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於武陵
浮世若浮雲,千回故復新。
旋添青草冢,更有白頭人。
歲暮容將老,雪晴山欲春。
行行車與馬,不盡洛陽塵。
注釋:
浮世:舊時認為人世間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稱。
歲暮:年將終時。
雪晴:雪止天晴。
不盡:無盡。
翻譯:
世間就像飄動的雲,聚聚散散又和從前一樣。
不久多了滿是青草的墳塋,還有白髮蒼蒼的人。
年關將近又老一歲,雪晴後青山又春意盎然。
洛陽道上的車馬來來往往,濺起無盡的灰塵。
鑑賞:
屈原悵望浮雲「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阻礙其面見帝王,而這首詩中詩人一方面認為世事變化萬千恰如浮雲時聚時散,舊的也好,新的也罷,都不過是一次次輪迴而已,另一方面各種俗世之塵也如同浮雲般阻礙著詩人面見帝王。
有的人已經入土,有的人已經滿頭白髮,就連詩人自己也逐漸衰老,然而那青山卻能夠再一次恢復春天。這裡青山與前面三個人生階段相對,其實隱含了詩人對生死的思考——人生為聚,人死為散,既然可以由聚到散,那麼也能由散到聚。
就如同,那些來來往往的車馬與行人,有的白髮蒼蒼,有的正是少年!
不過,乍一看這首詩是表現世事聚散不定,實則藉此表現小人當道,洛陽道上儘是些利慾薰心之徒,儘管常常有新人出現,但不過又是一批的沽名釣譽之徒罷了。他們既濺起塵埃,又是塵埃的一部分,而「塵」照應前文的浮雲。
洛陽道
於武陵
押十一真
五言律詩
首句仄起入平韻式
浮世若浮雲,千回故復新。
旋添青草塚,更有白頭人。
歲暮容將老,雪晴山欲春。
行行車與馬,不盡洛陽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