過程提供了全新思路。

(三) 奮力破解核心技術攻關問題

我省持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增強創新發展的後勁。

從2019年度獲獎項目看,有一批面向產業發展重大需求的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突破,也使我省自主創新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例如由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明珠等人完成的"光儲空調直流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獲得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該項目探索新能源與空調結合的高效供給模式,首創新能源直流供電與空調系統集成的架構,解決了光伏、儲能、電網和空調集成控制與調度難題,將空調由傳統用電設備轉變為發儲用一體化設備,實現了對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

該項目成果改變了傳統製冷設備消費資源的現狀,大幅提升清潔電力在民用領域的佔比,實現了對分布式光伏的就近消納,對國家能源改革戰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進步獎主要表彰技術創新性突出、經濟社會效益或者生態環境效益顯著,或在推動行業科技進步、改善民生、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有重大貢獻的創新性科學技術成果,是體現產業技術進步和成果轉化應用的獎項。

這批獲獎項目成果在轉化應用過程中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充分展現了我省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例如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唐克坦等人完成的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獲獎項目"三維環境智能感知系統研發及應用"。

該項目攻克了無人系統自主導航過程中的跟蹤、定位與避障難題,實現了多視覺傳感器信息融合的三維圖像獲取、精準視覺測距、障礙物的檢測與躲避、場景語義分割、三維環境視覺建圖、路徑規劃與自主導航等技術創新,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款具有自主避障能力的智能無人機,極大地拓寬了無人機的應用場景,使之成為了新型生產力工具,為無人機向各行業的推廣起到關鍵作用。截至2018年底,該項目產品系列合計銷售額為95億元,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科技進步獎項目還充分體現了對促進民生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支撐作用。

例如由廣東省結核病控制中心牽頭完成的"結核病防治技術集成與應用研究"項目,構建了"全面規劃、主動幹預、智慧管理"結核病防控新型模式並應用,在全國率先達到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2015年結核病患病率、死亡率雙降50%"的要求。

由深圳海關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牽頭完成的"新發流感病毒診斷體系構建及納米檢測材料的研發應用"項目,針對流感病毒開展新型檢測技術、流行趨勢、防控技術的研究,顯著提升了我國流感病毒分型鑑別診斷和防控水平,為預防新型流感病毒入侵、擴散和危害提供科技支撐。

(五) 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穩健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通過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建設企業研發機構、完善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等舉措,持續優化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大力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穩健。

例如由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田震華等人完成的"面向複雜電磁環境的北鬥導航創新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

該項目主要解決了北鬥導航系統建設過程中國產化北鬥導航射頻、基帶核心系列晶片的自主研發的問題,突破了北鬥高精度測量、高動態接收、多維抗幹擾等系列關鍵技術。

(六)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創新成果不斷湧現

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持續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邁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產出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

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中,港澳機構或人員參與的項目分布於多個領域,參與機構包括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澳門大學等知名高校。

此外,我省科技創新工作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瞄準科學發展前沿和產業變革前沿,大力吸引聚集國內外創新資源。

參與項目研發應用的省外單位分布於北京、上海、江蘇、湖南等18個省市。

例如由南方醫科大學、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和香港中文大學等單位歷經十餘年研究攻關合作完成的"肝臟腫瘤新型多模圖像診治核心技術、體系構建及其臨床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該項目創新建立了基於肝臟腫瘤新型多模圖像診治核心技術的數字智能化診療體系,實現了肝癌解剖性、功能性和根治性肝切除術,構建了肝癌早診早治新模式。

(七)對外科技合作取得豐碩成效

我省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有著對外科技交流合作的優良傳統和突出優勢,四十年來牢牢把握改革開放帶來的發展機遇和成果,吸引了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科技工作者到廣東這片改革開放的熱土上創新創業,已成為促進我省科技進步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為表彰對我省科技進步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省外個人或組織,2018年起我省重點面向粵港澳科技合作、國際科技合作等設立了科技合作獎。

2019年度評選出的4名科技合作獎獲獎人,來自法國、德國、印度、斯裡蘭卡四個國家,均長期和我省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在向我省引進技術、合作研發、培育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取得了一系列的豐碩成果,彰顯我省對外開放合作共贏新格局。

