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時難別亦難,分別時白居易和劉禹錫共寫一詩,溫暖了整個大唐

2020-12-22 小珏說歷史

唐朝是詩歌的國度,而且從唐初火到唐末,經久不息。在盛唐時出現了李白、杜甫之後,將詩歌文化推向了頂峰,按照事物發展的正常規律來說,就應該走下坡路了。然而中唐詩歌卻是一個例外,雖然沒有李杜那樣的大神,但以白居易、元稹、劉禹錫、李賀、賈島等為首的一流詩人,依然將唐詩的大旗高高舉起。

雖然中唐詩歌沒有盛唐時的瑰麗神奇,豪邁大氣,但它卻從安史之亂後產生了深刻的反思,也寄予了百姓更多的同情和關切。因此,在文化界一直有較多的人認同,中唐詩歌才是唐詩的最巔峰。

引領這波巔峰的代表人物,就是白居易和劉禹錫。可是,令人奇怪的是,一個是詩王,一個是詩豪,都生於大曆七年,也都在二十多歲時入仕為官,卻從來沒有見過面。這並不是雙方有嫌隙,而是在政治風雲中,兩人都不斷被貶謫外放,始終沒有緣分相見。

直到寶曆二年,在55歲那年,這兩位偉大的詩人終於在揚州相會。在酒宴之上,白居易寫下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表達了對劉禹錫仕途坎坷的無限同情。劉禹錫則豪邁地回復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驚豔世界。

這也成為了兩位偉大詩人友誼的起點,從此之後,雙方之間唱和應酬,留下了眾多的佳作。白居易還將他們的詩集,編寫成了《劉白唱和集解》,並且稱劉禹錫「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詩豪這個稱號,就是在此時越傳越廣的。

可惜的是,當時朝廷之中,黨爭不斷,白居易和劉禹錫此後依然時不時地被外放為官。可憐兩個老人,依然過不了安穩日子,依然顛沛流離。只是,他們之間的友誼並沒有被時間和空間所衝淡。即便相隔千裡,書信往來不絕,唱和之作不斷。

在大和五年十月,同為60歲的兩人再次相聚。劉禹錫要去蘇州擔任刺史,白居易卻是擔任河南尹,他們在路上重逢。這一次,白居易留下劉禹錫,共同遊玩了15天。兩人朝夕相對,終日飲酒作樂,到了分別的時候,依然難捨難分。

要知道,古人的平均壽命很短,六十歲已經不小了,這一次分別就不知道能不能再見。而且,劉禹錫要去的蘇州,白居易是再了解不過了,他年輕的時候就擔任過當地刺史。那可不是現在的旅遊之地,更不是後來的魚米之鄉。

因此,白居易還是勸劉禹錫推遲上任,再逗留一段時間。在醉意朦朧時,白居易舉起酒杯,吟誦出了這首《醉中重留夢得》:

劉郎劉郎莫先起,蘇臺蘇臺隔雲水。酒盞來從一百分,馬頭去便三千裡。

在這首詩中,白居易告訴劉禹錫,我們就像東漢時的阮肇、劉晨一樣進入了仙鄉,不要著急起床。姑蘇臺離這裡相隔著雲山和河水。我們能共舉酒杯,是因為上百年的緣分。馬頭一離開,可是要相隔三千裡了。

面對白居易的挽留,劉禹錫當然心存感激,但他受命在身,實在不能再耽擱行程了。為此,劉禹錫也起身舉杯,向白居易進酒應和,吟誦了這首《醉答樂天》:

洛城洛城何日歸,故人故人今轉稀。莫嗟雪裡暫時別,終擬雲間相逐飛。

劉禹錫不愧是詩豪,每次在白居易感傷中,他的詩歌卻流露出不羈的豪氣,此詩也不例外。他告訴白居易,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洛陽,昔日的朋友日漸稀少,不要在這大雪紛飛的時刻嘆息今日的暫別,我們終究會在雲間相互追逐飛翔。

