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溪鄉:「四支隊伍」集村部 助力橘農促銷忙

2020-12-12 湖南24小時

為精準解決柑橘銷售問題,防止貧困戶、邊緣戶和種植大戶因柑橘滯銷返貧。連日來,橋頭溪鄉充分發揮「四支隊伍」戰鬥堡壘作用,以村為單位,全面摸排柑橘生產銷售情況,並通過聯點幫扶單位帶動銷售、幹部職工自籌資金、工會福利統籌資金等多種方式,帶動全鄉柑橘銷售。

截至目前,該鄉共摸排滯銷柑橘產量39500公斤,通過各幫扶單位預定銷售6500公斤,幹部職工購買3500公斤。鄉黨委政府還主動為橘農出謀劃策,幫助橘農聯繫廠家、市場和電商平臺,發動幹部在微信群等網上媒體大力宣傳,並積極籌備落實後續相關銷售幫扶措施。

「消費扶貧能夠調動貧困人口的積極性,及時穩定脫貧攻堅成果,使貧困地區相關產業得到可持續發展,鄉黨委政府將會通過多種渠道持續帶動全鄉產業銷售,讓脫貧攻堅的勝利果實更加『鮮甜』。」橋頭溪鄉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辰谿縣融媒體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羅舊鎮:『四支隊伍』集村部 助農採摘顯真情
    12月5日至6日,羅舊鎮積極開展「『四支隊伍』集村部、幫助橘農促銷售」活動。由各村「四支隊伍」和結對幫扶幹部60餘人組成「採摘小分隊」,利用周末時間根據需求幫助橘農採摘。不讓柑橘一直掛在樹上、傷在群眾心裡。
  • 芷江羅舊鎮:「四支隊伍」助農採橘顯真情
    張建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懷化市做好柑橘銷售促進橘農增收若干措施》文件要求,針對即將來臨的寒潮天氣,12月5日至6日,芷江侗族自治縣羅舊鎮積極開展「『四支隊伍』集村部、幫助橘農促銷售」活動。由各村「四支隊伍」和結對幫扶幹部60餘人組成「採摘小分隊」,利用周末時間根據需求幫助橘農採摘。羅舊鎮充分發揮「四支隊伍」戰鬥堡壘作用,以村為單位,全面摸排柑橘生產、採摘、銷售情況,精準掌握脫貧戶橘農自產柑橘的銷售情況。將工會活動與消費扶貧相結合,開展主題為「助力消費扶貧,柑橘採摘小分隊在行動」採摘活動,以實際行動為柑橘大戶、貧困戶排憂解難,助力脫貧攻堅。
  • 橙意滿懷·化柑甜|辰溪:「四支隊伍」擰成繩 精準發力助橘農
    對此,辰谿縣委、縣政府積極協調各方力量,開展「『四支隊伍』集村部、幫助橘農促銷售」行動,暢通銷售渠道,全力保障柑橘採摘、銷售,助力農民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非常感謝你們,幫我摘橘子還幫我賣橘子,崽女在外打工,我一個人在家,正愁著橘子還掛在樹上賣不出去怎麼辦呢?現在一下子就賣了這麼多。」辰陽鎮周家人村一組貧困戶荊發學感激地說。
  • 葛竹坪鎮:「四支隊伍」集村部 為民解困有溫度
    漵浦融媒訊(通訊員 張弛 李烈蓉)「村裡還存在衛生死角、公路還存在小坑小窪……」12月3日起,新一輪的「『四支隊伍』集村部」問題排查行動又拉開了序幕。對照漵浦縣《關於進一步加強「四支隊伍集村部」工作的通知》要求,葛竹坪鎮在轄區範圍內展開「地毯式」的問題全面排查,重點查找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補齊工作短板。為此,葛竹坪鎮依託黨建辦成立了「四支隊伍集村部」管理辦公室,專班進行調度、協調、解決問題。
  • 會同「四支隊伍」集村部,合力攻脫貧
    今年6月,會同縣堡子鎮金山村脫貧攻堅聯合黨支部和「四支隊伍」負責人在逐戶排查整改問題中,發現村民張增華的八月瓜產業基地,因道路不通暢,存在運輸困難的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村裡通過開會研究,充分發揮「四支隊伍」集村部的作用,把各級、各部門的扶貧勁兒擰成一股繩,通過多方力量,順利打通這條道路。
  • 沅陵:「四支隊伍」促銷賣果忙_沅陵縣_縣市新聞_新聞中心_懷化新聞網
    12月11日,沅陵縣委駐村辦、縣扶貧辦、縣農業農村局幹部職工一早趕到肖家橋鄉全家坪村幫忙果農收臍橙,現場定購8000公斤。該鄉黨委書記唐兵感激地說:「今年臍橙難賣,我和果農都非常著急,現在有大家出手解難,我們放心了!」
  • 麟遊駐村四支隊伍「當五員」共繪消費扶貧新畫卷
    本報訊(通訊員 李建敏)近日,麟遊縣駐村四支隊伍堅持把消費扶貧作為鞏固提高脫貧成效的重要途徑,當好「五員」,從產供銷全鏈條入手,種養加全流程服務,培育主導產業、拓寬銷售渠道,千方百計促進群眾增收致富,鞏固提高脫貧成果。
  • 湘農薈·一村一品丨慈利苗市鎮茶林河村醜橘:我很醜但我很溫柔
    編者按:湖南深入推進「一村一品」,幫助貧困戶實現穩產脫貧。在產業扶貧推進中,為助力解決農產品銷售,3月13日,在湖南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的指導支持下,由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負責建設運營的湖南農產品權威營銷平臺——「湘農薈」正式上線。
  • 當好群眾的服務員——記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安樂溪鄉黨委書記蔡明臣
    2020年11月23日一大早,赫章縣安樂溪鄉青山村大霧瀰漫,鄉黨委書記蔡明臣正在各個村、社區到處跑,查看今年秋冬種的情況……忙完一早上後,蔡明臣回到辦公室打開手機,「今天可是個大日子,我要看會直播。」利用赫章精誠藥業有限公司、安樂溪鄉生態蛋雞養殖場等企業資源,採取「龍頭企業+村社一體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種植半夏、天麻等中藥材1萬畝,種植核桃1萬畝,花椒、蘋果1萬畝,養殖生態蛋雞40.8萬羽。
  • 長古路上看山鎮 文旅聚力橋頭集
