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 Finance是一場騙局嗎?

2020-12-22 騰訊網

有一些去中心化金融項目可以提供閃電貸款。 Yam Finance(YAM)是一個DeFi項目,只是曇花一現。

YAM最初被描述為「最小可行的貨幣實驗」,8月11日高調推出,在不到兩天的時間裡,其市值從零飆升至5700萬美元。但是在周三晚些時候,該公司宣布在rebasing合約中發現了一個錯誤,到周四,其市值跌至零。DeFi社區團結起來拯救這個項目,但無濟於事,該項目的rebase功能使其變成一種全球競爭,投資者對代幣價格進行投機。

YAM短暫的生命也凸顯了加密社區中的分歧,一些人擔心DeFi似乎正在踏上不計後果的方向。這種分歧究竟是代溝,還是比特幣主義者與DeFi的「退化」,或者還是其他完全不清楚的問題,但是一項非正式的Cointelegraph調查發現了對YAM rebasing實驗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ShapeShift執行長Erik Voorhees在8月11日表示:「 YAM看起來像個騙局。這樣的項目對DeFi不利。」同時,Messari執行長Ryan Selkis抨擊YAM Finance是一個「完美的拉高出貨的計劃」,有20%的機會成為DeFi版本的The DAO,然而The DAO事件讓以太坊在2016年差點滅亡。

與此同時,軟體工程師和比特幣核心開發者Jameson Lopp曾呼籲加密社區「避開推廣像YAM這樣荒唐不負責任的金融產品的人並以此為恥」。

理論實驗還是經典的拉高出貨?

區塊鏈交互界面提供商MyCrypto的創始人兼執行長Taylor Monahan告訴Cointelegraph:「 YAM標誌著一個轉折點,一切都從瘋狂轉變為徹頭徹尾的恐怖。」她提到,「每個人都知道所有DeFi項目的抵押價值龐大」,本周DeFi總鎖定價值超過了60億美元,「但沒人能想到一個公開的、未經審計的、帶有荒唐品牌的項目會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獲得5億美元。」

在YAM協議代碼中發現的錯誤導致過多的YAM儲備金被鑄造,從而使其「在未來不可能採取任何的治理措施。」然後YAM項目尋求DeFi社區的幫助,隨後支持就到來了。BitMEX執行長Arthur Hayes發推文表示:「我為拯救YAM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你做了嗎?」 CoinGecko也為YAM項目提供了幫助,其創始人兼執行長Bobby Ong向Cointelegraph表示,YAM是「一項非常成功的加密經濟實驗,儘管這是一個冒險且粗心大意的實驗。」

Ong向Cointelegraph解釋說,YAM證明了,「通過利用ChainLink,Synthetix,Aave,Maker等各種DeFi社區,可以在其他社區之上建立一個成功的項目社區。」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因為它還實現了Ampleforth在其協議規則中添加rebase功能。具有rebase功能的代幣實際上將項目變成了一個大型多人加密遊戲,全世界的玩家都在押寶代幣的價格。它創建的資產類別與比特幣,以太坊或任何其他代幣的價格都不相關,因為其價格完全由其自身的協議規則決定。」

其他人雖然認可Yam,卻不願意將其稱為實驗,他們認為至少Yam不具有科學意義。 DeFi借貸平臺Kava的聯合創始人兼信息系統總監Ruaridh O』Donnell告訴Cointelegraph:「稱Yam為實驗意味著這是一個精心設計的系統,旨在證明一個新概念。事實並非如此。這是一個對現有DeFi想法的快速拼湊。」然後,他補充說:「不過,有時候我們需要這樣的東西來啟發出後來出現的真實版本。」

O』Donnell建議把眼光放長遠一些。 「新市場總是會有過度炒作的時期。他們經常遵循S曲線模型,即先是緩慢的增長,接著隨著人們對新技術的潛力的猜測而被過度炒作,然後隨著人們的了解而逐漸消失。」

DeFi過熱嗎?

