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賽道競爭日趨激烈 網際網路巨頭下凡搶流量 線上社區團購有了線...

2020-12-11 荊楚網

居民在社區團購線下實體店提貨

楚天都市報記者 黃永進 實習生 陳瑋卓

最近一個月,武漢哪裡最熱鬧?非小區門口便利店、社區團購提貨點莫屬了。隨著滴滴等巨頭相繼入局,攪動起社區團購新的風潮。

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經營一家小店的店主羅炳麗就發現,成為「團長」半個月以來,小店客流量已經增加了一倍多,這讓她欣喜不已。

不可否認的是,眼下眾多武漢小店店主都自發成了「團長」,有的甚至同時加入了幾個「團」。正因社區團購的持續火爆,有網際網路巨頭也選擇從線上走到了線下,進一步拓寬賽道,來接地氣了。

是什麼吸引了便利店店主

昨日上午9點,武漢經濟開發區東風陽光城小區,擺放得整整齊齊的、裝有團購商品的袋子,就放在羅炳麗的小店門口。

她介紹,她這家小店開了3年多時間,而社區團購業務只是剛開展了半個多月,「看大家都在做這個,我也加入了,想通過這個吸引點兒人氣」。

就像當年快遞網點進入社區便利店一樣,面對來勢洶洶的社區團購,不少人免不了會問上一句,會和實體業務衝突嗎?

在羅炳麗看來,這是一個雙贏的事情,「原來每天客流量大概在500人左右,現在每天已經有1100多人進店了。」最主要的是,直接帶動了小店銷售額的增長。

剛開始,這種社區團購的新模式,必須先在線上下單,然後再到線下自提。讓羅炳麗沒想到的是,本以為顧客會以年輕人居多,未曾想店裡一半的顧客都是中老年人。「現在中老年人越來越潮了。」她感嘆。

由於年輕人和中老年人的生活習慣不同,羅炳麗會在早晨中老年人取貨時,將生鮮和水果打上促銷標籤;而在下午年輕人取貨較多的時段,則安排人手推薦飲料、零食等年輕態商品。目前看來,效果還不錯。「銷量確實上來了。」她對此很高興,覺得自己選擇對了。

巨頭流量為團購提供支撐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雖然社區生鮮團購品牌較多,但大部分的社區便利店店主都會選擇1到2個品牌來進行重點維護。因為品牌太多的話,會顧不過來。而他們選擇較多的,也集中在滴滴等大平臺上。

羅炳麗小店的門頭上,就掛著醒目的橙色「橙心優選」的招牌,這也是滴滴橙心優選在漢和「團長」合作開出的第一家線下小店。

而在社區團購品牌的選擇上,一些願意認真經營社區團購的便利店店主,首選就是「1+1」模式。所謂「1+1」模式,就是以一個巨頭社區團購品牌加上一個本土社區團購品牌。

如何看待巨頭和本土的競爭?

「不是一個賽道。」武漢大學經管學院吳先明教授分析,滴滴等巨頭使用的是社區團購的交互方式。「我的理解是,他們不需要團長去推廣。」因為巨頭們本身就有著巨大的流量,可以用自己的App來導流,他們並不需要拓客,只是需要團長的地盤作為物理地點進行貨物交付。

而本土社區團購品牌和網際網路巨頭相比,可能實力不在一個量級上,但是其具備本土作戰的靈活性、機動性,還包括先發優勢,也因此依舊被看好。

社區團購也在不斷升級

賽道如此激烈,對愛薅羊毛的消費者來說,更是樂於見到這種競爭。

社區團購的忠實愛好者劉昕介紹,為了吸引流量,每個平臺每天或者特殊節日會推出一些爆款產品、限時打折產品,「團長」會將信息發到群裡提醒大家,消費者只需要看好時間蹲點搶購就行了。

縱觀目前社區團購市場,各大電商平臺紛紛加入,僅有興盛優選自建了線下平臺。滴滴此次開拓線下業務,對直面市民的「團長」來說有什麼好處呢?

