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通過績效考核的關鍵指標,找到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
「績效考核工作不是為了進行排名,而是為了讓醫院能夠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朝向一個高質量的發展方向前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的發展離不開公立醫院數據的高質量和醫院管理的高質量,也希望各醫院真正的能通過績效考核的這些關鍵指標,找準各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
11月14日,國家衛健委醫管中心質量評價處負責人褚湜婧做了《2019年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總結與問題探討》,從主考官的視角剖析了我國三級公立醫院取得的進步和現有不足。
今年7月,浩浩蕩蕩的三級公立醫院考核落下帷幕,共有2398家醫院參與,包括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和中醫醫院。評審中心一方面通過點對點的方式向各省衛生健康委以及各醫院反饋了本省本院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單項排名,如疑難複雜程度的CMI值、科研經費總量、四級手術數量等供醫院參考。
6大指標,勾勒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發展肖像
2018年度績效考核情況發現的主要成績,現場圖
三級公立醫院功能定位不斷得到落實
醫療服務效率持續提升
2018年全國公立醫院總診療人數13.6億,較2016年+9.93%;出院人次0.80億,較2016年+13.8%;平均住院日9.1日,較2016年下降0.4天;床位使用率99%,時間消耗指數逐年降低;日間手術人數較2016年增加近74萬,日間手術佔擇期手術比例提升2.39個百分點。
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效果逐步顯現
2016年至2018年三級公立醫院門急診和住院患者系轉人次逐年上升;2018年向醫聯體內二級醫院或基層醫療機構下轉患者人次累計達到1301.73萬人,較2016年+45.45%;門診人次數與出院人數比不斷下降;適宜患者向下轉診成為趨勢。
疑難危重患者救治能力不斷增強
出院患者手術佔比27.4%;出院患者微創手術佔比15.9%;出院患者四級手術比例16.4%;綜合診療技術能力不斷增強。
上海手術患者併發症全國最低
手術患者併發症發生率0.48%,Ⅰ類切口手術部位感染率0.71%,均較2016年有所下降;上海市在出院患者手術佔比、出院患者四級手術佔比在各省份前列的情況下,手術患者併發症和Ⅰ類切口手術部位感染率全國最低。
近3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醫療技術(CMI值、四級手術佔比等)穩中有升;綜合醫院CMI值由2016年的1.0154增加至2018年的1.016,其中北京市(1.30)、上海市(1.13)位於全國前列;全國公立醫院診療病種覆蓋率逐年增加,DRG組數中位數由2016年的530組增加至2018年的563組,其中綜合醫院DRG中位數達到617組,較2016年增加28組。
阜外、盛京醫院電子病歷水平全國最高
上海、江蘇、雲南等地的電子病歷應用功能水平分級相對較高,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和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電子病歷應用功能水平分級達到7級,為目前全國最高;醫藥費用同2016年相比,門診次均費用+9.36%,住院次均費用+6.03%,低於同年GDP增幅,增速放緩。
2018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財政直接補貼收入佔總支出的比重為7.73%,較2016年和2017年分別提高0.24和0.29個百分點;財政直接補助佔比最高的5個省份是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北京市、江西省和山西省。
門診住院患者滿意度,江蘇、山東處於較高水平
在門診患者滿意度方面,躋身前五省市分別是:湖南省、江蘇省、山東省、江西省、浙江省。
在住院患者滿意度方面:排名前五省市分別是:江蘇省、上海市、山東省、湖南省、河南省。
國家衛生健康委公立醫院滿意度調查平臺採集的數據顯示,門診患者滿意度和住院患者滿意度相對來說還位於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其中在門診滿意度方面,還有各醫院患者表示,對護士溝通,醫生溝通以及醫務人員的回應性表示滿意的程度相對最高。但是對於掛號方面的體驗,各醫院所設置的環境與標識,以及醫生對於患者的隱私保護方面滿意度是相對最低的。
在住院患者方面,醫務人員對患者家屬的態度、醫務人員回應性的疼痛管理等方面患者表示滿意度的程度相對較高,但是出入院的信息及手續、醫生溝通飯菜等等患者表示滿意度相對較低,而出院信息及手續也在一定程度上和各醫院的管理流程以及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水平是密切相關的。
