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太陽在一天裡的「軌跡」是什麼樣的?

2021-02-08 旭崬叨科學


  我們應該都聽說過一個在野外判定方向的方法——觀察樹木枝葉,一般都是朝南邊更茂盛。這是因為我們身處北半球,太陽的位置大部分時間都偏向南方。這一點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即使是身處北半球較高緯度的地方,太陽同樣也能出現在偏北方向!(下面的情況如無特殊強調,均為北半球的情況)




  太陽「東升西落」可以說是最家喻戶曉的常識了。但就是這再也平常不過的「東升西落」,其實也不簡單!

  雖然太陽「東升西落」,但在一年裡絕大多數時間,太陽升起時並不是在正東方向!同樣的,太陽落下時也很少是在正西方向。在冬季,太陽升起時在東偏南方向,落下時在西偏南方向;而在夏季,太陽升起和落下分別是在東偏北和西偏北方向。

  也許會有人奇怪,我身處北半球,太陽理應出現在偏南方向,為什麼太陽也會出現在偏北方向?實際上,在赤道以北到北回歸線的這一帶地區也屬於北半球,在夏至的正午,太陽確實會出現在天頂偏北的位置。但是,對於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太陽也一樣能出現在偏北方向!這是怎麼回事呢?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知道,太陽一天裡在天上走了一個什麼樣的「軌跡」。


  天體的周日視運動理解起來其實非常簡單。還記得「星軌」嗎?由於地球自轉,長時間曝光的星空照片裡的星星會劃出一道道弧線。這些「弧線」就是這一段時間裡這些星星的「軌跡」,它們的圓心都是北天極。可以想像,如果過去完整一天,這些星星就能劃出一個個完整的同心圓,這些圓就是星星在一天裡在天上走出的「軌跡」。這就是對天體周日視運動的簡單理解。

  既然恆星如此,那麼太陽是不是也一樣呢?實際上太陽在一天裡的軌跡,同樣是一個近似的圓,這個圓的圓心就是北天極。



  由於地球也在繞太陽公轉,因此太陽一天裡的軌跡應當是「周日視運動」和「周年視運動」的合成。「周年視運動」實際上就是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但在一天裡,太陽的周年視運動相對於周日視運動來說相當不明顯,我們接下來的討論如果不特殊強調,都忽略周年視運動的影響。

  換句話說,在一天裡,我們就直接認為太陽在天上的「軌跡」就是一個圓,圓心就是北天極。


  我們來看一下下面這個動圖




  圖裡就很清晰的顯示了冬至日和夏至日的太陽周日視運動。

  可以看到,在一天裡,太陽的軌跡是一個「斜著」的大圓,太陽並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垂直升起和垂直落下。




  我們曾說過,北極星的高度角就約等於當地的緯度。在緯度不一樣的地方,太陽軌跡「傾斜」的程度也不一樣。

  天球赤道與地平線相交的兩個點就是正東和正西了。可以看到,夏至太陽升起是在東偏北方向,而落下在西偏北方向。在夏至日太陽中天時,也就是地方時是正午的時候,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的太陽在天頂偏北方向,北回歸線以北地區太陽在天頂偏南方向。(註:此處假設夏至為一整日,實際上夏至為一個時刻,下面有關二至和二分的表述同)

  在春分和秋分的時候,太陽的「軌跡」就和天赤道重合。也就是說,一年裡只有春分日和秋分日的太陽是從正東升起,從正西落下的。

  可以看出,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北回歸線以北的太陽都是處於偏南方向,這就是本文開頭所說的情況。但這並不意味著,北回歸線以北的太陽不會出現在天空的偏北方向。


  為什麼太陽時而會在天赤道以北,時而在天赤道以南,每年都來回「溜達」?這就是前面所說的太陽周年視運動的結果。

  從周日視運動的圖中也可以看出為什麼北半球夏天晝長夜短,冬天晝短夜長。可以看出,在夏至的時候,太陽的軌跡在地平線上的部分是一段優弧(圓心角大於180°的弧),而冬至時太陽軌跡在地平線上的部分是一段劣弧(圓心角小於180°的弧)。在二分日,太陽在地平線以上的軌跡則是一個半圓。

  我們近似認為太陽沿著「軌跡」運行是勻速的。因此夏天運行完白天那一段弧花費的時間要多些,而冬天要少些。在二分日,太陽軌跡被「平分」,因此晝夜長短一樣。(此處不考慮大氣作用)