當市場的增長速度與DeFi市場一樣快時,市場可能難以保持平衡。當被問及DeFi是否正在鼓吹泡沫時,Frost Brown Todd 有限責任公司的律師John Wagster告訴Cointelegraph:「 DeFi鎖定的總價值從5月份的大約1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今天的60億美元,當然這可以被視為一個市場過熱的跡象。」但是,他還表示:「收益耕作(流動性挖礦)的真正創新概念來自於聰明的工程,這些工程似乎吸引了尋找新機會的市場參與者。」

ConsenSys公司首席營銷官兼全球金融科技聯席主管Lex Sokolin對Cointelegraph表示:「軟體可以前所未有地擴展創意,使單個開發人員可以在一夜之間將一個出色的DeFi應用程式架構和部署到5億美元的資產上。與銀行和金融科技領域的現有金融系統相比,這一領域的發展速度更快且勢頭也更強勁。」他進一步分享道:

「我從YAM那裡得到的啟示是,對金融基礎設施創新的需求巨大,而這種需求可能超過現有運營環境的能力」

另一方面,Monahan擔心「昨天發生的危險——天真、魯莽、動機良好的團隊將很快被詐騙、搶劫和犯罪所取代。我們已經看到專門針對DeFi產品(例如Uniswap)的釣魚網站和擴展。我們看到谷歌廣告和惡意DM以及虛假網站的推文。」她進一步分享道:

「我在2月份說過,DeFi的總鎖定價值(TVL)顯然是拋物線走勢的早期階段,它將比我們預想的發展的快得多。 新冠肺炎阻礙了發展,但最終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加密市場的勢頭,即便是全球性大流行。」

當被問及DeFi是否已經爆發時,金融峰會的組織者,比特幣分析師Tone Vays告訴Cointelegraph:「不幸的是,由於最近比特幣的上漲,DeFi看起來還沒有過熱,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都急於從這些騙局中致富。」 Vays繼續補充道:

「開發人員甚至根本不需要一個功能正常的產品。YAM創始人可能希望它持續兩天以上,但是考慮到第一天就有一個市場市值6000萬美元,那麼YAM創始人可能在第一天就賣出了價值500萬美元的YAM,現在可以放鬆並享受餘生了。」

當問到他是否認為YAM是一個騙局時,Vays回答說:「對我來說,任何印錢的人都是在進行騙局。中本聰做這件事是不同的,因為他是第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人。」相比之下,CoinGecko的Ong表示:「我不認為這是一個騙局,因為規則在一開始就有明確的規定,大家都能看到。不過,我確實認為YAM是一個非常冒險、粗心大意的實驗。」

有關風險的觀點與rebase功能有關,rebase可以鑄造大量YAM代幣,從而稀釋了現有的代幣持有者,但這並不是所有參與者都知道的。這個項目之所以被稱為粗心大意,是因為其代碼在啟動之前沒有經過適當的審計和測試。

現有體系就像複雜的大教堂

這類每周一次的爆炸確實沒有很多先例。正如Sokolin對Cointelegraph所說:「現有體系被創建得更像是複雜的大教堂。加密領域不會在一夜之間與50年的核心銀行和投資組合管理軟體相媲美。」

Ong補充說,他認為當前的礦業熱潮模仿了2014-2016年的礦業熱潮。但是,那時人們必須了解挖礦的原理,但是現在,「人們只需要有資本來抵押和耕作早期的代幣,這是一個更加民主的過程。」

Sokolin補充說,當涉及到人們的金融資產時,就會有行動太快、破壞太大的危險,「如果我們要大規模零售採用,標準將變得更加嚴格,資產也將受到更嚴格的監管。」 Ong還補充說:「最終,這種'生產測試'行為將導致巨大損失,而且如果類似Mt. gox的災難在某一時刻發生,我也不會感到驚訝。」

得到教訓了嗎?

從上周的事件中有什麼收穫嗎? Wagster告訴Cointelegraph:「 YAM顯然帶有未經審計的軟體代碼,這一事實對於任何關注此事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危險信號,但別讓一顆老鼠屎壞掉一鍋粥。」 Ong補充說,將來那些在DeFi中投入大量資金的人應該考慮購買保險。他說:「在這種情況下,「 YAM合約的保險可以在Nexus Mutual上獲得,但沒有人購買」。

O』Donnell強調了在這種高風險環境中編碼錯誤的巨大影響:「我認為這凸顯了構建這些系統非常困難,並且與其他軟體開發完全不同。錯誤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失敗,這是標準Web應用程式無法做到的一切。」

Vays對從最近發生的事件中收集到的所有看法都表示懷疑:「YAM唯一有用的事情是,表明這些項目可能在兩天內讓你損失所有金錢,但我已經看到人們在等待YAM 2.0,所以人們沒有吸取到了教訓。」確實,正如Cointelegraph報導的那樣,根據加密分析公司Messari的報告,自從網絡崩潰以來,鎖定在YAM中的總價值已經超過了4億美元。

