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針心針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動啟動以來,熱線電話接連不斷,愛心人士有的想親手為山區孤困孩子編織毛衣,有的已經為他們買了嶄新的冬服和學習用品。最簡單的表達方式,最普通的話語,卻傳遞了最真摯的情感。
阿姨們圍坐在一起,分享著編織心得
在編織中融入心思於溫暖中尋找美學——社區高手現場交流
這場匯聚無數愛心的溫暖行動,已經吸引了企業、學校、社區等眾多單位報名參加。近日,「針心針意」公益行動首場編織課堂就設在了革新街道社區活動中心內,「巧媽媽」愛心組織的十幾位代表相互切磋,分享經驗,編織高手武阿姨和胡阿姨更是來了一個「現場秀」。
早在活動啟動之初,德仁社工代表就領取了30斤毛線發放給了革新街「巧媽媽」社區組織的「織女們」。58歲的武阿姨是公認的編織巧手,當天的活動中她頭戴自己編織的貝雷帽高興地說:「報名後就領了毛線回家織了起來,早點開始就能爭取更多時間,多織一些送給孩子們。我們年輕時自織的毛衣很保暖,但是樣式不怎麼好看,我們還得在溫暖中尋找美學,所以這次參加公益編織,要先弄清楚編織給誰,需要多大尺寸,適合什麼樣式。雖然每個人的審美不一樣,但一定要尋找有美感、看出心思的大眾搭配。」武阿姨說。
飛針走線中融入心思,還探索點生活美學
67歲的胡阿姨早早趕到社區活動中心,和武阿姨討論起編織手法來,「圍巾用雙股、起70到80針……」,確定好起針數後,胡阿姨立馬動起手來,「給孩子們織的樣子一定要好看,讓孩子們開開心心地戴著去上學!」胡阿姨說,家人以前的毛衣、圍巾、手套都出自她手,有時候她會添加一些動物圖案。現在孩子們大了,都自己買成品,她卻不願意放棄愛編織的習慣,平日裡鉤一些樣子新穎漂亮的寶寶鞋套等作品在公園裡賣,也能收穫大批粉絲。「這個活動可以親手編織厚實的手套、保暖的圍巾、舒適的帽子給孩子們,特別有意義,我們退休了還能為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很高興!帽子圍巾手套織法多樣,平時平均可以一天織一套,我加快點速度,爭取在活動截止前多上交作品。」
「一針一線牽掛愛 一圈一行暖胸懷」 ——退休教師的溫情詩
冬日的午後,在眾美綠都社區委員會活動室內,一場由12位退休職工代表組成的愛心編織課堂如期舉行。一張2米長的大桌上,放著本次活動發放的愛心毛線,愛好編織的阿姨們圍坐在一起,討論著編織技巧,分享著編織心得。社區志願者竇淑梅把活動照片在編織群內一發布,就得到了群內成員的熱烈回應。「好想找你們一起編織啊!」「好和諧的畫面!」「發個位置好嗎?我也去學習一下」......
62歲的退休教師王玉芝到眾美綠都社區幫忙帶孩子,也報名參與了此次活動,編織之餘,王老師還賦詩一首,以表達社區居民積極參與愛心編織的心情:「身居眾美溫暖家,心繫遠方貧困娃。秋風瑟瑟可安好,編織衣帽送與她。一針一線牽掛愛,一圈一行暖胸懷。一頂帽子護七竅,一件毛衣助未來。愛心奶奶針線飛,寒冬飄雪勝春歸。領導幹部齊助戰,大愛無限增光輝。」
「別看我們年齡大,但戴上老花鏡編織起來可認真可用心了,希望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讓嚴冬不再那麼寒冷。」樸實的一句話代表著社區志願者的心聲。
竇淑梅告訴記者,針心針意活動開啟以來,社區志願者發動宣傳,黨員、群眾、社區幹部積極參與,「希望我們的愛心能夠給山區的孩子們帶去更多溫暖。這種暖冬活動希望會延續下去,最好每年都舉辦,用帶著暖暖愛意的帽子、圍脖、手套,給孩子們送去幸福和溫暖。」
(燕都融媒體記者 許曉媛 吳春蕾/文 王青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