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太慢怎麼辦?父母做好這三點,孩子告別拖延

2020-12-26 秀秀育兒筆記

作為一個急性子寶媽,有了一個「拖延症」的大寶是什麼體驗?可別提有多著急了,針對大寶的拖延,我也是無計可施,於是便上網取經,查了下孩子拖延的原因

拖延的成因

1.沒有計劃

隨遇而安並不是一個好的性格,這樣什麼都覺著無所謂的孩子很容易養成拖延的毛病。

月月是表哥家的女兒,由於表哥家經濟條件很優越,所以月月對什麼都很不在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讓她養成了拖延的壞毛病,

不可否認,有些孩子的做拖拉是家庭因素的影響。有些孩子的家庭條件過於優越,導致孩子做事情可以沒有計劃,不計後果。孩子會想:反正我的家庭條件好,拖一拖又怎麼樣呢?

2.遺傳因素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拖延症」可能是由基因導致的。如果父母的性格是慢性子,喜歡拖延,那麼下一代也很有可能有拖延症。

說起來我的丈夫就是個做事磨蹭的慢性子,他連吃飯都是細嚼慢咽的,真是很讓我無奈啊,老的小的都磨蹭也真是急死我了。

3.孩子沒有自理能力

一個優秀的孩子最需要具備的能力就是自理能力。朋友總是抱怨孩子做事慢,可他卻沒關心孩子每做一件事有多麼費力。太多父母經常忽略孩子生活技能的問題,總在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由於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磨練,所以做起事來時間較長,而父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是一味抱怨孩子磨蹭,這必然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可以平時多觀察孩子,看看孩子為什麼拖延,平常多注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久而久之,自然做起事來更快了。

在此給大家推薦一套《0-3歲好習慣素質培養》,行為習慣就像是人們身上的指畫針指引著我們的行動。本套圖書選取了孩子們一些常見的不良習慣,如做事不專心、挑食、說話等,通過小故事讓孩子們明白這些不好的習慣帶來的不良後果,從而加以糾正,幫助家長有技巧的教導寶寶養成好習慣。

本套圖書共十冊,採用先進印技術和精美手繪造可愛有趣的動物擬人形象,富有趣,運用動物擬人模仿寶寶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行為習慣問題,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如果處理這些生活習問題。

