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掙扎的庫茲涅佐夫號,雄心勃勃的新航母計劃,俄國海軍太難了

2020-12-23 科羅廖夫

據美國《福布斯》網站12月17日報導稱,正在船廠進行維修的俄海軍唯一的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元帥號」,將於2022年進行新一輪海試,消息一出,迅速引來各方關注。因為,人們現在已經忘記了俄羅斯海軍竟然還擁有航空母艦這一事實。

綜合俄海軍和西方軍事專家的觀點,由於庫茲涅佐夫元帥號存在動力系統和船體結構的硬傷,再加上俄海軍此次修復該艦的預算不足,庫茲涅佐夫元帥號的大修工程很可能是簡單的修修補補,並不是徹底翻新。據俄塔斯社報導稱,俄海軍希望「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至少再服役五年,於2020年代末退役。

而美國《福布斯》網站則指出,即使該艦狀況良好,未來服役於俄海軍中,仍有較大的作戰局限性。比利時海軍分析員範.洛克倫更是一針見血的說道「就目前而言,飛行員是否能在甲板上起降艦載機,還有待觀察。」而在俄羅斯國內,層出不窮的新航母計劃令人眼花繚亂,不論是俄政府還是俄海軍,都表示出了很大的興趣,但當夢想照進現實,俄羅斯的「新航母夢」真的能如願實現嗎?

於1990年服役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今年已經37歲「高齡」,自從加入俄海軍以後,它就一直噩耗不斷,令人揪心。從1991年到2016年間,該艦隻進行了7次海上巡航,而且每次都會有滾滾黑煙相伴,特別是它的動力系統令人詬病不已。

採用蒸汽輪機和渦輪增壓鍋爐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雖然最高航速可達29節,但其鍋爐方面存在著「致命缺陷」,1996年3月在地中海巡航時,「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上的8個鍋爐僅剩2個還能正常運轉,差點造成航母隨著洋流擱淺。

進入新世紀後,「庫茲涅佐夫元帥號」更是問題頻出,2017年遠赴敘利亞執行空襲任務時,就發生了阻攔索斷裂,導致兩架艦載機墜海的嚴重事故。將其拖到國內進行維修時,位於羅斯裡.亞科沃港的82修船廠的PD-58浮船塢又因斷電事故沉沒於海底,起重機將其甲板砸出了一個坑。

本以為事已至此,「庫茲涅佐夫元帥號」應該會消停一會兒,但上帝又給俄羅斯人開了個玩笑,2019年底,正在維修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傳來噩耗,航母內部能源艙發生火災,造成兩名工人死亡,還損壞了電力系統。

命運多舛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已經難以為繼下去,進入新世紀以後,俄羅斯國內湧現出了大量的新航母計劃,其中以「風暴」級和「海牛」級頗為吸引眼球。於2017年出世的23000E「風暴」級航母,由克雷洛夫國家研究中心主導設計研究。該型航母長約330米,寬約40米,航速30節,排水量約10萬噸,計劃搭載70架到100架左右的艦載機,採用滑躍起飛和電磁彈射兩種方式,使用核動力系統推進,此外,獨特的雙艦島設計也別具一格。

而在2019年聖彼得堡國際事務展上,由涅瓦設計局展出的11430E「海牛」級航母,賺足了人們的眼球。該型艦長約350米,寬約41米,航速29.7節,排水量約9萬噸,艦載機數量在60架左右。採用滑躍起飛和彈射起飛,同樣使用核動力系統推進。

這兩款新航母計劃,不僅被媒體多次報導,而且還引起了俄政府和俄海軍巨大的興趣,但如果真要建造的話,對於俄羅斯目前的技術工業和經濟基礎而言,將是一個史無前例的考驗。

在技術工業方面來說,俄羅斯境內的造船廠想要承擔這兩款航母的建造計劃,難度非常大。位於克裡米亞半島上的「扎裡夫」造船廠,曾被譽為「蘇聯海軍的一顆明珠」,但其基礎設施薄弱,技術水平不足,雖然俄羅斯近年來在大力整合,希望提高「扎裡夫」造船廠的整體實力,但前景令人堪憂。