這樣的浪漫佳話,實在是文壇的幸事,也是兩人友誼的見證。這兩首詩雖然並不算出名,在各自精彩紛呈的作品中默默無聞,但它卻溫暖了那個冬日,溫暖了整個大唐。

相關焦點

  • 背一首 |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 相見時難別亦難,品李商隱情詩中隱藏的小故事
    他的才情深得「文壇領袖」白居易、令狐楚等人的賞識。後被涇原節度使王茂元招為幕僚(將軍幕府中的參謀),並將自己最為寶貝的女兒許配於他。年少時真可謂「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人生四大喜事,一下就得了兩件。成了人人羨慕的人生贏家,然後又有誰知道他的愛情之路經歷了怎樣的曲折和苦楚,才能將愛情詩寫得如此纏綿悱惻,悽婉動人。
  •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詩全集」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 「詩豪」劉禹錫,一首回贈白居易的詩,教我們如何笑看風雲
    唐代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洛陽人,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劉禹錫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從小就才學過人,氣度非凡,文章寫得十分好,還擅長寫七律、七絕詩,有些優秀詩作可和李白、杜甫相媲美,人稱「詩豪」。
  •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白居易贈詩「你惆悵啥」,劉禹錫酬贈「你瞎了」,都說劉詩氣派!
    01怪君把酒偏惆悵白居易和劉禹錫等人在長安喝酒的這一年,是唐文宗大和二年,當時兩人都56歲了。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在一起喝酒。兩年前,劉禹錫從和州回洛陽,白居易從蘇州回洛陽,兩個同遭貶謫的人,在路過揚州時,第一次碰面,也做過一次酒友。
  •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作者簡介: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河南滎陽人,唐代著名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文學價值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俊麗,尤其是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中,一生很不得志,有《李義山詩集》傳世。
  • 白居易寫下這首詩安慰劉禹錫,沒想到竟催生出一個千古名句
    大唐「詩豪」劉禹錫能被冠之以「豪」相稱,足見其詩豪氣幹雲。「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一反悲秋之音,豪情沖天;「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鏗鏘有力儘是叱吒風雲的氣概。劉禹錫一生所作眾多名句中最豪者莫過於這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了。
  • 白居易和劉禹錫互相贈答,詠萱草花,共度晚年
    白居易和劉禹錫都是唐代很有名氣的大詩人,他們給我們留下了不少優秀的詩歌作品。更為有趣的是,他們兩個還是同年,都是出生於772年。而且兩個人的仕途之路和人生際遇也基本相同。他們在朝廷任職的時間都比較短,大多時間都是在外地做司馬和刺史。只有到了晚年,他們才在洛陽相聚,兩個古稀老人詩歌唱和,相濡以沫,度過了最後那段金色的時光。
  • 詩詞朗讀: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點上方綠標收聽唐詩宋詞朗讀者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蓬山 一作:蓬萊)  開頭兩句,寫愛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於受到某種力量的阻隔,一對情人已經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別」字,不是說當下正在話別,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離。兩個「難」字,第一個指相會困難,第二個是痛苦難堪的意思。前人詩中曾有「別日何易會日難」(曹丕《燕歌行》)「別易會難得」(宋武帝《丁都護歌》)等句,都是以強調重聚之難而感嘆離別之苦。
