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群島被日本吞併,斷絕與清廷的宗藩關係後,王室還有後裔嗎?

2020-12-16 劇透歷史

琉球群島位於東海的東部外圍,南北總長度達1000多公裡,呈東北西南向,包括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大島諸島、大東諸島和先島諸島等島嶼。

統計下來,共有60餘個有名稱有人居住的島嶼和400多個無名小島。這個區域距離上海、寧波、溫州約700多公裡,歷史上長期屬於中國的勢力。

群島曾經建立過山南、中山、山北三個國家,又在1429年統一為琉球王國。這個王國具體位置在灣灣和日本九州島之間,總面積達到3600平方公裡,是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商業發達,號稱「萬國津梁」。

當時中國處於明朝時期,在位的皇帝是明宣宗朱瞻基。不過,雖然琉球王國在1429年才合三為一,琉球諸國卻早就與中國有來往,並且一直是中國的藩屬。

公元6世紀中後期,隋煬帝命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仙山。行至東海東部的某片海域時,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面中,史料中的形容是「若虯龍浮在水面」,便為其取名流虯。

這是琉球首次為中國人所知。唐朝編修《隋書》時,因「虯」有小龍的意思,犯了帝王的忌諱,改名為「流求」。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者向琉球三國發布詔諭,這是明朝第一次遣使琉球,效果非常好,琉球中山國國王察度立刻響應,派王弟隨使者入明朝,表達臣服之意。

於是朱元璋將琉球諸國列入不徵之國,並將流求改名為「琉球」,這個名稱很美好,代表著琉璃玉和珍珠球。第二年,北山王和南山王也向明朝進貢了。

明朝滅亡後,琉球王國繼續向中國的清朝納貢,於1663年正式受到清朝的冊封,同年起使用清朝年號,雙方長時期保持著宗藩關係。不過和朝鮮一樣,琉球人的服飾髮髻,依然延續著明朝的傳統。

從明朝開始,每一任琉球王都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從未間斷。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只有得到中國皇帝的承認,琉球王才是合法的。

琉球王國這麼尊崇明、清兩朝,其實不只是懾於這兩朝的軍事實力,也是在給自己找個大靠山。琉球王國的地理位置太好了,被很多國家或勢力覬覦,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吞併。

清朝晚期,腐朽孱弱的清廷自顧不暇,保護不了周邊各藩屬國,琉球王國被早就虎視眈眈的日本一步步侵略了,並在1879年強行將琉球併入日本,設置衝繩縣。

沒錯,二戰中發生過激烈戰役的衝繩,就是曾經的琉球王國。著名影星金城武,資料上寫著的是中日混血兒,但細緻地溯源,他其實是琉球和中國的混血兒。

覆滅前夕,琉球王國狠狠掙扎了一番,先是向宗主國清朝求援,可那個時期的清朝,打輸了兩次鴉片戰爭,國力大損,根本沒有能力幫助琉球。琉球王國還想尋求國際社會的支持,也沒成功。

那麼琉球王國的王室還有後裔嗎?當然是有的。

琉球王國滅亡時,日本為了更好的控制琉球,並沒有將王室趕盡殺絕,而是強令當時的琉球王尚泰移居東京,列入華族尚泰不得不抱病前往,隨行的還有其他一些王室成員,這些人的後代至今生活在日本。

解釋一下,日本華族是日本於明治維新至二戰結束之間存在的貴族階層,其名稱出現於1869年6月17日,那時日本將國民分為皇族、華族、士族、平民四個等級,華族僅次於皇族。

但尚泰肯定不會為此而感到高興,他在心理上更為認同中國,因為在舊有的宗藩體系下,他這個琉球國王的權力,可比這個日本華族身份大了去了。

琉球王國晚期,日本強令尚泰斷絕對清朝的朝貢,他不願意,給管事兒的日本人寫信抗議,信中有這樣的字樣「(琉球與中國)實為父母之國,舉藩奉戴,幾萬世不相替,篤志忠義」,還說如果斷了給清朝的朝貢,「不啻斷絕父子之道」。

信中流露出的忠誠之意令人感動,這都不是簡單的君臣關係了,而是上升到父母與子女之間。可惜,本應作為琉球依靠的清朝既無能力,也不重視此事,消極應對,琉球王國就滅了。

1901年尚泰身患重病,客死於異國他鄉,時年58歲。長子尚典被日本封為侯爵,並當選貴族院議員,1920年去世。他的兒子尚昌繼承了他在日本的爵位,還到過中國旅行,1923年在東京死去。這一支延續到了現代,當前尚氏家族的首領名叫尚衛,出生於1950年,經營著多家大型企業。

尚泰的第四個兒子尚順更厲害,是《琉球新報》和衝繩銀行的創立者,他自己以及大部分子女死於二戰時期的衝繩戰役,活下來的也都發展得很好,孫女曾是五井財團的掌權者。

這樣看來,琉球王室還有許多後裔,而且大多還生活優越,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只不過他們已經融入了日本,身上繼承的琉球風俗習慣,估計已經微乎其微。