部分圖片來源:南方日報、南方+

製作:省科技監測中心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出爐!獲獎項目有何特點?
    3月25日,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其中突出貢獻獎2人、自然科學獎24項、技術發明獎14項、科技進步獎135項、科技合作獎4人,合計179項(人)。
  •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出爐!唯一特等獎來自深圳(附完整獲獎名單)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出爐!在新基建的背景之下,來自科學技術領域的突破與成就更加引人注目。昨日,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正式召開,大會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包括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2項,二等獎12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9項,二等獎5項;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29項,二等獎105項。在科技進步獎類目中,來自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團隊憑藉「三維環境智能感知系統研發及應用」項目,摘得了特等獎。這也是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唯一的特等獎。
  • 廣州136個項目獲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大洋網訊 3月25日,全省科技創新大會頒布2019年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廣州獲獎136項,佔總獎項數179項的76%,獲獎數量高居廣東第一,並包攬了2名突出貢獻獎和4項科技合作獎。成色十足,廣州科技創新成果豐碩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廣州包攬2名突出貢獻獎和4名科技合作獎,共獲得一等獎43項(佔比86%),共獲得自然科學獎20項(佔比83.3%)
  •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出爐 廈門六項科技成果獲獎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記者 吳君寧 通訊員 李根 唐燕婷)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昨日在北京召開,共評選出296個項目獎和12名科技專家獎。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我市共有6項科技成果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通用項目5項、專用項目1項。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我市科技創新水平顯著提升,全市共有16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
  • 福州大學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取得歷史性突破
    近日,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名單正式公布,福州大學獲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29項,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省科學技術獎15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作為合作單位獲省科學技術獎14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
  • 我國輕工領域多個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2020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
  •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提名的3個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2020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
  • 北京郵電大學四項科研成果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9月10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市委書記蔡奇參觀獲獎成果展並為獲獎代表頒獎,向全體獲獎人員表示祝賀,向他們為首都科技事業發展作出的貢獻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頒獎並講話。
  • 「4+1」:上海光機所獲得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多個獎項
    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19日出爐,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光機所)有4個項目獲獎,還獲得了一項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早期集中全所力量以大能量、大功率雷射為研究中心,為中國強雷射科學技術發展奠定了關鍵人才隊伍和重要科學技術基礎。現在的主要研究方向瞄準聚變點火、空間雷射、超強超短雷射三大突破方向,志在成為中國雷射科學前沿的開拓者、雷射技術進步的領跑者,以及搶佔國際雷射科技制高點的重要戰略創新力量。  上海光機所「機載藍綠雷射海洋探測和傳輸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 我市11個項目榮獲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
    6月10日,湖南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在長沙召開,大會公布和表彰了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我市養殖廢棄物資源化高效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等11個項目獲獎,其中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項9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6個),省自然科學獎項2個(三等獎2個)。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出爐 多家企業上榜
    張迪 攝3月25日,全省科技創新大會頒布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彰顯廣東經濟發展的科創力量。值得關注的是,在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等獎項中,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獲獎項目頗為亮眼。數據顯示,在今年的榜單中,由企業牽頭或參與的項目總數達到123個,佔獲獎項目總數的68.7%。
  • 2019年度市科學技術獎「九三」全明星名單來啦!
    2019年度市科學技術獎「九三」全明星名單來啦! 熱烈祝賀5月19日上午,2019
  • 瑞安這個企業獲獎!2019年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名單公布!
    7月17日上午,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省人民大會堂舉行,297項科技創新成果榮獲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瑞安市嘉利特荏原泵業有限公司的「大功率流程離心泵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287項,長沙獲205項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10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 通訊員 任彬彬 文衛華)今日,湖南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在長沙召開,大會公布和表彰了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獲獎項目287項,其中長沙獲得各類獎項205項,穩坐「頭把交椅」。
  • 優秀:湖南大學6項成果獲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20年6月10日上午,湖南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在長沙召開,對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進行表彰,我校6項成果獲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我校共22項成果獲獎,其中,我校教授以第一完成人獲科學技術一等獎6項(其中自然科學獎1項、技術發明獎2項、科技進步獎3項)、二等獎4項(自然科學獎4項)、湖南省國際合作獎1項;我校作為參與單位獲湖南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
  • 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揭曉
    原標題: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揭曉本報長沙訊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根據《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評審,省人民政府決定授予周宏灝院士湖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 南開大學19項成果獲2019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瑋光 記者 吳軍輝)4月23日,2019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2020年科技工作會議在天津禮堂召開。大會對2019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獲獎者進行表彰。南開大學2019年度共有19項科研成果獲獎,其中以第一完成單位獲獎8項,包括自然科學一等獎3項,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自然科學二等獎、三等獎和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
  • 內蒙古農業大學多項成果榮獲2019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獎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公布2019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決定,內蒙古農業大學獲獎成果數再創新高。  2019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授獎人2名、自然科學獎授獎成果17項、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成果104項、中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授獎人9名。
  • 成都20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原標題:成都20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10日,在北京召開的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了中國科技界頂級獎項——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名單。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成都斬獲頗豐。在蓉20個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佔四川省獲獎總數的80%,獲獎數量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 我省25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由我省主持和參與完成的項目有25個,其中1個特等獎、2個一等獎,涵蓋軌道交通、災害預警等多個重點產業領域今年我省再次在國家自然科學獎上有所斬獲1月10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名單,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獲獎,其中由我省主持和參與完成的項目有25個,涵蓋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現代農業、軌道交通、災害預警等重點產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