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公安精神,凝聚青春力量,鑄就忠誠警魂……」當警徽與青春發生碰撞時,二者如膠似漆,警徽愈發光彩奪目,青春愈發非凡閃耀。對公安隊伍而言,青年是未來、是傳承,是希望。青年民警作為警隊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歷來是公安隊伍的一塊重要「拼圖」,是促進公安工作跨越發展的強大生力軍。
在汕尾公安這支警隊裡,有這樣一個青年群體,他們有的為了追求夢想堅持不懈,有的為了鑽研業務日夜兼程,有的為了承接使命勇往直前……他們紛紛從老同志手中握下「傳承」接力棒,迎著朝陽砥礪前行,忠誠書寫公安青年鐵血榮光。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
讓我們一同聆聽
他們的故事
這是一種理想傳承
女承父業譜忠誠,擔當有為鑄警魂。李怡君是來自汕尾市公安局的一名新警,就在去年剛參加並通過了廣東省公務員統一招錄考試,如願加入汕尾警隊這個大家庭。
她的父親同樣是一位人民警察。據李怡君回憶,小時候對父親的印象,停留在那個長期性披星戴月、早出晚歸的忙碌身影,在她幼時的成長環境中充滿了警察元素,使她對警察這一職業有了初步認知。上學那會,坐在父親來回接送的車上,頻頻播放的《人民警察之歌》、擺放在車後窗前的警帽、披掛在車後座從鐵灰色漸漸變成淺藍色的制式襯衫、置放在車廂儲物櫃中的紐扣和領帶夾以及印著警徽的名片……一幀幀畫面、一幕幕場景反覆映射在李怡君的腦海中,而這些生活碎片恰恰激起了她的好奇心,成為激發她內心深處從警夢的強力「催化劑」。
久而久之,在父親「職業病」的影響下,李怡君日漸對公安題材小說和電視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遍又一遍地反覆回顧《任長霞》,就連寒暑假在親戚家也時常深夜從床上爬起打開電視機觀看法制檔期節目《紅蜘蛛》《重案六組》,甚至還翻爛了《李昌鈺探案回憶錄》的書脊……「秉承父親意志、追隨父親腳步的道路上充滿了挑戰和樂趣,希望將來能夠把父親身上那股公安職業精神傳承和延續下去。」李怡君如是說。
走過父親來時的路,接過父親手中的「鋼槍」,帶著理想信念、初心如磐的她始終堅信:路是同一條路,風景必定會顯得意外美不勝收。
這是一種使命傳承
連續兩屆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的汕尾市公安局指揮中心110報警指揮室,是一條能救助人民百姓於水火的「生命線」,是時刻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一大重要樞紐。作為這條「生命線」的哨兵,今年已經是張靜敏在110報警指揮室接線組工作的第八個年頭,現擔任單位接線組組長、工作經驗豐富的她,深知使命在肩、責任重大,每日的工作常態幾乎都是從一句 「您好,汕尾110」開始,在接連不斷地接警、輔助指揮、調度中結束,多年來的辛勤付出和實際行動更是踐行了一名群眾「生命線」忠實守護者的錚錚誓言。對於張靜敏而言,每天除了要完成自身業務工作外,做好對組員的傳、幫、帶更是重中之重。
為了有效幫助新組員快速熟悉和適應接警工作,她以身作則、帶頭先行,始終堅持「老帶新、一帶一」的方式方法,結合自身所總結提煉出的工作「寶典」,手把手教導新人熟悉掌握110接警作業系統平臺,在面對重大緊急警情時如何作出快速反應及有效應對等相關業務技能,幫助他人盡顯長處履職盡責,成為名副其實的工作能手。張靜敏時常說,練就每一名組員特別是新人形成獨立完成接處警的能力本領,是她的目標。引導他們認識這份職業的意義所在以及接警工作背後肩負的重大職責使命,是她的心願。
「工作上猶如導師,生活上情同姐妹。」談及張靜敏與組員間的關係,身邊同事紛紛給予了這樣的高度評價。去年11月剛入警不久的新組員吳慧敏說,在跟隨組長張靜敏學習的幾個月時間裡,張靜敏由始至終給人的印象就是工作態度細緻嚴謹,容不得半點馬虎,總會樂意將自己所懂、所學、所得力所能及地教授給身邊人,生活上還時常對同事噓寒問暖,充分發揮了一名組長的帶頭模範作用,為全體組員樹立了好榜樣。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使命火炬在新老交替間得到有力傳承。現如今,他們帶著初心賡續使命,依舊堅守在110報警後方服務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默默守護著汕尾千家萬戶的平安。
這是一種技能傳承
公安信息化建設,是當今新時代公安工作必不可缺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全面提高公安民警信息化應用實戰能力日漸成為公安機關新形勢下的一大迫切需求。陳磊是來自汕尾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科的一名新警,科班出身、專業基礎紮實的他,還是一名計算機專業碩士研究生,是公安隊伍裡典型的專業技術人才。而就在去年,陳磊剛脫下橄欖綠軍裝,換上藏青藍警服,從公安邊防部隊轉製成為一名人民警察。
