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國明:算法的影響力越大,社會責任也就越大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財經》雜誌

原標題:喻國明:算法的影響力越大,社會責任也就越大

對於社會治理來說,治理的關鍵在於全社會各種算法的整體結構是否合理、是否有偏頗,才是社會治理者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而不是質疑某個平臺、某家媒體或企業的算法是否能夠兼顧社會所有方面、所有需要。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喻國明在12月1日的「算法的治理與發展:以人為本,科技向善」研討會上表示。這場研討會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智媒研究中心主辦、《財經》E法協辦。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喻國明現場分享

看待算法的兩個維度

對於算法的產生和運營,喻國明認為,算法基於數據而產生,當數據越來越多時,人們依據數據進行社會治理,數據成為整個社會運行、行業運作的基本驅動依據。在驅動和治理中,算法就是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因此,當下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社會運行的每一個細節,都將數據作為認識和把握事物的基礎。在這個新的現實下,社會開始提出並研究算法的社會適應性問題。

如何把握關於算法迭代的基本方向呢?喻國明提出,首先應從影響算法迭代的兩大關鍵性邏輯加以分析。如同了解一個品牌的確立有三個支撐性的維度——品牌的產品形象、生產者形象和消費者形象——去著手一樣。圍繞算法的迭代也有著縱橫兩個維度上的影響,一個是算法的所謂「元維度」,即對於用戶需求洞察的個人維度上的不斷精細化、結構化的「逼近」的過程;另一個是影響和約束用戶社會實踐和社會生存的 「社會維度」,算法的迭代在這個方向上是一個不斷「破圈」的過程,找到個人需求與群體、圈層、社會乃至國家要求之間的平衡點的過程。

隨著算法的發展,以及平臺掌握的數據的數量和類別越來越豐富,算法的迭代在這兩個方向上都會獲得不斷的進步——使其對於用戶需求把握越來越全面和貼近,具有結構化、精確化的特徵;從社會維度上來說,人是社會性動物,任何個體,除了自身需求外,個體的狀態和需求要與社會群體、社會實踐等要素關聯在一起。所以,算法迭代也必須從社會性變量上去把握其迭代的發展方向。」

喻國明認為,討論算法,都會提到「信息繭房」問題。「『信息繭房」其實是桑斯坦的一個比喻性說法,並不是嚴格的學術性概念,很難用學術定義對它作出一個界定。」

喻國明強調,「信息繭房」所比喻的是媒介環境中的認知局限性、需求局限性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解決某一個媒體或平臺的算法的「點」的問題,因為每一個媒體或者平臺都會有自己的價值偏好,這就是所謂的媒體「定位」,我們不可能要求某一個媒體或平臺面面俱到,一個社會信息傳播的樣態是否健康、合理、富有發展的彈性,關鍵在於這個社會上的由一個個媒體或平臺所構造起來的信息傳播的結構是否合理、多樣和具有結構上的完整性。所以,與其苛求一家媒體或平臺「偏頗」。

此外,喻國明也表示:「算法的影響力越大,它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就越大。但這種社會責任不應該完全由某個平臺、企業、機構來承擔,應該由相應的居間的第三方社會機構來進行適當的制衡。」他提出,學界已經提出了「算法評議會」的構想,未來,需要考慮「算法評議會」如何運行、以怎樣的機制進行算法評議等問題。

科技向善的三條標準

喻國明提到,談到媒體或平臺的責任,最為常見的的他們如何去幫助老人、扶助兒童或殘疾人,這些都是向善的題中應有之意,但它只是媒體或平臺行為邏輯中的小善。更為重要是如何運用媒體和科技的力量去解決社會發展、時代發展中的大問題,這才是「大善」,即是讓科技更好服務人在社會實踐當中的主體性和尊嚴,維護社會的整體健康發展、擴大人的時間的自由度和安全感。

基於上述認識,喻國明認為,包括算法在內的各項傳播技術,要想做到科技向善,本質在於以人為本、服務人的社會實踐,應堅持三條標準。

第一,社會信息的流動是否更流暢活躍。從傳播角度來說,平臺在利用算法技術進行內容分發時,應當使社會信息流動更加順暢、更加活躍,而不是相反。

第二,能否擴大人在社會實踐中的自由度和半徑。正如麥克盧漢所說「媒介是人體的延伸」,媒介和技術是一種為人服務的工具,人類文明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人們藉助於科技與媒體不斷打破原有的實踐半徑、獲得更大自由度的過程。算法技術推動人類文明大發展,才是真正的向善。

第三,複雜變動時代,藉助於算法,可以提升人抵禦變動不居的外在世界的把握能力,降低盲目感。包括算法在內的信息技術,其形態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幫助人們不斷提升把握世界的能力,降低焦慮感,降低茫然無知的盲目性,這就是科技向善的最重要的表現。

