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錢」怎麼辦?該不該給孩子零花錢?分享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2020-12-22 朱爸爸愛學習

如何花錢,是伴隨孩子一生的重要能力之一,

卻被90%的普通家長所忽略。

猶太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時,

就會做金錢觀方面的教育。

本文是朱爸在實際教學中

最簡單最有效的財富啟蒙辦法,

現在分享給大家

以下Enjoy

Hello 大家好,我是朱爸爸愛學習的朱爸爸。

現在,隨處可見各種培訓和文化課,有什麼國學、舞蹈、興趣班,英語、奧數、文化課。

做為教育行業的一員,我一直十分奇怪,為什麼類似世界觀、金錢觀、受挫能力、性啟蒙等真正會伴隨孩子一生,影響一生的的教育很少見?

後來逐漸明白,除了因為內容比較虛,家長不接收之外,還有很多不可說的原因。

今天,朱爸也不試圖挑戰「高壓線」,咱就嘮嘮和孩子花錢有關的事情,如何正確的培養孩子的「金錢觀」,給孩子做好財富啟蒙,培養財商!

我親歷的幾個和孩子金錢觀有關的案例。

最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孩子「偷錢」,不知道大家乾沒幹過,反正我小時候是幹過的,偷個幾塊錢跑去買糖吃,最後以事情敗露挨一頓揍結束。當年的我和現在孩子比,只能是小巫見大巫。

去年下半年,一個二年級小女孩,穿著很普通,頭髮也很凌亂,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有點蓬頭垢面面。

我看到她時,正是她媽媽抱著弟弟在小店門口和警察「對峙」,而這個小女孩怯怯的站在一旁。

事情的經過是,她一次性從家裡偷了2000元現金,然後就開啟任性的買買模式。

買的東西實在太多,就算是周圍的小夥伴都消化不了。帶回家又怕被家人發現,於是偷偷把東西藏在小區的花壇裡。

最後,還是被媽媽發現,於是媽媽就帶著孩子去學校周邊的小賣部,要求店家退款,最後派出所民警都被叫過來介入。

退沒退錢不清楚,但是這孩子經此一鬧,孩子心理肯定受到不小的影響。

第二個案例是一個四年級女生,全職媽媽從小一手帶大是媽媽的心頭肉,平時成績很好,一直是老師和家長們心裡的榜樣,平時乖巧聽話但是性格內向,

大概是從三年級開始,她開始找媽媽要零花錢,從幾塊到幾十塊,金額越來越大。

有一次家人拒絕給她零花錢,結果她就說不給錢就要跳樓,這可把媽媽嚇唬了,馬上把零花錢給了她,那次是要100塊。

從那次之後,家人再也不能拒絕孩子要零花錢了。

第三個案例也非常典型,一個二年級男生,個子矮小,戴著眼鏡,估計家境不錯,平時花錢非常大方。

為了收集到自己想要的奧特卡片,一買就是幾十上百張,將不需要的卡片隨手「打賞」給同學或者直接扔掉。所以身邊總是圍著一群學生,很多還是高年級的學生

因為他出手闊綽,周圍同學給他取名「土豪寶寶」。這位土豪寶寶,平時即便沒帶錢,也是籤單,把自己的帳單籤上名字,讓老闆拍照給發給家長,或者直接賒帳。

上面幾個案例,可能就比較顛覆大家的認知了。很多家長對於孩子花錢或者偷錢行為,估計都還停留在幾塊錢得程度上。但上面提到的幾個孩子的行為,可以說已經是代表著一個現象。

那麼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孩子「花錢」行為背後的心理訴求是怎樣的。

一開始的的訴求其實很簡單,就是買自己想買的東西,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進而演變成相互攀比、甚至炫耀等能夠滿足自己精神上的需求。

隨著需求的增長,但是手頭的金錢不足以支撐孩子們的需求,就只能採用偷竊或者別的更加惡劣的方式。而這種行為的轉變可能只在短短的半個學期內發生。

點擊

現在,關於孩子是否應該擁有零花錢。多數家長們持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不應該給孩子零花錢,一分都不給。

第二種,應該擁有零花錢,又不缺孩子這點零花錢,所以隨便花。

第三種,認為孩子應該擁有已經花錢,但怎麼花需要在家長這裡報備。

這三種情況估計覆蓋了90%以上的家長,但這三種情況,都有一定的弊病。

第一種不給錢,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自卑感,孩子可能會偷竊,或者對別人阿諛奉承。

第二種隨便給,會讓孩子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不動節約,也過不了苦日子。

第三種給錢但是會進行控制,這種其實還是由家長在充當決策人的角色,孩子在判斷某個東西家長可能會不同意購買時,大概率會選擇欺瞞家長。

總的來說,這三種方法都不算是完美

那麼有沒有好的辦法呢?答案是有的!

