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的世界,哪裡有年味?最美的年,是小時候的年

2020-12-14 洪生鵬

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截止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突破14億。

2020年的春節比往年都早一些,還有幾天就放假過年了,年關將近,又到了置辦年貨的緊要關頭,大街小巷已漸漸瀰漫了春節的氣息,年味也開始濃厚起來。又要過年了,你還會不會像小時候那樣盼望過年。每到這個時候,不少人感慨:年味越來越淡了,記憶中濃烈的年味究竟去哪了?

現在過年,年味與20年前大相逕庭,好像少了那種久違的儀式感和期待感。

最美的年,是小時候的年

過年對小孩子來說,是最開心不過的事情了,記得小時候過年,我是掰著手指頭一天天盼過年的。

從前慢,過了臘八,父母就開始忙碌過年了。臘月裡的集市,也是最熱鬧的,一到臘月村裡各家各戶都開始置辦年貨了,村裡天天蒸汽瀰漫,香氣瀰漫。

那時候年的味道,讓人晚上都幸福得睡不著的味道,那種快樂來自樸實而濃厚的年味!70後、80後的那一代人對年味記憶尤為深刻。那時候很有儀式感,一家人團圓才叫過年

那時候過年,我們會鬧著跟父母一起去辦年貨,不為別的,就為粘著父母能多給自己多買些過年零食。還有挑選自己喜歡的新衣裳,把鎮上的大小商場都逛一遍,都不覺得累,最後滿載而歸。除了這些,最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到壓歲錢了,長輩們都會給壓歲錢,而且還是嶄新的。

長大了,到另一座城市讀書工作,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年味似乎在一點點地變淡。小的時候對過年有一種莫名的期待,而現在似乎是對年有一種深深的說不出來的恐懼。

小時候家裡條件並不富裕,只有過年的時候家裡才能痛痛快快吃,真正解了饞,更重要的是,過年還可以在外面盡情地玩,父母也不會多說。現在物質條件提高了,對過年也沒有那麼期望了。

不是年味變淡了,是表達方式變了

時代在發展,習俗也在跟著變化。隨著自己一天天長大,對過年的期盼之情也沒有像小時候那麼強烈了, 角色變了,以前我們是收紅包,現在得發紅包。年味是什麼?是那客廳茶几上擺滿的瓜子水果?是親朋好友相聚一起的團圓飯?是終於穿上期望已久的新衣裳?是期盼已久的壓歲錢?

還是放爆竹、貼春聯的紅紅火火?

最美的年味其實就是團圓有時間坐下來同父母孩子聊聊天,融洽一下因為平時上班忙碌而無法久伴的親情,別老總拿著手機搶紅包,和孩子玩玩遊戲,多陪伴一下孩子,最美的年味,是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年,說不定以後你的孩子長大後,也會對2020年的這個春節記憶猶新,成為他們懷念的年味。

我們懷念的年味,其實都是人情味

新年新氣象,2020年「鼠」你最幸福!「新年快樂」用你的家鄉話怎麼說?