相關焦點

  •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前幾個月太忙了,而且是傳說中的瞎忙,一直在整理業務上甩不掉的歷史包袱,整天拆東牆補西牆,做的非常沒有成就感,也很心累。心態也非常爆棚,被金融行業的一些條條框框和一些死腦筋的同事搞的心態特別不好。
  • 【習作鑑賞】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漫畫銷量直線下降,幾家大公司都破產了,只剩下DC公司和時代漫畫公司苟延殘喘。當時時代漫畫公司的大多數漫畫家都不幹了,全公司只剩下斯坦·李和幾個漫畫家。此時時代漫畫公司正式改名為「漫威」。當時社會上還出現了一些關於看漫畫害人的謠言,還建立了一個審查漫畫出版的機構:CCA。這使得存活下來的漫畫公司更加難以維持。
  • 米切爾用行動印證那句話: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他年輕有為,初入聯盟就連續4個月拿下西部月最佳新秀的稱號;他時刻不忘回饋社會,在疫情期間,為六萬七千多名學生提供食物。多諾萬·米切爾用行動印證了那句話——「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米切爾在球場上發揮著他從童年就具有的天馬行空的創造力,頻頻在球場上打出驚世駭俗的精彩進球,在場下,他也充分發揮著自己的影響力,用實際行動帶動社區學校中的孩子們,提升他們的創造力。因此美國本土畫筆品牌Crayola和Adidas 帶來了D.o.n issue2聯名戰靴。
  • 終極鬥羅23冊: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眾多漫迷們熱愛的《終極鬥羅》,目前已更新到23冊了,從建立三十三天翼戰隊、到升龍大賽奪冠、再到今天成為新一代的「史萊克七怪」之首,以男主藍軒宇為中心的一行人,也讓我們看到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 廣安老鄉「雨衣妹妹」的故事:身為黨員,影響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雨衣妹妹」事跡被媒體報導後,不少醫院和醫護人員發來各類求助信息,希望通過「雨衣妹妹」的影響力幫助他們尋找醫療物資。劉仙便開始擠出時間,網絡呼籲網友和明星為前線醫院支援緊缺醫療和生活物資。先後得到明星黃曉明、吳京等社會愛心人士幫助,購買和募集防護服12304件、醫用口罩4.3萬片、醫用手套5.3萬雙、肉類1.4萬斤、米麵糧油蔬菜70噸。
  • 「羊晚快評」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我們聽說過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但沒聽說過一家有國際影響力的網際網路企業,是可以靠低俗、涉黃達成的。涉黃的確會帶來一時的流量,它會在某一個時期內帶來禁果效應——對一部分人而言,越是禁忌的越是有吸引力,但飲鴆止渴,豈能久乎,這次被查處就是一個明證。「全民K歌」的直接運營方騰訊音樂娛樂無疑要負最大的責任。
  • 《蜘蛛俠》: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是的,就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整部影片我認為很完美。即有商業片的各種元素,陰謀、打鬥、大特效、大場面,又有愛情片那種浪漫的情節,還有不算深刻,但頗有教育意義的主題,還附帶著對親情的描述。該有的都有,這樣的片子能不好看嗎?導演的拍攝手法也很現代,我說的現代,是指比較接近於現代電影的鏡頭運用。我不是專業人士,只能說看電影的過程中。
  • 影視推薦: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蜘蛛俠:愛情故事
    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彼得憤怒的說:我知道該怎麼做,請別像父親一樣說教。你不是父親。披得不知道這句話會是他一生的痛。彼得在無人的空曠之地練習壁虎遊牆功,爬行、跳躍。他自己設計了一套蜘蛛戰甲,為了檢驗一下自己的戰力,彼得來到黑拳市集在擂臺挑戰巨無霸,擂臺上連續幾個人被巨無霸打的殘廢,這時主持人高喊:誰能在擂臺上堅持3分鐘,他將得到3000元美金!
  • 李彥宏發表署名文章:平臺越大,責任越大
    平臺越大,責任就越大。因為好的、壞的,美的、醜的,真的、假的,在網上都有,這對百度的產品理念和行為準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彥宏還介紹道,目前,百度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百度大腦」,每天有超過60萬合作夥伴使用這些最先進的技術,日調用量高達4090億次。
  • 一個人對他人、社會的貢獻越大,其社會價值就越大
    一個人對他人、社會的貢獻越大,其社會價值就越大。這種貢獻既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如果只重視人創造物質財富的價值,忽視人創造精神財富的價值,就會把人的價值和物的價值完全混為一談。第三軍醫大學的大學生張華因為跳入沼氣池救老農而英勇犧牲的事跡,被某些人評價為「金子」換「石頭」,得不償失,就屬於錯誤觀點。其實,一個人的先天稟賦和後天教育及社會條件都是有差異的,不可能要求每一個人都創造同等的物質財富或精神財富。但是,社會要求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克己奉公、利國利民。