位於刻赤的「海灣」造船廠,曾在蘇聯時代建造過6艘15萬噸級的油輪,擁有一個長360米×60米,深13.2米的幹船塢。他們曾對外宣稱有建造航母的實力,但就最新的衛星圖片顯示,他們後續計劃中所謂的幹船塢建設,只是停留在圖紙上,沒有一點動工的痕跡。

位於俄羅斯北部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從蘇聯時代到至今,訂單一直未曾斷過,但它的主營業務卻是建造潛艇,如果真要建造航母,難度可想而知。北德文斯克造船廠也承接了將戈爾什科夫號航母改造為印度「超日王」號航母的項目,但這個改裝並不是在船塢裡進行的,而是直接在岸邊挖一大水坑,將航母開進去,然後排乾海水,形成一個土船塢,湊合著改裝的。

位於俄羅斯遠東的「紅星」造船廠,被外界普遍認為是最有可能建造新航母的造船廠,從2009年開始,在普京的親自主導下,「紅星」造船廠經歷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在中國企業的援建下,該廠擁有了1200噸龍門吊,4萬噸浮船塢,650噸設備拖車等重型設施,此外,還建有一個485×114×14米的幹船塢,綜合實力強悍無比。

但如果建造新航母,同樣困難重重,首先,「紅星」造船廠的多數訂單是各型油輪和科研船,目地是為了開發北極地區的油氣資源,而不是用作建造軍事艦艇。其次,民用船隻與軍事艦艇的建造,兩者有著天壤之別,而且俄羅斯國內造船人才流失特別嚴重,所以能否建造新航母也是一個未知數。

經濟基礎方面,向來是俄羅斯的短板與痛處,自從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的經濟就沒有迎來春天。唯一值得說道的就是它的油氣與武器出口,但就因為前者,還被美國媒體諷刺說「俄羅斯就是擁有核武器的沙烏地阿拉伯」。在國內經濟低迷不前,持續萎縮的情況下,軍費就受到了最直觀的影響,就拿2019年和2020年來說,俄羅斯軍費一直在440億美元左右。

而「風暴」級航母的建造費用就達到了60億到180億美元之間,即使是「海牛」級航母,也要花費31億美元左右,而且這只是計劃中的費用,沒有考慮到經濟通脹和貨幣貶值等情況。技術工業不足,經濟發展堪憂,是俄羅斯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所以新航母計劃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頗受各方質疑,同時「新航母夢」能否實現,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選擇繼續維修「庫茲涅佐夫元帥號」,也是迫不得已,正如同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教官理察.莫斯和瑞安.維斯所言「作為俄羅斯唯一在役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元帥號」的主要任務是彰顯俄羅斯的大國和強國形象,從這個角度看,俄羅斯必須徹底修好它,讓它儘快恢復服役。」

