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土歐陽詢絕筆:1cm小楷,絢爛謝幕!

2021-02-19 書法藝網

《李譽墓誌》篆額墓誌蓋

2014年,曾在民間流傳過的歐陽詢石刻小楷《李譽墓誌》出土了,全稱「唐故左光祿大夫上柱國德廣郡公李公墓志銘」。該石刻鐫於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呈正方形,58.5釐米×58.5釐米。四周志牆鐫12屬相圖案。銘文36行,每行36字,實存銘文1249字。

字幅約1釐米,單字極小,娟秀動人,屬小楷。約立於貞觀15年,同年歐陽詢逝世,當前是歐陽詢存世最後一篇墓誌。此楷作為歐陽詢晚年力作,在盡顯歐楷特徵的基礎上,顯得更加飄逸,觀來大有「二王」的瀟灑風流。

歐陽詢(公元557—641)字信本,公元557年生於湖南衡陽,祖籍湖南長沙人。官職為太子率更令。歐陽詢楷書法度嚴謹,筆力險峻,世所無雙,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譽初唐。後人以其書「平正中見險絕」而號稱「歐體」。

下面展示歐陽詢小楷《李譽墓誌》反白放大欣賞,以饗讀者:

該墓誌首句為「公諱譽,字安遠」,因此該志志名為《李譽墓誌》,也可稱為《李安遠墓誌》。墓誌主人為李譽,與丘師均為大唐開國名臣,因此其二人之墓誌由歐陽詢公書寫,也就順理成章、不足為奇了。

與歐陽先生最為著名的《九成宮》相比,此志書法作為歐陽詢晚年巔峰力作,更加開張、靈活、生動,愈顯老辣。

如果說《九成宮》充滿著低調理性色彩的話,那麼,《李譽墓誌》擁有更多的歐陽詢詮釋個人風範的感性因子子,肆意而娟秀的小字裡,充沛著險絕、古雅與遒勁。

書寫這份墓誌時,歐陽詢已是耋耄老人。此刻給他人書寫墓誌,內心應是感慨良多。

他就這般拱肩縮背地握持著毛筆,以酣暢力道寫下這份精彩書法。寫罷不久,這位被後世稱為「楷書第一」的著名大書法家,也離世了世界,享年84歲。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延伸閱讀:歐陽詢楷書集字《嶽陽樓記》,美爆了!

