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家裡偷錢花,媽媽發現後的教育方式,影響孩子的一生

2020-12-22 囧囧媽育兒

不少孩子有過「偷拿」父母錢的經歷,有些父母即使有所發覺,卻覺得無傷大雅,選擇「睜隻眼,閉隻眼」,不會去責罵孩子。而孩子也自認為「神不知,鬼不覺」,私下還會竊喜不已。其實,父母發現孩子從家裡偷錢花,選擇的教育方式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案例

最近一段時間,丁雅放在桌子上的零錢總是莫名地少了,有時是5元,有時是10元。最初,丁雅以為自己記錯了,沒有特別在意。但後來次數多了,丁雅就懷疑是兒子偷拿了。

晚上,丁雅在兒子上床睡覺之後,翻看了兒子的書包,在書包夾層裡發現了幾十元零錢。丁雅知道,每周給兒子的零花錢,都被兒子買零食了,根本不會有結餘。不用說,這多出來的零錢,就是兒子偷拿的。

第二天,丁雅悄悄問兒子,「媽媽在家裡丟了幾十塊錢,是不是你撿到了?撿到錢要還給媽媽哦。」兒子有點緊張,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媽媽,點了點頭。她跑回房間,從書包裡翻出偷拿的錢,交給了媽媽。

丁雅摸了摸兒子的腦袋,誇她懂事。而果果也如釋重負,好像輕鬆了很多。從此,丁雅在家裡再也沒少過錢,有時兒子還會提醒媽媽把錢放好,避免弄丟了。

丁雅並沒有採取極端的做法,而是從側面提醒兒子自己「丟錢」的事實,讓兒子意識到媽媽知道錢少了。但她強調的是「丟了」,兒子可以還回來。她的做法比較策略,可以讓兒子意識到錯誤,又有機會糾正錯誤。事實上,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孩子「偷拿」父母的錢,並不會覺得是多麼嚴重的事情,也不會聯想到「偷」上。有些父母往往過於極端,會給孩子貼上「偷」的標籤,甚至打罵、斥責孩子,容易讓孩子產生對抗心理,甚至變本加厲。父母應當找到孩子「偷拿」父母錢的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孩子從家裡偷錢花,原因主要有這幾個方面

1、沒有「偷」的概念

很多孩子自幼受父母寵愛,對金錢沒有正確的認知,也沒有「偷」的概念。孩子從小的所有花銷,都是由父母支付,甚至從父母手裡拿錢,也認為是很正常的事情。

當孩子不經父母允許 ,拿了父母放在家裡的錢,也沒有認為有何不妥,在孩子的認知裡,並不認為這是「偷錢」。

2、攀比心理作祟

孩子逐漸長大之後,有了熟悉的玩伴和同學,會在一起玩耍,有零食也會一起分享。有些孩子在父母給了錢或者買了零食之後,就會向小夥伴或同學炫耀。

孩子都有自尊心,認為自己不比對方差,容易產生攀比心理。為了有更多的零花錢,買更多的零食,孩子可能就會「鋌而走險」,從家裡偷拿父母的錢花。

3、滿足自己的欲望

有些孩子在長大之後,會逐漸產生叛逆心理,喜歡與父母對著幹。還有些孩子喜歡自己隨心所欲購物的感覺,或者去網吧上網、打遊戲等。

一旦自己的零花錢用完了,就會從家裡偷拿父母的錢,滿足自己購物或者去網吧玩的欲望。這種性質就比較惡劣,需要父母及時管教,以免孩子越來越叛逆。

父母發現孩子從家裡偷錢花,首先要弄清楚原因,引導孩子講出「偷錢」的真正原因,並讓孩子認識到「偷錢」是一種錯誤的行為,並認識到這種錯誤的嚴重性。優秀的父母,就要給孩子改正的機會,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父母發現孩子從家裡偷錢花,如何正確處理?

1、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當父母發現孩子從家裡偷錢花時,大多數人無法做到冷靜,情緒就會比較暴躁,甚至直接去質問孩子。這種做法並不利於孩子認錯和改錯,反而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父母要確保冷靜,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以及「偷錢」的背後原因。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孩子也會將心裡話講給父母聽。

2、引導孩子合理滿足自己的願望

孩子從家裡偷錢花,可能是孩子喜歡上某樣玩具或者其他物品,但孩子沒有錢或者零花錢不足以滿足孩子的願望,就會從家裡偷父母的錢。孩子的願望越多,對錢就有更多的需求。

父母就要關注孩子,及時了解孩子的願望和需求。對於孩子的合理願望和需求,父母可以適當給予滿足。而對孩子的不合理願望和需求,父母就要引導孩子,建立長期願望清單,以自己的勞動換取金錢,合理滿足自己的願望。

3、適當給孩子零花錢

孩子長大一些後,父母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零花錢,讓孩子合理支配自己所擁有的零花錢。孩子可以用零花錢買自己需要的東西,也可以用零花錢理財,以賺取更多的「收入」,可以較好地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

父母對於孩子偷拿錢的行為,應當避免給孩子貼「標籤」的行為,也不可過於嚴厲地審問,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可以採取溫柔的方式,講究策略和方法,讓孩子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免養成壞習慣。

