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涵蓋的內容比較多,不管是生產經營所得還是其他各種類型的所得都要計徵;各種成本費用的扣除又有不同的規定;會計核算和稅務處理又有差異經常混淆;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又要在會計利潤基礎上增減變動做調整,一不留神就會出錯,碰到風險。
今天財稅郡整理了經常會被忽視容易出錯的7大風險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降低風險。
1、 容易被忽視的這些收入是否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① 取得的非貨幣性資產收益;②企業資產評估增值部分;③企業從境外被投資企業取得的所得;④接受捐贈的貨幣非貨幣性資產;⑤以舊換新舊商品是否確認了收入;⑥持有的限售股被解禁之後出售取得的收入;⑦視同銷售收入;⑧逾期未退包裝物押金,違約金;⑨無法償付的應付款項;⑩已經做壞帳損失處理後又收回的應收款項等。
2、 是否存在延遲實現應稅收入的情形
查看企業是否存在利用往來帳戶、中間科目,如其他應付款、遞延收入、預提費用等延遲納稅的情形。
3、 企業是否有意虛增成本費用
企業有無購買進項票虛列成本費用,有無虛列人工費等情況。
4、 各種費用是否按照規定比例限額扣除
① 職工福利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14%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做納稅調增處理;
② 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做納稅調增處理;
③ 職工教育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8%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當年做納稅調整處理,超過部分準予結轉以後納稅年度進行扣除;
④ 保險方面注意為投資者或一般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不得稅前扣除,補充醫療保險和補充養老保險限額內扣除;
⑤ 利息費用支出,特別是關聯企業之間的借款利息支出,要滿足債資比(金融企業5:1,非金融企業2:1)和利率(金融企業同期同類借款利率)的規定,超過部分不得稅前扣除;
⑥ 業務招待費計提是否正確,有無不屬於的計入,屬於的又沒計入業務招待費的情況,以及業務招待費是否按照扣除限額(銷售營業收入的0.5%VS實際發生額的60%取其小)做了納稅調整;
⑦ 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的扣除是否按照相關規定(銷售營業收入的15%,化妝品的製造和銷售、醫藥製造、飲料製造是30%的限額),超過限額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後年度扣除;
⑧ 菸草企業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注意一律不得稅前扣除;
⑨ 勞動保護費和職工福利費不要搞混,勞保費沒有扣除限額的要求;
⑩ 手續費佣金的支出要符合相關規定,不超過合同金額的5%部分準予稅前扣除,特殊行業(比如保險是不超過當年保費收入減除退保金之後的18%的部分準予稅前扣除)從其具體規定;
公益性捐贈是否通過相關部門(公益性社會團體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用於規定的公益事業,向個人或則沒有通過以上部門的捐贈不得稅前扣除;合法合規的公益性捐贈扣除限額為年度利潤總額的12%,超過限額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後3年內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5、 資產損失的處理是否恰當
存貨,固定資產,應收預付款,股權投資等損失是否按照具體規定處理,注意境外損失不得彌補境內所得;損失的扣除需要有合法證據。
6、 境內企業向境外投資企業分配股利,是否按照規定代扣代繳預提所得稅。
7、關聯方之間的交易
是否存在關聯方企業之間業務往來不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支付價款、費用從而減少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和所得稅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