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021-02-19 聽讀寫誦詩書音畫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突然發現,很久沒有讀過《詩經》了,《詩經》是中國詩歌的重要源頭。在我們燦爛輝煌的詩國,即使有漢魏風骨,有盛唐氣象,有兩宋、明清各代精彩紛呈的詩歌,《詩經》是永恆的經典,現在仍然深受大家的喜愛。之前的節目中,已跟大家分享過《蒹葭》《桃夭》《溱洧》等作品,剛才給大家讀的這首詩是《採薇》,出自《小雅·鹿鳴之什》。

《採薇》是一首有關從軍與思鄉的詩歌。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是《左傳》中的話,意思是說,國家最重大的事情,除了祭祀先祖和神靈外,就是戰爭了。從之前部落與部落間的戰爭,比如黃帝與蚩尤、共工,堯、舜、禹與三苗,夏啟與有扈氏之間的戰爭等,到國與國、諸侯與諸侯之間的戰爭,比如我們熟悉的商湯滅夏、武王伐紂、春秋五霸等,上古的中國,戰爭是很頻繁的,一言不合就開打的事情時有發生,所以很多上古時期的文學作品中都有很多是描寫戰爭的。

《後漢書·匈奴傳》記載說:「至穆王之孫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xiǎn yǔn)之故。』『豈不日戒,獫狁孔棘。』」西周到懿王時,國勢衰落,周邊民族如西方的犬戎、北方的狄族頻繁侵掠中原,獫狁是其中的一支,與周朝的戰爭不斷。

這首《採薇》所寫的,就是持續不斷抵禦獫狁的戰爭中,一個普通士兵的心聲: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當野豌豆的細芽剛探出地面的時候,說要回家了要回家了,直到年底了仍不能回去。沒有妻室,沒有家庭,也沒有時間安居下來,一直在和獫狁打仗。

時間流失,豆苗很快生長的柔嫩茂盛了,再後來,豆苗又變老了,卻仍然不能回家,我們的內心如火焚燒,如饑似渴。駐紮的地方不斷變換,外患久未平息,真讓人憂心,到現在也不能回去。

盛開的棠棣花旁邊,將軍的大車正駛過。車馬武裝得雄赳赳氣昂昂,雕弓羽箭,準備周密。戰鬥以來,根本得不到休息,不過幸好一月裡已經打了三次勝仗了。邊患這麼緊急,怎麼能不每天戒備呢?

終於要回去了!回想當時出徵的時候,記憶中正是楊柳低垂的時節,柳條在和風中依依嫋嫋。如今大雪撲面,漫天紛飛,要回來了。道路艱難,又饑渴又疲憊。這滿腔的悲傷,有誰能夠體會的到呢!

採薇,是詩中一個獨特的場景,在前幾章中反覆出現,讓我們在戰車與弓箭的緊張中感受到一種柔美。它也是《詩經》賦比興手法中「興」的方式,主要為引起下文對戰事與思鄉的描寫。後世寫戰爭的詩歌,便往往會用到「採薇」的典故。比如魏晉時代的詩人張華《勞還師歌》說:「昔往冒隆暑,今來白雪霏。徵夫信勤瘁,自古詠採薇。」著名的大才子和美男子潘嶽《關中詩》其中一首說:「周人之詩,寔曰採薇。北難獫狁,西患昆夷。以古況今,何足曜威。徒憫斯民,我心傷悲。」

其實關於採薇,除了《詩經》中的這首詩之外,與之相關的另一個著名事件是伯夷、叔齊的故事。《史記·伯夷列傳》中說:「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伯夷、叔齊是商末小國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武王滅商之後,他們恥於食用周朝的糧食,便採薇而食,最後餓死在首陽山。從此之後,採薇便有了另外一重含義,就是對忠義、對氣節的稱讚。

其實,在司馬遷之前,秦朝末年的時候民間就流傳著一首《採薇歌》,說:「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唱的就是伯夷、叔齊的故事。我們也知道,魯迅先生《故事新編》中就有《採薇》一篇,改編的也是伯夷、叔齊的故事。現在的一些電視劇、電影中,也有不少以「採薇」作為角色的名字,或者作為片頭曲、片尾曲演唱,可見大家對這個形象的喜愛。