相關焦點

  • 孩子偷錢,如何正確教育?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偷錢是普遍存在的一件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家長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小孩偷錢怎麼辦?在網上,有不少家長焦慮地發出信息求助,寶媽小語(化名)就是其中一位。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依舊改不了偷錢的行為,怎麼辦才好?這位家長的疑問是很多家庭都存在的,發現孩子偷錢,身為父母的我們必定是難以接受,隨之而來的就是生氣。一旦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們就會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但是,棍棒教育絕對不是上策。
  • 孩子偷錢怎麼辦?家長的做法,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文/遠方媽媽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只給家庭帶來了快樂,同時也會出現一些讓家長頭疼的問題,孩子在成長中養成的一些不良行為,如果家長不加以糾正引導,那麼,很容易讓孩子以後出現品質上的問題,甚至影響終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偷錢」這種行為,往往被大家嗤之以鼻,通常被認為是品質有問題,是有違道德的行為,
  • 孩子偷錢,媽媽竟這樣做,比打罵更有效的教育!
    很多孩子都曾偷偷地拿過家裡的錢,即使是最聽話的孩子也可能做過這樣的事情。孩子這種行為的背後,體現著「所有權」概念的缺乏。當爸爸媽媽發現孩子偷錢之後該怎麼處理,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一點啟發。
  • 面對孩子偷錢父母該怎樣教育?只有正確處理才不會影響孩子一生
    張女士最近發現自己錢包裡的錢時不時的會少10塊或是20塊,後來經核實是上小學的兒子偷錢了。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偷了家裡的錢,該怎麼處理好呢?家長發現孩子偷家裡的錢,建議父母先反思或分析孩子偷錢的目的是不是孩子向父母索要無果後,孩子想通過偷錢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是孩子和其他人攀比或者是充大佬,比如說同學之間互相請客等。
  • 8歲兒子偷錢被媽媽發現,媽媽的一句話,從此錢再也沒有少過!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偷家裡的錢時,許多家長會採取嚴厲的教育方式責罵孩子,甚至是體罰孩子,但是這樣的方式往往只會產生「反效果」。 家長們過於嚴厲的批評容易導致孩子變得叛逆,甚至是產生逆反心理。 那麼當孩子犯錯,偷家裡的錢時,家長們應該怎麼處理呢?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 孩子偷拿家裡的錢被發現,媽媽錯誤的做法,成了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這位網友說:小時候,他家裡對他管的非常嚴,平時也沒什麼零用錢。有段時間,班級裡非常流行收集卡片,他也很想要,但是他知道媽媽不會給他買。可想要擁有的欲望實在太強烈了,他想和同學有共同語言,於是他偷偷地在媽媽的錢包裡拿了5元錢。然而,他剛把錢抽出來,就被媽媽發現了。
  • 孩子偷錢被發現,家長管教後屢次不改,原因可能出在家長身上
    文|小萱媽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很多人小的時候幾乎都有過「偷」家裡錢的經歷,雖然並不光彩,但是確實基本上都有人或多或少的拿過家裡的錢買東西,對此,父母們堅定的選擇了「棍棒教育」,打罵是必須的,只為了讓孩子改掉這個陋習,但是家長們有沒有過在自身方面找原因呢
  • 當孩子偷錢被家長發現,父母怎麼做,能讓他記住問題的嚴重程度?
    于洋洋中午放學回家吃飯,發現媽媽的衣服口袋裡有十塊錢,於是偷偷拿走了,下午放學,愉快的把錢都花光了。回到家以後,媽媽發現孩子多了很多的零食,就問「你哪裡來的這麼多零食?」于洋洋支支吾吾的不敢說話,媽媽發現錢丟了,肯定是孩子拿的,因為如果是小偷不會只拿十塊錢,氣急敗壞之下,媽媽狠狠的打了兒子。當父母發現孩子有偷錢的行為時,都會惱怒生氣,有的家長會選擇直接棍棒教育,讓孩子長點記性,卻忽略了可能留下的童年陰影。那聰明的父母應該怎麼教育呢?
  • 熊孩子「偷錢」被發現,媽媽的教育方式獲網友點讚:就該這麼治
    01熊孩子「偷錢」被發現,媽媽的教育方式獲網友點讚:就該這麼治一個寶媽在警察局裡訓孩子的視頻在網友們中間傳開了,在社交媒體上收穫了網友們的點讚無數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這位寶媽之前曾經多次發現孩子有偷拿自己和愛人錢的行為,經過夫妻二人的教育之後並沒有什麼效果,這個「熊孩子」依舊我行我素,繼續偷自己家長的錢。這天「熊孩子」的家長又發現他偷拿了家裡的錢,火氣一下就上了起來,拽著孩子來到離家不遠的警局,向警察們說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 孩子偷錢難教育?當父母的不能不管,該咋管呢?