橙心優選小店幫扶人員告訴記者,在此前的多城市試點運營期間,橙心優選試點小店的銷售額平均可增長3倍,部分小店銷售額甚至能提升至5倍。提供的服務除了給團長直接送貨外,還能提供爆品數據和系統升級等幫助。與傳統社區電商相比,市民除了線上下單外,現在還可以在橙心優選小店直接線下購物。

此前,橙心優選已經在重慶、湖北、浙江、四川、江西五個省市試水「橙心優選小店」。根據計劃,橙心優選將在未來3年內,對全國至少100萬個團長提供這樣的合作幫扶服務。

「我認為這是一個正常的進化,是一個升級。因為團購真正創造了價值,顧客得到了實惠,要不然它沒有存在的邏輯,也不會像現在這麼火。」業內人士分析。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人民日報狠批網際網路巨頭,網上賣菜到底是不是偽創新?
    ,正當巨頭們和資本市場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時,一盆冷水撲面而來,人民日報公眾微信號今日發文《社區團購爭議的背後, 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的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文中的觀點指出多年來網際網路巨頭利用中國龐大的人口紅利流量以及算法,進行流量變現、從購物、打車、外賣、直播等近幾年來的熱點來看,這種利用壟斷地位割韭菜的模式是一種為創新,作為中國的科技巨頭,擁有雄厚的財力、大量的數據資源和領先的數位技術,應該把精力用在攻克卡脖子等關鍵技術上
  • 集體燒錢做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宇宙盡頭是「賣菜」?
    但社區團購至少目前還不是網際網路公司間的內部遊戲。滴滴提到的上述調研對象,是湖南人嶽立華掌舵的興盛優選。它目前是社區團購賽道中的頭部企業。興盛優選相關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興盛優選在湖南的SKU有1000個左右,在湖北則有480-500個。作為參照,一般社區團購平臺的SKU在200個左右。
  • 解碼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惦記的不是那幾捆白菜
    就在不久前,一篇批評網際網路巨頭用資本奪走賣菜小商販生計的自媒體文章也曾火遍全網。一時間,質疑社區團購的聲音越來越大。社區團購是當下競爭態勢最為火熱的賽道之一。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20億元,同比增幅112%,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020億元。今年以來,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親自下場,布局相關業務。
  • 社區團購硝煙四起,網際網路巨頭到底要什麼?
    對此,人民日報12月11日發表評論稱,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雖然巨頭們的APP冠上「買菜」之名,但社區團購絕不止於買菜。
  • 誰動了「賣菜人的飯碗」?網際網路巨頭瘋狂燒錢入局社區團購
    目前社區團購的風頭正盛,各個網際網路巨頭美團、阿里、騰訊、拼多多、滴滴幾乎你所能想到的都在入局社區團購。 這要看網際網路巨頭的燒錢大戰打多久,社區團購之爭考驗的,是巨頭的資金、供應鏈、策略等組成的綜合實力 由於網際網路巨頭的紛紛入局,燒錢賣菜補貼力度巨大,社區團購平臺上的生鮮價格遠低於同類產品在農貿市場的價格。消費者羊毛薅的不亦樂乎,而賣菜人的飯碗卻要不保。據網友觀察某社區團購平臺出現1千克土豆0.98元的售價,而線下土豆的價格大約在2.5元/斤,價格相差近五倍。
  • 有頭有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在「賣菜」
    社區團購的護城河在哪?大部分社區團購目前仍然處在虧損階段,尤其是網際網路巨頭入局後,行業競爭加劇,「燒錢」有加劇之勢。 其他成本上,社區團購的成本主要為團長抽成5%(普通地區)-15%(價格戰激烈地區),低於大部分社區團購的獲客費用(+門店經營費用)。成本優勢使社區團購有更大的定價空間、接受更低的客單價,下沉市場普遍對價格更敏感、客單價更低的特點則使得大部分生鮮電商難以下沉。值得一提的是,各家巨頭也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 管中窺豹:從社區團購看網際網路巨頭的野蠻之路
    最近社區團購站到了風口浪尖上,由於網際網路巨頭的加持讓這個賽道充滿了燒錢的味道,許久未現江湖的補貼大戰好像又回到了我們的視線當中,由於我們已經歷過數次「先薅平臺羊毛-後被平臺收割」的慘痛輪迴,所以這次巨頭們故伎重施大多數的我們好像並不買帳,從自媒體痛斥巨頭「搶奪菜攤生意」,到官媒現身勸告巨頭們「別老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這讓巨頭和這個賽道陷入了爭議之中
  • 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搶賣菜大媽飯碗,這就是我們的「高科技」公司?
    比如說,很多人都認為賣菜是個很苦B的行當,每天起早貪黑還賺不到什麼錢,但是現在,中國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巨頭都加入了和賣菜大媽搶飯碗的行列。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搶賣菜大媽的飯碗!難怪有網友說,最近去菜市場,感覺攤位上賣菜的人明顯少了很多,一問其他攤主,說是現在大家都在手機上下單買菜了,擺攤位賣菜的那點錢還不夠繳攤位費,攤位到期後就不再續期了。的確,面對網際網路巨頭動不動幾個億補貼的降維打擊,賣菜大媽們基本上是在劫難逃。
