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開年,智能汽車市場就硝煙四起,小鵬聯姻 Livox,剛剛搶佔雷射雷達的量產車高地,特斯拉國產版Model Y就宣布降價瓜分市場,降價風波未平,續航超1000公裡的蔚來eT7就「粉墨登場」了……短兵相接後,讓本就四郊多壘的智能汽車市場更加互爭雄長。競爭帶來的從來不是毀滅,優勝劣汰讓智能汽車從單一的出行工具轉變成融合娛樂、辦公、生活等多類屬性於一體的移動智能空間。
那麼問題來了,被大佬們追捧的智能汽車到底有多少黑科技?今天就讓小編給您捋一捋。
自動駕駛技術
自動駕駛汽車又稱無人駕駛汽車,是一種通過電腦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 。相比於傳統有人汽車,自動駕駛汽車能消除一切人為犯錯因素所導致的事故,會使事故的發生率大大降低。目前國內智能汽車多推崇的雷射雷達技術具有高精度、超遠距離、超廣視角的特點。
例如,在夜間高速行駛時,黑暗路面有深色的物體、強光炫目、道路井蓋遺失,雷射雷達都可以探測到,幫助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實現在高速公路、城區道路等場景下遠處障礙物的超前檢測。同時還具有起步油門誤操作預防功能;車道偏離修正輔助,簡直是新手小白的福音。
如果車輛經常出入某地,如陡峭的車庫入口等,自動駕駛汽車就會在系統裡記錄下來,然後每當靠近該位置時,汽車會主動升高底盤,以免刮擦。另外,在泊車方面,智能汽車還具有360°全景影像系統,可為駕駛者提供全方位的觀察視角,新手再也不用怕停車了,只要一鍵遙控全自動泊車即可。
5G技術
5G汽車最大的優勢,就是多了一張「信息網」, 感知、預判、決策、控制能力都會給人類駕駛員最強補充。
老司機們都遇見過這種情況:開車遇到紅綠燈路口,跟在大車後面擋住視線,你過還是不過?加速開過去,路口突然變紅燈,6分沒了。保守一點不跟,又可能懊悔浪費了時間。隨著 5G時代的到來,這樣的困境將迎刃而解:經過測算,智能汽車會自動調整車速,以合適的速度通過紅綠燈,省去了駕駛員的糾結。
同時,前方道路施工或有事故,汽車會從5G雲端獲得情況更新,選擇提前繞路或避讓。在人眼看不到的視野盲區,能獲得準確的行人信息,避免出現「探頭殺」。試想一下,如果在一個區域內形成規模化的5G車聯網,事故率會就顯著下降,通行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在5G時代,汽車不再只是冷冰冰的交通工具,而是化身情感化智能生活助理與移動空間內的高級智慧管家:智能汽車不僅能識別用戶情緒狀態,還能通過駕駛人的語音指令搜索即刻排隊網紅餐廳、電影院等場地。同時和手機互聯互通,當司機遇到雨雪天氣或手提重物時,可遠程控制提前熱車,通過手機一鍵召喚汽車到身邊或指定地點。
人臉識別技術
隨著汽車智能化進程的加速,人臉識別從熟悉的手機走進汽車。通過人臉識別,解鎖車輛到入座,不到半秒時間一氣呵成。人臉識別還能將駕駛員的面部特徵與其帳號關聯,一經識別,自動設置車輛使用環境:完全不用手動調整座椅、後視鏡,更無需連接手機同步自己喜歡的歌單,最懂你的駕駛環境,刷一下臉,就做到。
另外,人臉識別技術還能識別駕駛員分心和疲勞的跡象。如果駕駛員的眼睛離開路面兩到三秒鐘,系統會發出聲音和視覺警報,提醒駕駛者集中注意。
續航技術
近日,隨著蔚來新品的發布,續航超1000公裡的電動車來了。1000公裡意味著北京到長春、大連等城市的距離,這期間可以完全不用充電,既省時又環保。另外,電動車車主可以不用為了超長的充電時間而苦惱,換電站的建立了解一下:車輛可實現自動泊入換電站,用戶無需下車,在車內一鍵啟動即可自助換電,平均12秒就可滿電出發。
智能汽車是未來大勢所趨
在我們看來,只有在未來才會出現的智能汽車,已經來到了我們生活中。隨著Z世代消費主力的到來,智能汽車的接受程度將會越來越高。據騰訊發布的《90後購車偏好調查》報告顯示,智能化程度已經成為了購買與否的關鍵指標,有61%的90後認為高科技是購車的必要考慮因素。
科技改變生活,科技誕生智能出行。智能汽車在黑科技的加持之下,可以讓駕駛者享受輕鬆、純粹的駕駛樂趣。在不久的將來,智能汽車或取還可變成辦公室,甚至酒店,形態更加多樣化,智能汽車將成為智能革命的風口浪尖。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蔡溦 綜合大眾網·海報新聞、新華財經客戶端、電動湃、新浪汽車,車市全景、時刻頭條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