  因此,只要熟悉北極星的位置,在白天你就可以大致知道今天的太陽將會「走」過一條什麼樣的路。



相關焦點

  • 一個天文單位是多少 一個天文單位等於多少
    天文單位一詞出現於1903年。1938年以前,天文單位是指在沒有大行星攝動作用(見攝動理論)下,從地月系質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或者說地月系質心繞太陽公轉的無攝動橢圓軌道的半長徑。現在天文單位是天文學中計量天體之間距離的一種單位。以AU表示,其數值取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下面一起了解一下一天文單位是多少吧。
  • 冬至夜現天文奇觀,木星和土星合二為一?會有什麼大事發生?
    今年冬至日是12月21日,也就是在這一天,太陽經過南回歸線,北半球的黑夜最長,之後,太陽的運行軌跡將在天幕上漸漸北移,北半球的夜晚會慢慢變短,這是由於地球的自轉傾角導致的。
  • 石家莊上空現2個太陽,這種天文奇觀,你見過嗎?
    28日上午9時左右,河北省石家莊市不少市民親眼目睹一個天文奇觀,天空中同時出現2個太陽。 1個太陽見過,2個太陽同時出現,真沒見過。
  • 天文知識 | 冰火兩重天!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檔案~
    水星繞太陽旋轉1周的時間(公轉周期)恰好是88天,因此,水星只有一面對著太陽,和月亮只有一面朝著地球一樣。這樣一來,在1年當中對著太陽的那一面,永遠是白天沒有黑夜,再加上水星表面沒有大氣,太陽光直射在光禿禿的表面上,這就造成了極高的表面溫度。
  • 辛德勇談清華簡「四時」篇與中國古代的天文曆法
    澎湃新聞:這篇竹書中引起您關注的主要是些什麼樣的內容呢?或者說這篇《四時》主要提供給我們哪些獨特的史料呢?辛德勇:談到這一問題,首先應該指出,它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一篇系統講述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知識的文獻。
  • 2020攝影:「間歇泉」極光、「宇宙蝙蝠」星雲入圍「天文圖片獎」
    大家不妨看下這兩張入圍「天文圖片獎」的照片到底長啥樣……1、「間歇泉」極光圖片描述:熾熱的北極光掃過漆黑的冰島天空;在遙遠的星雲裡,五顏六色的塵埃和氣體形成了一個光譜蝙蝠狀的形狀;月球表面的隕石坑好像在「打哈欠」,「張牙舞爪」般的巖石質地的細節令人驚嘆。
  • 用天文望遠鏡看太陽什麼感覺?老外肉眼親測,沒瞎真是命大
    用天文望遠鏡看太陽什麼感覺?老外肉眼親測,沒瞎真是命大現在人們已經發明了各種觀測太空的設備,但是太空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廣闊,所以有很多的事情都是我們不能夠探索到的,越是探索不明白的事情越容易引起人們的好奇心。
  • 太陽,地球和月球是怎樣的運動軌跡?科學家的解釋顛覆認知
    眾所周知月球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而太陽則圍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看似非常有規律的運動軌跡,實際上真的是這樣的嗎?近幾年科學家們在研究星球軌跡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重大的發現,那就是所有的天體都在進行一種另類的運動軌跡,不僅是太陽地球,甚至是銀河系和之外的其他星系都在往一個方向前行,也可以說是在下墜,這個就看是往哪個方向來推斷了。
  • 用天文望遠鏡看太陽到底有多恐怖?老外肉眼親測,沒瞎真是命大!
    用天文望遠鏡看太陽到底有多恐怖?老外肉眼親測,沒瞎真是命大! 地球是宇宙內非常不起眼的星球,在茫茫宇宙中,還有很多類似於地球的星球,時至今日,人們已經有足夠的實力來到外星探索。
  • 每秒1億幀的高速攝像機能拍到光的運動軌跡嗎?會是怎麼樣的?
    真空中的光子捕捉不了,不過介質中的光線運行軌跡可以拍攝到。注意,是光線,不是光子,光子的軌跡依然捕捉不了。這是科學家通過能捕捉單光子的高速攝像機記錄的雷射脈衝經過空氣時的路徑軌跡,注意,是經過空氣!為什麼一定要經過介質呢?為什麼我說是光線不是光子呢?
  • 爸爸媽媽讀給孩子的天文繪本
    孩子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回到家,跟我提到他們今天認識了北極星,北鬥星,還有其他的星座,為此周末我們一起去了一次天文館,第一次去北京天文館,孩子一路上也比較好奇,天文館什麼樣兒啊,都有什麼好玩兒的啊。夏天夜晚出門遛彎的時候,也會給孩子講講天上的星座的事兒,不過我認識的星座並不多,所以去天文館裡去轉轉,孩子也比較有興趣。