相關焦點

  • 自律能力對孩子很重要,父母要幫孩子告別拖延,提高做事效率
    其實這都是孩子不自律的表現,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可以自律。其原因有三個:讓孩子主動學習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所學的課程是非常簡單的,但是父母需要在這個時候讓孩子培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這樣有助於以後的發展。
  • 孩子有「拖延症」該怎麼辦?看看聰明的父母是如何改變的
    個人覺得家長別一味指責孩子,成年人的拖延症也是十分普遍的。比如,嘴上說了很久要減肥,但還是沒有行動;早上鬧鐘鈴響三遍,卻又縮進溫暖的被窩;計劃書上列了一大堆日常任務,卻不願完成,一拖再拖。2孩子做得慢不等於是拖延症家長切勿用成年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成年人做事情的標準比較高,而孩子做事情動作慢,在家長眼中就變成了拖拉。
  • 孩子拖延完全歸咎於孩子?這才是拖延的根源,父母早知早受益
    還有一種情況,父母和孩子產生衝突時,比如父母剛批評完孩子,就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孩子此時正處於比較激烈的情緒中,要麼根本不做,要麼就是拖延。家長們,以上三點就是孩子拖延行為產生的原因,父母要學會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對症下藥。孩子是家長的複印件,複印件的好壞就要追溯到原件本身,那麼孩子的行為與父母的行為有直接關係嗎?
  • 孩子拖延成習慣,家長屢教不改怎麼辦?做好這四點跟拖延說拜拜
    孩子在生活上的懶散表現讓家長很抓狂,功課做不完經常被老師約談;考試考不好,一起焦躁;做事沒有積極性缺乏責任感。婷婷已經因為妮妮最近的表現得焦躁起來了。拖延症在小孩子之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壞毛病,它對孩子有許多危害,會讓孩子不自信、急躁、精神萎靡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焦慮的現象。
  • 家有「小磨蹭」怎麼辦?過來人分享實用經驗,幫孩子告別拖延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過來人的實用經驗:家有「小磨蹭」怎麼辦?孩子8歲前,磨蹭是正常現象心理學研究表現,3歲之前孩子是沒有時間概念的,做事只認眼前。如何幫孩子告別拖延1、和孩子制定每日計劃表時間觀念是需要逐漸完善的,越小的孩子越缺少著眼於將來的能力。家長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制定每日計劃的方式,幫孩子更具體的理解,為什麼要「快點」!
  • 孩子做事總是半途而廢怎麼辦?堅持做好這三點,孩子一定能做完
    不要打擾孩子的正常活動孩子在做事情時,只要是相當安全的,就不要打斷孩子。因為當一個孩子在做事情時,他的注意力和思維活動都需要連續性,如果我們總是隨意打斷,那將不可避免地打斷孩子的思維並使他分心。一旦注意力被打斷,重新聚焦和恢復思維可能需要花費數倍的時間,在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導致孩子死亡。因此,當孩子專心做事時,不要因為一些小事而隨便打擾他,而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可以專心做事。
  • 孩子做事磨蹭怎麼辦?家長從這些方面入手,幫他糾正「拖延症」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很多孩子都喜歡邊做事情邊玩。 早上起床,鬧鐘響了一遍又一遍,上學都要遲到了,家長急的跳腳,他們就是在床上磨蹭起不來; 吃飯的時候,一邊吃一邊玩,飯都涼了,他們還在滿屋跑; 寫作業時,更是不專心,原本8點就能完成的任務,非要拖到10點還寫不完。
  • 睿智燈塔-孩子寫作業太慢怎麼辦,如何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
    最近很多家長抱怨,我家孩子寫作業時特別不專心,一會看看這個,一會玩玩那個;一隻手拿著筆寫字,另一隻手卻吃著零食;只要聽到電視的聲音,就會不自覺地瞧上兩眼,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孩子寫作業太慢怎麼辦,如何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呢?前不久,在我們睿智燈塔的一次會議中,發現我們的會員李媽媽憔悴了不少。
  • 孩子太內向怎麼辦?父母做好這4點,孩子性格更開朗
    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積極主動點,像個小主人一樣招呼客人。但有些孩子比較內向,經常喜歡自己待在一個角落裡,這讓父母們很是頭疼。
  • 孩子上學遲到怎麼辦?
    有些父母或許會認為,反正孩子還小,幼兒園嘛,又不指望孩子學什麼東西,遲到一下不礙事。可是從長遠的眼光看來,經常上學遲到,對孩子身心影響非常大,孩子會表現的緊張、局促不安,學校的一些早操等集體活動無法按時參與,不能很好的融入團隊、得不到鍛鍊,做事容易拖延、要慢一拍,思維跟不上,沒有緊迫感,時間觀念比較差。經常上學遲到對孩子成長和未來人生的影響非常重大,主要體現在:1、散漫、拖沓、厭學。
  • 孩子愛拖延、不自律的背後,取決於父母是否做好這4點!