想要完美的解決孩子花錢的問題,還是要從他們背後的心理訴求出發,在此基礎上疊加家長希望孩子能夠養成的正確的金錢觀才能被實現。

下面介紹的這個方法並非朱爸原創,是從一個教育方面的研討會上,別的教育從業者分享的。經過幾年實踐,朱爸發現這個方法確實非常好用,簡單有效。

發明這個方法的人是一對夫妻。他們兩人都是從事會計師工作。平時工作也挺忙的,所以他們的女兒一直是由奶奶著。直到在孩子大班時,爸爸帶孩子去商場發現女兒有了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

孩子在商場想要買一個玩具,一樣的玩具家裡還有,於是爸爸拒絕了孩子的要求。不曾想剛剛還乖巧聽話的女兒,立刻撒潑打混,在商店裡哭鬧著就是不肯走。

此事之後,爸爸開始關注女兒平常的生活,發現放學女兒一出幼兒園就會要求奶奶買各種零食,不買不行,老人家也是比較心疼孫子所以基本上有求必應。

這還得了,於是爸爸就和媽媽商量,準備採取措施糾正孩子的行為。起初也試過很多辦法,但是都不好用。不過倆位好歹是會計出生,集合自己的老本行,在孩子升入小學之際,終於弄出了一套辦法。

接著,幼升小的契機,爸爸媽媽教育女兒已經長大了,可以獨立了。於是將寶貝大額進項,例如過年長輩們給的壓歲錢,生日收到的紅包等全部存到一張存摺裡,一把存入了大概1萬5千多。然後將這個存摺交給孩子自己保管。

開學後的第一筆支出學雜費帶著孩子去銀行就用孩子自己的存摺去銀行支取。接著這個機會,老爸更是將銀行的作用,存款貸款利率等給女兒講解了一遍如此一來,孩子對於銀行的作用有了清晰的認識。

除開大額的進出項外,平時還有一些學習和生活用品開銷。爸爸媽媽又想出一招,他們給孩子弄了一個精美的小記帳本。然後教孩子用複式記帳法的方式進行記帳。

當時在現場,分享的老師展示了一下小女孩子一年級帳本的照片,上面有很多字都是用拼音替代。類似幫媽媽收拾房間+1元,買橡皮-0.5元。

這裡需要注意,變動的只是孩子帳面上的金額,父母並沒有直接給孩子現金。孩子需要現金需要從父母哪裡支取。說到這裡真的不得不為這兩位家長點讚!

讓爸爸媽媽沒想到的是,這番操作後,帶來諸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首先,花錢這事,不再是大人的事情,而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自己變得非常克制。附帶著孩子亂丟學習用品的習慣也改變了,因為丟掉之後自己的花錢買。

其次,通過記帳的方式,孩子的識字、計算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強化。因為爸爸媽媽會定期檢查孩子的記帳本,如果發現有記錯的地方,那麼一段時間的進項就會被清零。

再次,孩子的主動性變得非常強,自律性也非常高,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會避免懲罰,主動幫助家人可以得到獎勵。

最後,因為大額存摺也放在孩子手上,所以孩子不會因為別人每天可以買各種零食和玩具而變得自卑甚至想要偷錢,孩子在精神上即為富有,非常自信。

最讓父母喜出望外的是,過一段時間後孩子明白金錢流動這一目前人類社會的底層運作邏輯,知道了金錢是怎麼來的,去了哪裡,讓孩子又了一個很好的金融底子。

在孩子懂得了這些道理後,孩子變得非常懂事。一開始在,小女孩知道可以賺錢的時候,她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存夠零花錢,買一個電話手錶。

但當她帳面上差不多存夠300元零花錢的時候,她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外的決定。再奶奶生日的前一天,小女孩找到媽媽,要求支取全部300元,當媽媽聽到那女兒的要求時很奇怪,但聽完女兒的話後媽媽眼睛瞬間溼潤了。

女兒說她要去給奶奶買一份生日蛋糕,因為自己是奶奶從小帶大的,所以要在奶奶生日的時候把蛋糕給奶奶,並對奶奶說一聲,您幸苦了。

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如果對你有所幫助,可以收藏或分享給更多人。

朱爸爸愛學習,分享朱爸爸教學過程最實用的學習方法和案例。

有任何問題歡迎後臺給我留言!