  • 流量的黃昏,巨頭徵戰社區團購2.0
    巨頭揮舞著「流量至上」的指揮棒,驅趕著社區團購一路攻城略地。草莽時期多亂象,快速奔跑的社區團購也被諸如「收割下沉市場流量」「擠壓賣菜小販的生存空間」等聲音包圍。上個月12日,人民日報對社區團購發聲:「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隨後,上個月22日,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九不得」新規,引導社區團購更規範發展。
  • 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
    要說2020年什麼詞最火熱,社區團購絕對榜上有名。前陣子人民日報發文批評網際網路大廠不應該著眼於幾斤白菜的流量,科技的創新終端是星辰大海,一時間打得網際網路巨頭們一陣懵,對社區團購的議論聲熱潮再起。而在人民日報發文之前,就已經有無數媒體、大v、甚至是路人指責社區團購會搶佔中國數以萬計的菜販子的經濟來源,而一些不明真相的路人在輿論的煽動下也紛紛將矛頭指向社區團購。這場大戰看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但是真相遠不止如此!
  • 「巨頭退出社區團購」被闢謠,但這劫貧濟富的遊戲終將收場
    網際網路始終都是一個流量的買賣,這一點在近期各大巨頭入局社區團購表現得淋漓盡致。12月12日,一張關於「馬雲、王興、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圖片在網上流傳。據券商中國報導,上述網傳為謠言。社區團購不僅憑藉大數據有針對發放補貼搶客戶,還在搶佔線下渠道。
  • 網際網路巨頭重倉的社區團購遭點名批評
    12月15日,資本邦獲悉,12月11日,人民日報評論點名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文中寫道,如果只顧著低頭撿六便士,而不能抬頭看月亮、展開贏得長遠未來的科技創新,那麼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數據也難以轉變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難以改變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 阿里、騰訊等9企業被約談,社區團購「九不得」影響有多大?
    業內人士認為,新規的出臺有利於規範社區團購發展,促進公平競爭,對賽道上的中小玩家是利好消息,而巨頭必須調整玩法,不能再簡單地靠低價來爭奪市場。12月初,一篇批評網際網路巨頭用資本奪走賣菜小商販生計的自媒體文章火遍全網,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批評巨頭燒錢做社區團購的評論,兩篇文章掀起了一輪質疑社區團購的浪潮。
  • 網際網路巨頭急了?社區團購可能只是閃電戰
    11月底,兩年未露面的劉強東高調宣布將親自帶隊,「打好社區團購這一仗」。美團則立下了開闢1000個城市的目標。騰訊投資了興盛優選、食享會,阿里重倉十薈團,並且開啟了內部賽馬,有四支隊伍在摸索社區團購之路。急著賣菜的巨頭,帶來了線下的瘋狂。
  • 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應具有更多超越性追求
    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
  • 「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
    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
  • 客觀看待網際網路巨頭進入「社區團購」?這其中有利也有弊
    進入2020年下半年之後,「社區團購」硝煙再起!隨著阿里、拼多多、美團以及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的布局,社區團購再次被網友們熱議! 今日,人民日報發文稱,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原創 葉菁 曉說通信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
  • 網際網路巨頭居然搶菜場裡的鋼鏰?供應商被迫反擊社區團購!
    如果說最近國內網際網路圈最熱的是什麼,社區團購賣菜肯定首當其衝。自從美團大張旗鼓的擺菜賣菜,老對手阿里巴巴就如饑似渴,立馬補貼100億跟進。隨後的京東也表示,將布置社區團購,另一方面,拼多多率先註冊了「多菜」的商標。
  • 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 6大網際網路平臺還能怎麼玩兒?
    概念股短期走勢平淡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文點評社區團購,提醒那些「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力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的擔當、有更多的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緊接著的周末,又有多家供應商宣布禁止給「嚴重低價」的社區團購平臺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