    昨天去姐姐家,看見姐夫在教育孩子,姐姐說,她去超市買東西,剛好碰見孩子在超市門口吃零食,問孩子哪裡來的錢,孩子不願意說,姐姐就帶著孩子回家讓姐夫教育他。很多孩子都有偷錢的經歷,就像每個孩子都有犯錯的時候。二、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偷錢確實是不對的,會有父母二話不說就把孩子打一頓,往往還是邊打邊罵,其實打罵對孩子沒有作用。《孩子:挑戰》書中提到:懲罰只能給父母帶來期望的短期懲罰。
  • 孩子偷錢怎麼辦?盧欣妤老師教你一招輕鬆處理
    而一個不明是非的孩子,無法避免下一次犯同樣的錯。體罰對於孩子來說,不是教育,只是羞辱。發現孩子偷錢,這樣做更有教育意義最近,接到了好幾個個案諮詢,都與孩子偷錢有關,了解到這個現象並不少見,很多父母都為此苦惱:自己家裡不缺吃不缺穿的,孩子為什麼還要偷錢?孩子偷錢這個問題,其實很普遍,但是處理方式至關重要。
  • 孩子「偷錢」怎麼辦?該不該給孩子零花錢?分享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如何花錢,是伴隨孩子一生的重要能力之一,卻被90%的普通家長所忽略。猶太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時,就會做金錢觀方面的教育。做為教育行業的一員,我一直十分奇怪,為什麼類似世界觀、金錢觀、受挫能力、性啟蒙等真正會伴隨孩子一生,影響一生的的教育很少見?後來逐漸明白,除了因為內容比較虛,家長不接收之外,還有很多不可說的原因。
  • 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愚蠢的家長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這次,恰巧她剛取出1000元準備裝紅包隨份子,扔了包垃圾回來後,發現茶几上只剩下800元,這才發現了兒子的不對勁。 可是不論她怎麼訓斥講道理,兒子就是打死不承認,最後還是在監控的鐵證下低頭不語。
  • 5歲孩子「偷錢」不肯上學,泰國媽媽帶他撿垃圾,做法卻被人稱讚
    請問各位朋友身邊是否存在孩子偷錢且撒謊的情況,如果發現後,你們又該如何處理?朋友的女兒娜娜今年10歲,上小學三年級,屬於比較聰明的類型,每次考試都在班級一二名,性格活潑外向,周一到周五跟爺爺奶奶住在一塊,爺爺奶奶對她管的不嚴。她周圍也有小孩偷錢,以下是事情的經過。
  • 孩子從家裡偷錢,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如果孩子從家裡偷錢,父母應該怎麼辦呢?孩子從家裡偷拿錢,其實是一個很常見的事情,很多人小時候都幹過這事。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父母如果處理不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籤,打罵很顯然也是不合適的。
  • 發現孩子偷家裡的錢還不承認,父母該怎麼做?
    有個媽媽發現自己包裡少了200塊錢,已經確定是自己11歲的兒子偷的。平時在家裡抽屜放了一些零花錢,也經常都不見了。直接問孩子,是不是你從我的包裡拿了200塊錢,孩子死活不承認說沒拿,那麼我該怎麼處理這件事兒?那麼當孩子偷偷地拿了家裡的錢或者偷拿了別人家的東西,我們先建議各位父母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 孩子偷錢後,這兩位爸爸處理方式的不同,造成的後果實在差別太大
    結果媽媽整理衣服的時候發現了,直接發了火。 孩子們小時候道德品質出現問題,不及時糾正很可能會影響未來的發展。 但是採用當場指責的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處理方式。
  • 孩子出現偷錢的行為,父母不打不罵,用這3招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從小到大,父母應該都教育過自己的孩子不要「偷」拿金錢或財物,在需要借用他人的東西時也需經過他人同意,許可後才可以拿。雖然父母多番教導,還是有很多孩子出現過「偷錢」的行為,這種行為也令很多家長崩潰。關於孩子偷錢,我就看過一個很棒的故事,小智家裡有兩個孩子,大兒子12歲小女兒也8歲了,有天他們兩個想為自己買一塊新手錶。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孩子沒有跟小智說,而是直接從她的錢包裡偷偷拿了兩張50塊。小智回家發現錢少了,心中猜測是孩子拿的,只是具體是誰不知道。
  • 「發現孩子偷錢,我該怎麼辦?」家長千萬別給孩子貼變壞的標籤
    家長對孩子控制過嚴,家長和孩子關係緊張,家長和孩子之間缺乏溝通等等,這些都有可能和孩子偷錢的行為有關。發現孩子偷錢後,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偷錢是不對的,這件事情非常嚴重,其次要找出孩子偷錢的真正原因和動機,然後對症下藥,糾正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偷錢是想引起家長關注,家長就要反思自已,是不是對孩子關心太少。
  • 孩子偷錢買玩具,被媽媽帶到派出所教育,網友:他還只是個孩子
    如何教育好孩子一直都是家長困擾的問題,有的時候罰重了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但是罰輕了可能又讓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一個月前,在安徽蕪湖的一所派出所裡,民警遇到了一次很不一樣的「報案事件」。報案人是一位媽媽,她帶著兒子來「投案自首」,原因是因為兒子偷了自己的錢,打算去買玩具。而且她的兒子這已經是第四次偷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