緊張的戰事,車馬馳騁,雕弓羽箭,一副厲兵秣馬的場景,士兵們枕戈待旦又思鄉如焚,這首詩的基調整體上是嚴肅而傷感的。然而也有溫馨的瞬間,採薇的場景就讓讀者輕鬆了不少,而讀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就覺得那麼溫暖,那麼難得。

這一句是這首詩最美妙的句子,也有人說它甚至是整個《詩經》中最美妙的句子。這句話並不是毫無根據。據《世說新語》記載:謝安曾把家族子弟召集起來,問:「《詩經》中那一句最佳?」侄兒謝玄便回答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清代學者方玉潤注釋過《詩經》,他的《詩經原始》也說:「此詩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實景,感時傷事,別有深意,不可言喻。」

保衛國家的戰鬥是崇高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行。」《秦風?無衣》中高昂的戰歌振奮人心。但戰爭畢竟是殘酷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戰爭之後,飽經風霜的戰士一個人回到家鄉,細雨濛濛,道路漫漫,而鄉關何處?《採薇》這首詩中的畫面正是如此。從「楊柳依依」,溫暖美好的回憶,到「雨雪霏霏」的清冷艱難的現實,這一時光與色彩的巨大差異中,是多少個生死日夜!清代的詩人王夫之評價這句詩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在當前的社會,我們幸運地遠離了戰爭,但它的場景我們是可以想像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近年的一些很優秀戰爭片,《血戰鋼鋸嶺》、《敦刻爾克》……包括正在上映的《芳華》。從戰爭中歸來,是一種什麼樣的複雜心情呢?「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一平靜的描寫中蘊藏的巨大情感,或許是這首詩千百年來感染了無數讀者的永恆魅力所在。

今天的詩歌就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朋友們,晚安!