掃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孩子到這個年齡段,父母該給零花錢了,再不給別怪孩子「偷錢」
    黃女士非常生氣,在追問下,孩子承認了自己"偷錢"的行為。而兒子之所以"偷錢",是看到他很多同學都有零花錢可以買喜歡的東西。而前段時間他同桌拿了零花錢買了一輛小汽車,兒子看完後非常羨慕,但因為黃女士不願意給他零花錢,抵不住誘惑於是趁著黃女士睡著,偷偷的到她錢包裡拿了一張50元現金。
  • 孩子偷錢難教育?當父母的不能不管,該咋管呢?
    就是父母管得太多,還不夠了解孩子,導致孩子有想要的東西,就是想辦法找錢,也不願意和父母說。很多孩子都有偷錢的經歷,就像每個孩子都有犯錯的時候。二、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偷錢確實是不對的,會有父母二話不說就把孩子打一頓,往往還是邊打邊罵,其實打罵對孩子沒有作用。《孩子:挑戰》書中提到:懲罰只能給父母帶來期望的短期懲罰。
  • 「發現孩子偷錢,我該怎麼辦?」家長千萬別給孩子貼變壞的標籤
    還可以適當給孩子零花錢,並教給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零花錢,趁此機會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家長對孩子控制過嚴,家長和孩子關係緊張,家長和孩子之間缺乏溝通等等,這些都有可能和孩子偷錢的行為有關。發現孩子偷錢後,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偷錢是不對的,這件事情非常嚴重,其次要找出孩子偷錢的真正原因和動機,然後對症下藥,糾正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偷錢是想引起家長關注,家長就要反思自已,是不是對孩子關心太少。
  • 孩子偷錢,媽媽竟這樣做,比打罵更有效的教育!
    很多孩子都曾偷偷地拿過家裡的錢,即使是最聽話的孩子也可能做過這樣的事情。孩子這種行為的背後,體現著「所有權」概念的缺乏。當爸爸媽媽發現孩子偷錢之後該怎麼處理,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一點啟發。
  • 孩子偷錢怎麼辦?家長的做法,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好友說,後來她藉故有事出門,就把錢包拿走了,因為平時沒有數錢的習慣,所以她並不知道錢包裡面的具體數目,這次她仔細數清了錢數,回來後她又把錢包放回了門口的置物架上,藉口有點兒不舒服,就回臥室關上門休息了,大概過了一個小時,好友才出來,看見女兒和平時一樣在客廳看電視,晚上等女兒睡著後,她仔細數了數錢包的錢數,發現少了20元,好友說,她從來沒想過孩子居然學會偷錢了,
  • 心理專家:孩子偷錢原因很簡單,沒零花錢導致的,奈何家長讀不懂
    「文/豆寶奶奶(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對自己的需求產生強烈的欲望,但是許多家長因為灌輸給孩子節儉的觀念,使得孩子沒有零花錢,去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逐漸養成了「偷錢」的壞習慣。媽媽秉持節儉教育,孩子偷錢屢教不改,心理專家道出原因蒙蒙從小是個懂事的孩子,因為蒙蒙爸媽教導蒙蒙要勤儉節約,因此蒙蒙在上小學以後也從不亂花錢,看到別的小朋友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蒙蒙雖然眼饞,但是也不敢過多要求。
  • 孩子偷錢怎麼辦?也許你的做法是錯誤的!
    你家孩子有沒有偷錢?你是不是覺得偷錢的孩子將來長大會被人所不齒?其實,當你這麼想的時候,你就在鄙視你的孩子,而你這種看不起,才讓孩子慢慢走上那條不歸路。孩子的心都是乾淨的,沒有誰願意做那些下作的事情。到底該怎麼對待孩子偷錢的現象?給大家講講我的故事吧,那個偷錢的小孩。
  • 孩子偷錢被發現,家長管教後屢次不改,原因可能出在家長身上
    文|小萱媽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很多人小的時候幾乎都有過「偷」家裡錢的經歷,雖然並不光彩,但是確實基本上都有人或多或少的拿過家裡的錢買東西,對此,父母們堅定的選擇了「棍棒教育」,打罵是必須的,只為了讓孩子改掉這個陋習,但是家長們有沒有過在自身方面找原因呢
  • 面對孩子偷錢父母該怎樣教育?只有正確處理才不會影響孩子一生
    張女士最近發現自己錢包裡的錢時不時的會少10塊或是20塊,後來經核實是上小學的兒子偷錢了。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偷了家裡的錢,該怎麼處理好呢?家長發現孩子偷家裡的錢,建議父母先反思或分析孩子偷錢的目的是不是孩子向父母索要無果後,孩子想通過偷錢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是孩子和其他人攀比或者是充大佬,比如說同學之間互相請客等。
  • 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愚蠢的家長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你說我不缺他吃穿用,這孩子到底為啥偷錢啊?」閨蜜小藝一臉倦容,唉聲嘆氣地問道。 閨蜜小藝說,他們家向來都是視金錢如糞土,大小錢在家都是那麼隨手一放,所以,她也不知道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家偷拿錢。
