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東升西落」可以說是最家喻戶曉的常識了。但就是這再也平常不過的「東升西落」,其實也不簡單!
雖然太陽「東升西落」,但在一年裡絕大多數時間,太陽升起時並不是在正東方向!同樣的,太陽落下時也很少是在正西方向。在冬季,太陽升起時在東偏南方向,落下時在西偏南方向;而在夏季,太陽升起和落下分別是在東偏北和西偏北方向。
也許會有人奇怪,我身處北半球,太陽理應出現在偏南方向,為什麼太陽也會出現在偏北方向?實際上,在赤道以北到北回歸線的這一帶地區也屬於北半球,在夏至的正午,太陽確實會出現在天頂偏北的位置。但是,對於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太陽也一樣能出現在偏北方向!這是怎麼回事呢?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知道,太陽一天裡在天上走了一個什麼樣的「軌跡」。
天體的周日視運動理解起來其實非常簡單。還記得「星軌」嗎?由於地球自轉,長時間曝光的星空照片裡的星星會劃出一道道弧線。這些「弧線」就是這一段時間裡這些星星的「軌跡」,它們的圓心都是北天極。可以想像,如果過去完整一天,這些星星就能劃出一個個完整的同心圓,這些圓就是星星在一天裡在天上走出的「軌跡」。這就是對天體周日視運動的簡單理解。
既然恆星如此,那麼太陽是不是也一樣呢?實際上太陽在一天裡的軌跡,同樣是一個近似的圓,這個圓的圓心就是北天極。
由於地球也在繞太陽公轉,因此太陽一天裡的軌跡應當是「周日視運動」和「周年視運動」的合成。「周年視運動」實際上就是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但在一天裡,太陽的周年視運動相對於周日視運動來說相當不明顯,我們接下來的討論如果不特殊強調,都忽略周年視運動的影響。
換句話說,在一天裡,我們就直接認為太陽在天上的「軌跡」就是一個圓,圓心就是北天極。
我們來看一下下面這個動圖
圖裡就很清晰的顯示了冬至日和夏至日的太陽周日視運動。
可以看到,在一天裡,太陽的軌跡是一個「斜著」的大圓,太陽並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垂直升起和垂直落下。
我們曾說過,北極星的高度角就約等於當地的緯度。在緯度不一樣的地方,太陽軌跡「傾斜」的程度也不一樣。
天球赤道與地平線相交的兩個點就是正東和正西了。可以看到,夏至太陽升起是在東偏北方向,而落下在西偏北方向。在夏至日太陽中天時,也就是地方時是正午的時候,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的太陽在天頂偏北方向,北回歸線以北地區太陽在天頂偏南方向。(註:此處假設夏至為一整日,實際上夏至為一個時刻,下面有關二至和二分的表述同)
在春分和秋分的時候,太陽的「軌跡」就和天赤道重合。也就是說,一年裡只有春分日和秋分日的太陽是從正東升起,從正西落下的。
可以看出,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北回歸線以北的太陽都是處於偏南方向,這就是本文開頭所說的情況。但這並不意味著,北回歸線以北的太陽不會出現在天空的偏北方向。
為什麼太陽時而會在天赤道以北,時而在天赤道以南,每年都來回「溜達」?這就是前面所說的太陽周年視運動的結果。
從周日視運動的圖中也可以看出為什麼北半球夏天晝長夜短,冬天晝短夜長。可以看出,在夏至的時候,太陽的軌跡在地平線上的部分是一段優弧(圓心角大於180°的弧),而冬至時太陽軌跡在地平線上的部分是一段劣弧(圓心角小於180°的弧)。在二分日,太陽在地平線以上的軌跡則是一個半圓。
我們近似認為太陽沿著「軌跡」運行是勻速的。因此夏天運行完白天那一段弧花費的時間要多些,而冬天要少些。在二分日,太陽軌跡被「平分」,因此晝夜長短一樣。(此處不考慮大氣作用)
因此,只要熟悉北極星的位置,在白天你就可以大致知道今天的太陽將會「走」過一條什麼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