    12月20日,橋頭集文旅招商推介會在藍山灣成功舉辦。展示資源稟賦,發布重大戰略,擴大招商引資,助力鄉村振興。推介會現場不僅成功籤約了多項重大文旅項目,經過專家和網絡選出的「橋頭集十景」更是聯袂亮相。成為橋頭集文旅產業的「地標」。
  • 麻陽和平溪鄉株木村:致富跑出加速度
    李國鋼是麻陽和平溪鄉株木村五組建檔立卡貧困戶,世代以種田為生,而從開始養鴨到成為當地養殖大戶,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麼快速的角色轉換得益於株木村近年來開展的扶貧扶志、提振精氣神活動。株木村位於麻陽和平溪鄉南部,共有8個村民小組,399戶1721人,耕地面積2000畝,林地面積4000畝,主要經濟作物有柑橘、梧芋、獼猴桃、黃桃等。
  • 橙意滿懷·化柑甜|電商促銷 讓橘農過個好年
    「好山好水出好橘!.....很甜很甜,真的很甜......」12月17日下午,在會同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曾傑鋒又打開了自己的直播間,幫鄉親「帶貨」。他剝開一個火神坡橘子,對著手機直播鏡頭以試吃談感受的方式,繪聲繪色地向粉絲進行推銷。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四支隊伍」幫什麼?
    脫貧攻堅戰場上,以「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村兩委班子」編者按組成的「四支隊伍」,他們長期活躍在田間地頭、貧困戶家中,作為這場戰役的「排頭兵」,他們不辱使命,衝鋒在最前線,各有分工的同時高效配合,以堅定決戰決勝的姿態穩健前行。因為他們的幫扶和帶動,貧困戶們逐漸走上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的新路子。
  • 4支頂尖AI隊伍入圍「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決賽
    全球超過40支隊伍報名,17支隊伍、108名隊員進入初賽,最終角逐出4支科技組隊伍,在雲南高原挑戰「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的草莓種植決賽。 6月24日,經過為期一周的激烈角逐和專家評審後,第一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初賽結果出爐,在參與初賽的17支科技組隊伍中,共有4支年輕隊伍脫穎而出,分別是AiCU隊、智多莓隊、NJAI.莓隊、CyberFarmer·HortiGraph隊。 此次大賽由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共同發起,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技術指導下進行。
  • 快遞「進村」,果蔬飄香,圓通速遞助力特色農產品送達全國各地
    對於快遞企業來說,"進村"將會成為巨大新機遇,農村末端和鄉村派送也成為各大快遞企業著力發展的戰略之一。近年來,圓通速遞積極響應國家郵政局"快遞進村"工作部署要求,加快拓展建設農村快遞網絡,推動快遞進村工作。同時,圓通也利用創新"快遞 + 電商"模式,結合幫扶地實際,探索特色扶貧模式,以實際行動助力幫扶地貧困人口。
  • ——記百善鎮橋頭村扶貧工作隊副隊長李平恩
    2018年4月,李平恩主動請戰到百善鎮橋頭村擔任扶貧工作隊副隊長,2年多以來,李平恩克服生活、家庭和工作上的各種困難
  • 河北打造高素質農民隊伍:新時代 新模式 新農人
    原標題:新時代 新模式 新農人——河北省下足功夫打造高素質農民隊伍助力鄉村振興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高素質農民是重要支撐。創新培育模式,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金秋時節,在廣宗縣馮家寨村的田地裡,拖拉機來回穿梭,忙個不停,一個個紅薯從土裡被翻出來,幾十個村民緊隨其後,撿拾紅薯。最近幾年,每到這個時節,這樣的豐收場面都會在這裡上演。
  • 農業農村部:指導優農協會與新浪、央視和快手等聯合舉辦直播活動...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定於4月19日15時在北京國二招賓館(北京市西直門南大街6號)東樓三層中會議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保供工作情況,請農業農村部有關司局負責人回答媒體提問。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一級巡視員陳萍女士、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女士、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先生、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王甲雲先生,請他們就農產品市場情況、糧食和肉蛋奶生產形勢、農機報廢更新補貼等來回答媒體提問。
  • 武邑縣吳橋頭村:柴胡長勢喜人 今年喜獲豐收
    吳橋頭村:柴胡長勢喜人 今年喜獲豐收近兩年,武邑縣橋頭鎮吳橋頭村因地制宜,發展中草藥種植,通過合作社引領帶動,今年柴胡喜獲豐收。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武邑縣橋頭鎮吳橋頭村,村民吳蘭水的柴胡地裡一派繁忙景象,長勢喜人的中藥材柴胡喜獲豐收。地裡瀰漫著柴胡的清香,村民們歡聲笑語種,忙著收穫柴胡。吳蘭水家的柴胡喜獲豐收,武邑縣新輝種植合作社的陳清林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