80.34%三級公立醫院均獲得科研經費支持
人員結構基本合理,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醫護比1:1.58,超過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提出的2020年達到1:1.25的目標要求;大部分省份麻醉醫師佔比約3%-5%,兒科醫師佔比約4%-7%,重症醫師佔比約0.2%-2%,病理醫師佔比約0.4%-1.6%,中醫醫師佔比約3%-10%。
80.34%三級公立醫院均獲得科研經費支持,每百名衛技人員科研經費超過200萬的醫院佔比5.64%,科研成果轉化金額1305.93萬元,較2016年+165.96%;科研經費總量位於全國前5位的醫院分別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21家委屬委管醫院科研經費總額超5000萬
2018年44家委屬委管醫院平均住院日7.7天,床位使用率達105%,運行效率高於全國三級公立醫院平均水平;80%的委屬委管醫院各維度表現均較為突出;21家綜合醫院的科研經費總額在5000萬以上,體現了委屬委管醫院在科研創新方面的龍頭作用。
國考發現的主要問題:
醫院發展不均衡、醫護薪酬滿意度低
如果說取得成績是硬幣的一面,那麼發現問題就是硬幣的另一面了。2018年度績效考核主要發現的問題包括: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較為明顯,住院患者跨省異地就醫問題仍然存在,醫院內部科學管理水平需要提升,醫務人員積極性還需要進一步調動等。
2018年度績效考核情況發現的主要問題,現場圖
92.08%的科研經費集中在13.26%的醫院
監測分析結果較好的三級公立醫院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和四川省等地;華北、華東、中南和西南的四川省、重慶市三級公立醫院整體指標較好,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優勢明顯,醫療技術能力、信息化水平、室間質評審合格率、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等均位於前列;醫療服務能力呈現明顯的分化趨勢,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的日間手術佔擇期手術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地區。
2018年綜合醫院中,92.08%的科研經費集中在13.26%的醫院,80%的臨床試驗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蘇、廣東、天津、湖南、湖北、安徽8個省份。
部分三級公立醫院存在超規劃、超規模發展的問題,造成一定虹吸效應,也加重財政負擔。
安徽、河北、江蘇成流出患者數量最多省份
2018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異地就醫患者數量高於2016年、2017年;流出患者最多的省份為安徽省、河北省、江蘇省、浙江省和河南省;流出患者佔本省住院患者比例最多的省份為西藏自治區、安徽省、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和甘肅省,患者流出較多的省份,除長三角及鄰近省份由於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等因素外,其他省份三級公立醫院整體偏弱,難以滿足當地人民群眾對高質量醫療服務的需求。
患者流入最多的省份為上海市、北京市、江蘇省、廣東省和浙江省,共佔全國異地就以患者的53.6%,大規模的異地患者湧入對北京和上海的醫療服務容量帶來一定挑戰。
約2成三級公立醫院出現了收支結餘為負
儘管三級公立醫院總體經濟運行平穩,但仍有22.65%的三級公立醫院出現了收支結餘為負數,落實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加強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的任務仍然艱巨;約三分之一的醫院資產負債率大於50%,化解公立醫院符合規定的長期債務的壓力仍然較大,「嚴禁公立醫院舉債建設」的規定落實不到位。
10.46%三級公立醫院醫務人員支出低於30%
海南省、廣東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醫務人員滿意度較低;醫務人員最不滿意的是薪酬福利、工作內容和環境,反映三級醫院醫務人員工作負荷,工作環境和薪酬待遇有待改善。
考核數據顯示,2018年仍有10.46%的三級公立醫院人員支出佔業務支出佔比低於30%,主要分布於遼寧省、河南省、河北省。
正如文章一開始所說的,國考的目的不在於排名,而在於讓各家醫院認識到自己的位置和不足,找到前進的目標和方向,把人民的需要、政府的政策有效傳遞給公立醫院,推動公立醫院走內涵發展道路,讓國家有「高峰」,區域有「高原」,省裡有「高地」!
來源:醫學界智庫
聲明: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眾號立場。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