相關焦點

  • 琉球王朝的王室還有後裔嗎?
    琉球王室還有後裔,目前生活在日本東京琉球王國是一個曾經位於中日之間的島國,在明清時期琉球相繼臣服於中國和日本的薩摩藩,到清朝末年時
  • 日本曾提出與中國分割琉球群島,但被李鴻章拒絕
    ——歌德(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608字,閱讀約4分鐘日本是一個貪婪卑鄙的國家,在近代提出了與中國瓜分琉球群島的計劃,日本不僅要吞併琉球群島,還要從中國攫取大量財富。次年,日本政府下令琉球接受內務省管轄,向日本大藏省納稅,琉球方面得到消息後當然不同意。尚塔伊光緒元年(1875年),日本政府派特使迫使琉球斷絕與中國的宗藩關係,但琉球國王尚泰認為琉球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藩屬國,因此無法改變。
  • 琉球群島是怎麼落入日本人手裡的,琉球王室的後裔現狀如何
    原標題:琉球群島是怎麼落入日本人手裡的,琉球王室的後裔現狀如何
  • 曾經萬國拜冕旒:中華宗藩體系崩潰史(琉球篇)
    一方面是因為小琉球國並未與明朝建立朝貢關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小琉球國在明鄭時期與清朝幾百年間中的大部分時段都是作為中原王朝的直接統轄地而存在的——哪怕只是形式上。所以,真正作為宗藩體系一員的琉球國,只有大琉球國,也就是琉球王國;而琉球王國對中原王朝的朝貢,幾乎與明朝立國同時開始。
  • 日本是如何一步一步吞併琉球王國的?
    琉球,位於中國東海的東部外圍,南北總長度達1000多公裡,共有60餘個有名稱有人居住的島嶼和400多個無名小島組成。琉球曾經建立的有琉球王國,是曾存在於琉球群島的封建政權名,最初是指在琉球群島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個國家。
  • 日本吞併琉球王國始末
    從對中國的朝貢中,琉球獲得了文化、經濟和政治利益,強化了對宗主國的向心力。明滅亡後,琉球繼續與清政府保持了朝貢關係。1646年,琉球國王尚賢向清王朝提出冊封請求。清朝禮部認為琉球未上繳明朝賜予的敕印,不便授封,予以拒絕。1654年,琉球交出明朝敕印,再度請求冊封,得到清朝允許。1663年,清朝正式冊封尚質為琉球國王,開啟了清琉友好關係的歷程。
  • 日本是怎樣一步步把琉球吞併的?又為何曾打算與清朝分治琉球?
    一八七七年至一八八一年(清光緒三年至六年,日明治十年至十三年)的琉球問題之爭,是由於日本阻止琉球向中國朝貢以至將琉球吞併而起。一、中國朝貢國——琉球琉球群島,介於中日兩國之間,在歷史上彼此之間都具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 琉球群島為何給了日本,而不給中國?
    琉球群島如今被日本管轄,雖然主權並不在日本手中,但是任誰都明白,琉球群島已經被日本牢牢控制了。琉球群島向來與中國關係密切,在歷史上,中原王朝曾經多次派遣使者到訪琉球,而在琉球建國之後,也基本上屬於中國的附屬國,受中原王朝的管轄。
  • 探析明朝琉球建立宗藩關係的原因
    在元朝統治的近百年裡,高麗在其強大攻勢下被迫臣服,而日本與南洋諸國雖然逃脫了被吞併的命運,但仍對元朝的大舉進攻心有餘悸。元末明初,游離於宗藩體系之外的南洋諸國出現了互相徵戰的混亂局面,致使「商旅阻遏,諸國之意不通」。日本也對新建立的明朝頗有疑慮。
  • 琉球王朝王室還有後裔嗎?已傳至23代,一支旁系生活在中國
    尚衛琉球國在歷史上曾多次遭到日本的入侵,在明末時,琉球北部已被日本所控制。清朝道光年間,琉球國第十九代國王(亡國之君)尚泰以中山王世子之名即位。清鹹豐三年,美國人迫使琉球籤訂不平等的友好條約,以便達到通商目的。之後,法國人與荷蘭人相繼效仿美國,取得琉球的通商權利。在這樣的背景下,國王尚泰的冊封被一拖再拖,直到其即位十九年後,才得到宗主國清朝的冊封。同治七年(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下達詔書,通知琉球國日本改年號為「明治」。三年後,明治政府將琉球國的薩摩藩變成鹿兒島縣。這才引起了尚泰的關注。
  • 日本託管的琉球群島,至今主權未定,能拿回來嗎?看一下
    從1609年開始被日本侵略並控制內政,同時成為中日兩國的屬國。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仗其國力雄厚,加之清廷的軟弱無能,加深了對琉球的侵略程度,並於1879年將其吞併。琉球國疆域北起奄美大島,東到喜界島,南止波照間島,西界與那國島。所以琉球問題較為複雜,其領土主權並不屬於哪個國家,要像朝鮮那樣徒弟也有些麻煩。因為琉球被日本滲透數百年,已被日化。雖然也有獨立的聲音,但這種聲浪並不大。