然而,其他人則認為,這個項目的迅速消亡可能會在加密貨幣的歷史中佔據一席之地。ConsenSys全球公共關係主管Kara Miley對Cointelegraph表示:「 YAM現在是一個具有警示性的故事。」她補充說:「審計本來可以避免最初的問題——rebasing缺少得到正確數字的基本數學函數,並且一個適當的測試套件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儘管如此,鑑於DeFi是將金融資產轉移到潛在的永久、去中心化的網絡上,Sokolin不會驚訝地看到更多這樣的內爆:「我預計DeFi領域會出現多次周期性崩潰,但考慮到The DAO和ICO的崩潰,希望DeFi項目的規模和影響將會越來越小,並且信息量越來越大。」與此同時,Wagste表示,投資者應保持警惕:

「隨著DeFi市場的成熟,預期會出現高點和低點。投資者應睜大眼睛投資這個市場。特別是新投資者應避免嘗試利用尚不為人所知、一時流行的狂熱來獲利。」

隨著Yam Finance的塵埃落定,許多人都對DeFi望而卻步。 Sokolin告訴Cointelegraph:「加密貨幣社區正擁有金融服務歷史上最基本的創新之一,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要玩長線遊戲,而不是關注短期的資產價格。」

編者註:原文標題為《Yam Finance是怎麼回事?》

相關焦點

  • YAM 是什麼幣
    協議具體細節Token地址: 0x0e2298E3B3390e3b945a5456fBf59eCc3f55DA16GitHub:https://github.com/yam-finance/yam-protocol主頁: yam.finance總供應量:5,000,000 YAM(註:這一數字可能會因重新確定基數而改變
  • 阿波羅登月計劃疑點重重,這真的是精心策劃的一場騙局嗎?
    但是阿波羅登月也引來了無數人的質疑,那麼阿波羅登月到底是一場騙局還是確有其事呢,今天我們便來談一談阿波羅登月的疑點。 而這一文章一經爆出,確實也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於是許多人都認為阿波羅登月其實就是一場策劃好的騙局。
  • 機器人索菲亞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YannLeCun 終於還是沒忍住,站了出來,怒噴機器人索菲亞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YannLeCun 是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神一般的人物」,被業界譽為「卷積神經網絡之父」。他是紐約大學終身教授,創辦了紐約大學數據科學中心,扎克伯格則讓他統領 Facebook 人工智慧實驗室。
  • CSGO:大賽在即,Chiefs宣布招入老牛仔yam執教
    今日早時,澳洲戰隊Chiefs正式宣布招入老牛仔yam入隊執教。此舉也意味著,這名31歲的老將將正式告別選手身份以另一種方式繼續職業生涯。作為澳洲Go圈的老選手之一,yam在其職業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賽場經驗,尤其是2015至17年間效力Renegades之際,他隨隊參加了包括2015 ESL One科隆Major和ELEAGUE S1等數個大型賽事。在去往歐洲之前,他還曾短暫加入穢土轉生的ex-Space Soldiers打過兩場比賽。
  • Iron out the other side of internet finance
    Beijing Youth Daily comment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in recent years shows that financial technology is a double-edged sword.
  • Reef Finance項目進度周報(2021.02.24-03.02)
    產品連結:https://stake.reef.finance/教程(包括手機版和電腦版):REEF Bonds 教程在PancakeSwap 為REEF/BNB提供流動性的指南REEF/BNB流動性池(LP)已在PancakeSwap上可用,PancakeSwap是基於幣安智能鏈(BSC)構建的領先DEX。
  • 這家騙子公司的軟文鋪天蓋地,但騙局就是騙局!
    來源丨閒蛋財經簡介丨閒到蛋疼,富到流油,盡在閒蛋財經(XD-finance
  • 全民基金時代,你竟然還不知道Personal Finance?
    Personal finance 先來看看個人理財: Personal finance 財富不是 wealth 嗎?
  • OKEx Research:加密界的信用違約互換---yinsure.finance(上)