相關焦點

  • 命運多舛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2年後完成大修
    從蘇聯解體之後,俄國繼承了蘇軍80%的軍事裝備,其中包括各種飛彈、核武器、戰機、核潛艇、航母等,但是由於俄國的經濟狀況一直不是很好,所以即便擁有這麼多先進的武器,俄軍還是無法承擔它們的維護工作,因此俄軍只能選擇裁軍,一再縮減軍費開支,其中海軍部門從原來的45萬人次逐漸減少到大約17
  • 俄羅斯海軍還有希望嗎?「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新照曝光,網民失望
    俄羅斯唯一的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因年老體衰進廠大修,大修期間又逢不測,曾被航母內部人嫌棄「已無修理必要!」不過鑑於這是其唯一一艘可為海軍撐場面的航母,俄羅斯海軍最終也沒有放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而是讓摩爾曼斯克第35修船廠對其進行大修。近期,一張正在大修中的庫艦照片被上傳至網際網路,從圖片中可見,該艦水線以上部分仍在大修,艦島旁有吊車施工,但與10月份照片相比,其艦島腳手架似乎並沒有大的改觀。
  • 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將在2022年進行海上測試
    俄羅斯唯一一艘航母又有了新進展。塔斯社近日報導稱,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將在2022年進行海上測試。「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最近可謂是流年不利,先是幾年前出徵敘利亞時因冒出滾滾黑煙引來媒體關注,後進入船塢維修時,又令人大跌眼鏡地被船塢起重機倒塌砸中船體。
  • 俄羅斯航母庫茲涅佐夫號的部分資料
    文|鐵血君是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動力系統採用的是8臺增壓鍋爐和四臺TV-12-4型蒸汽輪機,總功率為20萬馬力。它在1985年下水,於1991年正式服役。1982年4月在蘇聯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建造,現部署於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
  •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修好了嗎?
    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是蘇聯和俄羅斯迄今為止唯一的真正航空母艦,但是自從2017年進行維修以來就一直沒有修好,那麼現在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修好了嗎?
  •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船廠趴窩數年以後,2022年將歸建俄北方艦隊
    「庫茲涅佐夫」號,是俄羅斯海軍唯一的航母,在航行通過英吉利海峽時,冒出濃濃的黑煙,被跟蹤其行蹤的英國海軍護衛艦拍攝下來,被放到了網際網路上,引來了一大波流量。於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成了許多網民嘲笑的對象,認為北約偵察機不必打開雷達搜索,飛行員憑藉海上濃濃的黑煙,肉眼就能找到俄羅斯海軍的這艘航母,成了網絡上一個著名的梗。
  • 俄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號最新狀況曝光,2022年進行海試
    據俄羅斯塔斯社12月4日報導,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的一名消息人士表示,俄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將在2022年進行海上測試。「明年夏天,『庫茲涅佐夫』號海軍上將號將再次停靠碼頭,然後在2022年開始海上試航,」該消息人士說。
  • 俄開建「直升機航母」打造遠洋海軍
    2015年,俄國防部決定自主研造「具有俄式特色的『直升機航母』,使之成為國產大型兩棲作戰平臺」。經反覆論證,俄羅斯決定整體參照蘇聯時期準備建造的11780型兩棲攻擊艦,在滿足登陸攻擊作戰的同時,兼具防空、反潛和反艦能力。
  • 俄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號最新狀況曝光,將在2022年進行海試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據俄羅斯塔斯社12月4日報導,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的一名消息人士表示,俄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將在2022年進行海上測試。「明年夏天,『庫茲涅佐夫』號海軍上將號將再次停靠碼頭,然後在2022年開始海上試航,」該消息人士說。但他沒有具體說明這艘航母在去年發生起火事故後的維修進度。「庫茲涅佐夫」號航母2019年12月,「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摩爾曼斯克進行維修時發生火災。
  • 美媒:庫茲涅佐夫號已老,俄羅斯未來可能考慮從中國買航母
