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平與詩——洛陽道(於武陵)

2020-12-22 羋平與詩

唐代 於武陵

浮世若浮雲,千回故復新。

旋添青草冢,更有白頭人。

歲暮容將老,雪晴山欲春。

行行車與馬,不盡洛陽塵。

注釋:

浮世:舊時認為人世間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稱。

歲暮:年將終時。

雪晴:雪止天晴。

不盡:無盡。

翻譯:

世間就像飄動的雲,聚聚散散又和從前一樣。

不久多了滿是青草的墳塋,還有白髮蒼蒼的人。

年關將近又老一歲,雪晴後青山又春意盎然。

洛陽道上的車馬來來往往,濺起無盡的灰塵。

鑑賞:

屈原悵望浮雲「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阻礙其面見帝王,而這首詩中詩人一方面認為世事變化萬千恰如浮雲時聚時散,舊的也好,新的也罷,都不過是一次次輪迴而已,另一方面各種俗世之塵也如同浮雲般阻礙著詩人面見帝王。

有的人已經入土,有的人已經滿頭白髮,就連詩人自己也逐漸衰老,然而那青山卻能夠再一次恢復春天。這裡青山與前面三個人生階段相對,其實隱含了詩人對生死的思考——人生為聚,人死為散,既然可以由聚到散,那麼也能由散到聚。

就如同,那些來來往往的車馬與行人,有的白髮蒼蒼,有的正是少年!

不過,乍一看這首詩是表現世事聚散不定,實則藉此表現小人當道,洛陽道上儘是些利慾薰心之徒,儘管常常有新人出現,但不過又是一批的沽名釣譽之徒罷了。他們既濺起塵埃,又是塵埃的一部分,而「塵」照應前文的浮雲。

