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態直播驚現寒門初中女生: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並不遙遠

2020-12-26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作者:喬巴(富書主編)

人性之惡,深不見底

昨天,在網絡上曝光了一件很可怕的事。

可能會擊穿每個人的底線。

9月21日,網友@沉迷種樹的果喵曝光了淫穢直播平臺上的恐怖一幕。

一名男子聲稱自己花了9000元從偏遠農村買來了一名未成年的初中女生。

然後在鏡頭前直播對女孩的性侵。

這個流程,他稱之為:「驗貨」。

女孩雖然拼命反抗,痛得撕心裂肺,但男子並沒有停止傷害。

整個過程我不忍心說,你們自己去看舉報人的描述。

而且視頻中還有兩名與女孩年齡相仿的孩子赤裸出境。

男子威脅她們擺出各種姿勢,配合自己的直播。

整個直播,猶如變態的狂歡,女孩們被當成物品隨意把弄。

根據舉報人提供的信息,直播男子之前已經製作過多段類似視頻。

每個女孩都是明碼標價買來的,價格8000到1萬都有。

而舉報人已經向當地公安和婦聯舉報過多次,但是仍未阻止這些視頻被源源不斷做出來。

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真的太恐怖了。

究竟是什麼樣的蛇蠍心腸才能做出這樣喪失人性的禽獸行為?

《伊索寓言》裡說:所有冷血的人,都和蛇一樣惡到極致。

生而為人,最可怕的時刻在於:你所有的苦難,滿足了我畸形的快感。

為了錢,那些惡人到底還有什麼不敢做,到底還有什麼底線不敢突破。

真是應了那句話:世間有兩樣東西無法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恐怖黑色產業鏈,遠超你的想像

其實,在這個網絡時代,性犯罪的手段早已花樣翻新,變態視頻不過是一條龐大的黑色產業鏈的冰山一角。

前段時間爆發的韓國N號房事件,讓我們看得觸目驚心。

在這條產業鏈上,許許多多的青春少女甚至是女童被控制,被凌辱,被損害,成為變態的性剝削的對象。

而那些變態一開始控制她們的是什麼呢?

歸納起來他們利用了女孩的兩個弱點:一是無知,二是慾念。

一位女學生落入「N號房」圈套時,還是個初中生。

因為生活費不夠,想勤工儉學,便在網上發帖找兼職工作,惡魔的黑手就是在這個時候找上她的。

對方私聊她,說有一份工作正在招人,每個月工資400萬韓元(折合人民幣約23000元),並把引導到「N號房」所在的軟體上——一款「閱後即焚」的通信app。

於是就有了第一次的拍攝。

女孩以為拍完就完事了,而且沒有任何痕跡。

她哪裡知道,自己已經被魔鬼牢牢控制住了。

再往後,對方會強硬地命令她拍下獵奇的性行為視頻,就算身體受傷,也不能停止拍攝。

女學生不敢有任何反抗,因為隱私都在對方手裡,隨時可能被公開,於是只能一次次服從。

壞人當然要被繩之以法,不過女孩也是被無知害了自己。

對世界的惡意毫無警覺,對自己的行為沒有概念,於是壞人就更有機會趁虛而入。

這樣的事,這些年在國內也不少見。

前兩年,有人在網上曝光了一份「借貸寶」的10G裸條壓縮包。只要花50-100元,就能獲得167名女大學生的裸照及視頻,包含個人身份信息以及親友的聯繫方式。

我們根本想像不到,這些青春的,像太陽一樣燦爛的學生們,會被欲望腐蝕的那麼不堪。

2019年,河南長葛市一名13歲女孩應約與網友見面,之後被拐。

雖然父母發現後趕緊報警,可女孩已經被侵害。

難以想像如果警方再晚一步,孩子可能還會被轉賣至更偏遠的地區。

被拐賣的未成年女孩有的被賣到偏遠山村,有的被強迫接客,有的就成為了男子直播中的犧牲品。

這樣的黑色產業鏈,真的讓人價值觀崩塌。

我們這個社會一定不能縱容這些惡人惡事,因為一旦泛濫開來,社會的底線就完蛋了。

宗教上說:人是天使與魔鬼的合體。

天使我不知道,但是魔鬼是真的。

我們之所以設定法律,就是為了懲罰人性中的惡念。

如果變態直播、拐賣少女、強迫接客這種惡行都不能被處罰,那法律就成了擺設。

這個世界,不該這樣。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這種變態視頻被不斷生產,因為有人願意為之出高價。

有句話說得好: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每一個會員都是兇手,每一個圍觀者都是幫兇。

