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彈兵,一個誕生於17世紀的古老兵種,他不僅承擔著步兵的職能,同時還負責投擲手榴彈,給敵人造成巨大死傷。因為早期手榴彈較重,不是任何人都能將手榴彈丟到敵方防線後,所以擲彈兵的選拔條件很高,這就使得擲彈兵成為了精銳兵種。
作為歐洲有數的軍事大國,德國擲彈兵在一戰期間創造了十分耀眼的成績,哪怕到了二戰時期,德國依然注重培養擲彈兵,不惜為他們配備強大的火力。
1944年,納粹德國組建了「Volks Grenadier(國民擲彈兵)」。與一戰時期相比,這時候的擲彈兵多了「國民」的前綴,因為當時德國以民粹主義為核心,所以很多部隊都帶有「國民」前綴,類似的還有國民衝鋒隊。
不過國民衝鋒隊與國民擲彈兵還有有很大區別的,前者只是預備役組成的二線部隊,武器都是降低了工藝要求的簡化版,而國民擲彈兵屬於被寄予厚望的兵種,武器相當豪華。
以國民擲彈兵突擊排為例,兵力三個班,分為突擊班A、突擊班B和機槍班,除4名機槍手(MG42通用機槍)和4名榴彈手(毛瑟98k步槍,帶榴彈發射器)外,其他人全部配備StG44突擊步槍,還有十幾具鐵拳反坦克火箭筒可以使用。
要知道在正常的步兵班,也只有班長才有資格使用StG44突擊步槍,而到了國民擲彈兵,那就只是基本裝備而已。
論射程,自動步槍肯定是不如栓動步槍的,但它的射速高啊,尤其是當自動步槍形成規模之後,近距離火力的強度可想而知。
這也是德國軍方的目的,將國民擲彈兵打造成近距離作戰的王牌,用火力擊垮敵人的防線。比如在1944年秋,第26國民擲彈兵師下屬步兵班全殲了美國第28步兵師110團1營A連,正是因為火力上的優勢,他們才能以少勝多。
除此之外,在德國人的認知裡,擲彈兵向來都是精銳兵種,有他們帶頭衝鋒,也能激起其他士兵的戰鬥意志,對不斷走下坡路的德國來說,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不管是從戰鬥力,亦或是戰鬥熱情等方面考慮,德國都願意組建國民擲彈兵,並為他們裝備強大的火力配置。
當然,國民擲彈兵並沒能挽救山河日下的德國。如果是在一戰時期有這樣的部隊,或許戰局真會扭轉,但二戰已經不是輕武器的天下了,飛機、坦克、裝甲車、火炮,這些利器才是二戰的主題。
在本土工廠遭受多番轟炸,工業產能嚴重下降,資源又緊缺的情況下,德軍在重武器方面已經無法與盟軍相比了,當盟軍適應了國民擲彈兵的戰鬥模式,他們完全可以在敵人靠近前火炮洗地,那麼再多的自動步槍也沒有用處。
此外,國民擲彈兵也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光鮮。1944年那會兒,德國青壯年都快打光了,根本找不到足夠的人來組建國民擲彈兵,所以德國只好從編制殘缺的部隊裡選人,連空軍、海軍的人也招,這就導致擲彈兵的組成非常複雜。
還是用國民擲彈兵突擊排來舉例,兵力只有三個班,而一個標準步兵排應該由五個班組成,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國民擲彈兵的目標是打造精銳部隊,但現實中的窘狀卻讓德軍沒辦法找來這麼多精銳,雖然他們比國民衝鋒隊那群歪瓜裂棗好得多,但遠遠達不到一戰時期的精銳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