  • 家長要不要給「零花錢」?傅首爾自爆小時候「偷錢」,真不怪孩子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做人最基本的底線之一就是不盜取別人的財物。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這樣一則故事。可是,家長們卻很難了解,孩子之所以出現偷錢這種情況,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家長要不要給「零花錢」?
  • 孩子學會說謊偷錢了該如何正確教育
    今天回家發現孩子站在凳子上拿著平時放1元錢的鐵盒子,我的第一反應是怕孩子摔倒,就把孩子抱下來。然後問她你是要錢嗎?為什麼要錢?孩子看著我說拿錢是為了畫圓圈,這個理由可以成立,我就拿了1元錢給她。孩子就拿著錢出去玩了,回來之後錢沒有了。
  • 孩子偷錢,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偷偷拿走家裡的錢,這已經是第二第三次了,家長應該怎麼辦?第一,先暴打一頓,再進行愛的教育網上針對這個問題,大部分的回答是不能打不能罵,要進行心理疏導。可是家長你要知道,這不是第一次偷錢了,之前你該說的已經說清楚了,他仍然再次偷了,這說明你之前的說教是失敗的,無用的!這種情況,你作為家長,必須操起衣架狠狠打一頓,記住,要狠狠地!讓他知道觸犯道德底線,觸犯法律的事情做不得,是要受到慘痛的代價!下次他想再偷的時候,就會想起上次被打的事。
  • 孩子偷錢屢教不改,爸爸毒打遭駁斥,專家:沒做好這三點別怪娃偷
    文/孕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孩子不好好學習,孩子不好好吃飯,孩子經常打架,孩子總是偷錢。專家回復,孩子偷錢的原因也都是父母造成的。父母沒有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父母沒有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 孩子偷錢,如何正確教育?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偷錢是普遍存在的一件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家長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小孩偷錢怎麼辦?在網上,有不少家長焦慮地發出信息求助,寶媽小語(化名)就是其中一位。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依舊改不了偷錢的行為,怎麼辦才好?這位家長的疑問是很多家庭都存在的,發現孩子偷錢,身為父母的我們必定是難以接受,隨之而來的就是生氣。一旦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們就會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但是,棍棒教育絕對不是上策。
  • 孩子偷錢被打到求饒,專家:超過這個年齡還不給零花錢,他就會偷
    孩子偷錢被打到求饒,專家:超過這個年齡還不給零花錢,他就會偷最近河北的李雲(化名)小朋友偷家長一百塊去買玩具,最後被父母打到求饒的視頻在某網際網路軟體廣泛傳播,吸引大量網友的眼球,也引起熱議。但由於孩子尚小,在打開媽媽錢包拿錢那一刻,就被」抓「住了。網友對於孩子」偷「錢買玩具的行為,各有見解,也紛紛留言。@東方的太陽:該打,這樣的惡習就要從娃娃開始糾正,讓她再也不敢動不勞而獲的念頭。
  • 孩子從家裡偷錢花,媽媽發現後的教育方式,影響孩子的一生
    當孩子不經父母允許 ,拿了父母放在家裡的錢,也沒有認為有何不妥,在孩子的認知裡,並不認為這是「偷錢」。 2、攀比心理作祟孩子逐漸長大之後,有了熟悉的玩伴和同學,會在一起玩耍,有零食也會一起分享。有些孩子在父母給了錢或者買了零食之後,就會向小夥伴或同學炫耀。孩子都有自尊心,認為自己不比對方差,容易產生攀比心理。為了有更多的零花錢,買更多的零食,孩子可能就會「鋌而走險」,從家裡偷拿父母的錢花。
  • 如何預防孩子「偷錢」行為?過來人:早點給零花錢,這樣給好處多
    零花錢可能有的父母會覺得這時候給零花錢過早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如果沒有及時滿足孩子的「金錢」欲望,很有可能會造成長大「偷錢」的行為。因此為了預防這種行為,家長平時要適當給孩子一些零花錢花,及時引導孩子。什麼時候給孩子零花錢比較合適?因為每個孩子的「成熟」程度不同,所以給孩子所花的零花錢要靈活安排,不過作為過來人,我個人認為在孩子7歲的時候,就應該適當給予孩子一些零花錢。
  • 孩子「偷錢」怎麼辦?這可能是正常的現象,家長的處理很重要
    零花錢不夠 孩子「偷錢」肯定是因為手裡沒有零花錢或者零花錢不夠,如果手裡有足夠的錢,就算別人把錢放到孩子的眼前,他也不會主動去拿的。
  • 孩子偷錢怎麼辦,家長的做法很重要,做對的家長很聰明
    前幾天小紅家5歲的孩子偷偷拿了小紅錢包裡的錢,然後被她發現了,這可把她氣壞了,跟孩子對質的時候,娃一臉的委屈,說是平時買想要的東西也不給買,父母平時也不給他零花錢,他才偷偷拿的,後來小紅自己也反思了下,在孩子的金錢教育上確實也有不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