今年3月26日,知名電視劇博主舉報了國內多家兒童色情網站。

這名博主介紹,他陸續接到許多粉絲私信,稱芽苗論壇、蘿莉網、呦~樂園、次元公館、蘿莉天國等多家色情網站長期散布兒童色情內容。

記者隨後登錄這些網站,首頁均充斥著未成年人裸露身體的圖片,每張圖片下面還配有「四歲幼女」「大眼漂亮蘿莉」「初高中生」等吸引用戶點擊的字眼。

點擊這些圖片和文字則會提示,需要填寫用戶名、密碼、郵箱進行註冊並充值成為會員後才能觀看和下載。

裡面的視頻不堪入目,大量未成年女孩,甚至是女童被迫進行裸體表演,有普通話和方言對白,還有強姦和虐待內容。

而其中一家的會員數達800多萬人,同時在線觀看女童裸體的有數千人。另一家三四分鐘就增加一個會員。

我不知道那觀看「演出」的800萬人,心裡是怎麼想的。也許只是滿足自己的變態欲望和快感罷了。

他們心裡想:反正我又不認識,反正那麼多人看,多一個又何妨?

可是,他們沒有想過,那些女童也是有父母的,那些女童也許一輩子都會生活在這些視頻的陰影中。

假如,受害的是你自己女兒,你還能淡定地坐在屏幕前放縱自己的欲望嗎?

《紅與黑》裡說「在人生的這片自私的沙漠裡,人各為己,人人都是在為自己打算。」

當我們一面高喊這個社會不公平不健康,一面卻在黃色網站裡習慣了消費他人痛苦,習慣了享受高高在上的快感時;

當我們一面告訴自己的孩子「這個世界真有魔鬼」,一面卻在肆意踐踏別人的孩子時;

不用懷疑,最後受害的會是我們每一個人。

這個世界並不美好,但值得我們為之奮鬥

這些年,總有女孩被傷害的悲劇發生。

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我們都希望女孩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這沒有錯,但是更根本的還是要懲罰那些作奸犯科的人,讓他們付出代價。