相關焦點

  • 記憶中的年味是小時候的年味
    有時候覺得小時候的記憶太少了,那些屬於我的成長記憶基本上寥寥無幾,但是有些記憶一旦記住了就是一輩子。小時候的過年就是穿新衣,放鞭炮,串親戚。小時候最喜歡的還有一件事就是走親戚,不僅有小朋友一起玩,還可以壓歲錢,那可是很簡單的,現在呢,一過年最愁的就是走親戚,走親戚成了例行公事,沒有親情的溫暖,猶如完成任務一般,走完以後可以說,終於走完了。小時候的年味,穿新衣可是很開心的一件事,早早就把衣服放在枕前,一大早起來就把新衣服穿上,那個勁特別牛,倍有精神。
  • 「創作開運禮」小時候的年味
    記憶深處,小時候的年味才是最難以忘懷的.小的時候愛熱鬧,哪裡人多就愛往哪裡湊,一群野孩子,手裡拿著兩毛錢一盒從村裡小賣部買的小鞭炮,整個村莊的前前後後都跑遍了,一盒小鞭炮可以玩一整天而不知疲倦,那顆單純的心,永遠也不知道外面還有那麼多好玩的玩具,仿佛整個村莊就是一個兒童世界,很容易滿足,那些小夥伴們燦爛的笑容至今都銘記於心。
  • 繪見|年味比小時候淡了?其實真相是……
    視頻:繪見|年味比小時候淡了?其實真相是……來源:中國新聞網在不少人的印象裡兒時的年味才叫一個濃穿新衣、收壓歲錢、放鞭炮有著濃濃的喜慶氛圍而如今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反而吐槽年味淡了…真是如此嗎小新剝繭抽絲告訴你事情的真相幫你找回「年味」!
  • 小時候的年味,長大後的記憶
    小時候一年中最期待的就是過年了,因為每到過年就有新衣服穿,還有壓歲錢拿,別提有多開心了。直到現在長大了,才發現,自己期待的還有那時候獨一無二的「年味」。節氣立春時,陰陽轉化、陽和起蟄、品物皆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
  • 小時候記憶中的年味
    大家好,我是小易,今天小易要和大家講的主題核心叫「年味」。對於「年味」每個人因為環境和經歷不同所以感受都有所不同,也許小孩子覺得「年味」就是每年有壓歲錢紅包收,有糖果吃,大人覺得「年味」是長時間間沒見的朋友同學,老人家覺得「年味」是看到自己的子女回來後的熱鬧,而我覺得年味不是這樣的,年味最重要的是分享這一年來大家收穫的喜悅,一家人或者和村裡人一起合作準備年貨的體驗以及這種過年的儀式感,但這些年科技進步了大家漸漸的把它遺忘了
  • 小時候過年年味濃濃,長大後年味卻越來越淡
    不知大家隨著年齡的增長,是否注意到了這麼一點,過年時侯的年味越來越淡,遠遠沒有小時候的年味濃了,也沒有小時候那種對過年的期盼了,在除夕的那一天晚上,只是覺得就是十分平淡的一天。在我們小的時侯天天盼著吃肉,而到了過年父母從外面帶回來幾斤肉,除夕夜裡能和自己的家人快快樂樂地吃一頓年夜飯,那種快樂是溢於言表的,但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告別了那個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的時期,人們天天都能吃上肉了,每一天都能有雞鴨魚肉吃,我們再也不缺營養和物質了,但是過年時那種吃上肉的那種喜悅,卻沒有了。
  • 這組漫畫,都是小時候的年味!
    什麼是年味?是人頭攢動的趕年集,是家門口張貼的紅對聯,還是全家大掃除的忙忙碌碌?是屋簷下的臘肉,是年夜的餃子,還是孩子們收紅包的笑顏歡呼?這些獨屬於過年的儀式感,讓人回味無窮。你看,小時候的年味,這組漫畫裡都有!
  • 小時候的年味記憶
    小時候,過年是一件大事。寒假開始後,年就一天天近了。臘月二十出頭,緊張的年貨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炒米、炒花生、做餈粑、炸翻餃、麻花、炒米糖,做餅乾、酥餅,做豆腐,炸圓子、炸魚,滷菜,蒸饅頭,年三十前的一星期,每天都排得滿滿的。
  • 讓世界愛上中國年味 洽洽等品牌獲頒中國年味品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6日訊 「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年」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年」是收穫,是團圓,是歡聚,是緬懷,是展望。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年文化,「讓世界愛上中國年味」,12月25日,洽洽食品聯合人民網?人民健康舉辦第二屆中國年味品牌聯盟年會在京舉辦。
  • 紀念那些年逝去的年味,你小時候的年也是這麼過的嗎