    我們不應當否認藝術品NFT的價值和熱度,但這些專注於藝術品的NFT項目與yinsure.finance相比,過於「低級」和「幼稚」---就像火藥被發明後,有人用它放煙花,有人用來造火炮。當大多數人還沉醉在各種精美的NFT藝術作品以及各種NFT挖礦上時,yinsure.finance已經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什麼是信用違約互換(CDS)?
  • 聊聊-股票是騙局嗎?中國股市就是個騙局?
    以前不管是揭秘原始股騙局還是資金盤騙局,都有些人會留言說:「股票也是一樣的,是個騙局。」 我們投資這也是騙局,投資那也是騙局,那投資股票,一樣虧錢,一樣和被騙一樣上圖就是一些人對股票的理解,我不知道他有沒有真的買過股票。由於中國股市的口碑,對散戶來說就是一個收割機。
  • 比利時FSMA警告對那些宣傳快速致富的加密貨幣騙局保持警惕
    原標題:比利時FSMA警告對那些宣傳快速致富的加密貨幣騙局保持警惕   FSMA收到了許多關於加密貨幣平臺的投訴
  • 揭秘神秘的百慕達三角,你所知道「事實」,也許只是一場騙局
    不過目前有人出來揭秘了:揭秘神秘的百慕達三角,你所知道「事實」,也許只是一場騙局,你相信嗎?實際上,關於百慕達三角的傳言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 Japanese Operating Lease – another niche aircraft finance...
    the process may end up killing a niche aircraft finance product known little outside the industry
  • P2P與龐氏騙局是一回事嗎
    P2P是不是龐氏騙局呢?P2P未來還能投嗎?1、P2P到底是什麼?P2P又稱點對點網絡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比如你有借50萬的需求,願意付10%的利息 。我有50萬需要理財,想要拿8%的收益。
  • 殲20去年剛露一手,卻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美俄都樂此不疲
    導讀:殲20去年剛露一手,卻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美俄都樂此不疲文/娜哪的日常世界這麼大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也是非常吸引人的注意,同樣也時常會發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不知道今天又會有什麼新鮮的事情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殲20去年剛露一手,卻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美俄都樂此不疲?歡迎閱讀!
  • 「MBI」千億傳銷疑似徹底崩盤 一場精心包裝的騙局
    貪性不改、刀口舔血、擊鼓傳花的「遊戲」終究是一場夢。   大家對馬來西亞MBI集團都不陌生,MBI集團差不多已經成立七年了,其實從成立MBI集團,一開始就是一場旁氏騙局的變相騙局。   精心包裝的騙局 MBI已在中國國內活躍多年,其通過在網上設立「MFC遊戲理財平臺」,將其推出的「易物幣(MFC)」打造成虛擬貨幣,通過在線商城購物、線下商家交易等方式,使「易物幣」發生流通。
  • 別再被龐氏騙局忽悠了,你中招了嗎?
    前一段時間我把我一個朋友在一場龐氏騙局中拉出來了,我聽說他進了一個輔導機構,是一名大三學生創建的工作室,是由這名大三學生給大家講授投資理財的知識,大家都知道,投資理財的水很深,一般人很難有資質來教這方面的知識,我就對這個團隊的資質產產生了很大的質疑,我讓我朋友找出了當時他看到的廣告,這廣告讓我更加確定這就是龐氏騙局,,引入眼帘的穩賺不賠幫您出本錢之類言語讓我確定了這就是純粹的騙錢機構
  • 90年代全民抓彩:一場華麗的騙局
    上世紀九十年代風靡的買彩票波及到全社會,號稱兩塊錢就能抽中一輛桑塔納,很顯然不過就是一場華麗的騙局。他拿到錢後,立即舉辦了一場風風光光的婚禮,讓全國都掀起了買彩票的浪潮,就是最底層的貧苦人民也願意掏錢。據統計,當年的彩民花在彩票上的錢可以達到收入的20%,其狂熱程度可見一斑。
  • 爾冬陞60歲離婚生女,和妻子約好丁克,到頭來卻是一場「騙局」
    但是,有一種人叫做「假丁克」,說好不要孩子,卻轉身和別的女人生了孩子,當初和妻子的承諾,就像是一場「騙局」。說好不要孩子,丈夫卻反悔了有一位著名的導演,叫做爾冬陞,在影視圈非常有名氣,最近因為參加綜藝,話題度更是不斷。
  • Cup.finance NFT交易所智能合約已通過安全審計必將引領NFT新時代
    Cup.finance已通過安全審計近期,Cup.Finance NFT交易所三種代幣Cup、Cupi、Cupii的代幣合約及礦池合約已通過成都鏈安智能合約的安全審計服務,標誌著Cup.finance生態發展迎來新階段,正式開啟公平公正公開的完全去中心化智能合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