  • 劉禹錫回贈白居易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傳遞進取精神,激勵了無數人
    唐代詩人劉禹錫曾經遭遇貶謫數十年,人生的大好年華就這樣浪費掉了,沒有為國家效力,沒有實現自己的抱負,始終被小人算計。唐敬宗寶曆二年,從和州返洛陽的劉禹錫遇到了和他名氣相當,從蘇州返洛陽,途徑揚州的白居易,兩個人惺惺相惜,雖然神交已久,今日終於相見。兩個落魄的靈魂相聚在酒席上,談論起人生的際遇,不覺得感慨萬分。
  • 【詩詞鑑賞】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唐代李商隱《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賞析  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為豐富。   開頭兩句,寫愛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於受到某種力量的阻隔,一對情人已經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唐
  • 白居易公然炫富的一首詩,寫富裕的養老生活,短短8句太讓人羨慕
    是白居易與劉禹錫唱和的一首詩,蘇軾評價白居易的原句是「元輕白俗」,將他與元稹放在一起,而白居易的俗,主要體現在後期的詩歌創作中,將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情以及俸祿多寡掛在嘴邊。放到現代,也就是一直掛念著自己的工資,逢人就講,這樣的人是挺俗的哈哈哈。今天這首詩中,白居易也提到了錢,而且是不加掩飾的「炫富」。
  • 白居易寫給劉禹錫的兩首詩,心照神交,跨越千年依然令人感懷
    白居易和劉禹錫都是中唐偉大的詩人,他們同一年出生,又都有被貶的痛苦經歷。雖然詩歌風格不同,對人生的理解也各異,但並不影響彼此間深厚的感情。他們惺惺相惜,榮辱與共,在危難時刻相互扶持,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幾十年的光陰彈指一揮,劉白二人卻留下了很多交往的詩書,這種深情不僅讓他們非常珍惜,也感動了無數讀者。下面就介紹白居易寫給劉禹錫的兩首詩,心照神交,跨越千年依然令人感懷。酬劉和州戲贈唐代:白居易池邊新種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莫怕長洲桃李妒,今年好為使君開。
  • 「詩豪」劉禹錫 | 李品文散文作品
    劉禹錫,字夢得,河南洛陽人,生於772年,卒於842年,享年70歲,距今已經過去了1278年。劉禹錫出生時,正是唐代宗李豫大曆七年,巧合的是他與白居易同年出生。大唐帝國從618年唐高祖李淵建國,到772年劉、白出生,已經經歷了11個朝代共154年,「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了9年,盛唐景象已如昨日黃花,朝廷上下振興無力,地方藩鎮擁兵割據,民間依然是殘垣斷壁、食不果腹。「安史之亂」動搖了大唐根基,卻沒能阻止詩歌一路前行,可見中華文化頑強的生命力。劉禹錫自稱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與三國時期劉備同宗。
  • 劉禹錫的《楊柳枝》是詩還是詞?與樂府詩《折楊柳》有何不同?
    唐時古意亦未全喪,《竹枝》、《浪淘沙》、《拋球樂》、《楊柳枝》,乃詩中絕句,而定為歌曲。故李太白《清平調》詞三章皆絕句。元、白諸詩,亦為知音者協律作歌。《碧雞漫志》 一、漢魏南北朝的樂府中的 《折楊柳》詩人詠柳之作,早在《詩經》中就有「楊柳依依」的名句。
  • 裴度寫信給白居易,白居易調皮地寫了一首詩,千古流傳
    一年後白居易到長安做秘書監,白鶴還留在洛陽家裡。這裡有清澈的水塘,茂密的竹林,還有布置精巧的花草亭臺。這雙白鶴在花園裡飛來跳去,卻不願離開。一天,劉禹錫因事來到白居易家,剛走進院子,白鶴好像還認識他,立刻就飛到他眼前,劉禹錫又驚又喜,回到家就寫詩寄給白居易。
  • 春節暖詩:與君同甲子,壽酒讓新杯,唐朝的劉禹錫和白居易的友誼
    所以很多官員和官僚,都對這一天印象深刻,除了有盛大的禮儀,更可以看到許多同僚同事盛裝在錦繡高光下。一片祥和。白居易和劉禹錫是非常特殊的一對朋友。他們同生在公元772年,白居易是公元772年的正月生的。但是白居易做官的時候,已經很晚,他28歲考中進士,34歲受翰林學士,35歲拜左拾遺。
  • 劉禹錫|初心不忘,一世豪情
    那一年,一代「詩豪「劉禹錫64歲。萬劫餘生的他,晚景不算悽涼。避開了朝廷上波詭雲譎的「牛李黨爭「,亦官亦隱於京都洛陽,平日裡便是與多年老友們一起遊遊山水,詩詞唱和一番。雖然眼疾、足疾纏身,倒也算自得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