    過幾天馬上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已過,也就意味著年過完了。最近有幸拜讀了莫言先生關於年的一篇文章:《過去的年》,莫言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記錄了他記憶中的年,伯清讀完之後,感觸頗深,讓我懷念小時候自己過的年。於是產生了一個想法,用文字記錄下來,也算是自己的一份記憶存檔,同時也分享給你。
  • 長大以後,無比懷念小時候過年的濃濃年味
    在中國人的節日裡,除夕這一天,是中國人的一年裡最有儀式感的一天。它意味著合家團圓,意味著辭舊迎新,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長大以後的春節少了鞭炮聲聲,少了廟會上的熱鬧,少了小夥伴們之間的玩耍,似乎濃濃的年味都變淡了。記得小時候到了年三十這一天。
  • 為什麼年味越來越淡了?沒有小時候那麼有味道了?答案看這裡
    為什麼年味越來越淡了?臨近年關,每到這個時候就會有許多的人感慨,年味越來越淡了。不再像以前一樣興奮了,記憶中濃烈的年味究竟去哪了?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小時候最期盼的就是過年,過年可以吃好吃的可以穿新衣、放鞭炮、走親戚等,最重要的是還可以領壓歲錢。而現在許多網友認為過年仿佛成了一個符號,就是一群人圍在一起討論搶了多少紅包,那個福沒掃出來,對於年味越來越淡的原因,有許多的網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 那些小時候的年味美食 總能給自己回憶甜甜
    好幾年沒有回家過年,今年依然在都市裡過節,但都市的美好與繁華,總代替不了遠方家鄉的年味。特殊時期,大家都紛紛宅在家裡,或許每個人有自己的「宅」法。我更多是對往年的回憶,更多會對兒時的記起,在記起中,重溫兒時的年味,總覺著心裡暢達舒服。
  • 記憶裡小時候的年味
    記憶裡老家的年是從農曆臘月初八開始的,臘八節吃了臘八粥就逐漸拉開了過年的序幕,但真正的忙活是從臘月二十三小年這天正式開始的。農曆二十三是請灶神的日子,小時候的記憶裡每年的這天母親都會把舊的灶王爺的的畫像摘下來燒掉,再貼上新的灶王爺的畫像。在摘舊的灶王爺畫像前會擺上好多供品,糖果。
  • 紅桃粿,潮汕人小時候渴望的年味!
    廣東潮汕有句跟「粿」有關的諺語:時節做時粿,時令防時病,說明了「粿」在潮汕飲食中的重要地位。不一樣的節日,會吃不一樣的粿,長短不一,形狀各異,但不變的是總會有紅桃粿的身影。紅桃粿也被叫做紅殼桃、粿桃、桃粿,幾乎每個潮汕人都吃過這種粿。
  • 90後記憶中的年味:一個90後小時候的春節
    如今,90後也慢慢地步入或即將步入而立之年,成了家中的棟梁之柱,終日的工作奔波,似乎春節也不能停下腳步歇息一番,而在這個時代,在這個物質橫流但卻精神疲憊的年代,回憶中,小時候的快樂春節總給人精神上的慰藉。小時候過春節,和小夥伴們放炮,撿炮。
  • 「地評線」天府網評:2021,最美的「年味」叫「別有風味」
    一個「年味」,道不盡新春佳節之美,而最美的「年味」,無疑就是「團聚」,包括闔家團圓、親朋歡聚,還有許許多多的社會性交往活動。但今年的「年味」,因為疫情防控,註定是「別有風味」了。<br><br>  「非必要不舉辦」就是最美的「年味」。
  • 懷念小時候的年!
    小時候的年,是一串串冰糖葫蘆,是一張張大紅春聯,是長輩們包壓歲錢的紅紙,是孩子們無憂無慮的笑臉。小時候的年,是走親訪友拜年,是走街串巷追趕,是討壓歲錢的興奮,是裝滿口袋的得意。我們小時候過年,不去豪華酒店,只是簡簡單單的家常便飯,有魚有肉,有說有笑,一家人盯著黑白電視,等著看春晚。
  • 夜讀|不變的年味
    從我記事起,每年的年味就是大同小異的。年少時,家裡的日子清貧,但勤勞的父母在房前屋後種有時令蔬菜、養些雞鴨,平時省吃儉用,年依舊是豐豐盛盛地過的。臘月二十三,父母就開始清掃房屋,製作臘腸,做好過年的準備。臘月二十七,家裡開始殺雞宰鴨,包五香、炸肉丸和菜丸、蒸年糕。年少時盼望過年,因為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過年有很多美食,還有新衣服穿。
  • 豐厚獎品等你來拿丨天麗鏡頭杯——「最美年味」攝影比賽
    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是億萬中國人的精神圖騰。截稿時間:2020年2月10日本期,千途為您推薦由天麗鏡頭主辦天麗鏡頭杯——「最美年味」攝影比賽,誠邀廣大攝影愛好者和攝影師參加。攝影師 / 千途ID:柳園天麗鏡頭杯——「最美年味」攝影比賽徵稿:2019年12月25日-2020年2月10日評選:2020年2月15日-2020年2月25日公示: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