洛陽道

於武陵

押十一真

五言律詩

首句仄起入平韻式

浮世若浮雲,千回故復新。

旋添青草塚,更有白頭人。

歲暮容將老,雪晴山欲春。

行行車與馬,不盡洛陽塵。

相關焦點

  • 羋平與詩——楓葉辭
    (引自海南史志網)在分析這首詩之前需要說明——這是一首古詩而非律詩。「丹楓隕葉紛墮飛,撩撥西風盡倒吹」。自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後,「落葉」就一直是文人墨士每每使用的意象,長盛不衰。因此落葉飛舞沒什麼新奇,即使是楓葉也沒什麼特別。
  • 勸酒——唐·於武陵
    勸酒——唐·於武陵勸君金屈卮,滿酌不須辭。花發多風雨,人生足別離。詩詞文本從《唐詩鑑賞辭典》譯文高舉彎把金杯為您敬酒,滿滿斟上請您不要推辭。花兒開放歷經多少風雨,人的一生更會歷盡別離。創作背景這是一首祝酒詩。作者即將與朋友分手,置酒為朋友送行,並創作此詩以表慰勉之意。賞析這是一首祝酒歌。前兩句敬酒,後兩句祝辭。話不多,卻有味。詩人以穩重得體的態度,抒寫豪而不放的情意,在祝頌慰勉之中,道盡仕宦浮沉的甘苦。古人用「金屈卮」敬酒,以示尊重。詩人酌滿金屈卮,熱誠地邀請朋友乾杯。
  • 百家姓 羋
    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蠻羋蠻矣,唯荊實有昭德,若周衰,其必興也。」闡述了羋姓季連部從蠻俗,建立了荊國。楚之先祖從帝嚳起,均居火正稱祝融,至夏王朝時期為夏後族的附庸方國。季連姓羋,舉族南徙後又從蠻俗,故而後來的華夏族視之為「楚蠻」、「蠻荊」,楚人亦毫不隱晦地自稱為「蠻夷」,也就不難理解的了。至戰國晚期,在秦國滅楚國之後,羋姓讀音開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宋仁宗寶元二年丁度等人重新纂修的韻書典籍《集韻》中記註:「羋姓,諸楚所出。羋,羊聲也。母婢切,音弭。」即讀音轉為mǐ(ㄇㄧˇ)。得姓始祖編輯季連、熊鬻子(羋熊髦)。
  • 洛陽才子他鄉老,二十首洛陽詩
    洛陽宮殿化為風,休道秦關百二重《諸將五首其三》杜甫洛陽宮殿化為烽,休道秦關百二重。>洛陽城裡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洛陽城邊風起沙,徵衫歲歲負年華《歸洛道中》陳與義洛陽城邊風起沙,徵衫歲歲負年華。
  • 洛陽水席全解析,每道菜都是傳說
    老太太那個樂啊,認為是天降奇瑞,遂下令御廚將這「巨無霸」做成晚宴供其品嘗。御廚們絞盡腦汁兒,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一席「蘿蔔開會」終於上桌了。武老太太品嘗後喜笑顏開,發現味道竟然不輸給平日滋補的極品燕窩。從此,這一鍋亂燉的蘿蔔宴竟然也被賜了個雅致的學名—「假燕菜」。從此,在武則天當政時期的京城洛陽,「假燕菜」被皇家貴族視為上品,與宮廷御宴享有同等地位。品「燕菜」成為風靡大唐的時尚之舉。
  • 洛陽水席全解析,每道菜都是傳說!
    每道菜湯湯水水,即是暗指武則天水到渠成;乾乾稀稀,是喻指武則天二十四年的干係(稀)。「洛陽水席」的菜序是前八品(冷盤)、四鎮桌、八大件、四掃尾,共二十四道菜,這正應了武則天從永隆元年總攬朝政,到神龍元年病逝洛陽上陽宮的二十四年。前八品也稱下酒菜,象徵武皇的」服,禮,韜,欲,藝,文,禪,政」的八大特徵,亦為八大宴績。最後一道」圓滿如意湯」,以示全席圓滿結束。
  • 羋月傳:難怪羋月掌權後賜死了羋姝,看羋姝挑戰了羋月的什麼底線
    《羋月傳》中的羋姝就曾經碰觸了羋月的底線,以至於令掌權後的羋月始終難以原諒羋姝,並對羋姝痛下殺手。她直接賜給羋姝一條白綾,讓她自行了斷。羋姝無奈,也只好奉命懸梁自盡。這是原著中的情節,符合人之常情,也符合人性。
  • 大秦帝國:羋妃和白起聊天得知嬴蕩的死,原來是必然的
    《大秦帝國 》裡有一個故事情節:秦武王嬴蕩出遊洛陽舉鼎絕臏而亡,白起受命要把在趙國的 羋八子和嬴稷帶回秦國,在羋妃和白起的交流中能看出嬴蕩死的屬於必然。羋妃:再怎麼想也不會想到 有這種事情發生 ,蕩兒就這麼死了 ?
  • 洛陽道北區域寸土寸金,房價從以前幾千到現在一萬,不斷攀升!
