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遼寧艦的整體戰鬥力已經超越了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了。
作為蘇聯在航母領域的最高水平,中國的遼寧艦和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幾乎是同一個模子刻印出來的,兩者的出生年齡只差2歲。庫茲涅佐夫號服役於蘇聯時代,而誕生於蘇聯時代的瓦格良號,則沒有那麼幸運,在工程進度70%的時候,因為蘇聯的解體而不得不宣布中止建造,其歸屬於新獨立的烏克蘭。
而剛立國的烏克蘭除了面對還未建設造成的瓦格良號,一籌莫展,因為當時的烏克蘭根本沒錢繼續施工,只能絞盡腦汁地將包括這艘正在建設的航母在內的諸多先進軍事裝備對外出售,以獲取外匯穩定國內形勢。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看上了這艘不算先進的蘇制航母,也可以稱為飛彈巡洋艦。中國將這艘幾乎過時的航母運回國內之後,在大連造船廠,對其進行了繼續施工和部分航電、船體維修整改,使其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
那麼,中國的遼寧艦和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航母究竟誰的戰鬥力強呢?我認為,遼寧艦的戰鬥力略強於庫茲涅佐夫號。原因如下:
首先,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在航母發展上的思維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截然不同。在蘇聯看來,航母是一艘可攜帶艦載機的大型反艦飛彈巡洋艦,除了可以攜帶少部分艦載機外,航母本身也應該擁有強大的飛彈攻擊能力。這樣的好處就是,俄羅斯的航母可以單獨出海作戰,單艦艇作戰能力突出。
而美國則不這麼認為,美國軍方認為,航母的主要打擊力量是艦載機,航母只是這些艦載機的水上機場而已,因此美國的航母無論是打擊能力還是自我防禦能力,完全依賴於艦載機。
換句話說,美國航母本身是沒有防禦能力的。
中國的遼寧艦來到中國之後,走的恰好是與俄羅斯航母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也就是美國航母的發現思路。在整改修建遼寧艦時,我們拆除了甲板上原來的花崗巖反艦飛彈,以獲得最大的甲板面積停放艦載機。
不過,現在的航母對決往往不是航母對轟,而是依靠航母戰鬥群的其他輔助艦艇以及艦載機實施完成的。從這點看,可搭載更多艦載機的中國遼寧艦,顯然要強於艦載機數量少、反艦飛彈數量多的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