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名單」廢止 動力電池市場格局會變成怎樣?

2021-01-13 人民網汽車

原標題:「白名單」廢止!新一輪競爭開始!動力電池市場格局會變成怎樣?

  在行業主管部門鼓勵更多競爭者參與、構建更公平的競爭環境思路的指引下,中外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競爭正在從整車市場開始蔓延至動力電池領域。

  6月24日,工信部正式發布了一則公告,明確表示自今年6月21日起,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號),同時廢止的還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規範條件企業目錄。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舉意味著,在業內存在近4年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白名單」正式取消,國內動力電池領域將迎來新一輪的競爭。

  此次被廢止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號)(以下簡稱《規範條件》)的發布時間是2015年3月,截止到2016年發布的最後一批目錄,共有57家企業進入目錄。由於《規範條件》與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緊密掛鈎,因此這一文件實施後得到了行業的認可和重視,企業組織申報積極性高,地方政府、投資機構等把其作為項目立項、資本支持的重要考核條件,整車企業也將其作為零部件配套體系的重要參考指標,基本形成了產業規範化發展的行業氛圍,成效顯著。

  值得肯定的是,在《規範條件》的支持和鼓勵下,近年來國內迅速成長起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動力電池企業,包括寧德時代、天津力神和國軒高科等,但不可忽視的是,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國內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瓶頸開始凸顯。

  「受新能源汽車市場帶動,國內動力電池產銷量及裝車量大幅增長。但高性能動力電池仍屬於供不應求狀態,高性能動力電池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崔東樹認為,此次放開動力電池行業的競爭,是解除制約行業發展瓶頸的重要舉措,外資動力電池的進入會拉動國內產業鏈的發展,促進自主配套產品的技術提升,實現融合發展。

  另一方面,崔東樹認為,放開動力電池約束,有效引入競爭,將推動電池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對於當前利潤急劇下滑、新能源汽車賠錢銷售的整車企業來說,意義巨大。此外,由於動力電池白名單的壓力,部分外資車企的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步伐較為緩慢,其轉用國產電池的難度很大。此次放開動力電池控制,也同樣有利於外資新能源汽車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從而促進新能源產業的整體進步。

  當然,放開約束後,日韓企業的捲土重來,勢必會給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帶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電動車事業部電池管理系統工程師張青嶺就直言,在國內動力電池企業中,除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等頭部企業外,其他供應商與日韓企業技術差距較大,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將遭遇衝擊。

  但正如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所言:「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心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蒸蒸日上的當下,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不可避免,尤其是對於真正想在國際市場擁有競爭力和優勢的企業來說,國內市場無疑是最好的初始歷練戰場。而對於國內動力電池產業來說,只有真正放開市場,營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才能迎來更加健康的良性發展。

  基於此,崔東樹總結道,取消動力電池白名單是重大的新能源利好,有利於行業充分競爭,有利於更強的產業鏈體系建設,有利於外資車企的新能源車型的中國市場投放,有利於自主品牌降低成本和取得更好的電池資源,是體現改革開放深化的好事,對車市發展促進很大。(施芸芸)

(責編:鄂智超、連品潔)

推薦閱讀

商業車險費率改革進一步深化保監會日前再次擴大保險公司自主定價權,下調費率浮動係數下限,降低車險費率水平,減輕消費者保費負擔。【詳細】

工信部:2025年 若干中國品牌汽車企業產銷量進入世界前十我國汽車產量仍將保持平穩增長,預計2020年將達到3000萬輛左右、2025年將達到3500萬輛左右。【詳細】

