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十年致富奔小康,一場大病全泡湯」……這些順口溜都是對「因病致貧、返貧」現象的形象寫照。
因病致貧、返貧是大多數貧困家庭的貧困原因,一方面家庭有人患病後花銷大幅增多,另一方面家庭勞動力急劇減少。覆蓋範圍廣、惠及人數多、救助資金多的網絡大眾籌款平臺讓患病家庭可以得到愛心人士的救助,是助力貧困家庭能夠繼續接受治療的重要一環。
在國內,提到大病求助平臺,很多人都對水滴籌印象深刻並豎起大拇指。水滴籌是國內領先的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也是國內網際網路個人大病籌款0服務費的開創者。
水滴籌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將民間「互助互濟」的線下行為搬到社交網絡上,並通過親友分享、行動支付等方式幫助陷入困境的大病患者及家庭更便捷地發布、傳播求助信息,讓贈與人也可以更方便地進行幫扶。
2016年夏天,第一位用戶通過水滴籌獻出愛心,點燃了平臺起步發展的「星星之火」。截至2020年9月底,水滴籌平臺上刷新了愛心記錄,豎起新的裡程碑——已成功為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免費籌得超過330億元的醫療救助款,近3.3億愛心人士支持了平臺的救助項目,共計產生超過10億人次的愛心贈與行為。
有兩個值得重點關注的案例。2018年4月,山西省大同市一位10個月大的女嬰重度燒傷,89,000名好心人紛紛伸出援手救助女嬰,這個項目成為水滴籌平臺上獲得幫助次數最多的項目。2020年7月,在北京打工的王先生一家四口被意外爆炸燒傷,24小時獲得79,000次幫助,迅速籌集到200萬元醫療救助金,刷新了平臺愛心救援速度。
此外,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全體國人進入了緊急戰「疫」狀態,無數醫護人員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弘揚了「扶危度厄、勇往直前、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向敏是曾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湖北省漢川市護士,在疫情過後發現自己得了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需要骨髓移植。面對天文數字一般的移植費用,無奈的她發起水滴籌求助,截至6月1日中午,水滴籌上已經有6300多人次愛心接力,為向敏籌集18.6萬餘元。社會各界的愛心都期待,這個曾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護士,能夠快快病癒、早日回家。
可以看到,水滴籌為患者和愛心人士建立起了求助、救助的橋梁。水滴籌堅信:人人奉獻愛心,可以挽起患病家庭的希望。有理由相信,水滴籌平臺上的愛心贈與行為將邁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