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意識能否永生?
我們也許聽過一個雄心勃勃的藍圖: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可以拋棄肉體,將自己的思想移植到機器人身上,從而實現意識的永生。
像Nectome這樣的矽谷公司相信,有一天能開發出完全複製人類大腦物理結構的必要技術,並且能重現人的意識,但實話實說,從科學已知的證據來看,要想實現意識的永生,簡直是一個「神話故事」。
事實上,人類對意識還知之甚少,意識的本質和起源仍然是一個開放性話題,我們甚至不知道是什麼構成了記憶—意識的基本組成部分。
意識本身是一個巨大的謎,科學家曾經對意識提出了17個重要屬性,包括意識似乎需要一系列不同的感官輸入來發展;信息必須是相當新穎和複雜的,否則它很快就會從意識中消失;意識有一個中心焦點(自我)的結構,它被一種模糊不確定的邊緣感所包圍。
更有意思的是,在我們的一生中,會不斷地在低意識和高意識之間轉換,低意識更多地關注外在感官刺激,比如蹦迪和進行極限運動,而高意識則包括正念和冥想等。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一旦人們死後,大腦也會隨之死亡,最終是意識的消失,因為人們普遍認為意識存在於大腦的結構中,畢竟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如果這種邏輯正確,那麼除非我們的肉體被改造,否則不可能實現意識永生,即便意識可以被複製或提取,那只是可理記憶,而不是恢復死者的意識。
相反,如果意識獨立於大腦,那麼意識永生就是在另一個層面的存在,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
神經精神病專家皮特.芬威克(Peter Fenwick )博士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研究,他認為,意識在人死後仍然存在,意識獨立存在於大腦之外,作為宇宙本身具有的屬性,就像暗物質、暗能量或引力一樣。
在芬威克看來,大腦並不創造或產生意識,而是過濾和感知宇宙內在「意識」的一小部分,這就像眼睛只能過濾電磁波譜的一小部分,看不見x射線、紅外線或微波,耳朵只能聽到很小範圍的聲音頻率一樣。
因此,當一個人死後,並不代表意識沒有了,它依然存在,只不過不再存在於死亡的大腦中,而是作為宇宙本身的外部屬性,獨立於大腦而繼續存在。
根據這位科學家的理論,我們的意識欺騙我們去感知一個「虛假的自我」和「他人的二元性」,但我們是宇宙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只有在死亡中人類才能完全有意識。
那麼,有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人死後意識依然存在嗎?
據nationalpost報導,紐約大學醫學副教授薩姆·帕尼亞(Sam Parnia)曾記錄這樣一個案例:病人聲稱在瀕死體驗時看到他身邊的醫護人員,並在醒來後準確描述了當時發生的經過,包括一個護士在他胸口上捶打,一個醫生把什麼東西塞進了他的喉嚨。
帕尼亞提出這樣一種可能性,意識可能並非源自大腦,而是一個獨立的、未被發現的科學實體,本質上類似於能夠攜帶聲音和圖像的電磁波。
帕尼亞不是一個信教的人,他堅稱自己不是為了證明來世或超自然的存在。相反,他正在努力尋找更好的方法來拯救大腦,避免可怕的「意識障礙」 。
總而言之,只有人類解決了意識起源的謎團,才能試圖實現意識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