相關焦點

  • 動力電池「白名單」取消,電池企業加速進入全球混戰
    工信部宣布自6月21日起,正式廢止實施了四年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以下簡稱「規範條件」),這意味著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將失去「防護罩」,正式加入全球的競爭中去。 於是,動力電池企業也在加緊應對。
  • 電池"白名單"取消 國內電池產業迎來"洗牌"時代
    6月24日,網通社從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自2019年6月21日起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規範條件企業目錄同時廢止。 此舉意味著,在業內存在近4年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白名單」正式取消。
  • 工信部取消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白名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6月25日訊 昨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發布文件稱,「自2019年6月21日起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規範條件企業目錄同時廢止」。
  • 狼來了,動力電池白名單取消,國產電動車還能賣出去嗎?
    中國的動力電池市場將會向松下和LG等外資巨頭開放了,本地企業將會直面這些外地巨頭帶來的巨大競爭。從這時候開始,狼真的來了。在經濟學中,向來就有市場主導和政府主導之分。市場主導的代表是亞當,他提倡自由化的市場經濟,反對政府干預。
  • 取消電池白名單是重大新能源利好
    取消電池白名單是重大新能源利好,有利於行業充分競爭,有利於更強的產業鏈體系建設,有利於國際車企的新能源車型的中國市場投放,有利於自主品牌降低成本和取得更好的電池資源,是體現改革開放深化的好事,對車市發展促進很大。
  • 國產電池「白名單」取消 沒了「保護傘」 有哪些影響?
    剛剛過去的6月份,新能源領域迎來了一波「洗牌」,2019年補貼新標準的過渡期結束,已執行了將近4年的動力電池「白名單」成為歷史,「大鍋飯」的時代結束了,拼產品硬實力的時代來了。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車型的核心,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此次工信部放開電池供應商的範圍,給國產電池的產品乃至市場帶來了哪些影響?本文咱們就來聊聊這個事。
  • LG電池衝擊寧德時代?專家:不會有顛覆性變化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周菊 近日LG對外發布的一則消息,引起業內對動力電池市場格局變化的高度關注。據外媒報導,LG化學稱其目前已經積壓價值150 萬億韓元(約1250 億美元)的訂單,這將使其在未來5年保持忙碌狀態。
  • 2020年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行業發展向龍頭...
    原標題:2020年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行業發展向龍頭企業集中   1、中國動力
  • 動力電池全球市場上演「三國殺」
    [億歐導讀] 後補貼時代,國內動力電池市場或許將上演一場「三國殺」。那麼現在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呈現什麼樣的發展態勢?競爭力如何?日韓企業又有著怎樣的「野心」?屆時,誰能在這場混戰中佔得先機?此前,在政策保護和支持下,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在沒有「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經歷了一段繁榮發展時期。然而,補貼不是長久之計,2020年補貼將會全部退出,日韓電池企業也已在鋪墊後補貼時代的市場。後補貼時代,國內動力電池市場或許將上演一場「三國殺」。那麼現在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呈現什麼樣的發展態勢?競爭力如何?日韓企業又有著怎樣的「野心」?屆時,誰能在這場混戰中佔得先機?
  • LG、SKI、SDI、松下紛紛打卡的市場足以影響未來全球產業格局
    中國市場的發展變化對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2019年5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文件,明確表示從6月21日起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我國動力電池產業最後的「保護層」被撕開,外企陸續加入戰局,「遊戲規則」的改變也讓我國動力電池市場步入了全新的競爭階段。
  • 國軒高科徐興無:固態電池將於2022年產業化 大眾入股倒逼品質再提升
    但不可否認的是,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發展腳步放緩,動力電池市場競爭卻越發激烈,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該走向何方?大眾汽車集團入股後又給企業帶來怎樣的變化?「如果國軒高科的電池裝不到大眾車上,這是國軒高科的失敗,也是大眾的失敗,所以雙方一定會努力把事情做成。」徐興無直言道。
  • 欲撼動中日韓三足鼎立,歐洲動力電池反攻
    本以為動力電池的天下已被韓系、日系、中國系所霸佔,沒想到歐洲系動力電池企業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歐洲本土市場火力全開,一場有關新一輪動力電池的」車輪戰」拉開序幕。在動力電池領域,日韓中三國常年盤踞排行榜前三,這樣三足鼎立的格局顯然不能輕易打破。
  • 電池回收「賭石人」的窩火與疑惑:該退役的廢舊電池都去哪了?
    高威喬是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友循環」)的副總經理,華友循環是國內首批進入電池回收「白名單」的五家企業之一,公認的行業頭部企業。與「賭石」狀態相比,買不到電池是企業依舊虧損的另一個主要原因。2020年,中國曾被預期會出現動力電池回收的第一個高光時刻。按照2013年前後我國新能源汽車啟動大規模推廣應用,而動力電池使用壽命普遍為5到8年來算,2020年前後將迎來報廢高峰期。
  • 純電動車電池組白名單正式取消 這到底有什麼影響?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這個所謂的白名單,到底是個怎麼回事。動力電池白名單制度是幹嘛的?2015年,為了推進純電動車發展,工信部出臺了動力電池白名單制度,所有想造新能源車,特別是純電動車的車企,不管你是傳統車企還是新勢力,都必須採購在白名單內的廠家生產的動力電池,你的車才可以獲得新能源車補貼。
  • 深度丨一根鋼針撥動中國動力電池「龍虎鬥」
    從三元電池的發展趨勢來看,電池能量密度會繼續提高,體積和能量都提升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而在這種情況下,對安全防控的技術要求會越來越高。「正是對電池能量密度不切實際的追求,徹底帶偏了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路線,並且讓新能源乘用車的安全口碑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王傳福說。
  • 動力電池為何有3種形狀?方形電池市場表現為何如此強勁?
    動力電池為何有3種形狀?方形電池市場表現為何如此強勁?隨著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動力電池裝機量也越來越多,動力電池選配問題逐漸成為車企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由於包裝材料與結構等方面的不同,方形、圓柱與軟包電池優劣參半。
  • 發展811電池,是鋰電池汽車的宿命?
    值得注意的是,6月24日,工信部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轉變政府職能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精神,經研究,我部決定自2019年6月21日起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下稱「規範條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規範條件企業目錄同時廢止。
  • 孚能科技與戴姆勒傳「緋聞」,「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爭議再起
    來源:中國能源報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作為業內最早確立以三元化學體系及軟包動力電池結構為動力電池研發和產業化方向的企業之一,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孚能科技」)日前與戴姆勒集團傳出了「緋聞」,引發業內熱議。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48期:2年新增3000家!動力電池行業迎爆發
    LG積壓電池訂單超1250億美元超越寧德時代或成常態近日LG對外發布的一則消息,引起業內對動力電池市場格局變化的高度關注。據外媒報導,LG化學稱其目前已經積壓價值150萬億韓元(約1250億美元)的訂單,這將使其在未來5年保持忙碌狀態。
  • CATL比亞迪相爭,外資強勢入列,動力電池TOP10重新編隊
    因此,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市場比較慘澹,但正處於逐步恢復中。三、外資電池品牌加速進入中國市場,搶佔了國內有限的市場份額,導致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市場格局重新構建研究數據顯示,2020年TOP10佔比同比變化情況如下:表3可見,在2020年上半年的 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