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截止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突破14億。
2020年的春節比往年都早一些,還有幾天就放假過年了,年關將近,又到了置辦年貨的緊要關頭,大街小巷已漸漸瀰漫了春節的氣息,年味也開始濃厚起來。又要過年了,你還會不會像小時候那樣盼望過年。每到這個時候,不少人感慨:年味越來越淡了,記憶中濃烈的年味究竟去哪了?
現在過年,年味與20年前大相逕庭,好像少了那種久違的儀式感和期待感。
最美的年,是小時候的年
過年對小孩子來說,是最開心不過的事情了,記得小時候過年,我是掰著手指頭一天天盼過年的。
從前慢,過了臘八,父母就開始忙碌過年了。臘月裡的集市,也是最熱鬧的,一到臘月村裡各家各戶都開始置辦年貨了,村裡天天蒸汽瀰漫,香氣瀰漫。
那時候年的味道,讓人晚上都幸福得睡不著的味道,那種快樂來自樸實而濃厚的年味!70後、80後的那一代人對年味記憶尤為深刻。那時候很有儀式感,一家人團圓才叫過年。
那時候過年,我們會鬧著跟父母一起去辦年貨,不為別的,就為粘著父母能多給自己多買些過年零食。還有挑選自己喜歡的新衣裳,把鎮上的大小商場都逛一遍,都不覺得累,最後滿載而歸。除了這些,最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到壓歲錢了,長輩們都會給壓歲錢,而且還是嶄新的。
長大了,到另一座城市讀書工作,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年味似乎在一點點地變淡。小的時候對過年有一種莫名的期待,而現在似乎是對年有一種深深的說不出來的恐懼。
小時候家裡條件並不富裕,只有過年的時候家裡才能痛痛快快吃,真正解了饞,更重要的是,過年還可以在外面盡情地玩,父母也不會多說。現在物質條件提高了,對過年也沒有那麼期望了。
不是年味變淡了,是表達方式變了
時代在發展,習俗也在跟著變化。隨著自己一天天長大,對過年的期盼之情也沒有像小時候那麼強烈了, 角色變了,以前我們是收紅包,現在得發紅包。年味是什麼?是那客廳茶几上擺滿的瓜子水果?是親朋好友相聚一起的團圓飯?是終於穿上期望已久的新衣裳?是期盼已久的壓歲錢?
還是放爆竹、貼春聯的紅紅火火?
最美的年味其實就是團圓,有時間坐下來同父母孩子聊聊天,融洽一下因為平時上班忙碌而無法久伴的親情,別老總拿著手機搶紅包,和孩子玩玩遊戲,多陪伴一下孩子,最美的年味,是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年,說不定以後你的孩子長大後,也會對2020年的這個春節記憶猶新,成為他們懷念的年味。
我們懷念的年味,其實都是人情味。
新年新氣象,2020年「鼠」你最幸福!「新年快樂」用你的家鄉話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