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電動汽車最重要的零部件行業,動力電池迎來了一次堪稱驚天動地的地震。工信部宣布,包括即將國產的特斯拉在內,奔馳,豐田等配備有外資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將可以在中國獲得補貼了。這意味著什麼呢?狼來了,動力電池白名單取消,國產電動車還能賣出去嗎?
中國的動力電池市場將會向松下和LG等外資巨頭開放了,本地企業將會直面這些外地巨頭帶來的巨大競爭。
從這時候開始,狼真的來了。
在經濟學中,向來就有市場主導和政府主導之分。市場主導的代表是亞當,他提倡自由化的市場經濟,反對政府干預。政府主導的代表是凱恩斯,他提倡加強政府監管和規範市場,到底哪種方法更好,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凱恩斯了。
2015年3月26日,工信部發布了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目的就是為了保護中國本土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有人戲稱它是動力電池白名單,就是在該名單的保護下,中國總共有57家電池企業享受到了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就包括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之類。而國際上,那些鼎鼎大名的電池生產企業,三星,松下,LG之類則被拒之門外了。也正是因為這個白名單的推出,讓我國的動力電池行業在人員配置不足,技術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得到了發展的機遇。
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相對於2014年飆升了四倍,產量直接超越了美國,成為了新能源市場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2016年50萬輛,2017年86萬輛,2018年125萬輛,2019年年略微有所下降。新能源汽車的迅速增長,直接就讓本土電池生產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其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尤其是比亞迪,靠著做電池起家,卻在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上也展現了極強的技術實力。由於動力電池僅僅是比亞迪的一部分業務而已,所以我們就拿寧德時代來舉例子。
2015年到2018年,寧德時代的電池銷量連續四年在全球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前三位,在2017年和2018年,一直都是屬於第一名的位置,出貨量佔據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的23.4%,佔據國內市場份額的45.5%。寧德時代從一個剛剛成立的企業到現在市值超過2000億的龐然大物,僅僅用了八年時間。
寧德時代為什麼這麼牛?
第一個是寧德時代在發展過程中就被寶馬看中了,有了寶馬做支持,它的發展怎麼可能慢得下來。
第二個是比亞迪曾經犯了錯誤,封閉了自家的技術。比亞迪生產的電池僅僅供給自身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使用。於是擁有了寶馬鼎力支持的寧德時代,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新能源汽車廠家首選的合作夥伴。
可是這一切歸根結底還是由於白名單的保護。而現在,白名單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亞當們正式登上了新能源汽車的舞臺。
這兩年中國人有些驕傲了,中國電池的出貨量已經佔據了全球第一,可是出貨量第一真的就是真正的第一嗎?
從企業競爭力來看,寧德時代在核心技術上並不佔什麼優勢。尤其是松下公司的電池技術和寧德時代相比,完全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悲觀的觀點認為,寧德時代的電池技術要落後於松下至少三年時間。
第二點,從材料和研發的投入成本來看,寧德時代都比不上韓國LG材料。韓國LG材料是一家以化學品和材料為基礎的電池公司,在動力電池的四大關鍵領域都具有完全的技術儲備。2017年,寧德時代在鋰電池研發方面的投入只有16億元,而韓國LG材料卻達到了35億元,連人家的一半都沒有。
第三個是目前的技術路線,日本電池遙遙領先。咱們國內的動力電池從一開始的鎳氫電池和酸鋰電池,後來又進化到磷酸鐵鋰電池,再到現在的三元鋰電池,技術確實在不斷的進步,但是總是在跟著別人走。而日本卻始終都在領跑整個行業的技術方向。目前松下為特斯拉準備的NCA811電池已經量產了,但是寧德時代的同類電池才剛剛起步而已。
筆者點評:我們該怎樣才能彎道超車呢?從現在看起來,我們的汽車電池生產企業僅僅是達到了出貨量第一而已,但是在核心技術上遠遠達不到國外的標準。如果我們的汽車生產企業在白名單取消之後,還能夠順應市場機制,擺脫重複建設的市場弊端,在核心技術研發上加大力度,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的國產電池生產企業也會進入到整個產業鏈的上遊,成為真正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