▼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文房商城

相關焦點

  • 最新出土歐陽詢絕筆:1cm小楷,絢爛謝幕
    《李譽墓誌》篆額墓誌蓋2014年,曾在民間流傳過的歐陽詢石刻小楷《李譽墓誌》出土了,全稱「唐故左光祿大夫上柱國德廣郡公李公墓志銘
  • 歐陽詢85歲楷書墓誌最新出土,精美絕倫!
    如果臨過歐陽詢的九成宮,讀過歐陽詢的皇甫誕,相信你會激動地喊出聲來:歐陽詢!        別忙,咱們繼續看一會兒——明天看新出土歐陽詢楷書墓誌第二彈!
  • 歐陽詢這件小楷,真美!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
  • 高清字帖 | 歐陽詢小楷《千字文》
    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小楷《千字文》,附翁方綱、黃培芳跋文。歐陽詢(557—641),湖南臨湘人。
  • 張久生臨習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上)
    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歐陽詢奉敕書。 [3]————相關內容•點擊鏈接————張久生臨歐陽詢《皇甫君碑》(下)張久生臨歐陽詢《皇甫君碑》(上)張久生大楷臨歐陽詢《化度寺》(含史上最全釋文)張久生大楷臨習歐陽詢《虞恭公碑》歐陽詢《皇甫誕碑》宋拓本—
  • 山東出土的歐陽詢書法作品,轟動整個書壇,田蘊章驚呼:這是真跡
    歐陽詢的書法學自王羲之等晉唐名家, 並參以隸法,勁險刻厲,於平正中見險絕,自成面目,被後世譽為「歐體」(歐楷)!歐陽詢《蘭亭記》歐陽詢傳世作品,都以碑文拓片面世,最有名有:《九成宮醴泉銘》、《虞恭公碑》、《皇甫誕碑》、《化度寺塔銘》、《李譽墓誌》等等。
  • 歐陽詢:人醜就要多練字
    從這個角度說,歐體是字如其人——歐陽詢本就是個相貌險峻的人。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歐陽詢的長相,一直被吐槽。        從皇帝到大臣,只要逮到機會,沒有不想說兩句的。        唐高祖李淵在位時,高麗使者來訪,一是要和大唐建立睦鄰友好關係,二就是找歐陽詢買字。
  • 歐陽詢書法作品被埋藏1000年,出土後歐楷真美,不輸《九成宮》!
    ,這幅書法作品被埋藏地下1000年,當出土以後看到「歐楷」字跡真的是太美了,完全不輸《九成宮》!說到歐陽詢大家都知道,他的歐楷那在書法界非常的有名,被稱為是四大楷書之首,既然能成為四大楷書之首,這也說明歐陽詢的書法功底非常的深厚,歐陽詢的歐楷也受到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臨摹和學習,今天小七介紹的這幅書法作品是歐陽詢的《化度寺碑》,這幅書法作品在地下埋藏了近1000年,但是當出土以後看到這幅書法作品你會發現字體非常的漂亮,據研究這幅書法作品是歐陽詢在
  • 高清字帖 | 歐陽詢《心經》
    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所無匹,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 名帖檔案:歐陽詢《皇甫誕碑》
    歐陽詢 · 皇甫誕碑從我個人角度來看,這篇碑文與《九成宮》時期的歐陽詢,風格還是有一些差異的。行文落筆多以平正為主,炫技程度比《九成宮》收斂不少,應是歐陽詢早期作品。而且,由於拓本還原度較高,在刻工之外,更能看出歐陽詢手書的味道。
  • 歐陽詢書法欣賞
    唐于志寧撰文,歐陽詢書。此碑現在陝西西安,無書寫年月。楷書28行,行59字。碑額篆書「隋柱國宏議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墨林快事》謂此碑立於隋朝,當為歐陽詢早年所書。此碑在明代已斷為兩截。後紙有瘦金體書跋:「唐太子率更令歐陽詢書張翰帖。筆法險勁,猛銳長驅,智永亦復避鋒。雞林嘗遣使求詢書,高宗聞而嘆曰:'詢之書遠播四夷。晚年筆力益剛勁,有執法廷爭之風,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虛譽也。'」
  • 他是王羲之的嫡傳弟子,楷書遠勝歐陽詢,稱雄書壇1000多年!
    在普通人對於書法的認知當中,「楷書四大家」的名頭可謂如雷貫耳,並且認為這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子昂就代表了中國楷書的最高水平了!尤其值得稱道的是虞世南,他是王羲之的嫡傳弟子,楷書遠勝歐陽詢,稱雄書壇1000多年!我們這裡所說的「遠勝」是在繼承晉人遺脈以及書法氣格上。虞世南與其兄長虞世基同為大唐開國重臣,也是享有盛譽的文學家,且家學淵源,在當時的文壇有著極重要的地位。
  • 歐陽詢書法《心經》
    歐陽詢書法《心經》
  • 從歐陽詢的幾幅作品看其楷書筆法的形成與發展
    歐體楷書的取法關於歐陽詢的師承取法,《舊唐書·歐陽詢傳》云:「詢初學王羲之書,後更漸變其體,筆力險勁,為一時之絕。」《新唐書·歐陽詢傳》云:「詢初效王羲之書,後險勁過之,因自名其體,尺贖所傳,人以為法。」從新舊唐書的記載來看,歐陽詢書法最初開始學習王羲之,後來才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 歐陽詢楷書《虞恭公溫彥博碑》拓本高清書法欣賞收藏
    歐陽詢楷書《虞恭公溫彥博碑》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宋拓本,岑文本撰,黑墨精拓,剪裱裝冊,共23頁,每頁縱18.3cm,橫9.2cm。《虞恭公溫彥博碑》,全稱《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亦稱《溫彥博碑》,為唐貞觀十一年(637年)十月立,在陝西醴泉縣。
  • 歐陽詢、虞世南楷書比較——一個外露筋骨,一個內含剛柔
    歐陽詢虞世南二人在當時受南朝時風薰染,書法師承不脫二王一系。據《兩唐書》本傳,歐陽詢幼年由養父江總教以書記,「初學王羲之書」;虞世南受學於吳郡顧野王十餘年,又師同郡沙門智永,且妙得其體。歐、虞皆以二王作為學書的起步和基礎,然歐氏旁涉博取,熔鑄漢魏北朝書體,加以險峭之勢,為南北朝書風匯合、創變之集大成者,虞氏則堅持以二王蘊藉之風為尚,為南朝書風沿承發展之代表。
  • 歐陽詢與初唐書法
    歐陽詢,潭州臨湘人,字信本。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即公元557年,太宗初年,歐陽詢歷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等職,封渤海縣男。貞觀15年及公元641年卒歐陽詢與褚遂良,虞世南,薛稷,被譽為初唐四大書法家。開始的時候他仿效王羲之的字體,後來比例逐漸變得倒勁有力,自成為歐體。
  • 歐陽詢:唐代的一品醜男?
    而對歐陽詢不同,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雜記,在記述他醜陋的同時,背後都隱隱約約地暗含有佩服和褒獎之意,並且記載版本最多,民間流傳最廣,對後世影響最大,說歐陽詢是唐代的一品醜男,一點不為過。   歐陽詢童年的生活環境極為惡劣,他的父親因為謀反被殺,本來歐陽詢的小命也是難保的,不想被父親的好友收養而生。
  • 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
    歐陽詢畫像在我的書法學習與創作過程中學習過柳公權與歐陽詢等,今天就介紹一下歐陽詢,把歐陽詢放在柳公權,顏真卿之後,並不是按書法家的出生時間,而主要是根據書法家的整體書法成就來進行排位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局部歐陽詢練習書法非常刻苦,博採眾長,精通八種書法,自成一家,人稱"歐體"。
  • 書法故事會:不一樣的歐陽詢
    擅長於書寫的人很多,但能總結並形成系統的理論卻極為稀少,這也是歐陽詢和別的書法家的很大不同之處。此外,歐陽詢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 》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所以說,歐陽詢的書法成就是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