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
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的澆築完成
「太陽神鳥」——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
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記者從T1航站樓的承建方中建八局獲悉,T1航站樓建築面積33.72萬平米,建築平面呈「Э」型,南北長1283米,東西寬520米,屋面最高點45米,屬一類機場航站樓。
位於簡陽市蘆葭鎮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項目是「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我國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其航站樓構型取意具有成都特色的太陽神鳥。
該項目的建成將把成都帶入雙機場時代,成為中國大陸地區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
從2017年5月,T1航站樓第一根樁開挖,到2019年5月T1航站樓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施工人員在這裡奮戰了24個月。
2018年5月,建設中的天府國際機場,入夜後依然燈火通明▼
在七百多個日日夜夜裡,項目部共完成樁基4000餘根,總長度相當於繞成都三環一圈;土方開挖150餘萬方,相當於在一個標準足球場上堆一座近300米高的摩天大樓;鋼筋綁紮9萬餘噸,相當於兩個「鳥巢」的用鋼量;混凝土澆築60萬方,能將整個天府廣場平均高度抬高近7米;合同工期提前60天。
3年的緊張工期,100多家物資供應商,27家專業總承包,3000人用工量……為進行科學統籌管理,項目部還藉助雲築智聯平臺,運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歸集分析,打造了全國領先的智慧建造新模式。
天府機場航站樓造型十分具有設計感,有大量的異形結構,普通的施工技術很難滿足設計要求,對項目技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多弧形結構測量定位、1283米超長混凝土、15米超高支模架體、3米厚弧形頂板等等,這些都是項目施工過程中必須解決的技術難題。其中,尤以3米厚弧形頂板施工最為困難。
在進行航站樓下穿高鐵施工時,由於航站樓下的高鐵區段是不減速下穿,高鐵時速達350公裡,因此這個區域的高鐵頂板厚度厚於其他。3米的頂板厚度且為異型漸變雙曲弧形頂板,這樣的施工難度在全國也是首例。
為了解決這個施工難點,項目部在架體選擇和主龍骨選用上採用了超厚結構架體和彎曲工字鋼主龍骨,並通過BIM技術,進行施工前鋼筋綁紮順序模擬、複雜節點模擬,提前解決工程中存在的問題,節約了工期和成本。
中建八局該項目總工石鵬介紹道:「目前,項目部已經完成了23項科技成果,獲得了全國BIM大賽銀獎,通過技術創新,節省工期95天」。
天府機場T1航站樓工程以「全國建築業綠色施工示範工程」為目標,從節能、節材、節水、節地與環境保護即「四節一環保」方面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廣泛開展綠色施工措施,目前已獲得四川省綠色施工示範工程授牌。
據悉,該項目臨建設施地處飛行區,無配套市政管網,為確保用水,項目投入120餘萬購買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處理達標後清水,用於廁所獨立衝水系統、綠化灌溉、道路衝洗、圍擋清洗、衛生保潔等方面,實現汙廢水「零排放」。
中建八局項目經理詹進生表示,「目前項目節約水量10.8萬立方,預計工程總節約用水量將達32.4萬立方。」而通過「24h明亮工程」LED智能燈控制系統、工人生活區中央空調系統以及空氣能熱水器等技術手段,項目目前已節約用電161萬千瓦時,預計總節電量將達483萬千瓦時。
如此巨大的工地如何防塵?據詹進生表示,項目安裝了先進的環境監測聯動降塵系統,通過監測現場溫度、噪音、PM10、PM2.5濃度、風速等數據,並將數據通過「雲築智聯」實時上傳,管理人員通過手機APP實時監控。當現場汙染物濃度超過國家規定時,與之相連接的降塵系統將自動啟動,待汙染物濃度降至警戒線以下後,降塵系統自動停止。
航站樓內部中庭,未來這裡將布置商業區
記者從中建八局獲得了一份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的「簡歷」。這份「簡歷」除了「身高、相貌」,更有「骨骼脈絡走向」。
△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封頂
據悉,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位於簡陽市蘆葭鎮,規劃用地面積52平方公裡,距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直線距離約50公裡。
天府機場航站樓採用四座單元式航站樓,分別是位於北航站區的T1、T2航站樓(本期工程)和位於南航站區的T3、T4航站樓(遠期工程),機場總體規劃建設6條跑道,航站樓總面積約126萬㎡,年旅客吞吐量達9000萬人次,物流吞吐量達200萬噸。
機場一期工程將新建3條跑道和北航站區,年旅客吞吐量達4000萬人次,物流吞吐量達70萬噸,一期工程計劃2019年基本建成。
其中由中建八局承建的T1航站樓為大型公共運輸建築,屬4F類機場、一類機場航站樓,建築面積為33.72萬㎡,基底面積為12.48萬㎡,登機口數量為38個,其建築平面呈「Э」型,南北長1283米,東西寬520米,屋面最高點45米,平面中部為中央大廳(D區大廳),三邊分別為南指廊(A指廊)、中指廊(B指廊)和北指廊(C指廊);T1航站樓共有5層,其中地上主體4層,局部有4層上夾層,地下1層(局部B2層為APM捷運系統工程)。
△封頂儀式現場
T1航站樓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結構耐久性設計為50年,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屋面防水等級為1級,地下室防水等級為一級,抗滲等級P6(P8),防雷等級為二級。
T1航站樓採用獨立基礎和大直徑機械成孔灌注樁基礎;各層主體結構採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屋面支撐為鋼結構,屋面採用鋼網架結構;各類連接橋、登機橋固定端、玻璃景觀電梯井道採用鋼結構;幕牆採用內側支撐鋼結構柱與屋面鋼結構和樓層混凝土結構鉸接。
另外該工程計劃開工日期為2017年9月29日,計劃竣工日期為2020年12月28日,總工期為1187日曆天。
天府國際機場預計將於2020年建成
2021年投入使用
你期待嗎?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綜合 川報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