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在找工作的話,肯定不能和那些年齡小的人對比,亞馬遜員工平均年齡28歲,谷歌30歲,華為27歲,整個網際網路的行業平均年齡是26歲。
當自己過35歲之後,對自己的性價比早就不如那些90後,他們能保證工作996,能熬通宵加班。相對38歲的人,下班後有孩子要輔導,自己的身體支撐不了自己熬通宵工作。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題主說自己是研究生學歷,在某家公司幹了10年,突然被裁員了。這個題主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所有人都要依靠自己,突然失業,非常沮喪,更讓他擔憂的是不清楚自己的出路在哪裡。
就像去年大火的電視劇《小歡喜》,黃磊扮演的方圓是一個45歲的中年男人,同樣在大公司工作,原以為自己升職有望,不料卻突然被領導找去談心,告訴他被裁了。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方圓整個人都懵了,一家人的開銷怎麼辦?兒子要高考會不會影響他學習,妻子知道了會怎麼想。他不敢將失業的消息告訴家人,只能每天假裝去上班,然後不斷的找工作,剩下的時間只能在商場閒逛。
為什麼中年人找工作難呢?
從公司的角度出發,招人是希望創造更多的業績,很明顯中年人的體力跟不上年輕人,加班和超長時間工作,體力根本跟不上。而且中年人多半是上有老下有小,家裡的事情多,牽絆就多。年輕人學習能力強,潛力大,中年人的培養價值不高,更多的是靠經驗工作。
從個人的角度出發,作為中年人,我們已經在職場打拼多年,很多人已經不願意去學習和接觸新的東西,一個經驗可以用十年,但是很明顯你的經驗已經過時了。而且如果你不能放下身段,不願意被比自己歲數小的人官,那麼就更不容易知道工作。
中年人找工作的時候,需要降低預期,現實一點。
一、薪資是第一要素
很多人會勸你,這個時候工作不要太看重錢,看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我勸你必須現實點,面對著生活的壓力,我們不可能像剛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們,去衡量哪家公司更有發展,如果有兩個工作機會,毫不猶豫選擇錢多的那個。
如果遇到公司的老闆跟你談理想,談情懷,談發展空間,就是不談錢,這樣的領導和公司不用考慮。
如果沒有過硬的技術或者有效的人脈,就找一些門檻低,工資高的工作,只要肯努力就可以賺到錢。
在這個年齡段,就是要考慮自己的工作收入能不能養活自己,養活家庭,連基本生活都不能保證的工作,你為什麼要做呢?
二、儘快學習一項技能
雖然這個年齡段談學習有些晚,但是你也要儘快學一項能夠保證自己未來都能依靠這個技能找到工作。
比如陳宏文,六十歲學畫,七十歲他的畫就走向各級展廳和報刊,被中國藝術國際交流中心及世界華人文化研究中心評定為一級畫師,並授予「21世紀亞洲華人書畫藝術500傑」。
重要的是你願意去嘗試,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然後才有機會不斷地精進和提升。不要害怕和恐懼,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也是在搭建自己的人脈圈,接觸的人路子就寬,機會就更多了。
三、降低對未來的預期,生活會更容易一點
有時候我們覺得生活不順心,是因為對生活的預期過高,總是幻想自己能夠到達什麼樣的高度,但是現實是我們如何努力都沒能成功。
因此不妨對自己的未來預期降低一些,讓生活簡單一點,不求自己在工作上能達到什麼程度,只希望一家人健康幸福,自己的工作收入能夠支撐全部的花費,至少不用為生活過於奔波。
四、儘快找一份工作
先邁出自己的第一步,儘快找一份工作,不要讓自己的職場太長時間的空窗期。對於自己而言長時間的不工作就會失去對於職場信息的敏銳度,跟人溝通能力和做事的效率都會降低。
對於公司而言,會對你的職場空窗期提出質疑,你可能已經不適應快速的職場生活。
因此要儘快給自己找一份工作,並且保持自己的持續學習和工作的狀態,避免對新工作不適應。
人到中年找工作相對不容易,但是不代表我們不被社會需要,只要你願意邁出第一步,去尋找和學習,一定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