社會裡,確實有很多事很多人超出了理性能夠理解的範圍。

我們能夠做的,首先是讓自己不墜入邪惡的深淵。

然後,團結起來,幫助那些受到傷害的人,用法律給予我們的的武器,讓施暴者接受應該的懲罰。

如果面對這些人渣,法律失效了,公平缺失了,那最後受害的一定是我們每一個人。

也許人性的惡永遠無法澆滅,但好在,世間還有生生不息的善良,溫暖著這夜裡的寒冷。

願其中,有你,有我,也有他。

請記住,這個世界並不美好,但依然值得我們為之奮鬥。

作者簡介:喬巴,富書主編,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3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首發富書,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我們與「惡」的距離,能有多遠?
    在看完姚弛的這段經歷後,我不確定類似姚弛童年遇見的事情,我們身邊是否發生過?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我去問了身邊幾個經常在聊天的朋友,只是幾個而已!意外的是,曾有這種經歷的比例超出了我的想像。其實那個時候,我不太明白「欺負」這個詞的含義的,等越來越大,每次想起來我都害怕得要死,我現在說起來都後脊背發涼。▐ 我當時意外的是,怎麼連他都摸。我上初中時候的事,那會兒就聽班裡的女生傳過我們的英語老師,喜歡讓人坐他大腿上給人講題,因為沒見過,所以我也不太信。
  •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遙遠。事物存在好的一面,也存在不好的一面,請下意識地去看好的那面。因為,我們與惡的距離,很近。電影《狩獵》,有一段關於人性惡的刻畫,也是讓人觸目驚心。一個小女孩向盧卡斯老師示好,老師當然拒絕了她。她編了一個故事,讓盧卡斯莫名其妙地背負起了罪名,於是引發了人們的仇恨和懷疑。一個原本清白的老師被徹底毀掉了。
  •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1劇情介紹《我們與惡的距離》講述了發生一起「無差別殺人案」後不同人的反應,因為兒子遇難而支離破碎的受害者家庭,逃避大眾的犯罪者親人,不被理解的律師……每個人的行為都值得深思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是多遠?故事從李曉明在劇院隨機殺人開始,他的父母因為難以面對公眾的譴責等原因躲藏起來,他的妹妹李曉文改名為李大芝,試圖開啟新生活,她開始了在品味新聞臺的工作,但是上司卻是兒子被李曉明殺死並且難以擺脫痛苦的宋喬安,在發現李大芝身份之後,宋喬安選擇派人跟蹤拍攝,打破了李家人平靜的生活。
  • 「男子直播性侵初中女生」,用嚴查彰顯「法不縱惡」
    這則消息,無疑是在測探網民的憤怒閾值,也是在測試法治對惡的敏感度——網傳「男子直播性侵初中女生」,此後多張打碼照片流出。「直播」+「性侵」+「初中女生」,這幾個關鍵詞都在刺激公眾的情緒燃點。而爆料帖中提到的某些情節,更是在挑釁人們的反性侵害共識:視頻中的男子自稱在雲南文山本地花9000元,找來一初中女生直播「驗貨」處女,女生全程哭鬧喊痛,旁邊還有兩位疑似未成年女生被男方脅迫,要求她們對著鏡頭脫內褲和協助男子強行按住女生。隨後澎湃新聞根據網友爆料,在名為「蜜桃APP」的手機軟體上確實檢索到了這條視頻。
  • 《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高達9.5分,善惡之間到底相距多遠?
    沒錯,就是最近刷屏的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小編抱著好奇的態度,認真地看完了整部劇,看完後只想說四個字:實至名歸。《我們與惡的距離》由一個揪心的「無差別殺人案」開始,激烈的矛盾從這個案件展開。然而,與過往的犯罪類影視劇不同,它像是一個被拉高了的鏡頭,不聚焦犯罪的經過,而是站在一個更高的位置去俯視整個事件以及與事件相關的每個人。
  •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我們看到了什麼?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我們看到了什麼?1與惡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影片以一起真實發生的「惡性殺人事件」改編而成,編劇主要圍繞「李曉明為什麼殺人?他的犯罪動機是什麼」貫穿事件首尾。肇事者的變態行為或許讓我們覺得可怕,但真正可怕的是這種潛在的精神危機導致的犯罪行為。3#新聞媒體,社會大眾--所謂的鍵盤俠「與惡」更多的是揭露新聞輿論不爭事實,只追熱度而忘了新聞所應報導的真實的世界與存在的價值,一味的博關注與收視率,讓新聞變質,越來越驅逐著真實,但或許我們看到的只是我們被允許看見的。
  • 我們與惡的距離遠嗎?大概就在一念之間
    不,有三個沒有惡意的小男孩,往同班女生的眼睛裡塞了幾十張碎紙片。相比於看到那一堆紙片被從小女孩的眼睛裡撥出來,更讓人不寒而慄的是校長的語氣甚至相當無辜。這位校長肯定覺得自己也沒有惡意。的確,學校發生了事故,他講這些話大概率帶著一些恐懼和相當多的焦頭爛額。但不可否認,這些「下意識」就表達出來的觀點,恰好證實了我們對於惡意的種子有多麼不在乎。惡意不應該被量化判斷。
  • 《我們與惡的距離》,只在一念之間
    網易雲音樂推薦的新歌《別讓我走遠》,借著其慵懶但不失深刻的聲線一下洞穿了耳膜,再細細琢磨歌詞,順藤摸瓜,第一時間注意到了《我們與惡的距離》。三者的交集其實很簡單:真相。世界上的罪惡差不多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的,沒有見識的善良願望會同罪惡帶來同樣多的損害。人總是好的比壞的多,實際問題不在這裡。但人的無知程度卻又高低的差別,這就是所謂美德和邪惡的分野。而最無可救藥的邪惡是這樣的一種愚昧無知:自認為什麼都知道,於是就認為有權殺人。殺人犯的靈魂是盲目的,如果沒有真知灼見,也就沒有真正的善良和崇高的仁愛。