    相信很多孩子都有過制定了計劃卻又中斷、拖延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孩子的自律能力不夠,良好的執行習慣沒有養成。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與其指責他、批評他,不如試著理解他、幫助他、伸出手拉孩子一把。孩子愛拖延、不自律的背後,一定有個需要被看到的原因,你看到了,問題就解決了。
  • 寫作業磨蹭拖延?上學遲到怪父母?孩子有這5種表現,說明你為娃做得...
    當父母事無巨細,為孩子做得過多,孩子就缺少獨立做事、鍛鍊能力的機會,於是逐漸變得懶惰、依賴、被動、缺乏自信,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成長發展。當孩子有下面這5種表現,就說明你為他做得太多了,需要引起警惕。孩子常常指責、怪罪於你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一邊享受著父母的照顧,一邊嫌棄、挑剔著父母。
  • 孩子自控力差怎麼辦?做好這「4件事」,幫孩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因為自控力弱,孩子在很多方面的表現都不是很好,例如動不動就發脾氣,動不動就發火,還控制不了自己衝動等行為。追溯孩子的自控能力,其實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逐漸發芽了。三歲前孩子很多行為習慣還沒有形成。但是因為自控力差,到了家之後就會被電視、零食所吸引,而把學習這件重要的事情往後拖,從而導致孩子每晚寫作業都要到後半夜。孩子自控力差怎麼辦呢?我建議家長做好這4件事情,幫助孩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做事拖拉,做什麼都慢慢悠悠的怎麼辦?
    「你能不能快點,已經快要遲到了,還象沒事人似的,連跑都不跑,是你上學還是我上學啊,你這個孩子,以後快點把作業寫完,早點睡,每次寫到十二點,第二天能起來嗎,別人家的孩子9點前就寫完了,你在幹啥呢?以後起床後動作要快,又不是七老八十的老太太,刷個牙要20分鐘,都上三年級了,自己要有個時間觀念,我每天催你,你不煩,我自己都煩……上次國慶回老家,要不是你磨嘰半天,我們就不會塞在路上半天了……」這是今天早上我送元寶去幼兒園,一路上一個母親送兒子上學,走一路訓孩子一路的大概對話,我想起了前幾天網上有人調侃:「最近,人類幼崽中分布廣泛的一個流派終於被人發現了,那就是赫赫有名的磨
  • 孩子做事拖拉,除了老人溺愛,還有這三個原因,你家娃中招了嗎?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做事情拖拉呢?通常有以下三點,只有家長找到了孩子拖拉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幫助他改正。對於成年人來說,如果把拖延比喻成上班遲到,那麼每次遲到都沒有扣錢也沒有被發現,那大概率他也會在今後越來越頻繁的遲到。所以,這一點給家長的啟示是,千萬不要給孩子一種「拖延獲得舒適且不用承擔後果」的體驗。對於已經約定好的事情,即使是遇到像生病等不可抗力而要延後任務,家長也一定要跟孩子說好,明天要及時彌補回來。
  • 孩子拖拉怎麼辦?試試這幾招,聰明媽媽這樣教
    我相信很多4-6歲年齡階段的寶寶家長都遇到過這種情況,那麼如何去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呢?放開手,不包辦,鼓勵孩子試錯很多孩子做事情拖沓的原因是因為父母急性子上來了,直接包辦了。比如諮詢的這位家長,覺得孩子吃飯太慢忍不住自己親手喂。
  • 孩子喜歡玩手機怎麼辦?父母做好這三點,幫助孩子戒掉壞習慣
    1:以身作則不讓孩子玩手機時,還應該控制手機頻率。嘗試在孩子面前,除了重要的事情外,任何時候都不要拿著手機,更不要說在孩子面前玩遊戲了。因為只有看到父母在玩,孩子才會想要玩耍並陷入其中2:控制時間如果您的寶寶已經開始玩手機,那麼此時將很難控制它。因此,如果父母想控制,就不能一次阻止孩子玩所有遊戲,必須一步一步地給孩子一些時間。
  • 孩子做事像烏龜,打罵只會反效果,用3個詞語改變孩子
    如果父母多次催促,孩子做事的節奏被打亂,便會產生抗拒情緒和叛逆心理。他們不敢和父母頂嘴爭吵,也沒有辦法避開父母的「緊箍咒」,只能用「戰術拖延」和父母做無聲的反抗。如果父母經常因此吼叫甚至打罵孩子,孩子做事會更加拖延,「任你訓斥打罵,我自巍然不動」。
  • 想培養個樂觀、抗壓能力強的孩子,父母要做好以下幾點
    最近幾年新聞總是報導孩子關於壓力大跳樓自殺的案例,這其中有學習壓力,有父母給的壓力,有生活壓力,但不管是什麼壓力,孩子之所以會因為壓力自殺,多半是抗壓能力差導致。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積極、樂觀的長大,但現在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難,就會變得特別悲觀,並且不敢面對最近朋友就跟我分享了這樣一件小事,有一天家裡來客人,她讓兒子下樓買酒,結果孩子過了很長時間才回家,說自己錢丟了,錢丟了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孩子回來之後就悶悶不樂,甚至吃飯的時候就只吃了一碗,平時最起碼吃兩碗,這類孩子多半都是缺乏抗挫折能力
  • 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做好這幾件小事,幫助孩子學習更高效
    每個家長都想讓孩子的專注力強,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做事認真,上學的時候認真學習,工作的時候有責任和擔當,有好的發展,那麼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