    【環球網軍事報導】美國《國家利益雜誌》(The National Interest)6月16日刊載了一篇介紹俄羅斯航母的文章。文章認為俄海軍的航母已岌岌可危,而未來俄羅斯有可能會考慮從中國買一艘航母。文章認為,俄羅斯海軍仍然擁有世界上最活躍的航空母艦之一,「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俄海軍實力的明顯體現,它迫使其他國家注意到俄羅斯的利益。但這艘航母已經很老而且狀況不佳,而且近期也沒有新航母會下水。這進而也影響了艦載機飛行員的訓練。而該文介紹,「庫茲涅佐夫」號是俄羅斯目前唯一的航空母艦。
  • 俄羅斯航母「庫茲涅佐夫」命運堪憂,就算修好,恐也沒艦載機可用
    自上次俄羅斯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船塢內大修時,因為事故導致甲板被毀,被迫進入大修期後,俄羅斯海軍就正式進入了無航母時代。但是在漫長的維修期中,這艘航母各種其他故障也頻頻發生,同時由於俄羅斯國內的技術限制,導致這艘航母似乎越修問題越大。
  • 庫茲涅佐夫號維修有希望,繼續現代化升級,2022年海試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航母僅存「庫茲涅佐夫號」一根獨苗,但這艘被給予厚望的航母卻狀況連連,多年以來除了幾次象徵性的海外行動以外,不是在船廠維修,就是去船廠維修的路上。
  • 中國的遼寧艦航母和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誰的戰鬥力更強?
    是的,遼寧艦的整體戰鬥力已經超越了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了。圖為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作為蘇聯在航母領域的最高水平,中國的遼寧艦和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幾乎是同一個模子刻印出來的,兩者的出生年齡只差2歲。庫茲涅佐夫號服役於蘇聯時代,而誕生於蘇聯時代的瓦格良號,則沒有那麼幸運,在工程進度70%的時候,因為蘇聯的解體而不得不宣布中止建造,其歸屬於新獨立的烏克蘭。
  • 蘇聯航母發展歷程啟示:偉大的國家才配有航母,且沒有捷徑可走!
    碎片一:「伊茲梅爾」級航母 20世紀20年代起,鑑於當時航母熱正在興起,蘇聯也想擁有第一艘航空母艦,計劃將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內戰而未能完工「伊茲梅爾」號戰列巡洋艦改裝成航母。但由於當時蘇聯剛剛經歷了一戰和內戰,在資金和技術上都無法滿足改裝要求,改裝計劃不得不在1926年3月16日終止,「伊茲梅爾」號也在1931年被拆解。
  • 俄專家建議賣掉庫茲涅佐夫號,誰會成為接盤手?只有一個國家
    如今航母似乎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準,許多國家都在積極發展航母,尤其是一些世界大國強國,美國規模龐大的航母編隊舉世聞名,我國也擁有第一艘國產航母,英國成功進入雙航母時代,就連印度,都在積極籌備國產航母的建造計劃,但是卻有一個大國例外。
  • 紅海軍早期航母探索,伊茲梅爾與共青團共青團
    蘇聯海軍與航空母艦一直在計劃,從未有結果蘇聯凱麗並不是意識不到航空母艦的重要性,蘇聯的設計師們也從未停止過對航空母艦藍圖的探索,但是這些或先進或落後或保守的航空母艦,最終真正誕生於世間的僅僅是幾艘非驢非馬的載機巡洋艦,就連用滑躍起飛攔阻著陸的1143.5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它的服役時間也已經到了1991,而且因為蘇聯海軍的體制比較特殊
  • 印度國產航母何時服役?海軍司令給出時間表,為何其說法扯中國?
    印度製造構築抵禦中國新防線據悉,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自2006年建造工作開始以來,過程可謂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要問到底什麼時候服役?最近印度海軍司令給出說法牽扯到中國身上非常有意思,總而言之概括成一句話:下次一定!能構築抵禦中國威脅新防線。
  • 海軍放棄航母,目標兩棲攻擊艦:俄羅斯海軍路在何方?
    老實說,俄羅斯海軍現如今的地位,跟美國陸軍十分相似。蘇聯解體之後的二十年時間裡,俄羅斯海軍幾乎沒有大型水面艦艇服役,就算有也是輔助型艦船,大型驅逐艦和護衛艦似乎已經不在俄海軍考慮的範圍之內。
  • 歷經波折的蘇聯航母發展計劃,令人感覺世事難料!
    蘇聯基輔號航母如今,在曾經的蘇聯廣闊的海域只剩下庫茲涅佐夫號一艘航母,在俄羅斯冰冷的海面上孤獨地遊弋著,成為蘇聯最後的「門將」。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前蘇聯發展航母,最早的計劃可以遠溯到十月革命前的沙俄時代,曾經的造艦計劃中就有過要建造航空母艦的計劃,但是大家都知道,當時沙俄這種國力是不可能完成這樣的一個計劃。
  • 浮船塢坍塌,俄航母險沉沒,要中國幫助不?
    據俄羅斯紅星網10月30日報導的消息,位於俄羅斯北部的第82船舶修理廠在當地時間30日凌晨發生事故,導致正在為俄羅斯海軍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進行大修的PD-50浮船塢沉沒。庫茲涅佐夫號是俄國唯一一艘航母,圖為2004年時航行於巴倫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