  • 宇宙鏡像:天文望遠鏡下的木星,是美麗還是恐怖?
    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下木星: 一、木星直徑:142984KM,約為太陽的1/10 二、質量為:1.90×10^27KG,約為太陽的千分之一 三、距離太陽約:5.2天文單位 四、逃逸速度:59.5KM
  • 天文知識——天球的概念及星座名稱對照表
    今天想了想,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什麼天文知識呢?突然某日曆軟體彈出了星座運勢的提醒,那麼從今天開始就給大家介紹夜空中的星座吧。不過今天不具體地講哪個星座,我們先了解一下預備知識。不過太陽除外,因為太陽和太陽系的天體離地球很近,所以它們在天球上是運動的。人們想像中的天球和地球一樣,也有兩極和赤道,只不過名稱變了一下,叫北天極、南天極和天赤道。我們的太陽在天球上的運動軌跡叫作黃道。這個名字是不是很熟悉?沒錯,黃道十二宮,佔星術裡的十二星座。
  • 美國NASA發布視頻 展示太陽全年活動軌跡(圖)
    中新網2月17日電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016年1月15日,NASA太陽動力學天文臺發布了一個時長約6分鐘的延時攝影視頻,充分展示了太陽的活動軌跡。與此同時,NASA還發布了一張由23張照片合成為一張的太陽活動圖片。
  • 裸眼欣賞澄淨星空 騰格里沙漠裡有個天文觀測基地
    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的沙漠中,遊客圍著望遠鏡興高採烈欣賞天文之美。這個被專家認定為適合觀測天文的地方,目前正在打造沙漠天文觀測基地。該基地位於河西走廊東北部騰格里沙漠腹地。這裡晴天多,光汙染少,夜晚可裸眼觀測到澄淨的星空。近幾年,民勤縣依託獨特的沙漠自然景觀和優質的暗夜星空資源,著力打造天文科普研學旅遊目的地。2018年10月,沙漠天文觀測基地啟動建設。
  • 太陽將被遮擋,時間發生在12月26日,這是2019年最後一個天文奇觀
    趣味探索訊 在2019年裡,各種怪異的天文奇觀都已經出現了,數量還特別的多。比如,8月30日出現在我國紹興天空上的巨型噴流,呈現驚豔的紫紅色。8月4日出現在淮安洪澤湖上空的海市蜃樓,展現了離奇古建築群,看起來好不清晰。11日出現在東北的火流星,瞬間照亮夜空,宛如白晝。還有7月北極圈天空出現一片火紅色,仿佛著火了。
  • 首次追蹤成功雙子座流星雨母星碎片運行軌跡
    ,它出現在法厄同行星軌道的後方,據此可以觀測到非常微弱的塵埃軌跡位置。 舊金山—美國國家宇航局破紀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簡稱:PSP)給我們提供了觀測久負盛名的雙子座流星雨的一個新視角。 在茫茫宇宙中,PSP第一次拍攝到了所產生雙子座流星雨的塵埃碎片軌跡,此次雙子座流星雨將會在本周末達到最大峰值。
  • 40天裡的第一批太陽黑子預示了將要到來的太陽活動周期
    它們是自2019年十一月以來我們觀測到的第一批值得注意的太陽黑子,預示著新一輪太陽活動周期的開始--也就是太陽周期25,SC25--這一周期預期在五年左右達到一個磁活動的新高峰。圖解:NASA太陽動力學天文臺上的儀器可以揭示太陽產生的強烈磁場,因太陽旋轉而糾纏在一起。
  • 用天文望遠鏡看太陽什麼樣子?老外肉眼親測,沒瞎算你命真大!
    用天文望遠鏡看太陽什麼樣子?老外肉眼親測,沒瞎算你命真大!望遠鏡對於登山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爬到山頂之後,可以用望遠鏡來觀看遠處的風景,這種「一覽眾山小」的視覺感,著實讓人覺得非常不錯,不過用望遠鏡看太陽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用天文望遠鏡看太陽,到底有多恐怖呢?
  • 日晷:古人依靠太陽照射的影子計時,那陰雨天沒有太陽怎麼辦
    其實在國外,希臘人在很早也已經利用日晷計時,雖然和我國的日晷外形上有所區別,但是原理作用大同小異,畢竟我們共用一個太陽,外國人發現日晷計時也是情理之中。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在他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就明確表明,日晷在世界的發展中,中國和西方是並行的。也就是說,我國古代人民也較早地掌握了先進的天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