  • 論見丨別讓「算法」算丟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熟悉該企業業務的人不難看出,這些錯誤的根源在於「算法至上」的運營思路。生活服務類網際網路平臺,鼓勵用戶為景點打標籤,形成的數據又反過來吸引更多用戶參考借鑑,成為一個流量閉環。有了流量,平臺方就可以推薦用戶去附近商鋪消費,賺取廣告費用。再延伸一層,既然人們普遍喜歡娛樂休閒,那麼就把接待量大的室內場館統統納入這個標籤管理,以賺取最大利益。
  • 算法機制對媒體社會責任的影響
    其中,媒介社會責任理論作為新聞理論構成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自然難以擺脫這輪變化的影響。 媒體社會責任的「破、立」之爭 2016年12月,在《財經》雜誌的一篇訪問文章裡,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強調今日頭條「算法沒有價值觀」等觀點,引發了算法推薦新聞的優劣之爭。
  • 社會責任論壇速報!聖象獲最具影響力責任品牌獎,這波穩了!
    通常而言,品牌信賴度與品牌的社會責任感掛鈎。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能夠肩挑社會責任的品牌更值得信賴。以在社會責任論壇中獲得"最具影響力責任品牌獎"、"社會責任個人貢獻獎"的聖象為例,它的責任心值得一提。
  •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盤點《蜘蛛俠》系列電影10大金句
    今天就來盤點電影中的經典臺詞,其中,Ben叔叔在死前說的那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更是讓影迷們印象深刻。1.「能力越大,責任越大」2.「我們的選擇決定我們成為怎樣的人,而我們永遠有權利去做對的選擇」3.「不是每個人都能拯救世界,但對我而言,平凡的日子已經成為一種奢求」4.「不要為了別人而活,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5.
  •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馬化騰、李彥宏這樣理解企業責任
    作者:龔進輝一直以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道理深入人心,作為國內領先的兩家網際網路公司,騰訊、百度身上均肩負著沉甸甸的企業責任,更好地服務用戶和社會。近期,騰訊、百度兩大巨頭掌門人馬化騰、李彥宏分別撰文大談企業責任,引發行業熱議和深思。馬化騰認為,主體責任比社會責任格局更高,情懷更大,要求更實。這個「主體」不僅僅是作為企業法人意義上的主體,更是一種自覺的身份責任認同。「網際網路企業是現代化治理多元主體中的一元,我把它理解為一種『主人翁責任』。」
  • 【跑好我們這一棒】3.0版本的「雨衣妹妹」:影響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嚴重洪澇災害的考驗,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各級黨委政府恪盡職守、勇於擔當,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幹部豁得出來、衝得上去,「我是黨員我先上」、「越是艱險越向前」成為最響亮的口號和自覺行動,鮮豔的黨旗在巴蜀大地各個戰場高高飄揚。
  •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2017-2018網際網路行業CSR觀察報告》發布
    2018年7月27日,由南方周末主辦的第十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北京召開。圍繞「構建責任共識」的大主題,國內外關注企業社會責任、關注公益慈善及社會創新事業的政府機構、企業代表、公益組織及媒體人員等再次齊聚現場,共同探討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之道。
  •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三版蜘蛛俠你最喜歡哪一個?
    正是他放走的那個竊賊在路上殺害了撫養自己長大的叔叔,叔叔臨死之前告訴他「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他把這句話銘牢牢記於心間,並且真正的明白了作為蜘蛛俠的責任,他發誓要用自己的超能力打擊犯罪,保護市民。再一次營救火車上乘客的行動中,他暈了過去,這次是市民救了他,打開他的面具後,市民感嘆他不過也是個孩子,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樣大的小孩而已。
  •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蜘蛛俠是怎麼成為漫威第一人氣王!
    正好蜘蛛俠系列電影的最新作《蜘蛛俠:英雄遠徵》馬上就要上映了,作為《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後》的第一部MCU電影,重新書寫復仇者們與滅霸戰爭之後世界的故事,自然是讓無數粉絲翹首期待,當然,這其中也免不去由漫威「頭號男星」蜘蛛俠帶來的影響力。蜘蛛俠在IGN的前100名的漫畫書英雄中排行第三,前兩名是DC的超人與蝙蝠俠。
  • 《蜘蛛俠》「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託比馬奎爾成就自我與經典!
    他恨自己沒有早日行俠仗義,並在悔恨中想起了舅舅跟他說過的一句話:「能力越大,那你的責任也就越大」。彼得將這句話銘記在心,他決定獻身於與罪惡的鬥爭之中。從此,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只要有犯罪行為,蜘蛛俠就會從天而降,協助警方把罪犯繩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