  •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那麼戲劇的一等獎必須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豆瓣的評分為9.5分,第二個將於今年推出,非常期待。其實,看完這部戲,幸運的是happyending結尾,否則,很難死。看完這齣戲,很多人都會依次反省自己,如果我是劇中的一個角色,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 劇評:《我們與惡的距離》觀後感
    去年有一部炙手可熱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當時看到好多閨蜜、同學們紛紛在朋友圈吹爆這部劇,網上也是好評如潮,我就挺想抽時間觀瞻一下。但是,去年由於一些原因,還是將這部劇擱置了:一方面,我當時沉迷於《明朝那些事兒》,另一方面,去年經歷了好多波折,擔心這部劇太過壓抑和黑暗,也就沒有勇氣去觀看了。
  • 索帥:我們距離英超聯賽頂級球隊的水平還很遙遠
    直播吧8月16日訊 在對陣塞維亞的歐聯杯半決賽比賽之前,曼聯主帥索爾斯克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紅魔目前的情況,他表示現在曼聯距離英超頂級球隊還很遙遠。索帥這樣談道:「這是一次競賽,你能夠看到球隊的建設,我們一直都在關注球隊的陣容和我們的球員。毫無疑問這是關於能力的,我們需要付出一些資金,去招募那些比我們現有的更優秀的球員。」
  • 豆瓣9.4,我們與惡的距離
    劇中同事就有說:在她的嚴厲管理下,下屬直到臨盆還堅持工作,羊水破了仍然奮戰在直播第一線。就連親生的女兒都對她說:怎麼不和哥哥一起死去。故事回到悲劇發生的那一刻:喬安帶著兒子天彥去看電影,中途接工作電話便離開電影院、接完電話隨及又喝了一杯咖啡。悲劇卻在此刻發生了......
  • 豆瓣9.5《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究竟是天使還是惡魔?
    出於自然這個造物主手中的一切都是善的,到了人手中才變成了惡。——盧梭我們常說,好的電影可以改變社會,改變國家。曾經的《素媛》、《熔爐》、《媽媽別哭》...都銘記著當年曾經發生的傷害,為弱勢群體奔走呼號。最近小眸看了一部臺劇,一部撕開了我們平靜生活中遮羞布,追問當今社會裡,被忽視的傷痕與罪惡——《我們與惡的距離》。
  • 匠心|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由林君陽執導,賈靜雯、吳慷仁主演的電視劇,該片講述的是一起精神病患隨機殺人事件之後,受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辯護律師及其家屬、一般的精神病患及其家屬、公共媒體以及精神病院如何面對傷痕、重建生活的故事。
  • 《我們與惡的距離》觀後感
    最近看了一部新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講述的是犯罪與人性的故事。劇中還有很久沒有在臺劇中出現的賈靜雯。在這部劇裡我看到了許多人性的交織。究竟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呢?
  • 熱爾松-馬丁斯:摩納哥距離下次法甲奪冠並不遙遠
    近日,摩納哥右邊鋒熱爾松-馬丁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摩納哥距離下次法甲奪冠並不遙遠。熱爾松-馬丁斯提到:「我認為摩納哥可以在短時間內贏得法甲冠軍,這並沒有太多的壓力,這一切都將取決於我們球隊的氛圍和陣容深度。過去幾年我的職業生涯有些坎坷,也發生了很多的事情,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我差點毀了我的職業生涯。
  • 可以說《噬罪者》,是比肩9.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的作品
    去年最讓人驚喜的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豆瓣評分9.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以一個槍擊案件為基礎,通過兇手、受害者家屬、兇手家屬和旁觀者的視角來探索深刻而現實的主題。另一部精彩的中國劇《噬罪者》誕生了,而《我們與惡的距離》有著同樣的魅力,主題也很相似。《噬罪者》由莊開勳、夏于喬、曹燕豪、蔡淑珍、林子喜等明星主演,共13集,已全部播出。豆瓣評分8.0分,從整體質量來看,是被低估的,比較合理的分數應該是8.5分以上,分數只有300人左右,看的人數比較少。
  • 初中女生認為「很仙」的4個行為,其實很幼稚,同班男生:沒眼看
    在我們上初中的時候,很多男同學就比較喜歡扮酷耍帥,很多女生都比較愛美,並且知道美,學生時代的時候尤其是青春期,比較敏感,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都希望把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初中大家的審美觀和成人也是不一樣的,甚至還會有些偏離軌道,初中女生認為比較仙氣飄飄的小動作嗎,其實非常幼稚,我們來看看吧!
  • 《我們與惡的距離》:受害者也是施害者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無論是死刑犯、受害者還是病人,真正承受壓力和痛苦的或許未必是他們,而是他們的家屬們。演播室裡,大芝切著哥哥的死亡直播,她偷偷在樓梯間和家人通電話正好被喬安聽見,不知是新聞人的嗅覺本能,還是身為家屬的惡意,她叫人跟蹤偷偷拍下了一家人接遺體的畫面,躲藏了兩年的一家人曝光在陽光和咒罵下,大芝憤怒地質問喬安。大芝辭職,去了思悅的咖啡店打工,自從知道思聰得了思覺失調,思悅一直在照顧他。
  • 《我們與惡的距離》:對人性的反思,比憤怒更重要
    作者:梁嘉烈「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出自陳世驤先生1966年致金庸的一封書信,是陳世驤對《天龍八部》給出的評論,這八個字同樣也很適用於《我們與惡的距離》。賈靜雯在《倚天屠龍記》之後闊別十五年再回電視劇,聯手金鐘獎影帝吳慷仁帶來了《我們與惡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