相關焦點

  • 《詩經》最佳詩句賞析: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昔我往
  • 淺析《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深意
    《詩經》作為一部經典,既是文學的,也是文化的。據說清代大詩人王士禎7歲讀到這首詩的時候,就被「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四句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四句到底有什麼深意?1、立足全詩,了解具體含義「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四句詩出自《詩經》中的《採薇》,這是一首寫給戰爭時期軍人的詩,他們既要保家衛國,常年在外徵戰,又非常思念自己的親人。同時,詩中還寫到了退役士兵年老之後,重新回到家鄉時的猶疑與彷徨。我們首先看全詩的內容,對整首詩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再去分析個別句子。
  • 《詩經》哪一句最美?不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而是這一句
    在《詩經》鑑賞課上,老師問了同學們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為《詩經》哪一句最美?有人說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有人說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有人說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有人說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最後這一句被提到的最多。
  • 《詩經·小雅·採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yù)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如果要用白話勉強翻譯一下,大概的意思應該是:採豆苗呀採豆苗,苗苗已露芽尖尖。說要回家呀回家呀,可到了年末還不能實現。沒有妻室沒有家,都是因為要和玁狁作戰。
  • 《詩經》「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雨雪何義,是下雪還是雨夾雪?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千古名句出自詩經,這是其中最著名,也是最有爭議的一句。先來看原文∶詩經 採薇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採薇》(《詩》之167)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這首詩一共六章,每章八句,我們把前三章放在一起來學習。因為三章的前四句有一個共同特點,第一、第三句相同,第二、第四句出現了一個字的變化,反反覆覆,卻又不是單調的重複,看起來是外在風物的變化,其實是內在情感的累積和增長。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mù)止。
  •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思」,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不過,對於這首《採薇》來說,最著名的內容,是最後一段,「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尤其是前四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很多讀者認為,這是《詩經》中最美的四句詩。
  •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什麼是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
    這八個字,在清朝王夫之的《姜齋詩話》中可以見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知此,則「影靜千官裡,心蘇七校前」,與「唯有終南山色在,晴明依舊滿長安」,情之深淺宏隘見矣。
  • 這首戰爭詩讓曹操潸然淚下,它絲毫不亞於「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小雅·採薇》是《詩經》中的千古名篇,尤其是結尾士卒歸途中高聲吟唱「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情景更讓無數人動情。連王立群老師也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多次盛讚這首詩。「微風和煦,楊柳依依的日子我懷著一腔憧憬和希望離開了家;如今天寒地凍,雨雪紛飛,我卻一個人要回家了」。詩中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昔日春光明媚、楊柳輕拂的場景是多麼的美好,此刻寒風刺骨、雨雪霏霏的情景不正如我的心情嗎?此時,我們仿佛看到一位拖著疲倦身軀的老兵,在寒冬風雪中踏著泥濘艱難前行,只留下一道孤獨的身影。
  •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是名句,詩詞大會導師酈波仿寫,水平如何
    不但愛寫,他還愛仿寫古人的作品,比如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首詩,仿寫的就是一個流傳2000多年的千古名句: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喜歡《詩經》的朋友,應該對這個名句不會陌生,它出自其中的名篇《小雅·採薇》,這是一首古代將士回鄉時所寫的詩作,作者為民間無名氏,詩篇較長,只選其中最後一節大家品一品: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 【詩經之美】《詩經·小雅·採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譯文】採薇採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長大。說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回想當初出徵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飢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總論】《小雅·採薇》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這是一首戍卒返鄉詩,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全詩六章,每章八句。
  • 甜到骨子裡的詩經名句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詩經·小雅·鹿鳴》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 小孩名全集:10個《詩經》亭亭玉立的女寶名字,是心動啊
    學習研究《詩經》,對了解我國文學發展,對傳承、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一、《詩經》中亭亭玉立的女寶名字1. 望雨出自《詩經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來雨出自《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回想當初出徵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3.
  • 飛花令「思」: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思,也是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思
    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1.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長恨歌》2.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3.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採薇》5.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謝朓《玉階怨·夕殿下珠簾》6.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
  • 詩詞間的雨雪霏霏,終與紙墨纏綿
    雨(yù)雪霏霏(fēi):解釋為雨雪紛紛滿天飛。其中,「霏霏」指雨雪煙雲盛密貌,泛指濃密盛多的樣子。出自於詩經《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而單說情,未免太過粗糙直接,於是詩人們總會尋遍山川好景好物,將情感寄景寄物,那九天而至的雨雪豈不妙哉?
  • 詩經中清新淡雅的女孩名字,高貴典雅,柔而不弱
    我國素來就有「男楚辭,女詩經」的說法,從詩經中起一個清新淡雅的女孩名字,很有氣質,其中清新的女孩名字能襯託出女孩的清爽,淡雅的女孩名字能襯託出女孩的雅致。故而今天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清新的女孩名字能襯託出女孩的清爽,淡雅的女孩名字能襯託出女孩的雅致。
  • 《詩經》名句精選大全,果斷收藏!
    《詩經·周南·關雎》 02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周南·桃夭》03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詩經·周南·兔罝》04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08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詩經·邶風·綠衣》09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邶風·擊鼓》10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詩經·邶風·凱風》11 胡為乎泥中!
  • 詩經楚辭裡的如詩美名,轉給新手爸媽參考!
    今天來告訴大家,寶寶取名何須愁?詩經楚辭裡的如詩美名送給大家,轉給新手爸媽參考!——屈原《九歌·司命》雪霏: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採薇》汀若: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楚辭·九歌·湘夫人》清纓: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 古詩詞鑑賞:《詩經·小雅·採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今猶言「十月小陽春」。王事靡盬,不遑啟處。王室之事沒完沒了,沒有時間安排住處。✦靡:無。✦盬(gǔ):止息,了結。✦不遑:沒有空閒、閒暇。✦啟處:休整,休息。憂心孔疚,我行不來。憂心如焚實在痛苦,我行走在外不回來。✦孔:甚,很。✦疚:病,苦痛。✦我行不來:意思是:我不能回家。來,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