如何有效發揮專業長處,真正用之有道,成為了陳磊反覆琢磨的一大疑問。2019年2月,因工作需要,陳磊開始進入汕尾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科工作。令陳磊意想不到的是,由於缺乏對公安工作的系統性認識,自己在實操運用方面根本無從下手,甚是舉步維艱,內心有一股「有勁無處使」的難言之隱。陳磊認為,轉改前後因部隊和警隊存在相關業務差異性,自己首先要進行自我定位,一切必須從零開始,所面臨的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和考驗。
同為一個辦公室的錢兆豐,是汕尾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科副科長。面對陳磊初來乍到時「技能恐慌」的困惑,他及時伸出了「援手」,幫助陳磊有效地將專業知識成功付諸於實踐,徹底把基礎功底轉化為個人優勢。「專業技能運用從生疏到熟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新人往往都需要不斷通過理論聯繫實踐的方式方法,在每一次嘗試和摸索中總結固化經驗,從而強化實戰運用能力。」錢兆豐如是說。
「以人為鏡,可以得明失。」一年來,在錢兆豐的言傳身教下,陳磊在工作中迅速找準了自我定位並進入角色,從熟悉工作環境,再到學習各類信息網、傳輸網的網絡架構,參加組織應急通信演練、網絡安全攻防演練……逐項接觸大數據、網絡運維、信息安全、通信保障等業務領域,這讓他對本職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如今,陳磊已經基本掌握了各類系統、平臺、終端的操作使用方法。截止目前,在大數據方面,陳磊先後幫助汕尾市公安局多個警種完成了30餘個系統的上雲遷移,在汕尾大數據資源服務平臺完成了23類數據接入,數據量達百萬餘條。
換裝不換使命,陳磊從他人身上所學習領悟的專業技能,儼然已成為了他從警道路上的一筆寶貴財富。
這是一種精神傳承
每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成功偵破的背後,少不了技術部門提供的破案「密碼」。謝碧花是汕尾市公安局司法鑑定中心的一名老刑警,1992年畢業於中國刑警學院法化系刑事化驗專業後進入汕尾市公安局,在刑事化驗工作崗位一幹就是將近28年,因個人表現優異、工作成績突出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四次,五次獲評優秀共產黨員,榮獲「公安刑事技術能手」「廣東省刑事技術特長專家」稱號等榮譽,如今已經是一名刑事化驗高級工程師兼警務技術四級主任。在同事眼裡,為人和藹可親、平靜親和的她,是刑偵隊伍裡的「排頭兵」。
從警多年來,謝碧花親眼見證了過去工作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從無到有、從簡陋到壯大的發展歷程。現如今,作為理化檢驗專業技術負責人,她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帶領3名年輕同事奮戰在刑事化驗工作崗位上,聞雞起舞、日夜兼程,其團隊所作所為為刑偵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謝碧花的「帶兵育才」之道也頗為獨特。在她眼裡,幾位年輕同事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般親切,她時常教導鼓勵年輕同事要發揚「汕尾刑偵理化人」的職業精神,把信仰鑄成正義力量,把對這份職業的熱愛轉化為堅持不懈的動力,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真抓實幹。在實驗室裡,同事間相互學習、交替覆核工作數據,也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有時遇上各類刑事案件數量上升的特殊時期,因案件中刑事化驗工作涉及時效性,謝碧花和她的團隊時常加班加點「趕工」,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從起初的寸步難行,到後來的熟能生巧,面對刑事化驗工作中出現的效果偏差、數據失準、儀器故障等問題難題,他們總會在每個實驗細節環節中反覆排查,對症下藥,逐項攻堅克難,學會和時間賽跑。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謝碧花常說,找出事情真相,讓案件水落石出,是刑偵技術人的共性,而耐心、嚴謹、興趣更是一名刑事化驗工作者必備的基本要素。
「作為一名老前輩,除了日常手把手教授我們專業技能外,花姐(謝碧花)在案件的受理、檢材保存與處理、儀器操作、數據分析、鑑定文書製作等每一個環節上總是一絲不苟、親力親為,堅決把事情做到最好,這股「老黃牛」敬業精神讓我們所折服,更值得我們學習。」2015年入警的陳賢超深有感觸地說道。「師承」謝碧花5年光陰,經過一番刻苦鑽研和實踐提升,陳賢超於2018年在理化專業申報的全部檢驗鑑定項目順利通過了廣東省質監局相關資質認證。如今,他已基本能獨立完成毒品、毒物以及微量物證等定性定量的初步檢驗。
28載春華秋實,謝碧花一路披荊斬棘、兢兢業業,將點點滴滴青春熱血灑在了公安刑偵工作崗位上,用人生履歷教科書般為他人完美詮釋了何為愛崗敬業、忠誠奉獻精神,呈現了個人從一張「空白紙」到一名「領班人」的勵志故事。而今,一代又一代「汕尾刑偵理化人」精神在平凡堅守中得到傳承和延續,青春依舊在警徽下熠熠閃光。
圖文|張偉民
編輯|張偉民