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小夥伴
信託行業一直與銀行、證券、保險並稱為金融業的「四大支柱業務」。
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信託行業資產規模22.54萬億元,僅次於銀行理財,穩居資管行業第二位。
在四大金融牌照中,最為稀缺的就是信託。因為銀保監會明確表態不再新發信託牌照,所以至2013年以來,我國信託公司數量穩定在68家,再未發生過變化。
事實上,2019年已有3家出現虧損,未來可能會進一步縮減至65家左右。同時,用益信託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四季度集合信託產品成立市場依舊冷淡,募資規模環比下滑4.49%。
信託市場持續「遇冷」的背後,是整個行業遭遇經營拐點,也將迎來新一輪行業洗牌,整個行業發展不明朗,也讓很多求職者持觀望態度。
01
信託的「黃金時代」已過去?
但從2014年起,坊間就開始盛傳信託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很多人都和上面提問的同學一樣,猶豫還要不要進信託這行。
事實證明,身邊悶聲發財的還是從事信託的同學,這點也讓很多選擇從事投行的小夥伴後悔了。
同時,我們也不能過度積極,信託行業確實過了飛速發展期。
每逢感覺信託再次「雄起」的時刻,監管大大總把證券資管打得更狠(就像親爹揍兒子都挺狠的),所以到目前證券系下的信託是長時間處在「不溫不火,半死不活」狀態。
這反而凸顯了信託這行的優越性。信託小弟還借著早年的積累,家底厚,到現在做傳統業務還能掙錢,只要肯放低一點節操,又馬上不少業務做。
(小聲嘟嘟…所以,嘴上喊著轉型,身體還是很誠實…)
02
信託行業,是什麼讓你絕處逢生?
我國信託行業也是歷經曲折,從 2007 年開始,信託公司才重新找到業務定位,躋身成為金融業的「高富帥」。
(這點….你可以從各種報導上看出來,基本都拿平均薪資來說事...)
在 2010-2012年是信託行業的機遇期,信託業資產管理規模出現飆升,拉開了大資管的序幕;同時因為信託牌照的萬能性,其在金融幾大行業的規模排名中一舉攀升至第二,僅次於銀行。
「銀信保證基」,這口訣就是按各行業資產管理規模進行排名的。
信託業一直是個「壞孩子」形象,被監管機構這樣的大家長盯得很緊,現階段也正在經歷轉型之痛。
早期的歷史性機遇,信託有幸成為銀行的「小弟」,通過其牌照紅利,為銀行業務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不僅是通道費賺得流油,也積累了一些自己的客戶。
2018年資管新規實施後,打破剛兌和淨值化管理的規定,雖然避免了管理人在盡職情況下產生違約產品兜底的風險,但是極大的提升了信託產品的募集難度。
同時,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的規定,也使得通道業務佔比較重的信託資產規模大幅縮減。
總體來說,信託公司作為資管業的領頭羊,也一直在喊著轉型。但目前還是靠過去的傳統業務掙錢,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誰也不算好過啊!
現在的經濟環境下,金融業都在「比慘」,沒有最慘,就算很好了。
03
信託行業中,哪些部門有前途?
信託業務條線:這類部門屬於前臺業務部門,是信託公司業務發展的核心,也是收入和利潤的直接創造者,整個公司幾乎就靠他們吃飯了。
各種XX地區業務部,XX業務部門,不管叫啥,最終其實就是做業務的部門。
按照管理資金性質的不同,前臺業務部門包括固有業務部門和信託業務部門,前者管理信託公司自有資金,後者代他人管理資金。
證券投資條線:證券投資業務一直是信託公司的短板,所以信託在這方面一直和很多的私募、期貨等合作,以前絕大多數是在做通道,各種私募藉助信託通道發產品。
資本市場條線:包括各種投行、併購、股權投資等等。
信託想往資本市場業務相關轉型的部門,(但往往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信託公司投資銀行部的工作內容與證券公司投行部不同,其任務更多且與一、二級交叉部分較多。
信託公司的投資銀行部的職責有資產重組和兼併收購、負責代理組建新公司業務、主持項目融資業務、承擔財務顧問業務、從事企業上市前的股權投資、承擔投資中介和項目中介服務等,要是進入信託可能接觸到的東西更多。
風險管理條線:風控、法務、合規、投後之類的。
這些屬於中後臺部門,其實和各大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部門大同小異,都是對業務過程中的風險管理事項進行平行監控,監督各項風險管理措施的落實,只是各家機構的業務內容不一樣。
部分信託公司還採取了「風控前移」的管理模式,即風險管理部門派駐部分風控人員在業務開展前期便與業務部門共同介入項目的盡職調查、產品交易結構設計等環節,加強業務前線的風險管控。
財富管理條線:與各種做信託銷售相關的事情,直銷代銷都有,目前代銷渠道受阻,信託公司在財富中心都下了大功夫,把直銷能力大大加強。
03
如何提升自身優勢,以便畢業順利進入信託行業?
很多同學問如果想從事信託資管業,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呢?以下是當年剛入行的時候總結的一些感悟,和大家分享:
(1)不懂法律,不足以談信託
對於信託業的法律法規絕對是第一基本功。
所有的談定交易模式最終都是以合同的形式確定下來,必須具備基本的合同法、公司法、物權法、擔保法等相關法律的基礎,如若涉及複雜的資本市場業務,還需要商法、證券法等有一定了解。
另外可以很確定的說,信託業是一個受政策影響極其之大的行業,任何一個法律法規、監管文件都可以改變整個資管格局。
從事信託業要保持絕對的政策敏感性,首先入門需要熟讀信託業的一法三規,熟悉地記憶信託法的核心內容及特點。
(2)財務知識,也要細緻掌握
從一開始要如何判斷交易對手的資質,需要運用財務知識,從企業的財務報表、審計報告中判斷企業的經驗狀況、償債能力等關鍵要素。
財務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許多在四大做審計出來的人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的原因。
(3)交易結構,需懂內在結構
要快速地融入業務,你還必須懂得各種交易結構的內在邏輯,懂得如何設計交易結構。
最好的學習交易結構的方法仔細閱讀目前已經成熟的各類業務的合同,從最基礎去了解整個模式。
只有在具備足夠的基礎知識上,在複雜的條件約束下,找出交易雙方的契合點,或在現有的法律結構、財務制度中找出最佳(最經濟、最易實現)途徑達到交易目的。
這些年來,幹信託屬於天天喊日子難過、日薄西山,然後默默還是發了些財。雖然我國資管業也處在寒冬,但信託行業還在發展初期,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那些還不了解信託行業就把信託offer拒之門外的同學,還不如趁這個機會全面了解下信託行業。
我們邀請到行業內導師,為大家全面解讀信託行業,儘量讓大家在求職過程中減輕焦慮感,少走彎路。
不清楚,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全行業解讀,讓你了解信託的前世今生
不了解,部門崗位如何設置?
——部門崗位詳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沒達到,目標崗位招聘要求?
——要求拆分提升,收穫心意崗位offer
報名方式:私信小助手「春招」,進群免費聽『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