  • 駐日美軍為什麼大多駐紮在琉球群島
    明清易代後琉球繼續稱臣於清王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琉球王尚真曾獲得康熙皇帝御筆欽賜的「中山世土」匾額並將其懸掛於王宮正殿。琉球王國不僅通過與中國的宗藩關係從中國獲得大量的物資供應,還發展成為鎖國狀態下中國的海上對外貿易「總代理」。
  • 琉球亡國後,末代國王移居東京改說日語,衝繩處處有中國痕跡
    此後五百多年,尚氏獨掌琉球王國,直到日本廢藩置縣,吞併琉球。海島多山地,不適合農牧業發展,但是由於得天獨厚的海陸位置,琉球王國統一後,大力發展海上貿易和航運業。 從1400年開始,琉球王國進入長達一百五十多年的黃金時代,商業高度發達,逐漸成為海上交通要道,與中國、越南、朝鮮、日本往來貿易頻繁。 琉球王國利用與中國的宗藩關係,代理中國的進出口業務,一方面轉銷中國和周邊國家的商品,另一方面又經營著南海海上貿易,成為"萬國津梁"。
  • 琉球群島這麼重要,美國為什麼不繼續託管,反而送給了日本?
    琉球群島位於中國東海的東部外圍,歷史上琉球王國曾經是中國的藩屬國,和中國的聯繫頗深。到了近代,尤其是日本明治維新後,琉球群島被日本所吞併,成為了日本的一部分。但是經過二戰,日本戰敗了,那麼自然地日本所吞併以及侵略的領土都將獨立或回歸。
  • 二戰後處置日本的最大遺留問題:琉球群島主權到底屬不屬於日本?
    1945年8月15日,窮途末路的日本帝國終於走上末路,被迫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帝國自打明治維新以來便一直奉行擴張國策,荼毒東亞八十多年,侵佔了大量領土,至1945年,日本當時的領土除了本土外,還包括琉球群島、臺灣、朝鮮半島、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以及南洋廳(舊德屬太平洋群島)。
  • 琉球
    松田道之帶來的日本政府的命令包括:使用日本年號,廢止琉球對清朝朝貢和慶賀清帝即位而派遣使者的慣例,同時也廢除琉球國王更迭之際接受清朝冊封的慣例,以及琉球今後與清朝的交涉概由日本外務省管轄處分,撤銷在福州的琉球館,貿易業務由日本領事館管轄等。日本政府還命令琉球「藩王」入朝,研究政治釐革及興建之法。
  • 日本吞併琉球!曾是我附屬國!如今琉球百姓人人將自己當作日本人
    二戰結束後,美國為了遏制日本軍國主義的復闢,在衝繩島駐軍並行使管轄權。此後,隨著美國戰略目標的轉變,美國為了建立三層島鏈包圍東方,將衝繩交給了日本,所以衝繩現在歸日本管轄。那麼,曾經是日本封地的琉球王國諸島,如今的主權屬於哪個國家?首先,日本對衝繩的吞併。
  • 除了高麗,越南,還有這些國家
    現在,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在歷史上曾是中國的附屬國,屬於宗藩關係。那麼,有哪些國家呢?一、高麗。高麗王朝是朝鮮半島古代國家之一,曾多次向中原王朝稱臣。1392年,朱元璋在位時期,朝鮮王朝建立。二、琉球。中國在歷史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對琉球都有影響力。當時,明朝朱元璋派使者出使琉球,連琉球的名字都是朱元璋所取。而且,因著水路之便,是鄰近國家的貿易樞紐。只是,光緒五年徹底被日本所滅,現在納入了日本版圖。
  • 琉球獨立鬧上聯合國?歷史上是這樣它被吞併的……
    3月8日,天皇睦仁下達敕諭,指責琉球國王尚泰「恃恩挾嫌,不恭使命,蓋為舟路遼遠,見聞有限所致。朕一視同仁,並不深究既往之罪」;宣布「茲廢琉球藩,尚泰移居東京府下,賜以府宅,且特將尚健、尚弼列入華族,俱為東京府貫屬。」睦仁的敕諭直接廢除了「琉球藩」,將琉球王室遷居東京,令其歸屬東京府管轄,是為日本吞併琉球的關鍵一步。
  • 琉球原來是個獨立王國,為什麼二戰後卻不能獨立呢?
    琉球王國是一個島嶼群組成的小國,位於我國東海東方。大明建立後,琉球群島還沒有統一,不過諸國還是成為了大明的藩屬國。琉球統一後還一直與中國保持著藩屬關係。即便大清取代明朝後,琉球也在繼續向清政府朝貢,還使用清朝年號,向清朝納貢,歷代琉球王都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從未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