    洛陽發展日新月異,翻天覆地!最近洛陽道北區域好消息接踵而至,醫院、學校一大批項目落地,迎來新發展機遇!我們知道,洛陽老城的道北區域佔地面積大,人口眾多!洛陽人俗稱的鐵路以北的區域,包括了西工、老城、瀍河的幾個區域,可以說地廣人多,跨度大,佔地廣,人也多,以前來這裡總覺得發展慢,房子低,道路窄,公交少,人氣不足!今天再來這裡,完全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林立,你站在某處高樓的窗戶邊,向北眺望,只見青山遠黛,一望無邊,「遠看山有色」。這青山,就是我們洛陽的北邙,想起了一句詩句:「北邙松柏鎖愁煙」。
  • ​形勝人文應太極——武陵太極山的太極魂
    現察地形,建塔削平峰頂應為實情,但未必削了那麼多。登臨主峰瞭望塔,望山形時久,結合近年森林公園的開發故事,有些巧合得不能再巧合的機緣應現,不禁產生「古人講天人相應莫非是真的」的聯想,有一種動人心弦的遐思,形成武陵山新的傳說。涪陵古來就說枳裡一帶,地形是天然太極圖。武陵主峰,也發現了太極圖式的地形,似乎是太極中的太極。
  • 湖北3天:世外桃源—竹山武陵峽、梅花谷、聖水湖
    十堰竹山武陵峽風景區經全國多名知名專家學者歷史考證和現場踏勘,武陵峽山巒俊秀陡峭,飛泉流瀑、九曲迴腸、青天一線,地縫深淵,蔚為奇觀。峽谷內原始森林生長於懸崖峭壁之上,遮天蔽日。武陵峽風景區由桃花源景區、峽谷原始生態景區、地質公園等部分組成,主要景點有桃花源古風村、猴跳峽、一線天、中柱峰、五龍洞等。國學大師張良皋教授作詩稱讚道:武陵何處覓真源,莫見桃花便泊船。南陽若逢劉子驥,問津鄢肯到湖南。
  • 羋平與詩——嘆徵人
  • 《寒露》——作者:莫蘭英 武陵君子
    —————————— 武陵君子,本名傅躍進,一個淡泊名利,亦正亦邪,閒時喜歡撕紙,戲稱「撕紙詩人」。 寒露 武陵君子(湖南) 寒露用秋的淚滴 刷盡天上的白雲 擦靚塵世最後一片綠葉 在望穿秋水的眼眸上 凝成晶瑩的淚珠
  • 常州武進洛陽12月最貴的小區均價超過1萬/平,均價10455元/平
    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常州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6672元/平,環比11月上漲0.15%,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0.43%。其中武進洛陽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0455元/平,環比11月上漲0.91%,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2.47%。
  • 《桃花源記》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那「武陵」在現在什麼地方?
    「武陵」就是現在的湖南省常德市,出於好奇,也是心血來潮,看了一下網上關於常德的美景和其他,然後再一探究然,發現古詩詞裡,關於「武陵」的詩句卻很多,甚至有一百多首,其中以「武陵」開頭的詩句21句,以「武陵」結尾的詩句3句,而「武陵」在中間的詩句最多,有141句。
  • 話說洛陽郵驛文化
    記錄周代典制的古籍《周禮·地官·遺人》記載:「凡國野之道,十裡有廬(房舍),廬有飲食;三十裡有宿,宿有路室(客舍),路室有委(糧食);五十裡有市,市有候館(館舍),候館有積(食物)。」  東周遷都洛邑(洛陽)後,形成了以洛邑為中心,「北通燕薊(jì)、南通楚吳、西抵關中、東達齊魯」的郵路網。在東周時期,洛陽一直是全國郵驛的中心。
  • 《大秦賦》羋華結局如何,羋華最後死了嗎?
    在《大秦賦》中,嬴政對於羋華可以說是非常喜愛的,雖然一開始為了不讓羋華捲入宮廷爭鬥而願意讓她離開,但是身為華陽夫人選中的人,又怎麼會那麼容易就離開呢?後來羋華雖然嫁給了嬴政,但是嬴政娶了兩個妻子,卻並沒有立後,因為一旦立後,就一定會有一方勢力更大,到時候就難以控制了。那羋華最後的結局會是什麼呢?羋華最後死了嗎?
  • 《DNF》武陵地區在哪裡 武陵地區位置介紹
    導 讀 DNF是一款2D角色扮演手遊,6月18日更新後有一些新玩法,其中這個武陵地區在哪裡呢?
  • 洛陽牡丹詩十五章當代秋翁伴花仙
    洛陽牡丹詩十五章當代秋翁伴花仙 (一代花王的故事) ——引孟津崔月奇先生詩 孟津崔溝崔家郎,山裡出生山裡長 自幼聰慧人忠厚,勤勞善良性剛強。
  • 《冒險島》手遊武陵桃園怎麼取 武陵桃園位置介紹
    導 讀 【九遊手機遊戲網】冒險島手遊武陵桃園怎麼走?怎麼去武陵桃園?這篇冒險島手遊武陵桃園位置詳解,希望可以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